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职教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优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中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受到很大影响。从当前发展来看,电子类专业在社会中的缺口比较大,这方面教育工作面临很大困境。单片机应用技术是电子类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是促进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理实一体;单片机;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1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习必须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开展符合岗位能力、学习任务的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教育单片机课程教学现象状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含软件、硬件知识的应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逐渐成为机电教学中非常专业的一门课程。从目前来看,单片机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观念陈旧,缺乏现代化课程理念与创新意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处于两个不同的部分,由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所不同,教学形式偏离了理实一体的概念。其次,理实一体教材缺乏,当前职业教育单片机教材主要为学科教材的压缩版,对其中复杂、艰深的内容进行删减,但是并没有带来本质上的变化,教材主要有教师编写,仍旧以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实例的融入,不适合理实一体教学的有效发展。另外,学校教学制度存在问题,采取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用作,课堂实施经验不足,课堂秩序难以进行把控,阻碍了理实一体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长期处于被动教学状态,逐渐对单片机课程失去兴趣,导致课堂有效性的下降。

3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些专业能力强、实操能力要求高的专业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能够将虚拟仿真与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路资源具有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分为虚拟训练与实操两个部分,在虚拟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了解装置、设备、工艺流程等理论知识,而在实际操作中巩固自身的技术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从而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虽然学生职业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操作要求,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慢、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很难通过课堂教学而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理论结合实践逐渐向着理虚实一体化发展,这也预示着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的进步,通过这种虚拟与现实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效率,解决传统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的局限性,减少学生操作错误导致机器损坏和人身伤害的可能性,种种优势都预示着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的不断发展。

4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合理应用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采用特定的情景教学方法,通过演示进行教学。演示教学是理实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责任,进行示范性试验及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实验的流程、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爱好,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比如:创设小舞台情景教学,在按键控制彩灯显示的项目中,通过提前构建好的电路及简单操作,实现丰富多彩的显示效果,吸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懂得思考和实践操作。

创新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教学策略,主要通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开展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任务模块,在逐个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理实一体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工作,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应该打破传统知识点为主线的设计方法,以项目任务为主子其中融入理论知识点,通过形象的实例分析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有的放矢设计实训项目,深化校企合作

开展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科学设计实训项目,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与实践操作中掌握、了解基础知识内容。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重点,通过课题、模块、任务体系的形式,在理论与指导的相互进行下,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与此同时,职业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为了促进理实一体的更好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生产实践的项目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的学习效果,还能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岗位责任与工作环境,进一步深化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先进人才。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各方面结果证明,理实一体单片机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爱好,并形成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的课堂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应该重视理实一体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应变能力与就业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爱斌。基于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126-129.

职业教育论文【第二篇】

提要近年来,在我国界、学界再度对教育产业化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许多工作者从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特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深入探讨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对于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门类的职业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的问题,在讨论中则尚未专门涉及。作为一个课题,职业教育产业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密切关系职业教育改革与的极具现实性与实践性的问题,因而更能引起做实际工作的管理者与办学者的兴趣。不同观点的讨论可以促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这里编发的文章,旨在引起职教同仁的关注与思考。

正文

在我国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平衡,引发人们对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索,“教育产业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作为有别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是否具有产业化的属性?笔者认为:

一、产业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何谓“产业”?《辞海》中解释说:一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二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生产经营事业既包括生产性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既包括直接参与生产的服务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服务活动。产业化运作主要是市场化运行模式,不管是生产性活动,还是非生产性活动的产业化运行,都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即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教育作为提高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部门,具有产业属性。教育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提高新生或再生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并在今后从事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促进其劳动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而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二是,教育机构的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或教育部门直接开办或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活动,如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就餐、接送、娱乐休闲等后勤活动。第二类、第三类活动的产业属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一类活动却具有其特殊性,是否可以产业化运行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产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产品——一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备潜在性、迟发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点。即是说,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其劳动力的增值只能在生产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能不能充分的、完全的体现,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二是,教育本身具备公益性。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其功能、文化功能的价值取向尤为明显。教育非产业论者,据此认为教育不是一种产业,更不能产业化。但是,与社会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产业化,而且必须产业化运作,这是因为:

1.职业教育有突出的生产性。

《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化的重要支柱,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职业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行业培养新生员工,对员工提高及转岗、跨岗进行培训服务,使受教育者通过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回报,社会及企事业单位获得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计会效益。职业教育的教育产品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或服务领域,使得职业教育产品——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迟发性、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性大大弱化,职业教育的生产性尤其突出,教育投资者很快就能获取回报。

