九年级数学精编教案范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九年级数学精编教案范例(精彩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一篇】

九年级数学《折扣》教学设计

《折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我校生活数学校本教材"折扣"其中的一课。折扣是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商场商品打折的生活情境引入探究的内容,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理解、掌握折扣多少与最终价格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借助模拟商场销售等的活动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情分析:A类学生:4名。理解能力较强,数学基础好,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数学信息的能力较强,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析。本组学生已经掌握将折扣转换成小数的方法,并且会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100以内整数及小数大小的比较已经掌握。另外,生活中本组学生都有过自己购买商品的经历,也购买过打折商品,但不会比较价格。

B类学生:3名。理解能力稍差,新知识需要时间去消化,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才能够将新知识学会。会将折扣转换成小数,但在计算时时常会出错,需老师提醒。100以内整数及小数大小的不是很熟练,经提示在计算折扣后进行价格的比较,但价格与折扣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不了,学生通常不具备总结、理解规律的能力,所以需在老师的提示下直接使用规律进行比较,新知识还需反复练习、强化。本组学生在生活中自己购买商品的机会较少,没有自己购买过打折商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A组: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运用规律快速比较选择价格相同,折扣不同的商品,并解决实际问题。

B组: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利用辅助工具比较选择价格相同,折扣不同的商品,并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算,进行比较,找到规律,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收集数学信息,养成比较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折扣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

教学难点:提取数学信息,总结规律,会运用规律,快速选择低价商品。

重难点确立依据: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物品打折出售,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是学生所需要具有的生活技能之一,所以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是本节的重点。而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复习折扣与小数的换算,为学习计算打折的物品价格做铺垫。

3折= 5折= 8折= 6折=

折= 折= 折=

AB组学生进行折扣与小数的转换。

二、折扣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购物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打折物品的价格,为学生学习比较选择价格相同、折扣不同的物品做铺垫。

1、计算折扣

棉鞋原价:650元,现4折出售,需要多少元钱?

1折扣换算为小数:4折 =

2列算式:650_=260 (元)

2、练一练:

《百科全书》原价150元,现7折出售,需要多少元钱?

老师引导学生做练习。

预设生成:学生列算式时 ,容易直接列成150_7=1050 (元)

解决措施:提示学生计算折扣的步骤:第一步折扣换算为小数。

3、巩固练习:

登山鞋原价480元,现折出售,需要多少元?

三:折扣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和提示性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发现折扣数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折扣数越小的,价格越低,越便宜。

课件展示:老师要买一件羽绒服,相同的羽绒服,原价500元,三个不同的商场有不同的折扣,请同学帮助选择。

羽绒服原价500元

商场一: 商场二: 商场三:

8折 7折 9折

请学生说出列式并快速计算得数。

商场一: 500_=400(元)

商场二: 500_=350(元)

商场三: 500_=450(元)

比较得出最便宜的商场,商场二。

1.折扣是整数的比较:

商场二打7折是最便宜的,哪个商场是最贵的呢?

商场三

那么商场三是打几折呢?

9折

比较一下折扣和最后的价格,你会发现什么呢?

结论:相同价格的物品,折扣数越小,价格越低,越便宜。

总结:那么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我们再来比较这件羽绒服在三个不同的商场里,哪个商场价格更低呢?(挡住列式计算的部分,让学生直接说出)

预设生成:

A组:不能发现折扣与最终价格之间的关系。

B组:计算后,学生比较不出谁更便宜。

解决措施:

A组:进一步进行提示,把问题提的更具体。

B组:教师帮助学生将数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折扣是小数的比较:

设计意图:两个比较接近的折扣的比较,同时包括小数的比较,运用之前找到的规律找出便宜的商品。

出示题目:老师在给自己的孩子选书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再请同学们帮助老师选择一下。

书包原价100元

商场一: 商场二:

8折 折

谈话:刚刚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折扣数越小,价格就越低,越便宜的这个规律,那么这次有没有同学能直接告诉老师哪个商场的书包更便宜些呢?

