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论文【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职教论文【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第一篇】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不仅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能在学习中形成健康的人格。职教中心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愿意学习,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如果教师一味地刻板说教,强制学生学习,将会适得其反,对教学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会对学习产生正确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二)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十分敏感脆弱,职教中心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差生,教师都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千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应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所发展。二是既要多肯定学生,也不能滥用表扬。在学习中尊重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一些教师滥用肯定和表扬,不管是什么情况,哪怕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是一味地肯定、表扬,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际交往越来越密切,对人团结协作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职教中心的学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人际交往、团结协作能力将直接受到考验。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形成合作意识,端正心态,正视自己,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正确的评价,提高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便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用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心灵交流,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内涵,进而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并会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课内阅读。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大多是经典作品,内涵丰富,代表性强,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范本。教师一方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讲解,让学生深刻领受文章内涵。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自主阅读、联想与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在学习中受到作者思想的熏陶,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课外阅读。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量的作品需要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正确指导,比如,给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分享学生的阅读体验,等等。通过大量有益的语文课外阅读,学生的眼界宽了,心灵滋润了,道德修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三、注重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审美需要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它与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让人分辨美丑、善恶,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说,德育教育和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必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审美教育,一方面依托于教材中大量的美学元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处处体现了美,不管是语言美、结构美,还是情感美、自然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品位。另一方面,教师应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便更好地影响德育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心灵、情操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职教中心的学生。这需要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德育教育方面,语文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具有强大的优势。语文教师要依托这个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以便应对将来的挑战。

职业教育论文【第二篇】

提要近年来,在我国界、学界再度对教育产业化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许多工作者从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特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深入探讨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对于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门类的职业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的问题,在讨论中则尚未专门涉及。作为一个课题,职业教育产业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密切关系职业教育改革与的极具现实性与实践性的问题,因而更能引起做实际工作的管理者与办学者的兴趣。不同观点的讨论可以促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这里编发的文章,旨在引起职教同仁的关注与思考。

正文

在我国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平衡,引发人们对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索,“教育产业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作为有别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是否具有产业化的属性?笔者认为:

一、产业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何谓“产业”?《辞海》中解释说:一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二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生产经营事业既包括生产性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既包括直接参与生产的服务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服务活动。产业化运作主要是市场化运行模式,不管是生产性活动,还是非生产性活动的产业化运行,都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即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教育作为提高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部门,具有产业属性。教育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提高新生或再生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并在今后从事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促进其劳动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而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二是,教育机构的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或教育部门直接开办或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活动,如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就餐、接送、娱乐休闲等后勤活动。第二类、第三类活动的产业属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一类活动却具有其特殊性,是否可以产业化运行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产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产品——一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备潜在性、迟发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点。即是说,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其劳动力的增值只能在生产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能不能充分的、完全的体现,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二是,教育本身具备公益性。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其功能、文化功能的价值取向尤为明显。教育非产业论者,据此认为教育不是一种产业,更不能产业化。但是,与社会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产业化,而且必须产业化运作,这是因为:

1.职业教育有突出的生产性。

《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化的重要支柱,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职业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行业培养新生员工,对员工提高及转岗、跨岗进行培训服务,使受教育者通过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回报,社会及企事业单位获得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计会效益。职业教育的教育产品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或服务领域,使得职业教育产品——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迟发性、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性大大弱化,职业教育的生产性尤其突出,教育投资者很快就能获取回报。

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三种需求:一是,社会对知识、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受教育者对知识、技术及创业、就业的需求;三是,人才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职业教育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法的选择,无不突出实用,无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瞄准社会需求、受教育者需求两个需求,人才市场、教育市场两个市场,力争使两个需求、两个市场互动、协调发展,否则,只能把职业教育引进死胡同。