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三种需求:一是,社会对知识、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受教育者对知识、技术及创业、就业的需求;三是,人才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职业教育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法的选择,无不突出实用,无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瞄准社会需求、受教育者需求两个需求,人才市场、教育市场两个市场,力争使两个需求、两个市场互动、协调发展,否则,只能把职业教育引进死胡同。

2.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其一,投入有限。职教与普教的重要区别在于职教更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做作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实验实训的比重较大,教育教学设施更新频率较快,由此所需投入较多,职教教育成本远大于同级普教。我国教育投入总量有限,职教投入与其需求相去甚远,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二,办学机制不活,不能适应企业、行业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桥梁,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的开发、教学体系的革新、德育工作的开展等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体制不活,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三,职业教育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运行。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必须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上入手,进行彻底的改革,推行产业化办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职业教育。

职业产业化,一是有利于吸引教育投资。把职业教育当作一项产业来办,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与投资寻利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的进一步结合。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不但能吸引大量的、个人投资,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而且企业、行业的加入,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快、更多地吸收经济信息,寻找到教育与经济的最佳契合点。三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克服内部无序竞争,逐步走上规模效益发展的道路。产业化发展,就是要使职业教育在遵循教育的同时,也要遵循经济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办学质量差、效益低、规模小、供过于求的职教单位将逐步被兼并或淘汰,实现职教资源优化组合,促进职业教育走规模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四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克服人才高消费现象,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在职业教育完全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包办的情形之下,用人单位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却没有直接进行教育投资,用人也较少进行成本核算,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平,盲目攀高,导致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本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企业、行业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者之一,使其在预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活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成本,促进其用人向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靠近,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实践证明,在产业化办学思想指导下出现的英豪学校的“教育储备金”模式,浙江台州探索的股份制办学模式,南洋发展集团的“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适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葛州坝建立的教育集团等成功的例子,无不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产业化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二、职业教育产业化应注意的。

职业教育作为特殊的产业,既不能完全市场化,又不能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办学,职业教育产业化运作,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面向市场,进行投入与产出,并对其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彻底改变传统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使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形成“原料采集”(招生引资)——“生产”(教育教学)——“销售及售后服务”(推荐就业及业后培训)一条龙自主运行的机制。在这样的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摆正政府位置。

职业教育以强劲的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具有浓烈的公益色彩,全社会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政府仍然应当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投资者。当前,有些人主张教育产业化就要减少政府投资,实现“以教养教”,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政府投资不但不能减少,而且只能逐渐增多。政府作为职教投资者,对职教发展负有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的、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作为独立的法人,依法享有经费筹措、使用权以及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在招生、就业、人事任用、财物使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决策权、执行权,学校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办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2.完善职教法规。

依法办校、依法执教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对我国职教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职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应根据变化、社会经济及职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对职业教育投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招生、就业、收费标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评估、办学利益分配以及职校的宣传、竟争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确保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其公益性的充分体现,确保投资者的适当利益,确保职业教育依法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的最佳结合。

3.规范职教市场。

职教市场的建立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职教市场主要包括:职教投资市场、职教师资市场、职教生源市场、人才市场和职教服务市场。各职教单位吸引投资、聘用师资、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活动必须在相应的市场上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加以监督和管理,既有利于促进职教产业化发展进程,只有效防止职教办学功利化、人事关系化、竞争无序化。

4.建立恰当的职教保障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要不断地,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转岗、跨岗、跨职业能力。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产业化步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国外、海外投资,并加大教育预算及费、税等职教经费筹措力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机会,平衡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第三篇】

摘要现代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流行在高师的校园之内。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舞教育教学已� 随着现代舞的发展规模加快,高师培养现代化人才就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高师现代舞教学是结合音乐、舞蹈、生活习惯、文化等众多元素为一体的教学新途径。本文将从现代舞的教学出发,研究现代舞教学的创新途径及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当前的现代舞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师;现代舞;舞蹈。

众所周知,现代舞以其不拘泥于固定的舞蹈形式,能够充分的展现时代的特征而流行。所以,现代舞的教育教学则显得更加重要。纵观国内大部分教学方法,都属于“学院派”的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自我体会与自我感受的培养。因此,高师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上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总结出一套能够让学生快速接受、快速了解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对多元化教学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以“情感”诱导的方式,使学生认识舞蹈的内涵

