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精彩10篇
通过实际例子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步骤,能够掌握整式乘法的技巧吗?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整式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学习目标: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和多项式与多项
式相乘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难 点: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三、基础训练
1、知识回顾:回忆幂的运算性质:
a m ·a n =am+n (am ) n =amn (ab)n =an b n (m,n 都是正整数)
四、预习尝试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102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五、再次尝试
1、分析解决:(3×105) ×(5×102)=(3×5) ×(105×102)=15×107
2、 问题的推广: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即ac 5·bc 2,如何计算? ac 5·bc 2=(a·c 5) ·(b·c 2)=(a·b) ·(c5·c 2)
=abc5+2 =abc7
自己动手,得到新知
1.类似地,请你试着计算:(1)2c5·5c 2; (2)(-5a2b 3) ·(-4b2c)
2.得出结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_______________,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__________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六、达标检测
1、计算: (-5a 2b )·(-3a ) (2x )3·(-5xy 2)
2、教科书 练习
1342232a 3bc 2⋅(-2ab 2) (2)(-10xy)(2xyz) (-2xy)(-3xy )(-xy) 443234 (3)3(x-y)·[-(y-x)][ -(x-y)] 152七、课题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从实际问题的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关于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是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生疏或遗忘,在新课讲解之前利用这个实际问题进行复习.
学生略作思考后得出,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的运算次数是1012103.怎样计算1012103?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知道:
探究新知1.探一探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从引例到“探一探”,“猜一猜”,“说一说”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把幂的底数与指数分两步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运算法则.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板演.
2.猜一猜
问:看看计算结果,你能发现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结果:不管底数是什么数,只要底数相同,结果就是指数相加.
3.说一说
aman(m,n是正整数)?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演共同得出结论: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性质中的m、n的取值范围.
注: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即“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的.
4.想一想
amanap=?
5.做一做
例1教科书第142页的例1(1)~(4)
(5)-a3a5;
(6)(x+1)2(x+1)3
同底数幂的性质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
在例1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说明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再利用性质进行计算.例1(5)中注意让学生说清“-a3”的底数是“a”还是“-a”.性质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如例1(6),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6.自主学习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0页探究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幂的乘方运算性质:(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7.做一做
例2教科书第171页的例2(1)~(4)
(5) -(x3)4×2
8.想一想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1页的探究问题,并完成填空.尝试分析运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ab)n=anbn(n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那么,(abc)n=?
注:和前两个性质的教学一样,这个性质也是先用具体指数为例说明积的乘方的意义和导出性质的每一步依据,从而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这个性质也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因式的乘方.
9.做一做
例3教科书第172页的例3(1)~(4);补充:(5) [-3(x+y)2]3
例4 计算:x(x2)3-2x4x2
比一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组织学生进行计时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科书第170页、17l页、172页的练习.
深入探究例5计算:(1)(-8)2004(-)2005(2)(-2)2n+1+2(-2)2n(n为正整数).
在这三个性质中的底数、指数中,指数注明为正整数,而底数可以是数、字母或式.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议一议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a3a3=a6; (2)b4b4=2b4;
(3)x5+x5=x10; (4)y7y=y8;
(5)(a3)5=a8; (6)a3a5=a15;
(7)(a2)3a4=a9; (8)(xy3)2=xy6;
(9)(-2x)3=-2×3
注:补充议一议与辨析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性质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和辨析三个运算性质.
课外巩固
1.必做题:教科书第148页习题第1、2题.
2.备选题:
(1)计算:
(2)计算:am-1an+2+am+2an-1+aman+1
(3)已知:am=7,bm=4,则(ab)2m=______
(4)已知:3x+2y-3=0,则27x9y=___________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2、使学生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在整式加减中的应用。
教学分析
重点:熟练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难点: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时,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的问题。
突破:正确理解添括号与去括号法则,要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去括号法则什么?
2、添括号法则什么?
