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怎么写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结合练习巩固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怎么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怎么写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1

教案标题:四舍五入 教案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应用四舍五入规则进行数值近似计算。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舍五入计算。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入教学主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近似计算的情况?”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进行近似计算的例子,如购物时的金额计算、考试成绩的评定等。

概念讲解:

1. 讲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和原理,即根据小数点后一位数字的大小决定前一位数字的进位或舍去。

2. 通过示例演示四舍五入的具体步骤和规则,如将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小于5的数舍去,大于等于5的数进位。

练习活动:

1. 提供一些简单的四舍五入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应用四舍五入规则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

3.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讨论和纠正。

拓展应用:

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的计算方法解决,如计算一件商品的折扣价、估算一次旅行的总花费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四舍五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金融领域的利息计算、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等。

总结反思:

1. 总结四舍五入的概念和规则,强调其在数值近似计算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思考四舍五入的局限性和可能带来的误差,并讨论如何避免或减小这些误差。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案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检查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3. 收集学生在拓展应用中的表现和思考。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2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具体事例,经历把精确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精确数,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

3.了解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近似数。

教学难点:

准确地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除汉族外,其他的都是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民族叫少数民族吗? 中国人多数是汉族,所以把人数比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我们应该关心少数民族的同学及每一个人。你们想了解一些少数民族到底有多少人吗?(课件出示课本60页的四幅图)

二、自主学习。1.观察思考: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以下问题:

图中有几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各是多少?这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回族:8602978人 纳西族:278009人 壮族:15489630人 蒙古族:4806849人

这几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都是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得到的真实数据。

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精确数。2.求近似数。

在实际生活中,还经常用近似数描述一些事物。你能把少数民族的人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吗?

让学生试着改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把你们改写的结果汇报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8602978≈860万 278009≈28万

学生说想法时,可能不完整,只要意思对即可。

(尝试改写近似数的过程,使同学们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了初步的了解)3.四舍五入法的意义。

师: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一个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也就是把一个数按要求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如果不满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并加上“万”字;如果是5或比5大,把万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万位进1,最后加上“万”字,并用“≈”表示。把壮族和蒙古族人数用近似数表示。15489630≈1549万 4806849≈481万

学生改写后,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改写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

三、尝试练习。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61页四副图下面的数据,试着判断哪个是近似数,哪个是精确数。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2)把上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四、练一练

(1)认真看图,了解有关信息。(2)写出横线上的数。(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五、拓展练习 1.判断。

(1)2105643=211万

(2)850000≈85万

(3)784999≈79万

(4)2198000≈220万

(让学生通过判断,分清什么情况用“=”,什么情况用“≈”,熟练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4512000、7898521、4510236、95000、154980、9825009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47()690≈48万 665()987≈665万 4()6213≈45万 69()0123≈698万

(这几道题稍有难度,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3

教案目标:

1. 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和应用。

2. 掌握四舍五入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四舍五入进行数值近似计算。

教学重点:

1. 四舍五入的定义和原理。

2. 四舍五入的规则和方法。

3. 运用四舍五入进行数值近似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四舍五入的原理和应用。

2.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进行数值近似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a.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b.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值例子,用于演示和练习。

c. 准备一些练习题和活动,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准备:

a. 准备纸和笔,用于做练习和记录笔记。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1.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值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值的精确性和近似性。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进行数值近似计算,以及近似计算在哪些情况下会用到。

Step 2:概念讲解

1. 介绍四舍五入的概念和定义,即在进行数值近似计算时,根据特定规则将某个数值调整为最接近的整数或小数。

2. 解释四舍五入的原理,即当需要近似到某个位数时,根据位数后一位的数值大小来决定舍入的方向。

Step 3:规则和方法讲解

1. 详细讲解四舍五入的规则和方法,包括:

a. 当位数后一位数值小于5时,舍去该位及后面的所有数字。

b. 当位数后一位数值大于等于5时,进一位并舍去该位及后面的所有数字。

c. 当位数后一位数值等于5时,根据5后面的数字来决定舍入的方向。

Step 4:示范和练习

1. 在课件或黑板、白板上示范一些四舍五入的例子,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计算和讨论。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Step 5:拓展应用

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数值近似计算,如货币计算、测量数据处理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四舍五入的应用限制和注意事项,如舍入误差、精确度要求等。

Step 6:总结和评价

1. 总结四舍五入的概念、规则和方法。

2. 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自主设计四舍五入的应用场景,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给学生一些更复杂的四舍五入练习题,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四舍五入的规则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进行数值近似计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4

引言:

四舍五入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近似取整方法,通过对数字进行舍入处理,使得结果更加接近整数。掌握四舍五入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针对四舍五入法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目标:

