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中物理论文实用5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初中物理论文1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生活化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成人才,而人才标准的基础要求就是要学生用所学知识来更好地生活。所以,教学生活化才是教学的本质,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任何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都是不现实的,只有认清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才会进步。

杜威理论。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总结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这个教育理论给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其内容包括三方面;(1)教育就是为了满足于生活。出于生活的需要,才有了教育,教育就是为生活而服务的;(2)教育与人的生长同步。生长就是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教育是在不断的生长的,所以,教育是不会停止的,尽管学生离开了学校,但是,随着学生生活的继续,受教育也会继续;(3)教育就是生活中的改造经验。通过受教育,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

建构学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生活经验的更新,是一个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推理,新的知识会代替旧的想法和观点,这只是一个知识的更新和观点的转变。所以,它是一个知识建构过程,而并不是简单地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通过知识的构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纠正了部分错误的知识,让自己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准确。

二、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动力。所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改革中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多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物理知识枯燥乏味,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而把物理知识生活化,让原本枯燥的内容贴近于生活,学生们能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也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找到自信的同时也找到了快乐。

可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践,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检验物理知识。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提高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学习物理就是为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向生活化改革可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满足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三、物理学科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合理设计生活化问题。物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一旦融入生活化问题就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会知识,学懂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入物理知识,你见过瓶子开口,但里面的水不流出来吗?把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放到一个盛水的盆子里,瓶子里的'水不流出来,因为大气压可以保证深度不超过10m以内的瓶子倒过来里面的水都不流出来。这样就解释了大气压强的作用。还可以采用图片进行教学。例如: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鸡蛋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鸡蛋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多开展课堂活动。物理教学生活化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多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进行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这是因为任何语言都只是理论的讲解,就算领悟能力再强,认识再深刻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是不可能学会融会贯通的。开展物理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全部内容,可以了解到物理结论得出的全部过程,从而提高了认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用人体进行测量长度,体验单位的形成;测量自身衣服尺寸来确定自身衣服的大小等。

多布置和生活化有关的作业。布置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如果多布置和生活化有关的作业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热情去完成,更可以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多搜集日常生活内容编入教学课程。教学课程多融入生活化元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因为日常生活资源丰富,可以改善物理学科枯燥的内容,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实践能力更强了,综合素质上去了。例如:学校可以从校外工厂、电视节目和互联网上搜集生活化的素材,融入新教材中,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

四、结语

物理教学生活化是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真正的解决了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教学,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贡献。,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中物理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论文2

1适时提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疑问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的体现。正是这种疑惑推动他们主动思考、钻研和学习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物理知识时,要适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可能产生疑惑的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前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预先准备相关的背景素材和知识基础;针对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这样建立的问题情境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素材可供分析,不仅可以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摆脱古板的灌鸭式教学,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充分发掘出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才能鼓励和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寻找解决疑惑的答案。为了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问题难度过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而难度过低的问题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物理教学也难以收获较好的效果。通过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而是主动参与到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充分运用实验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是物理学科重要的认识世界的环节,也是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根据地。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对课堂上抽象的物理知识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亲自动手做物理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各种物理现象。然而物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体内部的物理本质。从形象的物理现象中理解并掌握其中抽象的物理本质,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教学引导方式。在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掌握能够体现事物运动本质的物理属性。

教师针对实验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先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实验现象可行的解释,然后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做实验加以验证。物理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物理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需要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针对实验现象的可能解释,又需要保持严谨的推理逻辑,以确保分析过程的合理性。与课堂上不一样的是,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设备,验证自己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种实验情境教学比课堂提问情境教学具有更加独到的优势:实验验证可以给予学生成就感,加深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印象。

3建立讨论教学情境,锻炼学生思辨能力

交流和讨论是扩展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有效的方式。对于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想法。这无疑给教师创设讨论教学情境提供了条件。针对物理教学内容中容易产生分歧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相对活跃和宽松的环境下,学生们分享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认知和看法,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是与众多学生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可以借助其他同学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使得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明白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思维的逻辑性。这种讨论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同时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裨益。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有着重大影响,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学好物理对于每个初中生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鉴于物理教学内容中存在不少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影响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必要对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仅对问题情境、实验情境和讨论情境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其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会涌现出更多形式的物理教学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论文3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堂互动认知狭隘

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课堂互动认知狭隘,片面地将“互动”理解为课堂提问。其实,课堂提问只是课堂互动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虽然课堂提问能够最直接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认识课堂互动,正确认识课堂提问并不是课堂互动的全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存在师生互动的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便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二)一味追求课堂活跃气氛而忽视“合理沉默”的作用

在现实教学中,沉默往往被看作教学环境中的贬义,直观来说就是课堂教学中言语的缺乏、交际的障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因此,老师可以尽量采用各种方式,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是,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应该针对课堂上各种沉默的现象提出相应的策略。比如说:有时课堂上学生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在私下也开动了脑筋,积极进行了思考。因此,针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沉默,沉默的主导是老师,沉默的主体基本上是学生,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必须非常重视课堂上沉默的气氛。

(三)互动机会不均等,导致学生思考处于被动地位

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部分学生互动机会不均等,例如:回答机会不均等。一堂物理课,老师经常将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成绩较好的学生,或者喜欢物理的学生,这样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便不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样老师片面地认为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越来越排斥上物理课,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初中物理的公开课上,有些老师为了向其他老师展现本班较好的一面,在提问之后都会抽成绩较好的学生起来回答,但是这样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表面上老师是一视同仁,对成绩差的学生和对成绩好的学生在本质上都是一样对待,但实际呈现出来的现象则不是如此。新时代教育观念应该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无法解答,这才是我们互动真正想要的效果,才能使学生更具创意。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加师生交流机会