3、化简:y2+(x2+2xy-3y2)-(2×2-xy-2y2)
4、把多项式-a2-5ab+6b2-2a+3b-4二次项放在前面是+号的括号内,非二次项放在前面是-号的括号内。
二、新授
1、例1在下列各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
(1)(-x-2y+3z)(x-2y-3z)
=[-2y-()][-2y+()]
(2)a2-4b2=(a2-2ab)+(-4b2)
分析:这是添括号的问题,先明确要求,第(1)题左边第一个括号内的-x与3z应改变符号后放在右边的前面是-号的括号内,而左边第二个括号内的-x与3z无须变号放在右边的前面是+号的括号内。第(2)题左边没有ab项,而右边出现了-2ab项,先把左边的多项式写成a2-2ab+2ab-4b2的形式,然后前面二项一组,后面二项一组,根据添括号法则进行。
解:(1)x-3z,x-3z(2)2ab
*每小题解后,可以用去括号法则,从左到右,进行检验。
例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
(1)写出这个两位数人代数式;
(2)若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求新数比原数少多少?
解:(1)(x+3)+x=11x+3
(2)10x+x+3-[10(x+3)+x]
=10x+x+3-(10x+30+x)
=-27
即新两位数比原来两位数少27
例3某三角形的第一边是3m+2n,第二边比第一边小m,又三角形的周长是6m+8n,求它的第三边长。
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第二边的长,再把周长减去第一,二两边的和可得第三边的长。
解:(6m+8n)-[(3m+2n)+(3m+2n-n)]
=(6m+8n)-(3m+2n+3m+2n-n)
=6m+8n-3m-2n-3m-2n+n
=m+4n
答: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是(m+4n)个长度单位。
三、练习P163:A:3。
四、小结
五、作业
以上是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4
一、课前训练:
(1)-3a2b+2b2+3a2b-14b2=,(2)-=;
(3)3a2b2ab3=,(4)=;
(5)-=,(6)=。
二、探索练习:
(1)如图1大长方形,其面积用四个小长方形面积
表示为:;
(2)大长方形的长为,宽为,要
计算其面积就是,其中包含的
运算为。
由上面的.问题可发现:()()=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
三.运用法则规范解题。
四.巩固练习:
3.计算:①,
4.计算:
五.提高拓展练习:
5.若求m,n的值.
6.已知的结果中不含项和项,求m,n的值.
7.计算(a+b+c)(c+d+e),你有什么发现?
六.晚间训练:
(7)2a2(-a)4+2a45a2(8)
3、(1)观察:4×6=24
14×16=224
24×26=624
34×36=1224
你发现其中的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一规律吗?
(2)利用(1)中的规律计算124×126。
4、如图,AB=,P是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P,BP为边作正方形。
(1)设AP=,求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S;
(2)当AP分别时,比较S的大小。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5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准确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列整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意识,了解整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多项式以及有关概念。
2.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
3.关键: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次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课堂引入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
2.怎样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系数、次数分别是多少?
3.列式表示下列问题:
(1)一个数比数x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
(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________元。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6
一.回顾知识点
1、主要知识回顾:
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m、n为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n(m、n为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零指数幂的概念:
a0=1(a≠0)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l.
负指数幂的概念:
a-p=(a≠0,p是正整数)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指数幂的倒数.
也可表示为:(m≠0,n≠0,p为正整数)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乘法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a+b)(a-b)=a2-b2
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②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
3、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掌握其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解对象是多项式,分解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且积的因式必须是整式,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2)因式分解必须是恒等变形;
(3)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弄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内在的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因式分解是把和差化为积的形式,而整式乘法是把积化为和差的形式.
二、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
(1)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
(2)提公因式法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公因式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①系数一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
(3)提公因式法的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的是,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
(4)注意点: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
2、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实质是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
常用的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7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经历探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的过程.