学生回答(A组的学生会很快理解并正确比较,B组的学生可能接受起来会很困难,下面会进行验证,强化这个规律。)

验证:

商场一: 100_=80(元)

商场二: 100_=88(元)

比较总结:通过比较得出商场一的书包便宜,同时也验证了我们刚才的发现:折扣数越小,价格越低。(请A组学生进行总结)

预设生成:

A组:找到的规律不能马上加以应用,不能直接说出哪个商场更便宜。

B组:不理解规律的内容。

解决措施:

A组:老师指出黑板上总结出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提示。

B组:再次进行计算,比较两个商场的价格,然后再次总结这个规律帮助学生记忆。

3.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在课件上进行选择商品,复习本课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的折扣的比较,而且渗透选择商品的多种渠道。

(1)不用计算,说出每组商品中,谁的价格更便宜。

课件展示:1羽毛球原价450元,申格体育7折,前前体育9折。

2保温杯原价120元,大润发6折,沃尔玛折。

3《武器大全》原价元,新华书店:9折,中央书店:8折,当当网:折。

(2)游戏:模拟商店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选购商品,再次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课件出示两个商场,同时出示原价相同的几种商品,但折扣不同,发给学生"任务单",让学生实际来进行选择,选择后说一说选择谁的商品?是怎样选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一件毛衣,两个商场的原价不同,折扣数也不同,让学生判断哪家商场棉服的价格便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折扣的计算以及总结归纳的规律,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现在选择商品的渠道有很多,比如我们去商场购买,去超市购买,或者是去网上购买,这样就要求同学们要掌握在相同的商品中选择最便宜的商品的技能,这样我们才不会多花冤枉钱。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一、折扣的计算

二、折扣的比较

4折= 500_=400(元)

650_=260 (元) 500_=350(元)

500_=4500(元)

相同价格的物品,折扣数小的,价格就低。

家庭指引:

A组:本组学生平时有购买商品的经验,本节课已经掌握运用折扣进行比较,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尽量去应用,购买商品时要精打细算,不花冤枉钱。

B组:本组学生对规律性的认识还不熟练,生活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比较价格,家长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帮助他们强化认识。

中学数学九年级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我校生活数学校本教材“折扣”其中的一课。折扣是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商场商品打折的生活情境引入探究的内容,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理解、掌握折扣多少与最终价格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借助模拟商场销售等的活动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情分析:A类学生:4名。理解能力较强,数学基础好,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数学信息的能力较强,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析。本组学生已经掌握将折扣转换成小数的方法,并且会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100以内整数及小数大小的比较已经掌握。另外,生活中本组学生都有过自己购买商品的经历,也购买过打折商品,但不会比较价格。

B类学生:3名。理解能力稍差,新知识需要时间去消化,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才能够将新知识学会。会将折扣转换成小数,但在计算时时常会出错,需老师提醒。100以内整数及小数大小的不是很熟练,经提示在计算折扣后进行价格的比较,但价格与折扣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不了,学生通常不具备总结、理解规律的能力,所以需在老师的提示下直接使用规律进行比较,新知识还需反复练习、强化。本组学生在生活中自己购买商品的机会较少,没有自己购买过打折商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A组: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运用规律快速比较选择价格相同,折扣不同的商品,并解决实际问题。

B组: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利用辅助工具比较选择价格相同,折扣不同的商品,并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算,进行比较,找到规律,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收集数学信息,养成比较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折扣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

教学难点:提取数学信息,总结规律,会运用规律,快速选择低价商品。

重难点确立依据: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物品打折出售,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是学生所需要具有的生活技能之一,所以计算折扣后的物品价格是本节的重点。而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复习折扣与小数的换算,为学习计算打折的。物品价格做铺垫。

3折= 5折= 8折= 6折=

折= 折= 折=

AB组学生进行折扣与小数的转换。

二、 折扣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购物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打折物品的价格,为学生学习比较选择价格相同、折扣不同的物品做铺垫。

1、 计算折扣

棉鞋原价:650元,现4折出售,需要多少元钱?

1折扣换算为小数:4折 =

2列算式:650×=260 (元)

2、 练一练:

《百科全书》原价150元,现7折出售,需要多少元钱?

老师引导学生做练习。

预设生成:学生列算式时 ,容易直接列成150×7=1050 (元)

解决措施:提示学生计算折扣的步骤:第一步折扣换算为小数。

3、 巩固练习:

登山鞋原价480元,现折出售,需要多少元?

三:折扣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和提示性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发现折扣数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折扣数越小的,价格越低,越便宜。

课件展示:老师要买一件羽绒服,相同的羽绒服,原价500元,三个不同的商场有不同的折扣,请同学帮助选择。

羽绒服原价500元

商场一: 商场二: 商场三:

8折 7折 9折

请学生说出列式并快速计算得数。

商场一: 500×=400(元)

商场二: 500×=350(元)

商场三: 500×=450(元)

比较得出最便宜的商场,商场二。

1、折扣是整数的比较:

商场二打7折是最便宜的,哪个商场是最贵的呢?

商场三

那么商场三是打几折呢?

9折

比较一下折扣和最后的价格,你会发现什么呢?