就现代舞的主要特征之一的,即“主张人的肢体解放并依此使得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这是一种真诚的、自然的感情流露。所以情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没有情感做支撑的舞蹈就像是简单优美的动作,但也仅仅是肢体动作,就好像提线木偶,没有情感,只有空洞的节拍动作。舞蹈是一种传递情感的方式。没有人天生就会对舞蹈的内涵有所理解。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在以艺术角度出发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去对舞蹈产生自己的理解,并与之产生共鸣。使 并将之抒发在自己的舞蹈之中。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理论教学,更多的是对于情感抒发的讲解与对之的赏析。在舞蹈实践教学中也不单一的是形体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舞蹈动作是为抒发怎样的情感而产生的做出讲解,使学生自己对于动作上的舒展等有了自身体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空泛的动作就会注入舞者的灵魂。而且此时的学生本身心智就趋于成熟,对于情感领悟有所提升。这样的时候更应该借由音乐等其他途径,将这种由情感而引发舞蹈,并借助舞蹈形式抒发出来的艺术表达形式教予学生。在学生情感逐渐丰满的这个时期,利用众多方式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使身心统一,才是使舞蹈艺术有所提升的方式。

二、以赏析的交流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开设欣赏课程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正向积极的引导方式。因为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一些新的'知识。并且将自身的情感升华。在这个鉴赏过程中,学生会取其精华,将之作为自身的舞蹈基础进行夯实。这样的鉴赏,不光是学习肢体上的动作,也可以使学生对舞蹈的深层次领悟。

例如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的现代舞作品让学生欣赏,教师除了首先初步的讲解关于作品的名称、编导之外,更应该让学生相互交流,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及表达的含义。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才会学会如何将情感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表现出来。

三、学会解放肢体,在解放中寻找舞蹈的自由

现代舞主张人的肢体解放,充分发挥人体运动的可能。主张舞蹈者“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抛弃关于舞蹈动作美与丑的概念,学会“肆无忌惮”的用肢体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现代舞理论之父,鲁道夫·冯·拉班被称为舞蹈界的“爱因斯坦”,揭示了人体世界小宇宙的秘密。拉班对人体动作的研究所作出的一个著名公式是:人体动作=动作内容+动作形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重力、时间、空间和流畅度四种基本要素的力效。

舞蹈课堂上以邓肯的舞蹈学习法则和拉班的人体动作理论为基础的肢体解放思想,

引导学生去尝试那些不是“舞蹈动作”的动作,来创造一些新的舞蹈动作。学生们不在关注舞蹈动作的美与丑,而是从突破自己出发,就会新奇的发现出现了很多以往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新动作。

肢体解放思想使学生不断为自己的创意所激动,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开发。思想引导肢体,使学生被自己的真诚感动,突出舞蹈者的内心感受,当两者合二为一时,现代舞教育的宗旨才会体现。这将促使学生在舞蹈中更积极的投入,释放出更大的激情,有助于实现现代舞的更大意义。

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智体美相融合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地融入智育之中,要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舞者是将灵魂深处的情感表现给大众的媒介,所以她们的言行都是有着影响力的。其次,舞蹈只是单一方式,要借助更多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所以学生对其他领域的艺术形式也要有所了解。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第四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

关键词:职业教育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合理运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在教育技术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我们从事教学一线的职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辅助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为我们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

1.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和使用率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喜欢搞面子工程,认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的越多越好,甚至有的职业学校干脆就取消了黑板的设置,有时候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教学,所以大家都用电脑习题取代书面作业,用扫描图片来展示挂图、插图和模型,用电脑“模拟”实验来代替易做的学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缺乏多种感觉的刺激,很显然不利于提高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亲手实践能力。

2.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载体,课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一些优课评比的过程中,大家都想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来为自己加分,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课务较多,计算机水平不高等限制。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然后对此进行修修改改,所以会受到别人课件设计思想的限制,不能够较好地将自己的想法添加到课件中去,往往会造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的情况。要想改变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帮助我们的教师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3.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放弃了对教学需要的深入钻研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我们的课堂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的教学形式就一定是“新颖”的。所以往往会出现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追求课件的动画、图片、声音以及版面背景等的精美设计,反而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这样的课堂,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必将会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其实,我们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怎样设计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最主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1.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虽然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学校在评价教师上课的时候,关于课件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非常大,所以有时候会让一些老师本来非常精心准备的课件没有得到认可,这必将会让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就不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健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评价朝着良性方向的发展。

