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第一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策略 效果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讲究策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教师的劳动才有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教学论来看,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互动过程。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来实现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培养人才这一特殊的工程中,如果没有名师巧匠,就不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把握课堂教学策略,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与教师同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开课导入策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伊始,教师巧设一个巧妙的开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策略针对课堂讲授内容,不经过任何修饰和过渡,直接向学生推出知识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如使用不需要证明的公式、定理等。

承上启下,自由过渡策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的前后上下的连贯性,利用前面的知识作为铺垫。如提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想办法,自然而然引入下一课题,使学生知识的衔接、理解自然过渡,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跃气氛,引人入胜策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产生共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授学生思想修养课关于谈话艺术章节时,可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妇女抱着小孩上了公共汽车,汽车司机对她说:“这是我见过最丑的小孩子了。”这个妇女听了以后很生气,气冲冲地走到车的后座坐了下来,坐在旁边的一位男士关心地问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司机说了侮辱我的话”,她愤怒地说道。男士深表同情地说:“呃,这就是他的不对了,作为一名服务人员,他怎么能对乘客说无礼的话呢?你应该过去狠狠地教训他一下,这样吧,让我来帮你抱着这只小猴子。”讲完故事,学生们哄堂大笑,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当堂课题,这样的导入自然而引人入胜。

课堂授课策略

学生接受知识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这一变化过程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理解”、“保持”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环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其基本原则应是:易于理解,利于保持。

(一)易于理解策略

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般可实施下列策略:

加强直观教学在教学中,具体的实物、生动的实验、逼真的模型、鲜明的图表和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等,都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有化繁为简、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和化静为动的作用。

运用恰当的比喻在教学中,把科学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恰当地引用比喻,能使概念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利用新旧知识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展。从旧知引入新知,是温故知新、行之有效的途径。

选择典型实例通过典型实例,由个别到一般,剖析典型,举一反三,不仅可使学生易于理解、触类旁通,而且往往使学生感到兴味浓烈、妙趣横生,为开拓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教育气氛和条件。

(二)利于保持的策略

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为此,设计课堂教学,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可采用下列策略:

内容强度适当在一般情况下,讲解内容的数量与保持的百分率成反比关系。材料越多越易遗忘,并且过多的材料不仅加重了学生记忆的困难,而且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设计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内容恰当、数量适当,以利于保持。

内容选材典型实践证明,学生对一般材料往往印象浮浅,而对典型生动材料却铭刻在心、经久难忘。因为典型生动的材料对大脑皮层刺激强烈、深刻,易与旧知识形成联系并获得意义上的支

撑点;而一般材料,由于缺乏“典型的光辉”而直接影响记忆保持的效果。

内容系统性强在认识过程中,杂乱罗列的知识往往令人思绪混乱、容易遗忘。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脉络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使之纲举目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地掌握和驾驭教材。

强化首次印象生活经验表明,强烈的首次印象往往终身难忘。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首次印象在保持知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在精力安排上,要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切忌“走过场”、吃“夹生饭”。

课堂提问策略

提问是探索未知的行动。没有疑问,不善于思索,就谈不上求索,也就无法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针对知识点提问策略课堂讲授内容都是由若干个小知识点组成的,每个知识点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了加深印象,增加理解深度,针对小知识点设计提问,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总结归纳性提问策略每个小知识点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在横向、纵向上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了解知识的联系规律,总结性提问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策略

课堂小结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过程。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小结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在课堂教学小结中,或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英彦.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陆根书.课堂学习[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学习需求分析不足

学习需求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学习活动的设计考虑的应当是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学习需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需求分析能力,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以下《海底世界》课堂教学片段。

2012年在江苏盐城市举行的“全国小学作文教学大赛”中,南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二年级写话《海底世界》。她先播放了一段视频,然后让学生说说对海底动物的了解,可是学生的发言内容贫乏。教师又让学生分组,动手画一画,她深入指导,但是学生的发言仍然不够生动丰富,写话质量不高。

课后,她坦言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以为盐城在黄海之滨,学生对大海应当比较熟悉,却不知道实情并非如此。这位老师凭直觉了解学生的特点,凭经验设计学习活动,忽略了只有根据具体情境制定和实施的教学活动才是具有可行性的。学生对海底世界没有了解,当然无话可说。可见,如果对学习需求分析不足,更多地处于主观臆断,从“感觉”入手,停留在经验层面,学习活动就会因缺少适切性而低效甚至无效。

二、学习起点把握不当

学习起点包括知识起点与能力起点。知识起点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概念;能力起点是指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时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起点,准确把握,根据起点确定重点、难点,学习活动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课改以来,老师们在学习起点分析上做了工作,但部分老师在认识和把握上仍有偏差,例如课文《家》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诗歌《家》,先听老师读――“蓝天是白云的家……”

(老师泛读,刚读了一句,学生都跟着读起来)

生: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

(老师停了下来,命令学生不要跟着背,然后就自顾自地读起来。读完后,接着按照预设的过程进行,让学生自己去一遍遍地读书……学生有的看窗外,有的则有口无心地读着)

