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生动的游戏与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 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10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号,以及学习加法算式的读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10以内两数相加的算法,会读会写加法算式。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引导。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 投影片 教学卡片 小木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激学导思

一、 导课

出示影象资料《猴哥》主题曲 快乐的35分钟又要开始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想不想知道是哪里?

(放课件《猴哥》)

以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故事引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

二、 新课

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能用以有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一:

音乐里面唱的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到孙悟空的故乡花果山去看一下。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27页,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二: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那你们能看这副图画也提出几个小问题么?

活动三:

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下面让我们一个个来解决好吗?首先我们看书上小朋友提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谁来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多中择优,第2种是把地上的5只小猴子,和树上的3只小猴子合起来,知道有8只小猴子。

(学生跟教师边做手势边说)

学生认真观察信息窗,积极发言!图上有:小猴子、小鸟……

学生认真观察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认真看图仔细思考,知道有8只,可能想出的方法有:

1、 挨个数

2、 地上的与树上的合起来。

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

概括总结

提高能力 那怎样表示5和3合起来就是8呢?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讨论的最积极,想出的办法,老师就把“创新小学士”的奖章发给他们,下面开始吧。

教师肯定每一种方法多中择优,随教材进行教学。

象这样把5和3合起来的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加法

介绍加法,板书课题: 加 法

(鼓励想出这种方法的小组)

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读呢?

“+”叫做加号

下面你们能用刚刚学到的加法解决第2、3个问题吗?

解决28页绿点标示的两个问题。

谁来解决第2…问题。

(全班交流答案)

活动四:

练习:

1、 小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2、 看图提问题,列算式。

活动五:

下课的时间快要到了,可是我们还有一部分题没解决完怎么办?不如我们把它们放到问题口袋里留着下节课解决好吗?

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可能想出:

1、 用小棒

2、 分成方法

3、 5+3=8

……

找有经验的学生读,然后集体读,认识加号。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口算结果。

交流答案,说出理由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谈收获!

板书:

加 法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

5+3=8 1、ooooo ooo

加 2、用小棒

号 3、分成法

………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片、小棒、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过5以内数的分成,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吧。

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位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位同学看到了小鸟,还有那位同学,他看到了桃子。孩子们,看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出图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序的说一说图画中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

说得真好: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你来说。

说得真清楚:树上有4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来说。

他说了有关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真好,他发现山上还有5个小朋友,还有1朵红花、2朵黄花。

二、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个信息呢?

真棒,我们一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岩石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说得真完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哦,你说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3、4、5、有5只。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

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边摆两根,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根小棒,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列算式来表示: 2+3=5。

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吗?

同学们真棒,认识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该怎么读这个算式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加2等于5 。

2.我们解决了猴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这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鸟?

那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你来说。4+1=5 2+2=4

谁来说说4+1=5中的4和1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来。

真好。这里的4表示左边的4只小鸟,1表示右边的1只小鸟。5表示一共有5只小鸟。

2+2=4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自主练习

同学们,看这幅图,我们解决了三个不同的问题,认识了加号,知道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自主练习。

第1题,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填一填,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请你自己填一填。谁来说说你怎么填写的?

3+1=4 2+3=5

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同学们真棒,全部正确。

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谁能全部做正确呢。

做得这么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你是怎样找到数学信息的?提出了哪些问题?你又是怎样操作的?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很棒,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练习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假发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在浇花。

提问: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3+2=5;一个一个数出来的;3人与2人合起来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书:32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指名学生结合图意,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顾整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过3和2合成5的图式过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识更简洁,更数学化,可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找到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

二、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1、依次出示“试一试”中的二副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题意:左边来了1个女孩,右边来了2个男孩,现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3、变换角度看图意:右边来了2个男孩,左边来了1个女孩,秋千上现在有3人在一起玩。从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过变式,使学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写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写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数3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现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顾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分与合的知识角度说到加法,也可以从加法角度回到分与合的知识】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我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出示例1图,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

板书:32

(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谁能将图中告诉我们的事情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

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板书:3+2)

跟老师读:加号。(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4、计算得数: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相互说一说。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1、2、3、4、5、)

