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汇总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行动导向 实训教材

[作者简介]徐静(1958- ),女,上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秘书学、高职教育。(江苏 苏州 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文秘类专业教指委2012年度重点课题“苏州地区高职文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ZD201277)、苏州市职业大学2010年度教育教学科研资助项目“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的转换研究”(项目编号:SZDG4-10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45-02

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教材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地位,其内容安排和表现方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2012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教材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至今,其突破点应该是开发建设与改革创新与教学模式相配套的特色教材。与理论教材开发相比,高职教育实训类教材编写需要更大的创新、更多的投入,因此,技能实训教材一向是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的实训教学教材更是缺乏。本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秘书实训》(第二版)为例,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探讨行动导向型实训教材如何创建特色,培养高职教育特色人才。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就业”,而且还要能“就好业”,并能够“会创业”。2009年3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瑞士举行的 “职业教育与培训(VET)各国专家组第4次会议”和“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跨学科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为了工作而学习”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与教材改革应该强调在行动中学习的策略。有专家认为,为了行动而学习,这是学习的目标;通过行动来学习,这是学习的过程;行动就是学习,这是学习的本质。简而言之,行动导向就是“在做中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是教学的导演,遵循“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评估成果,促使学生在手、口、脑并用的行动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因此,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策略,并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所构成。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同行者。师生互动所展开的教学活动,通过项目、案例或课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包括搜索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具有浓厚的职场氛围和工作情境,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现在的学习是为今后的职业服务,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行动导向型实训教材的特色

行动导向型教材即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材开发编写的特色教材。以《秘书实训》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为例,该教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动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均作较大的改革创新,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训内容改革更新,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匹配。与一般的秘书专业教材不同,《秘书实训》教材开发的起点是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细致分析秘书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精心设置全方位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根据秘书岗位工作任务所覆盖的职业能力,将实训内容分为秘书礼仪实务、秘书沟通技巧、秘书写作技能等七大模块,形成一个目的明确、内容实用、层次分明且具连续性、阶梯式提高的秘书实训教学体系。每一模块的实训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即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程序,提炼出过程完整较为典型的工作项目;然后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得出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经过整合优化的实训内容紧密联系秘书职业工作实际,匹配度高,应用性强。而且在内容编排上注意相互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关实训内容还与国家规定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相结合,以利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计算机运用能力贯穿始终,要求学生制作PPT配合案例分析或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报告、策划方案、模拟脚本等文本制作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并打印成册,充分体现现代文秘办公自动化特色。

2.实训方法改革更新,案例操作知行合一。为培养学生“会做”的职业能力,《秘书实训》精心编选紧贴现实,尤其是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典型性兼具综合性的工作过程案例62个。每一个实训项目案例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每项任务明确规定完成任务的目的、要求以及最终成果形式,促使学生在明确的工作任务中“做中学、学中做”,力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来自企业的典型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是职场上真实存在的工作情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不仅使“行动”成为可能,而且可以使“行动”方案多元化。秘书实训从项目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职业情境模拟、项目实际操作等。通过较为复杂的案例操作,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中学习,激发学生形成职业角色意识,获得真实的职业岗位工作体验,尤其是对工作压力的体验;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引导培训学生从经验层面能力向策略层面能力的转化,有效形成能力迁移。

3.教材体例改革更新,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秘书实训》教材在体例上,超越传统教材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全书分为七大实训模块,每个模块开头设计实训目标、实训方法、实训形式、实训场地等内容作为此模块实训教学指导总领。比如“秘书沟通技巧”模块开头设计:实训目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职业秘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训紧密结合秘书职业沟通协调能力的岗位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培养有效沟通素质,培训有效沟通技巧,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实训方法:运用行动导向项目实施教学模式,如典型案例分析、职业情境模拟等。实训形式:学生分组实施项目。实训前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集体备课,团队合作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职业情境模拟,第二课堂实际操作等。现代化设备运用:运用多媒体设备,制作PPT配合案例分析或情境模拟;制作案例分析报告等文本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并打印成册。实训场地:校内高度仿真的秘书实训基地。设备要求:办公用品、打印机、多媒体设备等。

每个实训模块在明确总体实训目标、方法、形式、场地后,接下来的具体实训内容分解为5~7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典型案例为载体,细分为5~8项具体工作任务,其整体结构形式为模块―项目―案例―任务。每个项目任务的组织结构包括知识点、典型案例、实训任务等。其中,案例之前“知识点”的选择准确精练,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重点为更具实践价值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为案例操作完成任务做好理论铺垫,使学生明白工作任务怎样做、怎样做更好。案例之后,所设计的“实训任务”具体明确,任务大小适当,层次分明且具连续性,各任务之间组成一个任务链,操作性强。“实训说明”清晰细致,“实训提示”切实到位,是秘书技能实训的有益指导,为案例操作指点迷津。每一模块实训的最后,附有考核办法与评分标准,具体实用。

三、行动导向型实训教材的作用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传授未能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免产生厌烦情绪。《秘书实训》教材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职教学理念,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学生互评、上机操作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模拟的企业环境里,学生边做边学。遇到难题时,愈加激发学生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思考,做学合一,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认真观摩同学的表演,自觉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