2.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其一,投入有限。职教与普教的重要区别在于职教更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做作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实验实训的比重较大,教育教学设施更新频率较快,由此所需投入较多,职教教育成本远大于同级普教。我国教育投入总量有限,职教投入与其需求相去甚远,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二,办学机制不活,不能适应企业、行业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桥梁,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的开发、教学体系的革新、德育工作的开展等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体制不活,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三,职业教育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运行。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必须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上入手,进行彻底的改革,推行产业化办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职业教育。

职业产业化,一是有利于吸引教育投资。把职业教育当作一项产业来办,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与投资寻利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的进一步结合。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不但能吸引大量的、个人投资,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而且企业、行业的加入,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快、更多地吸收经济信息,寻找到教育与经济的最佳契合点。三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克服内部无序竞争,逐步走上规模效益发展的道路。产业化发展,就是要使职业教育在遵循教育的同时,也要遵循经济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办学质量差、效益低、规模小、供过于求的职教单位将逐步被兼并或淘汰,实现职教资源优化组合,促进职业教育走规模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四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克服人才高消费现象,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在职业教育完全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包办的情形之下,用人单位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却没有直接进行教育投资,用人也较少进行成本核算,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平,盲目攀高,导致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本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企业、行业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者之一,使其在预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活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成本,促进其用人向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靠近,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实践证明,在产业化办学思想指导下出现的英豪学校的“教育储备金”模式,浙江台州探索的股份制办学模式,南洋发展集团的“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适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葛州坝建立的教育集团等成功的例子,无不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产业化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二、职业教育产业化应注意的。

职业教育作为特殊的产业,既不能完全市场化,又不能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办学,职业教育产业化运作,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面向市场,进行投入与产出,并对其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彻底改变传统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使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形成“原料采集”(招生引资)——“生产”(教育教学)——“销售及售后服务”(推荐就业及业后培训)一条龙自主运行的机制。在这样的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摆正政府位置。

职业教育以强劲的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具有浓烈的公益色彩,全社会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政府仍然应当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投资者。当前,有些人主张教育产业化就要减少政府投资,实现“以教养教”,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政府投资不但不能减少,而且只能逐渐增多。政府作为职教投资者,对职教发展负有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的、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作为独立的法人,依法享有经费筹措、使用权以及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在招生、就业、人事任用、财物使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决策权、执行权,学校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办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2.完善职教法规。

依法办校、依法执教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对我国职教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职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应根据变化、社会经济及职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对职业教育投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招生、就业、收费标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评估、办学利益分配以及职校的宣传、竟争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确保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其公益性的充分体现,确保投资者的适当利益,确保职业教育依法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的最佳结合。

3.规范职教市场。

职教市场的建立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职教市场主要包括:职教投资市场、职教师资市场、职教生源市场、人才市场和职教服务市场。各职教单位吸引投资、聘用师资、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活动必须在相应的市场上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加以监督和管理,既有利于促进职教产业化发展进程,只有效防止职教办学功利化、人事关系化、竞争无序化。

4.建立恰当的职教保障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要不断地,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转岗、跨岗、跨职业能力。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产业化步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国外、海外投资,并加大教育预算及费、税等职教经费筹措力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机会,平衡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论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平等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通过各种制度为职业教J育的发展提供规范。国家制度在制定时表面上所存在的一视同仁与公平运作可能掩盖了隐匿的不公平。这些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内部制度和教育外部制度。但在近几年,社会制度的影响也在加剧。因此,通过探寻制约职业教育平等的各种制度问题,可以为促进职业教育平等提供思路。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平等;制度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通过各种制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规范。国家制度在制定时表面上所存在的一视同仁与公平运作可能掩盖了隐匿的不公平。为此,我们研究国家制度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不平等的因素,目的就在于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以此为线索,我们认为,影响职业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教育内部制度,另一类是教育外部制度第三类是社会制度。教育内部制度主要是指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平等的影响;教育外部制度主要指外在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科技制度对职业教育平等的影响;社会制度指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平等的制度。