1. 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3. 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a. 定义: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数值取整的方法。

b. 原理:根据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决定整数部分的取舍。

2. 四舍五入的规则

a. 当小数点后一位数值大于等于5时,进位;

b. 当小数点后一位数值小于5时,舍去。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四舍五入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

a. 分析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规则,通过展示具体的示例进行讲解。

b. 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对数字的近似处理作用,并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3. 练习与巩固:

a.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字,让他们按照四舍五入法进行取整,并核对答案。

b. 制作一些情景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价格计算、时间的近似等。

4. 拓展与应用:

a. 探究四舍五入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b. 提供一些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

1.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

2. 回顾课堂重点内容,总结四舍五入法的应用领域,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

1. PPT或黑板等演示工具;

2. 示例数字与实际应用场景的素材。

学生准备:

1. 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2. 计算器(可选)。

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实际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应用的例子和情境题目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可以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助。通过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数学中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将一个数值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或指定的小数位数,以便于进行简化计算或数据处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数值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四舍五入法的定义、示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纸和笔。

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法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2. 示例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四舍五入法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四舍五入法的计算规则。

3. 练习:学生根据PPT课件上的练习题,使用计算器进行四舍五入法的计算练习,巩固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应用: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教师通过PPT课件对四舍五入法进行总结,强调四舍五入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1. 四舍五入法

2. 定义和意义

3. 计算规则

4. 练习题

5. 实际问题应用

作业设计:

1. 完成PPT课件上的练习题。

2. 解决PPT课件上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PPT课件和练习题,让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重点突破的部分。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包括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的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数学中的近似计算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数值的大小,还要理解数值与目标整数或小数位数的接近程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示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

a. 使用直观的示例:通过展示具体的数值和对应的四舍五入结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舍五入法的计算规则。例如,展示数值和,让学生观察四舍五入到整数的结果分别是4和6,从而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

b.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题: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包括四舍五入到整数、四舍五入到指定小数位数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错误的示例,让学生通过对比和讨论来加深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c.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在讲解四舍五入法的示例和练习题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四舍五入法的计算规则和规律,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的能力:

四舍五入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财经计算等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a. 设计实际问题的情境: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科学等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例如,设计一个测量物体长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四舍五入法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最接近的整数或指定小数位数的数值。

b.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四舍五入精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c. 提供反馈和指导: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方法。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题或挑战题目,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和重点突破的部分。在本节课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的能力。通过使用直观的示例、多样化的练习题、引导思考和总结、设计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思考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提供反馈和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难点,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在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

1. 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续):

a. 利用实物或图表辅助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实物(如尺子、计数器等)或图表(如数轴、网格图等)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例如,通过数轴上的标记点来展示四舍五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数值是如何根据规则向最接近的整数或小数位数靠拢的。

b. 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应该从简单的例子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c. 鼓励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四舍五入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纠正错误,并加深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的能力(续):

a. 结合现实生活案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购物找零、体重测量等,让学生看到四舍五入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他们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b. 创设问题解决的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c. 定期复习和巩固:四舍五入法的掌握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复习。教师应该定期安排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不同的练习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四舍五入计算能力。

3. 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

a. 明确学习目标: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学习四舍五入法的目标,以及这个技能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b. 有序的教学流程:教师应该设计一个清晰、有序的教学流程,包括引入新知识、示例讲解、学生练习、应用拓展等环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四舍五入法。

c.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需要有效地管理课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包括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等。

通过上述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6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反思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教材的编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我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67人大约是几十人,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万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一、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者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

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二、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7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

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

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 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

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 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358的数大约是几百? 395≈400

486≈500

573≈600 264≈300

358≈400 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

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果满5,(也就是5或6,7,8,9)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作“四舍五入”法.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投影)386≈400

247≈200

579≈600

739≈700 462≈500

305≈300

758≈800

428≈400 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相同点:两组题都是求三位数的近似数.

不同点:第(1)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满5,(大于或等于5),所以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第(2)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小于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舍掉改写成0.

请同学们强调:把一个三位数改写成整百的近似数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看十位上的数是否满5,来决定四舍五入.

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呢? 出示:6250大约是几千? 6250≈6000 6250百位上是2(小于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 2.做一做.(投影)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独立写在本上)3845≈4000

2489≈2000

5290≈5000

4562≈5000

2908≈3000

8397≈8000 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求一个四位数的近似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否满5,百位上的数不满5,直接把千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如果百位上的数满5,把千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向它的前一位进1)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总结: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作业:看书第20、21页.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表示。.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并用近似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呈现信息:

(1)、据了解,杨梅作为仙居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量约45000吨,销售收入约256000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富农产业。

(2)、我们班有同学61人,我们学校约有学生3600人。

(3)、我国现有人口约13亿。

(4)、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2、请同学朗读以上数据内容,读了以上数据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3、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说明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近似数)

4、说一说生活中碰到的近似数。

二、教学新知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

(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00

(1)、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2)、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那一位)

(3).小组汇报结果:

182300≈18万千位是2,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2497300≈250万千位是7,比5大,入(向前一位进一)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709327≈71万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5、出示例题7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下面各数亿后面的尾数。

***000

(1)、根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如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学生归纳方法:

