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实用3篇
【导言】此例“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实用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1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七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扩招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这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任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听课,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两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张以多做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方法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要通过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进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案例 复习策略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理解掌握运用地理知识与原理及方法分析解决新问题;从实验区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考查的重点是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能力,强调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要求较高。故教学复习中应用好教材提供内容的案例,作为学生方法的培养、能力提升的学材,而不是教材知识的再现和再认。强调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相应问题的方法、思路、要点等,掌握运用区域有关图文资料,探讨、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现实、实际问题。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复习上如何面对和把握,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修3”复习尝试。
一、结合区域地理复习,做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为“必修3”复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一是进行知识铺垫要与中国区域的地理复习紧密结合。人教版地理“必修3”教材选用的大多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如在复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时,可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和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区域知识进行。因为教材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各自然区的对比,以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就是说落实到具体区域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如复习“河流的综合开发”,要补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三是将复习顺序作适当调整,把“必修3”的复习放到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和区域地理复习之后进行。
二、“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地理的分析方法。
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即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培养分析案例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复习。
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复习中,无需将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教材首先是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然后介绍荒漠化的危害,最后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其重点和难点是荒漠化成因和治理措施。教师在教学复习实施中,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可结合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分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可以结合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同类型的案例时如“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
三、“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地理“必修3”的教学,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论证支撑。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节,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自然资源等,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其次,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自然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利用发展的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最后,要实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如“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利用这有利条件发展航运。“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这一条件对航运不利,但对开发水电有利。加上“水量很不稳定”,因此要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开发――梯级开发,以实现河流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生态恢复的综合效益。学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分析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后,就可以分析长江、尼罗河、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四、“必修3”案例复习要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摇?摇?摇?摇。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的考查并没有涉及教材中“东北地区”的任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地区、新案例。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前面两个模块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能否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方案;改革;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领域有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是随着我国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的逐年增长,未来2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能源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领域,出现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事物,这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出修订。[1-7]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经专家评审通过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行业、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行业,或者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制造行业、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行业从事电气、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集成、管理、安装、检测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二、新版培养方案介绍
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选修课、工业自动化方向选修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选修课和跨方向公共选修课。第三层次设置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的总学分不少于164,且各层次课程应满足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分别要求达到36学分和11学分。学生至少需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多余学分可申请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年开始选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在相应方向所选修的课程要求至少要分别达到12、及10学分。
另外还建议学生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管理类通识课程,以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学生应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设的课程具体包括:
1.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必修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类课程以及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学分。
2.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选修课)
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体育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六大类别,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两类以上(含两类)课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识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通识类选修课要求修满11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电路等,共30学分。
4.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共17学分。
5.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要求修够12学分。
工业自动化模块包括电机拖动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要求修够学分。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要求修够10学分。
6.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跨模块课)
这部分课程3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要求模块课和跨模块课的总学分至少达到38。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CAD技术、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DSP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等。
7.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外,3个方向的学生还要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设计,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设计,为期均为1周。实践课的总学时为28。
新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学时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
三、新版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专业方向改革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专业方向作了很大改动,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养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学生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专业课程平台的26门专业选修课中自行选课,且要求毕业前修够至少36学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因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所选的课程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毕业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仍不明确,从而直接对考研或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原培养方案的课程侧重于工业自动化方向,电力相关课程较少。然而从近几年我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进入电网公司和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都占据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对专业方向进行更合理的设置。
第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与传统电工技术不断融合,丰富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微电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要求本专业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
综上,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3个方向,学生必须选定一个方向,并在相应的模块课程中修够一定的学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毕业时有更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在电力部门和新能源产业就业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跨模块课,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结构改革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培养方案的学分数略有减少,而学时数减少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学校规定1学分由18学时减少至16学时,如电机拖动技术由原来的3学分64学时(含10学时实验)改为现在的2学分32学时。而专业课总学分的要求几乎不变,从而要求学生修更多门课,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另外,新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所谓第二课堂,即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课外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奖、获得专利、、成果技术转让、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获得技能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3.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动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变化。改动较大的是专业课程平台,增设了多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增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在跨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中,删去工业控制总线、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课程。
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紧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每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优化,保证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和技术。
四、结论
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修订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新培养方案做出介绍,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培养方案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文超,张德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华,陈跃,雷必成,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1-12.
[4]戴宪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53,67.
[5]楼冯梁。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J].机电信息,2011,(21):221,223.
上一篇:实用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方案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