2.熟练应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解决问题
二、基础训练
1、叙述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2、计算:⑴(-8a 2b )(-3a) ⑵ 2x·(2xy2-3xy)
三、预习尝试
1.问题:为了扩大绿地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a 米,宽m 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b 米,加宽n 米,求扩地以后的面积是多少?
2. 提问: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绿地的面积? 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分析得出结果
(1)学生动手,推导结论
1. 引导观察:等式的左边(a+b)(m+n)是两个多项式(a+b)与(m+n)相乘 ,把(m+n)
看成一
个整体,那么两个多项式(a+b)与(m+n)相乘的问题就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
乘,这是
一个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2.学生动手得到结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_________乘另一个多项式的_________,再把所得的积_________.
四、再次尝试
1、(x -2y )(x 2+2xy -3y 2) (2x +5)(x 2-5x +6)
2、(3x+1)(x+2) (x-8y)(x-y) (x+y)(x2-xy +y 2)
3、先化简,再求值:(a-3b)2+(3a+b)2-(a+5b)2+(a-5b)2,其中a=-8,b=-6
44、化简求值:(x -2)(x +3) +3(x +1)(x -1) -(2x +1)(2x -3) ,其中x= 5
5、一块长m 米,宽n 米的玻璃,长宽各裁掉a 米后恰好能铺盖一张办公桌台面(玻璃与台面一样大小) ,问台面面积是多少?
六、达标检测
1. 计算:①(x+2)(x+3); ②(x-1)(x+2);
③(x+2)(x-2); ④(x-5)(x-6);
⑤(x+5)(x+5); ⑥(x-5)(x-5);
3. 计算:(x+2y-1)2
4. 已知x 2-2x=2,将下式化简,再求值. (x-1)2+(x+3)(x-3)+(x-3)(x-1)
七、课题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①感受生活中幂的运算的存在与价值.
②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等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会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计算.
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④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猜想与说理、验证,培养学生一定的说理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的三个运算性质.
难点:幂的三个运算性质.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从实际问题的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关于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是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生疏或遗忘,在新课讲解之前利用这个实际问题进行复习.
学生略作思考后得出,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的运算次数是1012×103.怎样计算1012×103?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知道:
探究新知1.探一探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从引例到“探一探”,“猜一猜”,“说一说”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把幂的底数与指数分两步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运算法则.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板演.
2.猜一猜
问:看看计算结果,你能发现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结果:不管底数是什么数,只要底数相同,结果就是指数相加.
3.说一说
am×an(m,n是正整数)?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演共同得出结论: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性质中的m、n的取值范围.
注: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即“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的.
4.想一想
am×an×ap=?
5.做一做
例1教科书第142页的例1(1)~(4)
(5)—a3a5;
(6)(x+1)2(x+1)3
同底数幂的性质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
在例1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说明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再利用性质进行计算.例1(5)中注意让学生说清“—a3”的底数是“a”还是“—a”.性质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如例1(6),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6.自主学习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0页探究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幂的乘方运算性质:(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7.做一做
例2教科书第171页的例2(1)~(4)
(5) —(x3)4×2
8.想一想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1页的探究问题,并完成填空.尝试分析运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ab)n=anbn(n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那么,(abc)n=?
注:和前两个性质的教学一样,这个性质也是先用具体指数为例说明积的乘方的意义和导出性质的每一步依据,从而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这个性质也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因式的乘方.
9.做一做
例3教科书第172页的例3(1)~(4);补充:(5) [—3(x+y)2]3
例4 计算:x(x2)3—2x4x2
比一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组织学生进行计时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科书第170页、17l页、172页的练习.
深入探究例5计算:(1)(—8)2004(—0。125)2005(2)(—2)2n+1+2(—2)2n(n为正整数).