6、试一试。

395400≈()万2380000000≈()亿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1——4题(完成后反馈)

2、.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并说说省略的方法。

3、重点指导练一练第6题

4、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

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把一个数省略“万”或用“亿”后面的尾数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9

一、导入新课

期中考试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奖励,基于此,我利用这激起学生的记忆,出示文具店的图片,学生们看到这个画面非常的开心,这时,我出示了第一道例题。

二、新课讲授

学生们自己列式、解决,初步理解试商的思想。然后出示例题2,学生们自己探索解决。这时,我出示了六道题目,三道用四舍的方法解决,三道利用五入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自己探索并交流。

这个环节由于我没介绍清楚两组同学的习题不一样,导致学生们有点迷糊,没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这个环节本来是带动学生们的环节,但我没能实现这个目标。

三、习题练习

通过层次不一样的习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通过例题发现如果除数估大了,容易商小了;除数估小了,容易商大了。这个环节我注重习题的梯度,由易到难且形式多样,但学生对于规律的发现不是很顺利,我应该设置更加典型的习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们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最后才板书课题,学生们归纳的不是很好,比较迷茫,我应该在课堂一开始揭示课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这节课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

2、细小环节不够注重,比如上课的站位、声音的高低等。

3、在小组比赛时,幻灯片展示的不够清楚。

数学《四舍五入法》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试商过小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知道调商的算理,掌握算法,会用来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种计算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整的策略。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进行计算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调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调商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在兴趣中激发

师述: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老师带了两个竖式考考你们,请你们用上节课的知识解决一下。

完成习题纸上第1题,校对答案。

师小结:在做这两题时,第一步都要先干什么?(试商)

用什么方法?(四舍法)

那一次试商成功了吗?出现了什么问题?(初商偏大)

为什么初商偏大?(除数看小)那接着要干什么?(调商)怎么调商?(调小)

过渡:大家学得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一些需要调商的有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二、掌握方法——在自省中反思

请同学们将习题纸夹在数学书里,仔细观察这幅图画。

提问:图中有哪些已知条件?(一共有252本书、四(2)班有36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列算式?

谈话:这道题也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们可以列竖式计算,同学们思考一下。

师问:第一步要干什么?(试商)你是怎样试商的?(把36看成整十数40来试商)这还是四舍法吗?(板书:五入法)

师问:初商是几?请同学接着计算。

出现了什么问题?(余数和除数一样,不符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

讲解:依据题目中的意思,一共有252本,如果说平均每人分6本,就会余下36本。

提问:余下的36本书怎么办?(明确余下的36本书正好够每人再借1本,所以初商偏小了)

提问:为什么初商会偏小?(除数看大)

反馈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分析、明确:由于我们试商时是把36五入看成40试商,使得把除数看大了,所以造成初商偏小(板书:除数看大,初商偏小),这时需要调商。

提问:怎么调商解决这个问题呢?

讲解:一共有252本书,全班36人,平均每人分7本,正好分完。

提问:仔细回顾这道题的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我是怎样试商的?出现问题后又是怎样调商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试商时发现把除数五入,可能会初商偏小,经过把初商调大,大家找到了正确的结果。(板书:要调大)

提问:你能给今天学习的内容起个课题吗?

三、明辨异同——在比较中整理(练习四第5题)

谈话:计算竖式时我们第一步都要干什么?(试商)

怎么试商?有几种办法?他们遇到的问题一样吗?都是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

“四舍”法试商,把除数看成比它小的整十数试商,造成初商偏大,需要把商调小;,“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比它大的整十数试商,造成了初商偏小,需要把商调大。

小结: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当作整十数试商,快速想到初商,随后对初商进行调整就能获得准确的商。

过渡:五入调商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疑问吗?我有个疑问:怎样判断五入试商时想到的初商是否正确?要不要调整呢?

四、方法巩固——在练习中提升

1.完成习题纸上第2题练一练

先让学生观察竖式

说一说各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初商是几?

出现了什么问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再完成竖式计算

组织反馈

引导学生明确:①试商后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这时就需要把初商调大。

2、完成习题纸上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

组织学生比较第1组竖式,发现了什么?学生完成在纸上。

校对比较明确五入试商时,把除数看大,初商可能会偏小要调商,也可能一次就试商成功,不需要调商。要不要调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对待。

3.完成习题纸上第4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注意计算正确)

4、完成习题纸上第5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98÷28=  634÷79=  300÷37=   540÷67=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如果一次能试商成功,我们就不需要调商了。这说明需不需调商,要看具体情况决定。

5、完成习题纸上第6题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借助问题并总结数量关系式:总产量÷棵树=每棵的产量

引导学生讨论分别要怎样试商和调商。

五、介绍延伸——在拓展中体会

谈话: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附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五入调商)

试商      出现问题

调商

例6竖式

四舍法

除数看小、初商偏大    需要调小

五入法

除数看大、初商偏小

22 3986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