初中物理新课改中指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提升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而团队协作精神是当今时代非常需要的精神与意识。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团队意识,进而才能放手动员学生投入到互动过程中来,引导学生探讨物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互动情境,提高学生的互动积极性

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实施,例如:以现实生活设置情境、结合热点时事设置情境、利用试验创设情境等等。教育学家苏赫曼认为:“实验能够提供探索的途径,实验可以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理论的能力。”初中地理为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在对物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揭示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加强师生互动。

(三)拓展课堂互动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拓展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途径。其中主要采取以下集中措施:其一是质疑问答式。所谓质疑问答式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向学生传输教材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二是通过讨论交流式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老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其三是实验探究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为了学到知识,可以通过一起实验、一起分析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四是争论辩解式。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时,然后相互提出自己的见解。另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措施。

三、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需要顺应当前教育的新趋势而进行改善,教师要改善自身的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敢问、敢想、敢于创新的实践物理精神,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物理思维,进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初中物理论文4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内容的导入工作做好了,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几十分钟,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最开始的几分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注意力能够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所以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便能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自己走。教师要在平常就多了解一下学生,看看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做过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接触到什么样的物理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方便地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始终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节课中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1.课堂进行的实验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物理课堂上,实验永远都离不开课堂,实验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很好地激发出来,而且实验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实验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缓和课堂的气氛,使得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进行下去。教师想要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就必须让实验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将实验所具有的活力以及魅力焕发出来。物理实验中的`许多实验现象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遇见的,只不过由于他们只是层面的限制,他们并不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当他们在物理课实验中遇到之后,就会将他们的注意全都吸引过来,他们也就能够领略到这一门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他们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学生就更加喜欢物理,最终将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学生自己的联想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也能够通过物理实验得到培养,并且使得学生对于自身周围物理现象的本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开展贴近生活的物理活动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自身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物理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所能得到的东西来进行探究活动。这样能够更加拉近学生、物理、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一门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以及真实性。这样的物理探究活动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起到一种启迪的作用,因为学生从自己所得到的材料上得到了一种直觉上的集中,使得自己的兴趣以及欲望都被吸引了过来,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将为教师今后的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一大助力。如何才能做好生活化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长时间进行思考的问题,希望笔者所写的内容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

初中物理论文5

一、我国农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现状

1、物理教学受到特殊地域性的影响

由于农村中学通常在后勤这块做的比较差,如一些学校没有学生宿舍楼,即使有宿舍楼也是条件比较差。许多学生没有办法只有选择走读或寄宿在附近亲戚家中,许多学生在往返学校的时候花费了较多时间,且花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其次是农村各种生活设施较为落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进书店、图书馆、上网等都较为不便,因此当学生想查阅一些参考资料也比较困难。

2、物理教学质量受学校教学设施的影响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总人口多、地域广、学校服务面积大,通常为每个乡镇一个或两个初中,导致班级人数众多,甚至挤得密不透气。这样一来严重影响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是物理课程,任课老师通常会顾及不周,且物理课程经常需要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于农村中学很少会配备物理实验室,许多实验都需要在教室中进行,这就需要将实验仪器带到教室,如天平、一些简单的电学实验仪器等都需要带到教室中来,由于学生多,经常出现教室吵翻天,实验难以进行。另外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经费不足,实验仪器老化陈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3、物理教学质量受师资力量的影响

虽然我国现在高等教育培养出不少的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人才,但当今我国农村物理教学还是处在较为低下的水平,这是因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根本就不愿意留在乡村,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即乡村没有吸引力留不住人才。有些乡镇中学由于教师资源稀缺,许多物理教师也要作为数学、化学等课程的任课教师,甚至是让语文教师来带物理课程,这样一来必定会影响初中的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有配备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由物理教师来兼任,顶多全校配一个物理仪器管理员,这些不利因素均会影响到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我国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接受物理课程的教学,物理对于学生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来引导学生的物理学习,物理课程的内容都是研究生活一些常见的现象,包括热、力、声、光、电,这些生活现象如果老师用心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其实也是比较容易入手。2、用实验来加深理解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如果实施的好那是非常有趣的,当然农村中学可能在资源方面较为欠缺,但只要人肯想办法,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通过一些土办法来进行弥补的,生活中很多小器具均可以用来作为实验演示,例如,在进行大气压的'实验时,笔者通过用一个小盘子和一个面盆,在面盆里装满水,然后将盘子扣入水中,此时将盘子往上提,会发现很吃力。这样一来将学生的积极性给激发出来,让他们充分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进行结合。

3、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虽然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点都是相对来说较为固定的,但物理课程的知识点的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导致其在命题上可以与生活紧密联系,变化万千,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这些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发散法",即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尽量提出多种可能性的猜想,并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其次是"换元法",即让学生灵活的转换影响现象的诸多过程的一个,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再就是"转向法",就是让学生在思维进入围墙后,要及时知道回头,因为可能那条路走不通,需要进行思维转换。最后就是"择优法",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寻找到最有的解决方案。在实施新课改计划的时候,教师应该尝试将一些试题改成验证性实验,允许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来完成验证,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由于我国教育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想一时迅速跳出应试教育的范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为教师应该以国家政策为方针,坚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效率相结合,适当布置作业,且作业的范围要深思熟虑,要有创新精神,做到题不在多,在于精,既让学生跳出题海,也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