2.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们所有教师的青睐,比如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网络课堂等,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必须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分的相关培训,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虽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想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较好地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努力地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在制作课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所以,我们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注意提高自身修�

三、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教学的硬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金的投入,而教育技术教学建设的软件则主要依靠我们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加工和转化,这就对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中,我们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提出了崭新的全面的高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对提升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自己的教育观念上要学会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要注重结合本专业和课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学会设置合理的信息传授架构,在我们的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的信息内容,从而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达到不同的课对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技术教学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四、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我们学校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我们从事职业学校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我们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对我们的学生加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前,我校教师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水平相对于前几年,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十分欠缺。另外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和运用效果等方面关注还不够。因此在教育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的适时应用

尽管我们说,教育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并不是说我们所要上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使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灵活地掌握我们的教学形式,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合理地加以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技术发挥最大功效,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育技术的适处应用

尽管教育技术提供的“形象”优势有助于理性思维,但也不能总是借助着“形象”的拐杖去引领思维,那样抽象思维能力也就确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权衡使用相应的技术,这肯定是我们以后在运用教育技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教育技术的适量应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过分依赖于教育技术,更不应把人机交互作为教学全过程唯一的交流形式。我们要把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控制教育技术使用的量,保证教育技术利用的质,只有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考虑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说:虽然我们积极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课都必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教学需要来适量地应用教育技术。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外,还是要加强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往往反映了教师面对教育技术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素养反映了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及网络的应用操作能力。教育技术在我们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当前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正视目前在职业学校中运用教育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努力地去克服这些问题。其次我们教师要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从而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提高自己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学会从适时、适处、适量几个方面来合理的运用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地提高。

职业教育论文【第五篇】

一、株洲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资源共享实现最大化

20xx年全国职教会议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株洲职教园区涵盖了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职业教育。因此,在职教园区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式,在职教科技园区内的职业学院之间实行学分互认,企业培训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可以学分置换,即打造“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实现。[1]职教园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原则,围绕职教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充分结合株洲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实现原有各院校的集中办学,集聚了资源,已投入试运行的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能够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公共实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提供广阔平台。彻底解决困扰职业院校的设备问题,从而实现实训基地设备的共享。

(二)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石伟平教授曾提出,“职业教育本身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更� 株洲职教园完整对接株洲产业,整合重复专业,发展骨干示范专业,通过建设焊接中心、机械制造中心、自动化控制中心、汽车制造中心等实训中心建设,促进株洲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当前,职教园正积极推进湖南保险职院的进入,作为国内惟一的保险类职院入驻,不但可以占领我国保险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而且可以引进中国人寿企业大学、中国人寿养老养生基地、后援服务中心等落户园区,这将会把株洲迅速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和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将极大地推动株洲市的产业大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推进职教园的建设

其具体的思路设计为:

(1)转变建设观念。株洲职教园从20xx年启动到目前只有4所院校建成开学,速度较慢,原因主要是建设重点放在“建城”。株洲职教园可以将建设重点放到“建校”方面,加快推进学校入园,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

(2)理顺管理机制。剥离株洲市教投公司管理职能,并明确其职责。完善园区管理机构,职教园管理办公室作为园区教学业务和日常事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职教园的管理、协调等综合改革工作;

(3)尽快推进院校建设。落实政府的工作要求,指定时间进度表,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已签约院校尽快开工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xx年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xx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向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多层次衔接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北京、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株洲市可以利用职教园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做法可以借鉴:

(1)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根据省情及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支持高职院校选择高职精品专业与本科高校开展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面向本省生源,以本科二批次录取,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教育本科专业;

(2)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试点。在工学、农林和艺术类等领域,支持校际联合开展“3+2+2”(三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5+2+2”培养专业硕士试点(五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联合开展“3+4”(三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5+4”(五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试点。

(三)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集群化改革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政府要高度重视,将职业教育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接地方产业产业发展的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

(2)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批量性和同质性的特点,统筹高职院校的建构,规划布局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杜绝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创建优质高效的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

(3)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产学研的结合。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申报大型研究课题,加大对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的联合申报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力度。与政府、行业企业一起研究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政府主导,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对接。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机制。

23 3205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