这段教学中,学生课前已经能背出《家》了,这是教师在教学准备中没有预测到的。面对课堂上的现实状况,教师却无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刻板地按照预案进行教学。因为已经会背了,对学生而言,学习缺乏挑战性,因此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课堂不应只有预设,更应重视生成。教师的预先设计只能是一种设想,学生对文本的反应不可能完全由教师在课前预先设定,教学应该是在现有起点上的生成和发展。对于教学起点的把握还应是动态的,随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变化着的。

三、思维特点了解不准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这就是儿童的思维特点。正确地了解进而分析学习者的思维特点,能为教师具体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但是,不少教师的教学准备仍然主要放在对教材的分析上,对学生思维特点的了解与分析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例如以下《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4-12自然段,想想,最让我难忘的是哪两件事?(学生自由读、思考)

生:“我”最难忘的是姥姥“剪喜鹊登枝”和“剪老牛小兔”。

师:问题来了。童年时,我与姥姥生活在一起,发生了很多事情,为什么“我”最难忘的是这两件事呢?

(学生说不出。)

师:不急。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读着读着,有感触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课文,圈圈画画)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件事。选择你圈画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我最难忘的是姥姥被我捂住双眼还能剪纸。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师:当姥姥的作品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

生:(很平淡地)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一种由衷的敬佩啊!谁来读好这个语气词?

生:(略带赞叹地)嗬!

师:语气词表达“我”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读出“我”的惊喜和赞叹。

(学生齐读,但仍然没有读出教师所期待的效果)

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表现有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清楚地表达出为什么“我”最难忘的是姥姥“剪喜鹊登枝”和“剪老牛小兔”这两件事;二是不能用朗读表达出“我”对姥姥高超技艺的由衷赞叹。这显然是与教者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关。

六年级学生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处于过渡期的学生思维特点在很大一部分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仍然与感性经验相结合。教学中,学生只是初读课文,就跳跃到4-12自然段去品读后面的内容。由于对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学生读不出由衷的惊喜与赞叹。《姥姥的剪纸》一文,前文的描写为后文的主题提炼作了充分的铺垫,后文的情感激发有赖于对前文的学习认识。对教学内容变序教学要建立在对学生思维特定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更要因文设定,顺学而导。为什么“我”最难忘的是姥姥“剪喜鹊登枝”和“剪老牛小兔”这两件事?这一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不符,六年级学生能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到“我”难忘与姥姥相处时的具体事件、具体细节,但是要抽象地概括出为什么难忘,这一要求就高于他们的思维起点了。

四、学习兴趣关注不够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它既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也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分析,能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作了解分析以及找不准学生学习兴趣点的问题,例如以下《水》的教学片段。

师: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孩子们在雨中的痛痛快快?

生:我从“奔跑跳跃,大呼小叫”这两个动作中感受到了。

师:感受到了什么?

生:高兴。

生:我找到了“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学生笑)

生:我找到了“尽情享受着雨水带来的抚摸与清凉”。

生:他们仰着头喝来自天空的雨水。

师:从这些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他们很激动。

师: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请大家带着兴奋激动的感情读好这段话。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第三篇】

记得1985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给老师们培训计算机操作。每天晚饭后,我们聚集在一个小小的机房里,围着10台ComxPC计算机,我给老师们一条一条介绍BASIC指令,示范英文打字指法,讲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老师们第一次面对神奇的电脑,兴趣盎然,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中,两个“影子”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流传。那是2001年冬天,我到山东淄博参加教育信息化报告会。淄博市上千名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挤满了偌大的电影院会场。会上,我请淄博实验小学的孟强老师展示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作品“影子”,这是用Authorware制作的动画演示课件,讲解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影子》。

紧接着,我播放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一个单元教学计划案例,名字刚好也叫《影子》。这是美国老师设计的教案和学生作业PPT,介绍了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测量、统计和总结太阳影子变化规律的研究型学习活动。

两个《影子》教学案例放完后,我请老师们谈感想,当时,会场上一片激动,爆发出雷鸣般掌声。老师们纷纷发言,谈美国《影子》教案对自己的震撼,谈教育理念的更新,谈要求每一个教师做课件的误区,谈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逐渐地,我发现,在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心底深处涌动的情感。

2004年,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在上海沪太路小学举办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那天,有一项活动是让每一位学员回忆自己青少年时代心中难忘的老师,当几位教师向大家讲述当年难忘故事的时候,失声痛哭,现场参加培训的教师无不动容。以至于其他教室里的老师们深感奇怪:为什么那些培训学习教育技术的老师都在哭?