一、教育内部制度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是教育的举办者,政府有权通过制定各种教育制度对教育进行监管。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离不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但政府制定的一些重要的教育制度,如教育分流制度、对口升学制度、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招生政策、职业教育实习制度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等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平等。

(一)教育分流制度

教育分流的目的就是为公众提供多种教育的自主选择权利,通过分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性向和心理特征选择自己想要接受的教育类型,分流的结果也可以促使受教育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并为社会培养各种所需的人才。但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之礁”(不以职业教育为荣,但以职业教育为耻)的思想,使学生在观念上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分流的“收容所”。

客观地说,这样的教育分流制度不是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和优势,分类指导,因材施教,而是以升学教育为轴心的被动分流;这一分流制度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不注重学生的潜在智力发展,其服务的目的不是立足学生,而是面对少数优势阶层。在这样的分流制度之下,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丧失了原有的信心和动力。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怕亲友笑话从此不再和同窗好友联络,还有一些学生经常逃课,感觉未来发展前景暗淡。年少的心灵就烙下了灰暗的阴影,不能不说是教育分流制度带来的结果。

(二)对口升学制度

对口升学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其后为渴望继续升学的职校学生带来了一线希望,也使职业教育的层次提高到了本科水平。但国家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口升学体系:首先是规定了对口升学的比例为5%,这无形中加大了对口生的学习负担;其次是没有一个从中等到专科再到本科的相互衔接自成体系的职业教育系统。可以说,对口升学制度在带给学生希望的同时,又把学生挤上另一种形式的“独木桥”。

其实,对口升学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可以自由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而我国对口升学制度实行到今天却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从现实来看,这种制度已经完全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意愿:学生升人大学之后,因其文化课基础不强而需要附加一年的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生活负担。

从目前对口生接受的教育来看,不仅与普通教育无异,反而造成对口生在理论上不如普高生、在实践操作上不如技校生的尴尬局面。

(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身份建立了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形成了由不同身份组成的职业教育系统。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是:中等专业学校主要由行业举办,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则主要由行业和企业办学,劳动部门实施综合管理。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学校,因此办学经费能基本得到保障,师资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但相对而言,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其“双师型”教师、实验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基础条件较差。劳动部门管理的学校具有较强的行业或企业背景,许多学校与(行)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实训条件及师资队伍方面,技工学校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也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风险,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重复、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办学规模小而分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行业、企业在转制改革中,要求学校资源剥离,学校面临自主办学和自筹资金发展困难的局面,客观上造成了职业学校办学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不足的危机。

(四)职业教育招生政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国家对职业学校的作出了明文规定。这种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范围,增加职业学校的生源。但“扩大”和“缩小”是相对的,有时候规定的东西看似是政策上的优惠,其实是“缩小”了职业学校的招生范围,并在政策上显示了职业学校的弱势地位。从政策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国家规定职业学校接受的一般都是“学业失败者”,这些学生与其他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混合在一起,并且其家庭条件也基本上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

二、教育外部制度的影响

教育外部制度对职业教育平等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教育外部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科技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平等的实现。

(一)政治制度

一国的教育从来都受制于本国的国家政治制度、体制以及具体的行政机制。我国在政体上属于统一和集中领导的形式,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管理上的权责下放到了地方,但教育事业上的发展与改革由中央统一领导的性质并没有也不会从本质上发生变化。我国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纵观其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决策与领导。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集权管理彰显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近几年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增加,都离不开中央的统一领导。但中央集权下的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战略发展模式等,往往不利于地方灵活性的发挥。尤其是在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落后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并没有经过严格意义上论证的情况下,如何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统一指挥。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