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算出它的结果吗?(3和2合成5)

板书:3+2=5

你会读吗?(生读)

读作:3加2等于5。(齐读一遍)

3+2=5是一个加法算式,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表示什么?(3表示3个小朋友在浇花),“2”表示什么?(2表示又来2个小朋友),“3+2”呢?(3+2表示将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3+2=5”表示什么?(表示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小结:是的,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多媒体依次出示试一试两幅图。

①学校“护绿小队”的孩子们不仅爱学习,爱劳动。他们还经常参加课间活动呢。

师:谁能上来指着说一说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会连起来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

还有谁要说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将事情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②板书:1+2,“1”表示什么?“2”呢?“1+2”表示什么?

你知道得数是多少吗?(3)板书:1+2=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直接在图上数,一共有3个小朋友;1添上2,也就是从1往后接着数两个数,是3;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师:计算1+2等于几,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

四、实际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①师:看到一(2)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

师:看,谁来了?(动态图)谁能具体的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三只小鸡,又来了一只母鸡)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合起来有几只鸡)怎样列算式?(3+1)还可以怎么列式?(1+3)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②师:小青蛙一家也来了,谁能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你是怎么想的。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原来有2只青蛙,又来了2只青蛙,合起来有几只青蛙)?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青蛙想向小朋友们学习,也做了几道加法,它的第一道算式是:2+1=□,它是用画圆的方法来计算的,先画2个圆,再画1个圆,合起来就是3个圆,那么接下来两个算式。你们会像老师这样先画○,再填得数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画○来算加法,不画○你会直接算得数吗?下面我们开始比赛,完成书上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好的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拿起笔,小耳朵听好老师说开始,就开始。开始。(集体回报,让学生说说第一小题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小朋友们学得这么棒,小白兔想采大蘑菇送给大家,瞧,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算式怎样列?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投信封小游戏。

孩子们真善于观察,姚老师要今天要带着大家去学习做一名小小邮递员。想学吗?师:小朋友们看看信筒有什么特点?(信筒上有数字)看看谁能正确地将这些信封投入信箱。要求:用直线连一连,把信封投到对应的邮筒里。

教师课前将信封随机给几位小朋友,让课桌肚里有的上台投信封。

小朋友们真棒!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出色的邮递员!

6、日字格里写算式。

师:孩子们现在会甲酸5以内的加法了吗?会算还要会写哦,我们已经学会在日字格里写数字,那加法算式在日字格里怎样写呢?仔细看,师先示范写,你们想写吗,完成第6题。投影展示并评价。

五、总结评价

师:看来大家都会算会写了,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到的本领还真不少呢?你觉得这节课上大家表现的怎么样,谁比较好,好在哪里,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呢?

师:张老师觉得这节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棒,思考很认真,发言非常积极,今后要继续保持哦。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5以内的加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①让幼儿知道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②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小朋友、蝴蝶各一套图;图片(画有小朋友拍球、小鸡吃虫)一张;

卡片、动物胶片若干,21=?数字卡若干,鱼、鸭、狗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二、“看谁答得对”(边讲边出示图卡)

师:老师编应用题,你们用动物的叫声回答。“草地上,有1只小狗,又来了2只小狗,一共有几只小狗?”(汪、汪、汪)

三、幼儿学编加法应用题(集体活动)

1.教师示范编应用题(出示小朋友一套图)

师:应用题讲了一件事(小朋友做操),2个已知道的数(2和1),还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道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运算?为什么说21=3(2和1合起来是3)。

2.教师编应用题,幼儿找出应用题的三个要求(出示蝴蝶一套图)。

师:刚才编的应用题讲了一件事?有哪两个已知道的数?还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3.幼儿看图编加法应用题(出示画小朋友拍球、小鸡吃虫)。

师:看谁能根据三个要求来编应用题,编得又快又完整(并用“三个要求”检查应用题对、错)。

四、分组活动

师:桌上有几种材料,可以看图片、图案、式子来编应用题,看谁能根据一件事、两个已知道的数,提出一个问题这三个要求来编应用题,编得又快又好,并且列出式子,计算结果。

指导:①提示幼儿根据“三个要求”编应用题。

②让幼儿选择适宜的材料活动。

五、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编题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小朋友,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你知道有火眼金睛、七十二变本领的是谁吗?大家真厉害,就是孙悟空。谁孙悟空的老家在哪?看来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孙悟空的老家看一看。(课件出示“花果山图片”)

师:孙悟空有变化的本领,老师呀也有和他一样的本领。看!(课件演示:以动画形式在图片上出现猴子)老师变出了什么?猴子在哪呢?分别有几只?