2.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秘书实训》所编案例紧贴现代企业的现状,真实典型。在案例操作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与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工作计划与实施步骤等都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体验,因而能够了解并熟悉企业情境,提前体会到职业岗位的感觉,初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行动导向实训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而工作任务往往是综合的,需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来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操作一个外商考察团接待工作,此项任务涉及办文、办会、办事诸多工作。学生须完成接待方案、公司介绍PPT制作;还要开会分工布置任务,还要上下左右进行沟通,还要做好预订食宿、购买礼品、辅助策划等具体工作。完成这项任务,学生的接待能力、会议操办能力、文书撰写能力、策划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可得到切实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得到生长和提高。

3.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秘书实训》教材规定,案例分析和项目实施等实训任务均要求学生分组实施。一个班级划分7~8个小组,每组5~6人,要求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团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在考核评估时团队合作成绩占较高比例。在案例操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为了团队的荣誉,每个小组既分工明确,又互帮互助,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锻炼。还有,秘书实训内容丰富任务繁重,学生忙碌而成长着,痛并快乐着、收获着。实践一个道理,需要反复练习,需要勤奋,需要勇气,需要执著,需要耐心,需要智慧,还需要点乐观。由此,学生的智商、情商、逆商、承受挫折的能力得到提高,职业素质得到提升,整体形象得到提高。

综上,作为教学系统运行的软件,行动导向型特色化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的关键。当下,高职教育特别注重“能力”培养问题。有专家认为,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其组成元素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从其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概括为:反映能力水平的“能做”、反映态度价值观的“肯做” 和反映对社会的适应性的“会做”。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交流、组织计划、信息运用、团队协作的能力等则被视为能力要素中的关键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会是最具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的。《秘书实训》教材探索运用基于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高职教育实训教材改革的重大突破,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并将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改革,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乃至于今后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第二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使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竞争的关键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根据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目前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积极稳妥推行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行业或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为纽带,对高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革与整合,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双证融通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个目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选择和要求。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策略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融通”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的过程。以下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策略:

1.做好职业能力分析,精心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依据职业分析所得出的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或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能力要求,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学历证书的融通,就要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这些能力要求。因此,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也就成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2.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中落实应知内容,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落实相应的应会内容。从顶层设计,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在岗位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新框架。这样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来建构,所以双证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融通方法有四种:(1)最简单的是在课程体系外,增加单独考证课程。(2)在课程体系中嵌入认证课程。(3)将认证课程内容分散融入课程。(4)将认证课程与原有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

3.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双证课程。在开发双证课程过程中,均参照相应的标准,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努力使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存在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标准之间形成对应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为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通过“产学合作”,吸收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4.构筑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双证融通制度下重组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科化的问题,双证融通的实现必须以构筑起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模式为依托。

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知识“灌输”模式,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性,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做到理论—实践双交叉,“双证”教学一体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学习、基于真实(或“仿真”)情境的学习、基于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教室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竞技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安排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使“一教双证”更富成效。

三、“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管理与运行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获得成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关键。它保障、监督、调控、优化培养过程中各有关要素的活动、行为及相互间作用,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培养保障制度等相关的管理方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在执行学院常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地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确保改革的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学院产学合作工作机构,从学院到系部、企业,有专人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形成网络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合作层次,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各试点专业以产学合作形式,定期进行与试点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研究与职业能力分析,开展对已有职业标准的剖析,实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为了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效与示范效应,将实验专业的试点班级列为“教学特区”,为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及课程开发、教学安排、资源配置、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优惠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系(部)在各门课程的教改实施前,预先制订好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设计,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过程、师资与教学资源等各项安排,并报教务处以便协调管理。

2.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系,按“分层化、分类型、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这一方略进行“双证课程”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要求,探索针对不同层次职业能力定位的课程,进行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具体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此促进系部、专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实施各系部之间教学改革的合作,实现各系部优质课程的开放性,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并为“订单培养”提供优化整合的解决方案。

3.学院的高教所整合全院研究机制,使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校本化”。把“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学院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为改革工程的实施提供咨询。教学部门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细节实施与管理措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运行“铺路搭桥”。督导部门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质量评价、质量监控的方法,促进改革工程的质量提升。各系积极研究试点专业的质量标准,并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专业自身特点,研究与落实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 供用电技术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建设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为了加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力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地区供用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电气设备等岗位工作,也有部分在建筑电气领域和电气销售领域工作。供用电相关企业对中我校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综合素质高;学生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掌握供用电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知识,对掌握典型电气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电气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改革。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原则,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3.专业实践课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想,供用电技术专业依据各门课程性质、特点,分别执行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之一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项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不是简单的间接经验的传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工作任务的确定

3.编制项目计划

4.项目实施

5.检查评估

6.项目展示

教学模式之二 岗位教学

岗位教学是特定的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事务,在教学中根据本专业的岗位,选择几个主要典型岗位,进行分岗位轮换教学。

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在岗位群中选择几个岗位

3.编制岗位工作、岗位职责、轮岗计划

4.编制岗位任务

5.编制任务书(分组)

6.岗位教学实施

7.检查评估

8.岗位轮换

教学模式之三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主线,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2.案例编写或选择

3.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包括分组等)

4.案例实施阶段(案例阅读分析、案例讨论)

5.案例总结和反思

6.案例学习报告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动力

改革过去只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教学考核;重视阶段考核,忽视过程考核;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重视校内考核,忽视社会评价。积极探索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与过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摸索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还带动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 人才 培养方案 改革 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

23 516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