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设计精编23篇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应注重趣味性与互动性,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与创造力,如何有效实施?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小学音乐教案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课型]综合课
[教学重难点]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教学方法]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引导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调节情绪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激情导入,感受音高
1、运用谜语,激发兴趣。用谜语引出“小蜻蜓”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後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2、简介小蜻蜓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3、身体语言感受音高。
当音乐弹出“3—52——6—15——”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当学生听到“5—32—16—12——”的时候,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利用身体语言,形象地体现出音的高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解决音高的学习。
三、巧用媒体,感受节拍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适合这段音乐?(课件中有两只小蜻蜓,一只随着音乐节拍飞舞,另一只则胡乱飞舞。)
2、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反复)
3、启发学生用奥尔夫声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的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强弱规律,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四、声情并茂渲染气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师朗读歌词。
2、�
五、图谱游戏,情境表演
1、初听歌曲(出示图谱),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看课件演示,小蜻蜓飞过草丛,每一乐句结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结尾音高排列)
3、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舞感知乐句。
4、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
5、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
6、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形象的图谱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音高,既学会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乐句。
六、发挥想象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张图片,请学生观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后小结。
小蜻蜓自由飞舞的图片
小蜻蜓高兴游戏的图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图片
2、启发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表现三幅图片,并进行演唱。
3、把图片和音乐结合,让学生根据音乐速度的不同,表现不同形象的萤火虫。
4、情境表演,学生头戴小蜻蜓的头饰,化妆成萤火虫,随音乐进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 同时渗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紧紧抓住音乐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给学生创设情感气氛,让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活跃课堂气氛。
七、余音缭绕,蜻蜓飞舞
1、放《小蜻蜓》的音乐。
2、学生带着头饰轻轻飞出教室。
3、在美的歌声中小朋友意犹未尽。
小学音乐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地听赏乐曲《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月夜之美,能背唱音乐主题。
2、能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会演唱《萤火虫》,体验在月夜玩耍的乐趣,并在演唱过程中认识下滑音,能正确地运用在演唱中。
教学过程
一、优美的月夜----听赏乐曲《彩云追月》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做,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们,你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下面请你们先听一首描绘月夜的乐曲,再回答老师好吗?
1、听赏
(课件展示音乐,学生聆听乐曲《彩云追月》,想象画面。)
2、赏析
a、介绍
课件展示:《彩云追月是表现月夜美景的中国乐曲。
b、听赏
让学生边听边看,并说一说乐曲表现的情境。
c、讨论
师:你们通过刚才的听赏,觉得月夜之景美不美呢?你们喜欢月夜吗?
3、演唱
a、导入
师:你们都说月夜很美,也很喜欢月夜,那我们就来唱一唱《彩云追月》的音乐主题,表现月夜之美吧。
b、视唱
课件展示:音乐主题乐谱,教师弹奏音乐主题。
二、欢乐的月夜----演唱歌曲《萤火虫》
1、导入
师:月夜是美丽的,我想,在这样的夜晚玩耍,感觉一定不错,而且还会有一群会发光的小精灵陪伴我们呢,那将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
猜谜===揭谜
2、听赏
a、听赏
(课件播放《萤火虫》。)
b、讨论
师: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到歌曲的情绪怎样?
3、学唱歌曲
a、弹奏歌曲旋律
b、提示与思考
师:在默唱曲谱中你们遇到了休止符和新的音乐记号了吗?这些音乐符号在乐曲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思考。
c、发现与探讨
学习下滑音记号
d、小结
下滑音表现了小朋友在月夜赶路回家时,一脚深一脚浅的情形,休止符表现的是萤火虫在夜晚飞来飞去,一闪一闪,时亮时灭的情景。
e、带唱旋律
f、师生接唱歌词
g、启发与想象
h、指导表演
三、静谧的月夜
师:月夜不但美丽有趣,而且还那么的神秘,令人向往,真想登上月球去探个究竟。
(课件播放音乐《小白船》,学生边休息,边聆听。)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聆听了乐曲《彩云追月》,演唱了《萤火虫》,收获真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和同学合作读谱演唱《小白船》。
2、能积极参与唱一唱歌曲《月亮》的活动,想象夜空中美好的情境。
教学重点
读谱演唱《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月球。
(课件播放现代人登上月球的画面。)
二、唱一唱
1、静听歌曲《月亮》。
2、老师弹奏歌曲旋律。
3、随乐演唱
(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来表现一月亮升起的感觉。)
三、读谱唱歌《小白船》
1、情境导入
师:有这样一个传说叫《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仙丹以后,随着云儿飞到天上,看到蓝蓝的天空里,有个象小白船一样的月亮,,月宫桂花树下一只白兔在玩耍,她飘呀飘呀,度过银河水,走向云彩国,前面就是闪着金光的灯塔。
(老师讲述的时候随机展示画面,最后音量放大。)
2、听一听
a、听旋律的感受
歌曲有什么特点?
抓住旋律特点再次聆听。
b、随乐曲哼唱旋律。
3、唱一唱
a、随琴填词哼唱。
b、随琴演唱。
c、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以及敌人的残暴、野蛮。
3、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读词语敌人 迷失 埋伏 顺从 战士 机关 主张 传扬 扫荡
二、听歌曲,看录像,感情预设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电影片段。同学们都被电影中的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打开书,走进“王二小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第一节(课件出示)
2、学习第二节
(1)师:那么王二小去哪儿了呢? 生答——去给鬼子带路??