你来说,说的真好,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这就是关于小猴的数学信息。

谁还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位同学说的真好!现在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说完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二、理解加法的意义

1.根据信息提问题。

根据“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这一数学信息,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

请小朋友一起把这个数学问题读一遍。同学们读的真好!

2.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师:“一共有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你来说,说的真好!就是把“石头上的2只猴子和树上的3只猴子合起来”是多少。【老师利用图片在黑板上演示:先贴上2只猴子,再贴上3只猴子,接着把两部分猴子圈起来。】请小朋友看着图给同桌说一说“一共有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3.学习加法计算。

师:“把2和3合起来”是多少?

大家都认为2和3合起来5,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你是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得到5。他是通过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的。你会摆吗?拿出你的小棒摆一摆,摆完后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我们知道2和3合起来是5,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2+3=5

你来试着读一读这个算式,读的真好!2加3等于5。“+”是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师:这里的“2、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来。非常好!“2”表示石头上的2只猴子,“3”表示树上的3只猴子,“5”表示石头上和树上合起来的猴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共有几只猴子”就是求把“石头上的2只猴子和树上的3只猴子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4.学习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又变出了什么?(课件演示:以动画形式在图片上出现小鸟)

师:谁能说一说关于小鸟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说的真完整。左边飞来4只小鸟,右边飞来1只小鸟。

师:谁能根据小鸟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来说,你真棒!提出了“一共有几只小鸟”这样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是什么意思?

你来说,说的真好。就是把“左边的4只小鸟和右边的1只小鸟合起来”是多少。

怎么列算式呢?你来到黑板上写一写。写的真漂亮。“4、1、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说的真好。

5.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再看看图片,又变出了什么?请同学们仿照这两个例子,用3句话说说信息,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在本上用算式表示出来。

咱班的同学真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静息。

三、自主练习。

我们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练习题,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请在你的书上做一做。

同学们做得都很棒,写字漂亮,而且做题也正确。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回家把今天学的知识给爸爸妈妈讲讲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7

【准备】

1、红气球3个,蓝气球2个;

2、男娃娃4个,女娃娃1个;

3、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过程】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反思:

在活动中我采用挂图作为教具,在此过程中还进行多重游戏亦配合这次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很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幼儿都精神饱满,而且也充分的体现了纲要的精神————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编5以内口头加法数学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自编,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中试着让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2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3+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3+2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加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三、练习:

1、P24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P27练习三第3、4题。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学习5的第二组加减。

根据实物图讲述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正确使用“一共”和“还剩”。

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4幅实物图,2幅图上画有问号。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复习5的组成。

我做的动作和你做的动作合起来要是5,我跺3下脚,你跺2下脚。

学习5的第二组加法。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问号表示什么意思?重点纠正幼儿“一共”和“还剩”的用法,谁会用算式来表示?这个问号到底是几呢?

学习5的第二组减法。

出示另2幅实物图和另一幅问号图。这里的问号又表示什么呢?谁会用算式来表示?这个问号是几呢?

看图列算式。看看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号到底是几呢?

在表格中为图形勾画特征,将图形读出来以后再在适当的地方打勾。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创情境,如模拟表演(原来有几个人,又来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讲童话故事等,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的自身素质各不一样。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针对这种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粉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1枝黄色粉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

(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学着老师的样子试一试。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

生:有5枝铅笔。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

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

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

加号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

生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生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

2.摆圆片。

(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

生: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

(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几枝笔?

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是几张画?

(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

(1)引导学生看图,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

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22 3897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