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5篇
【导言】此例“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一篇】
教学道具:
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837+558728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326=5(组)2人
学生2,笔算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
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小结。(略)
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二篇】
二年级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除法。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平均分
1. 将 12 平均分成 4份,每份是几?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12÷4=?
(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
三四十二 12÷4=3
2. 3 个为一份,可以把 24平均分成几份?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24÷3=?(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 三八二十四 24÷3=8
(二)揭示课题
师:平均分的情况我们都已经掌握,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种特殊情况: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一)
二、讲授新课
(一)分苹果
1. 提问:把 12 个苹果,每4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1)学生用纸片代替苹果分一分,发现:正好分了 3 盘。
(2)用除法算式表示:12÷4=3(盘)。
(3) 师总结: 像这种刚好分完的情况叫做平均分
2. 提问:如果每 5 个苹果放一盘,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学生用纸片分一分,发现:放了2 盘还剩了 2 个
3.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不能平均分的情况
比如说:2 个人分 5 块糖,3个人分 10 个苹果……
(二)分纸鹤
1. 出示题目:将 30只纸鹤,用线串起来,你会串吗?
2. 学生用纸片代替纸鹤,串一串。
3.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串的?
4. 教师出示教材 36 页的第一种方法。
(1)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穿的?
每 6 只穿一串,穿了 5 串。
(2)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30÷6=5(串)(3)这种情况是平均分吗?
5. 出示教材 36 页第二种方法。
(1)说一说,这是怎么穿的?
每7 只穿一串,穿了 4 串还剩 2 只。
(2)这是平均分吗?(不是)
(3)这种情况又怎么由算式表示呢?
教师介绍:30 ÷ 7 = 4(串)……2(只)
|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读作:30 除以 7等于 4 余 2
(三)分画片
1. 出示教材37 页的情境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让学生用纸片分一分,得出每人分了 4 张,还剩 1张。
4. 你会用式子表示吗?试一试!教师引导:21÷5=4(张)……1(张)
5. 读一读这个算式。
三、课堂活动
(一)分一分
1. 出示题目:将 24分成5份,每份是几?\\还剩多少?
2. 学生用纸片分一分,得到:每份是 4,还剩 4
3. 学生自主列式,教师指导:24÷5=4……4
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 7÷3 = 2……1,2是( ),1是( )。
2. 54除以8,商( ),余( )。
3.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比( )小。
4.有13颗星,每2颗一组,可以分成 ( )组,还剩( )颗。 ( ) ÷( ) = ( )(组)…… ( )(个)
二、判断
1、余数肯定比商小。( )
2、20÷3=6……2,余数是6。( )
3、( )÷( )=7……5,除数一定是4。( )
4、每只盘子可以放2个苹果,9个苹果需要5只盘子。( )
三、分一分
把9个棒棒糖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发散学生思维,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分苹果
12÷5=2(盘)……2(个)
2、穿纸鹤
30÷7=4(串)…….2(只)
3、分画片
21÷5=4(张)……1(张)
有余数的除法【第三篇】
我们去植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
教材简析:正值春天来临,此次实践活动可以引发学生树立春化太仓,美化自然的意识。教材以三个班中小朋友参加植树的情境,通过出发时的交谈以及植树时的互相提问,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由于提出的问题难易不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中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教学难点 是解决二班的植树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
1、在活动中,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场景图,认真收集图片呈现的有关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运用乘除和有余数的处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情境图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多美啊!(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去干什么?原来是3月12日植树节,他们一起去植树。太仓近两年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绿化美化太仓。有没有发现太仓的树木多起来了,太仓的绿地多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我们去植树)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收集信息
1、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说一说看到了些什么?
2、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你准备先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整体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自主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班级种树棵数
a、收集信息:三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说,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一班学生说:我们班领了4捆树苗,每捆8棵。
二班学生说:我们班准备每7人一组,每组栽6棵。
三班学生说:我们班准备把树苗栽成5行,每行6棵。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关于他们的谈话,主动提出问题。同桌交流。
组织学生来提问。
出示表格: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植树棵数
c、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四人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d、组织全班交流怎样解决的?
2、逐一解决每班植树过程中的问题
a、一班的问题
生:把树苗栽成5行,平均每行多少棵,还剩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列式。列式:32÷5=6(棵)……2(棵 )
32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最后请学生口答。
b、二班的问题
生:每行载的棵数与行数相同,每行栽几棵?
学生思考并回答,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口诀 六六三十六)
师:还可以栽成几行,每行几棵?
学生说一说,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如:可一栽成4行,每行9棵;也可以栽成9行,每行4棵。想乘法口诀:四九三十六。
c、三班的问题
生:如果每行栽7棵,最多能栽几行?还剩几棵?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解决的方法。
列式:30÷7=4(行)……2(棵)指导学生口答。
师:每行8棵呢?
学生独立解决。列式:30÷8=3(行)……6(棵)指导学生口答。
小结:小朋友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解决了这么多的关于植树的数学问题。我们学了数学,就是要用到生活当中去的。
组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收集的信息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1、我们除了能解决问题,还要学会主动的发现问题。
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生活当中的。)
2、学生同桌合作交流
3、班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其他学生解答。
联系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课堂小结
今天,参加了植树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
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有余数除法【第四篇】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练习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难点: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游戏、练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53页第3题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大家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用动物卡片盖住的那个数字最大是几?
2.课件出示53页第2题
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一种包装方法。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面包,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和总结。
(二)综合练习:
1.出示54页第5题
先请学生做做小医生,看看他们做得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2.出示54页第6题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请学生灵活的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3.出示54页第7题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
(2)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
(3)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4.出示54页第8题
(1)问:这是个几边形?每边长多少厘米?
(2)圈一周是多少厘米?
(3)怎样求彩带的长?(“3×8+2=?”)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第1题,第4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家作业:随堂练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余数的除法【第五篇】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并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高气爽,天气也变凉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更开心了,你们看:(出示主题图)你能不能看着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呢?(学生看图提问)
二、探究学习新知
师: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宣传拦
前面一共有几盆花?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х5=15(盆))
师:最近我们要开一个联欢会,现在我们要把这些花放到会场上去,要是把这些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呢?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为什么?(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
15÷5=3(组)
师:谁来说说这些数字在这个算式里是什么名称?
这是我们以前就学过的除法横式的写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导写除法竖式。
(1)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不一样。“) ”是竖式的除号。被除数写在里面。除数写在外面,表示把总数进行平均分,把15每5个分一份。那么分得的结果就写在横线的上面,这条横线和加减法竖式的横线一样也相当于等号的意思。
(2)指导怎么进行竖式计算。
3 …注意: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5)15 … 被除数
15 …5和3的乘积
0 …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分的结果)
师:用除数5乘商3得15,这个15写在
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分掉的数,用被除数
减去分掉的数15,正好分完,得0。
追问:商写在什么地方?被除数下面的15
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
(3)练一练:
4) 8 8)72
三、发展性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错的改正。
8 9
6)48 7)63
48 ——
——— 0
0
思考性练习
在 ( )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9)2( ) 8)( )2
( ) ( )
———— ————
0 0
四、小结:今天你觉得你学的最好的是什么?
上一篇:德育课教案优质5篇
下一篇:《落日的幻觉》教案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