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关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关廉政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应加强实践性和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浅议机关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浅议机关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二十大指出,加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是防治腐败的重要基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部位,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不断适应新形势,探索新路径,廉政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引起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目前机关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与要求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单位领导者和参与者对廉政教育的认识与总体要求有偏差。单位领导层面的认识偏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充分认识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工作中往往疏于组织学习、懒于开展活动、少于进行廉政提醒,导致工作抓而不实。二是对廉政教育把握不准,把廉政教育简单等同于做几块板牌、学几个文件、上几堂课,缺乏系统的廉政知识学习。参与层面的认识偏差,则主要表现在因边受教育边腐败现象,特别是“高官腐败”、“亚腐败”等现象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对廉政教育的作用产生疑惑,认为廉政教育是“隔靴搔痒”,甚至是“领导患病却让群众吃药”。对教育作用的信心不足,直接导致机关干部的教育参与主体意识缺失,往往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廉政教育,严重影响了廉政教育效果。
2.内容与需求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廉政教育的内容与受教育群体需求有偏差。一是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单位在廉政教育中不能做到因人因岗施教,内容照搬照抄,与本地方、本单位实际情况脱节。二是层次划分不科学。“一把手”与一般干部,重点岗位与一般岗位,关键领域与一般领域的人员都使用同种教材,听同类报告,办同类培训,导致“一剂药方防百病”现象,没有做到“对症下药”。三是内容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理论化、“教条化”倾向,缺少引发思考和共鸣的触动点,使廉政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部分单位还存在就教育抓教育现象,造成业务工作、廉政教育“两张皮”,使廉政教育变成了空洞无物的口号。
3.方式与形势发展有偏差。主要表现在开展教育的时机、方式与受教育群体的要求有偏差。一是时机把握不准确。部分单位在教育工作中忽视廉政教育时机与业务工作时间的处理,在业务工作繁忙时做竞赛、搞汇演,既影响正常工作,削弱教育效果,更可能引发排斥心理。二是方式过于古板。部分单位教育仍停留在说服灌输等传统层面上的形式比较多,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少;被动接受教育的多,互动交流的少;利用现代媒体开展教育的速度滞后于网络发展速度,不能适应党员干部的新需求。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多层次的需要。三是方式过度形式化。部分单位在廉政教育中,热衷于标新立异,多以竞赛、汇演、征文等方式取代常规的教育方式,以致“墙内开花墙外香”,因脱离单位大多数受教育群体,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二、加强机关廉政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教育的前瞻性。作为一项重在解决思想意识根源的系统工程,廉政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其效果无法量化,不易衡量,不可能像其他工作一样立竿见影、一抓就灵。所以,要在认识上纠正“教育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尤其是领导者要提高对廉政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廉政教育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明确廉政教育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腐败行为发生与否,往往取决于行为主体思想的因素,而净化人的思想就必须靠长期的思想教育。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思想教育这个“法宝”,坚持抓好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自控”能力。
2.明确重点,突出教育的针对性。一方面,突出抓好重点对象。领导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历来都是腐蚀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重点。对领导干部探索实施“警钟工程”教育,紧紧抓住领导干部任职的关键节点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知识测试,将廉政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任用的依据之一,预防的关口前移。针对领导干部任职时间增长,麻痹松懈思想抬头的实际,开展以旁听法院庭审、参观监狱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另一方面,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加强对管钱、管物、管人等要害部门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部门的廉政教育和管理,将重点部门、岗位和环节的高廉政风险的人员作为教育重点,教育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牢牢绷紧“岗位风险”这根弦。
3.注重结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注重教育与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突出以人为本理念,通过治心、治本,让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在具体工作中,避免刺激性教育方法,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开展关怀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用一些温馨语言,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一般干部,强化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理念。其次,注重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教育培训内容。如针对少数党员因党纪国法意识淡薄导致腐败的情况,要加大普纪普法力度。在重要的法律法规或与工作相关法规颁布后,开展大规模的全覆盖培训。第三,注重教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按照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源点,结合岗位实际,摸准人员的思想脉搏,把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融入工作流程中。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岗位风险教育机制,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廉洁从业的思想道德防线。
4.创新载体,体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廉政教育要增强实效,离不开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新颖的教育载体。一是创新教育形式。在坚持抓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模拟式互动教育。在互动的启发教育中注入情景实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二是创新教育载体。利用网络媒体搭建新的教育平台,开通“廉政直通车”,与网民就热点问题进行实时在线互动。利用手机发送廉政短信,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及时发送廉政短信,适时提醒。三是积极探索符合单位自身特点的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如创作廉政歌舞、小品和相声之类的文艺作品,举办廉政书法或廉政绘画比赛,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等。通过“文化式”熏陶,使党员干部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启发,接受教育。
上一篇:某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关于组织纪律研讨交流材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