在目前的现实中,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仍然被人为分割成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而劳动力市场又被分割成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互相之间流动极为困难,延伸到教育上就是造成职普分流成为进入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界线,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分层的起点。在一些高待遇的行业或企业中,往往看重的是高学历或较好的社会关系,接受职业教育的弱势群体很容易被排除在外。在人员待遇上,那些拥有博士、硕士头衔的佼佼者是相对稳定的“在编人员”,不仅享有工资、福利、医疗、退休等方面的优厚待遇,而且办公、住宿条件一流,工作时间固定,还有不同程度的带薪休假。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只能作为这些企业的“临时工”,时刻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工作环境艰苦,住房简陋,从不享受任何程度的福利待遇,请假就等于自动走人,甚至拿不到任何工资。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众的自觉选择。

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不仅难以使农村和城镇弱势群体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来改变自身生存状况,反而使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阶级再制”的工具。人们对职业教育丧失信心后,反过来又会把希望寄托在普通教育身上,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已趋病态的“文凭热”,造成教育过度与浪费,给受教育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机会成本。因此,市场分割不但对职业教育本身造成了歧视,而且还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效率。

(三)科技制度

狭义上的科技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独立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们进行生活或其他活动的专长、手段、技能和装备。广义概念上的科技是把科学与技术作为一体来看待,不对其加以区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中,科学与技术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已越来越难以分清。然而,在现代科技制度中,人们人为地把科学和技术进行剥离,把普通教育作为科学人才的摇篮,把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工人的产地。科技的高端性与复杂性往往与职业教育无关,职业教育只教授给学生简单的基础知识,只有普通教育才能与科学相随行。科技制度中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使其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制度的影响

社会制度对职业教育平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社会分层制度、劳动准入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对职业教育施加影响,其核心是影响职业学校学生的平等就业。

(一)社会分层制度

在社会分层理论下,拥有强势经济资本的人群可以获得较好的教育结果,并通过经济资本的强化轻而易举地积累社会资本并进而转化为文化资本。

对于文化资本而言,它是许多人借以实现职业变迁和自身社会价值的工具,从而造成许多社会成员对此“一往情深”地追逐与获取,而这种工具在现时的社会体制中往往以文凭或学业成绩来表达。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无论是经济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比较欠缺,在学业成绩上也存在不足,因此往往追逐不到文化资本。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巴罗夫就断言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但在目前的社会分层体系下,通过职业教育能否实现其价值变迁,也是目前不可预料的事情。

(二)劳动准入制度

在目前职业教育不景气的状况下,加大劳动准人制度实施力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劳动准入制度中,最主要的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有一个特点,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无权颁发资格证书。而目前社会上也存在着诸多的职业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以学制短、收费低、见效快而享有优势。如果要实施劳动准入制度,三年一贯制的职业学校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另外,劳动准入制度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一纸证书来决定劳动就业是有缺陷性的,对于能否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也是未知数。

(三)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修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国际劳工组织在1942年出版的文献中指出:社会保障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者治疗疾病,失业时给予资助并帮助其寻找工作”。在社会保障中,最基本、最传统的就是劳动保险制度。我国目前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实行“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在众多职校毕业生充斥的劳务市场上,这种较为优厚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少见,而且由于劳务市场中的流动性较大,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起来也较为困难,直接造成了职校毕业生在就业结果上的不平等。

职教期刊职教论文【第四篇】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职业教育应通过开设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抓好备课环节。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妥善安排教学时间,把握好学与练的比例,将专业技能训练列为本阶段教学的中心环节,加大实践性学习的课时量,使讲授课与实训课、案例分析课的比例保持在2:1:1,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改革传统模式,大胆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明确以强化动手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与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的案例分析和课程实训作为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是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案例分析、课堂实训、模拟操作。同时,也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有效地配合了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模式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为了使实训与课堂教学相互协调,又自成体系,我们首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对整个外贸合同的所有环节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根据课程的要求及学生的外语水平等条件,共安排了十个章节的实训活动,同时按照教材中的各类合同、票据样本设计了相应模拟题目与票据样本,这样就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避免了盲目性,使实训活动与课堂教学既切合实际,又有章可循。