在这三个性质中的底数、指数中,指数注明为正整数,而底数可以是数、字母或式.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议一议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a3a3=a6; (2)b4b4=2b4;
(3)x5+x5=x10; (4)y7y=y8;
(5)(a3)5=a8; (6)a3a5=a15;
(7)(a2)3a4=a9; (8)(xy3)2=xy6;
(9)(—2x)3=—2×3
注:补充议一议与辨析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性质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和辨析三个运算性质.
课外巩固
1.必做题:教科书第148页习题15。1第1、2题.
2.备选题:
(1)计算:
(2)计算:am—1an+2+am+2an—1+aman+1
(3)已知:am=7,bm=4,则(ab)2m=______
(4)已知:3x+2y—3=0,则27x9y=___________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9
一、课程标准分析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2、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和除法运算(仅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且商为整式);
3、能推导乘法公式:(a+b)(a-b)=a²-b²,(a±b)²=a²±2ab+b²,了解每个公式 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首先安排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然后通过具体问题引入整式的乘法,使学生通过对乘法分配律等的运用探索了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两个重要的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最后是整式的除法,本章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并且结果是整式,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也符合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注重了符号的表示作用。
本章的呈现方式是: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世界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三、学习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
4、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²-b²,(a±b)²=a²±2ab+b²,了解每个公式的几何背景及公式的特征,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用数学”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根据本章的总目标和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再分别制订各小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能力,他们在七年级上已经学习过整式的有关概念,对同类项进行过简单的辨析与学习,对合并同类项的学习以及应用具备一定的基础,只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因此:
知识上,《整式的乘除》是在学生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有理数以及整式的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对“数与代数”的进一步研究。
能力上,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从数到式”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与前面相关内容衔接,结合实际问题展开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心理上,七年级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因此一方面通过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机会加大学生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法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认为再本章的教学中宜采用“师导生探,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讨论、交流、发现性质,并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渗透归纳、演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哦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也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六、学法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比如在上《积的乘方》一节时,我采取各个学习小组比赛的方式分别计算2²×3²与(2×3)²的结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七、主要学习活动设计
关于幂的运算性质的教学应在复习幂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数字的幂的乘法运算,经过观察、概括、猜测出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然后由学生抽象、归纳、推理,教师补充,确认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如比一比、猜一猜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课本的例题与练习,还可以大胆鼓励学生自编题目练习,从而到达能够运用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乘法公式 教学中,宜通过拼图让学生亲身体验、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归纳、总结,在活动中接受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体会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获得一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八、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实现从“选拔”走向“发展”。我认为在本章的教学中可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采用口试、笔试结合;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一节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数学能力及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在课堂上可以让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对他人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可采用等级评价,一章结束后可以编写一套测试题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等。
整式的乘法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过程:
一、探索练习:
展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画的面积.并做比较. 由此得到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观察式子左右两边的特点,找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跟着用乘法分配律来验证.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例题讲解:
例2:计算 (1)2ab(5ab2+3a2b);
(2) 解略.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3a35a3=15a3 ()
(2) ()
(3) ()
(4)-x2(2y2-xy)=-2xy2-x3y ()
2.计算题:
(1) ; (2) ; (3) ; (4)-3x(-y-xyz); (5)3×2(-y-xy2+x2); (6)2ab(a2b- c); (7)(a+b2+c3)(-2a); (8)[-(a2)3+(ab)2+3](ab3); (9) ; (10) ; (11)( .
四、应用题:
1.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为3acm,宽为(7a+2b)cm,则它的面积为多少?
五、提高题:
1.计算: (1)(x3)2―2×3[x3―x(2×2―1)];(2)xn(2xn+2-3xn-1+1).
2.已知有理数a、b、c满足|a―b―3|+(b+1)2+|c-1|=0,求(-3ab)(a2c-6b2c)的值.
3.已知:2x(xn+2)=2xn+1-4,求x的值.
4.若a3(3an-2am+4ak)=3a9-2a6+4a4,求-3k2(n3mk+2km2)的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