结论:相同价格的物品,折扣数越小,价格越低,越便宜。

总结:那么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我们再来比较这件羽绒服在三个不同的商场里,哪个商场价格更低呢?(挡住列式计算的部分,让学生直接说出)

预设生成:

A组:不能发现折扣与最终价格之间的关系。

B组:计算后,学生比较不出谁更便宜。

解决措施:

A组:进一步进行提示,把问题提的更具体。

B组:教师帮助学生将数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折扣是小数的比较:

设计意图:两个比较接近的折扣的比较,同时包括小数的比较,运用之前找到的规律找出便宜的商品。

出示题目:老师在给自己的孩子选书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再请同学们帮助老师选择一下。

书包原价100元

商场一: 商场二:

8折 折

谈话:刚刚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折扣数越小,价格就越低,越便宜的这个规律,那么这次有没有同学能直接告诉老师哪个商场的书包更便宜些呢?

学生回答(A组的学生会很快理解并正确比较,B组的学生可能接受起来会很困难,下面会进行验证,强化这个规律。)

验证:

商场一: 100×=80(元)

商场二: 100×=88(元)

比较总结:通过比较得出商场一的书包便宜,同时也验证了我们刚才的发现:折扣数越小,价格越低。(请A组学生进行总结)

预设生成:

A组:找到的规律不能马上加以应用,不能直接说出哪个商场更便宜。

B组:不理解规律的内容。

解决措施:

A组:老师指出黑板上总结出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提示。

B组:再次进行计算,比较两个商场的价格,然后再次总结这个规律帮助学生记忆。

3、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在课件上进行选择商品,复习本课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的折扣的比较,而且渗透选择商品的多种渠道。

(1)不用计算,说出每组商品中,谁的价格更便宜。

课件展示:1羽毛球原价450元,申格体育7折,前前体育9折。

2保温杯原价120元,大润发6折,沃尔玛折。

3《武器大全》原价元,新华书店:9折,中央书店:8折,当当网:折。

(2)游戏:模拟商店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选购商品,再次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课件出示两个商场,同时出示原价相同的几种商品,但折扣不同,发给学生“任务单”,让学生实际来进行选择,选择后说一说选择谁的商品?是怎样选的?

四、 拓展延伸

出示一件毛衣,两个商场的原价不同,折扣数也不同,让学生判断哪家商场棉服的价格便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折扣的计算以及总结归纳的规律,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现在选择商品的渠道有很多,比如我们去商场购买,去超市购买,或者是去网上购买,这样就要求同学们要掌握在相同的商品中选择最便宜的商品的技能,这样我们才不会多花冤枉钱。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一、 折扣的计算 二、折扣的比较

4折= 500×=400(元)

650×=260 (元) 500×=350(元)

500×=4500(元)

相同价格的物品,折扣数小的,价格就低。

家庭指引:

A组:本组学生平时有购买商品的经验,本节课已经掌握运用折扣进行比较,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尽量去应用,购买商品时要精打细算,不花冤枉钱。

B组:本组学生对规律性的认识还不熟练,生活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比较价格,家长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帮助他们强化认识。

中学数学九年级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

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9)+(-6)-(-11)-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9+6+11-7

=-9-7+6+11.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9-7+6+11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9-7+6+11

=-16+17

=1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八、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3-4;

(3)。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计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

(二)选做题:(1)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十、板书设计

九年级数学全章教案【第四篇】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重点是对二次根式的性质1和性质2的理解及应用,难点是性质1和性质2的区别与联系,上完本节课后,我的反思如下:

1.由于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的内容,是一节新授课,而且所有学生没有教科书,因此如何在没有教科书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备课时我就按照目标让学生明白、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总结的指导原则进行认真备课,尤其对例题与练习题也进行了精心的挑选,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顺序安排,并且认真制作了课件,便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难点的解决。

2.在实际授课中,在让学生明白了本节学习目标后,通过以下步骤让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本节知识:(1)让学生回顾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概念,并且通过一个思考栏目的四道题,得出二次根式的定义后又复习了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2)通过练习掌握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的条件,并经过例1掌握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3)通过练习让学生得出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进而掌握公式的一般推导方法;本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让学生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在做完思考题之后,学生自己就初步得出了结论,而且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越来越完善。

4.让学生自己找出性质1和性质2的区别与联系,虽然不够系统和完整,但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5.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课堂时间把握不精确的问题,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以致有深度的练习没时间完成,结束的也比较仓促。在今后教学中,应注意时间的掌控。

6.在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和互动学习方面还有欠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探索求知进行了引导,并且鼓励大家自己得出结论,但在互动方面做的还不够,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立思考,很少与同学合作交流,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通过这次公开课,使我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学习好的一面,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2 327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