2010年暑假,我们在山东桓台世纪中学开展了一项主题为“让每一个教师成功”的信息化教师培训活动,目的是探索国家新一轮教师培训创新和培训方式的转变。培训根据该校的特点设计,加入了新的培训元素和活动,在全体教师参与、游戏、互动、音乐、故事、反思、设计、体验、交流中进行。当一位女教师登场朗诵自己头一天晚上撰写的诗歌《我不愿当老师》的时候,现场的许多教师和我,忍不住泪流纵横……

我不愿,不愿当老师/当我陪着学生上晚自习时/我的更幼小的孩子/独自在家/完成作业/我最怕她打电话告诉我:/妈妈,我怎么那么笨/有的数学题做不了?/我不愿不愿当老师/当我陪着学生课外活动时/是白发苍苍的170多岁的奶奶/骑着三轮车/吱吱呀呀/穿越汹涌的车’/带着我最爱的宝贝回家/……

近年来,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将故事、情感和多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开始在国内学校教育中推广。有一个我们翻译制作的PPT数字故事――《泰迪的故事》感动了无数教师。《泰迪的故事》用简洁的画面、文字和音乐,讲述了一位因母亲过世而陷入学习困境的学生泰迪,在老师的关心下,成长为一个医学博士的动人故事。从上海、北京到新疆,每当我在教育技术培训中介绍数字故事,演示《泰迪的故事》PPT的时候,我看到,无论是年轻的女教师,还是刚毅的男教师,发红的眼眶中都噙着泪花……

更让我难忘的是,南国农、何克抗等学术界老前辈,用生命和情感,为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倾注了自己毕生精力。

2004年5月,年逾花甲的何克抗教授到四川绵阳成绵路小学指导跨越式教育改革项目,他一到学校,就深入到课堂听课,当时,一位青年女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上《火烧圆明园》一课。何克抗教授在现场评课,当谈到祖国因贫穷落后,饱受列强欺凌时,何克抗教授不禁声泪俱下,令现场的每一个听课的教师和学生感动。

2010年8月,中央电教馆、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9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24个省级电教馆及多家专业媒体,约3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弘扬南国农严谨的治学精神,研讨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纪念南先生90岁华诞。

南先生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对大家,我只有两个字‘感激’!我知道,大家都是大忙人,有的前天还在上课,昨天就从北京赶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并为我祝寿。我感谢大家……”说到这里,南先生情难自已,热泪纵横:“在这些年里,我是做了一些事情,但很多事情是靠大家做的,是大家的功劳。”

南先生说,三个“忘了”是自己的人生哲学:忘了年龄,忘了疾病,忘了恩怨。

然而,永远忘不了的,是情和谊。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构造 教学研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Abstract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is a basic course for environmental design, which has a great help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design activities. At present, this course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f class hours,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the practice and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and so on,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by the research and reform practice.

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search; reform

1 教学现状概述

“建筑结构与构造”是一门面向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考虑到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两者相互依附、密不可分,所以这门课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设计活动的实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为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探索、设计方案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了技术及工艺参考,是一门专业课中承上启下的基础课程。

作为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产物,“建筑结构与构造”这门新课面临着缺少教学资料准备、缺少教学经验积累等困难,需要任课老师根据本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在摸索中总结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由于本分院艺术类课程都为为期3周到5周不等的阶段课,课程的设置具有特异性。对比见表1。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发现,本课程由于阶段课的性质在课程学时设置时与常规课程相比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学时较长,可以更深入地讲授专业知识,同时扩展教学知识面,保证了知识体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课程跨度短、教学强度大,不利于知识点分散教学,不利于学生吸收和消化。

与以往的闭卷考试课有所不同的是本课程属于考查课,课程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最终作业等组成,无需学生进行闭卷考试。在没有考试这一机制的约束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有保留的;与此同时,在成绩评定上教师的主观因素比重较大,成绩的客观性面临考验。

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是,第一,自控能力较弱,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第二,学习动机被动或过于现实,学习习惯较差,注意力分散、有拖沓现象;第三,思维活跃、大胆活泼,有丰富的社团活动。

2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问卷调查

在“建筑结构与构造”这门课结束后,我在该班发起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该班总共有30人,最终20人完成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客观且清晰地反映了上课情况、教学目的,具有启发性。具体问题见表2。

问题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及问卷调查,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教学知识点多而杂、教学课时短而集中。根据培养方案的设定,本课程的学时为48个学时(即6个整天),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三大块:建筑结构体系、建筑构造及材料。其中,建筑结构体系与学生进行建筑及室内设计学习关系密切;建筑构造与方案细化落实、施工图绘制、节点设计关系密切;材料与室内装饰、设计深化、工程预算关系密切。知识点多、教学时间短;相对应的,学生掌握和消化知识的时间也短,对学习效率、学习方式要求更高。

(2)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不易理解。建筑结构与构造的知识点牵涉到许多装修工艺的问题,需要师生到施工现场去观摩学习,而这门课高强度、短跨度的时间节点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很多在现场演示就能理解的知识点,老师在课堂上解释几遍都无法让学生完全明白。

(3)缺乏应用,知识点学了就忘。由于缺乏综合性的应用,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知识点学过就忘;在后置课程中对建筑结构与构造无涉及,学生应用率不高,也会逐渐遗忘。

3 改革思路及方案

在分析并总结了“建筑结构与构造”这门课最为突出的问题之后,应以解决以上问题为主要改革思路。

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再调整

针对课时少、内容多这一问题,应从教学大纲、教案等方面进行调整,主要的调整方法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多讲甚至反复讲;与专业无关的一笔带过或不讲,做取舍、做筛选。

(1)每章设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该能力目标并非以只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为出发点,而是以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社会型的人才为最终出发点。

22 687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