(一)课堂讲授的互动化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对后者积极性的调动。特别是以往实务课程的教学,一贯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自有它一定的优势,但易于束缚学生的思想,难以启发其主动思维,使学生仅满足于书本内容,缺乏激情引动下的创新精神,视野局限,因而违背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为此,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我们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主要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法中很有特色的一个方法,讲究的是通过“引、动、导、探”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以设计的探究化教学内容为引领。例如,在学习外汇核算时,提问学生采用不同的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原因,诱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从已知到未知发展学习、探究能力,启发积极地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碰撞,从而发现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学习效果比较好。然后是在授课中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谐,即改变教师的中心角色为引导性,通过实施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等手段,带动学生的思路。例如,在交易磋商一节中,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分组模拟谈判,用英语起草电传等,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非常高。第三是教师的适度引导,体现为有目的的“引”和“导”,教师有意识地以导向性信息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例如,在学习数量条款一章时,先安排学生自学,最后由教师指导分析案例中的漏洞。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统化

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课堂实训的连贯性与多样化。

要牢牢抓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根本,就是要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及时安排相关的实训内容进行强化巩固,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必然联系,使教材内容形成完整的体系。进出口业务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活动,进出口合同中的各个条款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行实训就是牢牢抓住课程的主要环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各环节进行实训的内容与方法,做到实训的内容有针对性,实训的方法多样化,例如,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随时布置学生进行标志设计、条款翻译,或者在各章结束后安排学生把汉语条款翻译成专业英语、查找条款中的错误等等,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得到训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案例分析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要搜集许多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的相关案例,采用到课堂教学中,用于训练学生的战略、政策观点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做到:(1)情景引发,实施任务驱动策略,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引发探究兴趣、动机。例如,在第二章的贸易术语中,我先由开篇案例开始,让学生了解了案例后产生兴趣,带着兴趣与好奇参与教学活动;(2)活动探索,实施以教学事件引起学生活动的教学策略,学生与情景、材料、经验、体验、实验等互动获得信息及联系,从而积累直接经验和事物的特征,教师适时引导和指导,如各章课后的案例分析大多以小组讨论为主,再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3)研究发现,实施启发诱导教学策略,使学生对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获得结论。此类案例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谈判磋商交易等章节时的教学,由学生把各种资料归纳起来,分组进行模拟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了然于心,有备而来。

3、双语教学与计算机模拟操作的辅助性。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专业英语的运用。在所有的条款学习中,我们都采用了汉语、英语的名称,作业与实训课也都要求以英语为主。通过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识别专业英语术语,了解了术语的标准英语格式,初步具备了以专业英语术语填制相关单据的能力。计算机模拟操作是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的商业和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做出相应的决策,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结算一章的学习中,我们采取了计算机模拟操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对预先设计的单据进行核算实习。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课后登陆外贸管理机关和外贸企业的网站,从中了解具体政策与业务情况。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改革:开卷考试、分阶段考试。

1、由于本课程内容繁杂,凭一次只有不到两小时的考试不足以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尝试分阶段进行二至三次考试,然后把各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平均。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学过以后及时复习,进一步加深印象,也能使期末考试的负担得以减轻。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把合同条款分成三部分进行考核,即贸易术语、运输与保险、结算。

2、在出题时还要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对学生的要求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考核内容应注重操作而减少理论部分。每次考试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以合同条款的填制为主,有的以计算数据为主,有的以上机操作为主。

3、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就是变闭卷为开卷,允许学生查看资料。这需要教师预先对考试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把各考试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例如,在考核合同条款的前几部分时,只出一个外贸案例,在看似简单的一道题中包含着几章的内容,既考核条款、术语,也考核计算方法与国际惯例的掌握情况。不仅要求学生用英语填写模拟合同,还要在计算相关数据后,一并填写附带的各类表格,极大程度上注重了知识的衔接,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学生普遍感觉其难度并不比闭卷小,考出高分极不容易。

总之,通过实行上述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为他们展示了大量书本中接触不到的案例、单据,通过讨论、计算、填单、模拟谈判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23 162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