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推荐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推荐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加深对除法的两种应用题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会解答有余数除法的两种应用题,正确书写得数后面单位名称。
(三)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
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
圆片。
学具:
7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卡片口算
1.()里最大能填几
3()<13()5<394()<25
6()<50()7<678()<30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今天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1.出示例3
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
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分分看。着重说出分的结果。(每人2支,还剩1支)
怎样列式计算呢?
(把一堆东西,要平均分,所以还是要用除法。)
73=2(支)1(支)
答:每人分2支,还剩1支。
提问:(1)回忆刚才分小棒的过程,商2表示什么?(每人2支)因此单位名称是支。
(2)余数1又表示什么?(还剩1支)因此单位名称也是支。
2.出示例4
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由学生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相邻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每袋装5个,说明每袋装的同样多,还是要把这些乒乓球平均分,所以要用除法)
由学生试一试列式解答。
学生在试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得数的单位名称不知怎样书写,这时组织学生讨论,必要时,教师用圆片代替乒乓球,进行演示。从而得出43里面有8个5,就是可以装8袋,余数的3,是还剩3个乒乓球。板书如下:
435=8(袋)3(个)
答:可以装8袋,还剩3个。
引导学生把例3和例4进行对比。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用除法解答,因为都是平均分。不同点:例3,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相同;例4,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
教师小结:我们在解答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注意根据问题的要求书写得数的单位名称。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解答下面各题
(1)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有42棵菜,每筐装8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菜?
全体学生在书上解答,订正时,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试商,怎样书写得数的单位名称。
2.发展性练习
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
9□=□(个)□(个)9□=□(盘)□(个)
3.思考性练习
□□=61
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相邻同学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归纳。
根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这道题的余数是1,除数就可能是2,3,4,5,6,7,8,9,从而可以得出有下面8种不同的填法。
132=61193=61
254=61315=61
376=61437=61
498=61559=61
4.课后练习练习三十六第1,2,3题。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第二篇】
有余数的除法(一)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
教学重点:
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
教学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一、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1、教学p49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
(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
[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
[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
[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
(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除法。
(6)学生汇报。(略)
(7)师:以上这些活动,你们在那里见过或自己亲身参加过呢?
生:(略)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且使用除法计算的?
(可根据全班的总人数,每人一组坐可以坐几组……)
二、练一练,圈一圈。
大家来圈△,一共有15个△。
1、每份3个,共几份?
2、每份4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3、每根5个,共几份?
4、每份6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三、摆一摆,填一填。
1、∮ ∮ ∮ ∮ ∮ ∮
6 ÷ 3 = □
2、 ∮ ∮ ∮ ∮ ∮ ∮ ∮
7 ÷ 3 = □
四、汇报自己这节课学会什么。
五、总结下课。
有余数的除法【第三篇】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并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高气爽,天气也变凉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更开心了,你们看:(出示主题图)你能不能看着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呢?(学生看图提问)
二、探究学习新知
师: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宣传拦
前面一共有几盆花?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х5=15(盆))
师:最近我们要开一个联欢会,现在我们要把这些花放到会场上去,要是把这些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呢?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为什么?(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
15÷5=3(组)
师:谁来说说这些数字在这个算式里是什么名称?
这是我们以前就学过的除法横式的写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导写除法竖式。
(1)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不一样。“) ”是竖式的除号。被除数写在里面。除数写在外面,表示把总数进行平均分,把15每5个分一份。那么分得的结果就写在横线的上面,这条横线和加减法竖式的横线一样也相当于等号的意思。
(2)指导怎么进行竖式计算。
3 …注意: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5)15 … 被除数
15 …5和3的乘积
0 …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分的结果)
师:用除数5乘商3得15,这个15写在
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分掉的数,用被除数
减去分掉的数15,正好分完,得0。
追问:商写在什么地方?被除数下面的15
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
(3)练一练:
4) 8 8)72
三、发展性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错的改正。
8 9
6)48 7)63
48 ——
——— 0
0
思考性练习
在 ( )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9)2( ) 8)( )2
( ) ( )
———— ————
0 0
四、小结:今天你觉得你学的最好的是什么?
有余数除法【第四篇】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比较两组算式,师:象21÷5和25÷3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除法,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样的除法可以怎样去计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生独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
3.师:刚才我们用画图、想乘法、想口诀……计算出了21÷5和25÷3,知道这两个算式计算时都是有多的,我们就把多的这个数叫做余数,用……来表示。现在谁能看图,说说这两个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生看图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余数,还能用各种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其实除法也能用竖式来进行计算。猜一猜,除法的竖式会是怎么样的,与加减法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说竖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5.试一试:用竖式计算13÷3、47÷6。
思考:纵观本节课教学,在老师精心创设的运动会的情景中,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节课,就会发现本节课“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孩子过多地关注生活情节,孩子们对生活情景的兴趣大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较多,使教学花费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量不够,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
是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呢?能不能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中追求实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新知部分教学,旨在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上做一种新的尝试。
案例二
一、把握起点
1.师:小朋友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什么知识吗?
生:有余数的除法。
2.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借机了解生的认知基础。
生1:就是除起来有多的除法。
生2:就是点6点再写一个数的除法。
……
3.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谁能来说一个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生举例:7÷3 10÷4
二、感知意义
1.观察生举的算式,说说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1:这个除法算式算起来还有多1个的。
生2:找不到乘法口诀的。
生3:不能直接算的。
上一篇:高中英语精编教学设计课件精编5篇
下一篇:德育课教案(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