(是啊,故事还要从九月十六日那天说起??)
(2)师:小朋友们知道敌人到山里来干什么吗?交流,出示第二节,男生齐读。 课件理解“扫荡”。
师:在侵华战争中,日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扫荡。(点扫荡)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许许多多的伤害。他们每进一个村子,就会杀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抢光他们的东西,烧光他们的房屋,这就是“三光政策”。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了滔滔罪行,他们使用了各种罪恶的手段残暴地对付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进行着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他们所到之处是尸骨未遍地,寸草不生。许多老百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失去了亲人,失
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师: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谁能说说前方打仗,后方机关在干什么?
师:是呀,山里面还有许多八路军,他们不但要指挥老百姓和鬼子作斗争,还要给前方打仗的八路军叔叔们提供粮食和药品、衣物。山里面还藏着几千个老乡。
(3)理解“潜伏、隐藏”。师:小心地藏起来,不让敌人发现,这就叫——潜伏(隐藏)
它们是一对近义词。
(4)敌人想通过扫荡,找到他们,杀害他们。
(5)指导朗读读第二节。
过渡:敌人去扫荡,结果怎样呢?
3、出示3---5小节,自由读
(1)第三节
看课件,敌人到了山口却迷路,正好遇到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会说些什么话呢?请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①师:如果你就是在山口迷了路了敌人,你会怎样叫二小给你带路呢?(表演回答) 聪明的二小,你怎么回答敌人呢?(指名表演回答)
②那二小真的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吗?对呀,二小这是在——假装顺从,却自有主张。(板书)小组朗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思考:此时的二小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勇敢、机智)
(2)第四节
过渡:王二小的主张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节。
师:原来二小早就打算好了,要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齐读,(板书:领) ①课件理解“埋伏圈”
瞧,这就是当年八路军叔叔埋伏的地方——石湖旮旯。看:周围群山环绕,敌人被围在其中,这就是八路军设下的——“埋伏圈”
②课件,点“枪声”
听,当四周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时,敌人才知道上了王二小的当。
③想象说话训练:想一想,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当时会是什么样子?看着敌人被八路
军叔叔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咱们的二小心里会怎样呢?
④谁愿意来读读这一段呢?
想到日本鬼子抱头鼠窜,丢盔弃甲的样子,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大家配合一下老师,我读红色的部分,你们来读蓝色的部分,行吗?
(3)第五节(出示文字)
师:当残暴的敌人知道二小骗了他们后,气急败坏的鬼子是怎样对待二小的呢?指名读第五节第一句。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敌人的凶残?课件点击,理解“挑、摔死”。 残暴的敌人连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二小就这样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老乡们的生命壮烈牺牲了。指名读(板书:牺牲)
日本鬼子不但将刺刀刺进了二小的胸膛,更把仇恨刺进了我们的心里。你们恨日本鬼子吗?此时的你真想干什么?点击“冲”字,那就跟着八路军叔叔一起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漫山遍野想起了什么喊声——
师领读:八路军战士——齐。
二小的牺牲让我们伤心,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憎恨,你们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吗?请女 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4、第六节(课件出示)
①(出示二小牺牲图)我们胜利了,可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含着微笑死去,当八路军叔叔轻轻地把他抱起来,呼唤他的名字的时候,我们的王二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他热爱的乡亲们,再也不能看一看他亲爱的小伙伴们了。 ②想象说话:战士和乡亲们都含着热泪说———— (板书:救)
③师引读———
让我们带着对王二小的思念,女生来读读这几段。
四、朗读全文
在音乐声中,教师渲染:“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在故事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王二小,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小英雄王二小的勇敢和机智,在故事中,我们怀念王二小??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到处传扬。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这动人的故事。”生齐读全文。
五、说话训练
二小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你有什么话对我们的二小说吗?你能把你的现在的心情说给二小听听吗?
我想对王二小说:“你真了不起!”
——我现在的心里非常的难受!我想对王二小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都在想念你!”
——我要向二小学习,学习他的勇敢机智。
——我长大了也想当军人!像课文中的王二小一样,保卫我们的祖国。
——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珍惜现在的
小学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二、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三、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四、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
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
五、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三、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
2)自愿读。
3)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四、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 )( )( )声( )( )( )
多( )( )( )处( )( )( )
知( )( )( )忙( )( )( )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小学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绍教师的民族:汉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
三、实践体验、学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
2、初听歌曲。
3、提问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5、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6、让我们来一同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
7、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8、自学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己。
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美丽的大家园》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美丽的大家园》
小学音乐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小学音乐课教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音乐的简述,使学生了解旋律,节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音乐的意义,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学习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三、教学与讲授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课堂,了解出席人数和音乐课本准备情况等。
2、引入新课——简单总结归纳音乐课学习的目的,内容的方法,阐明本课需要进一步学习音乐课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3、讲授新课——利用课本和钢琴结合进入新课。
四、教学内容
1、总结归纳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2、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讲解。
3、全班站立起来,练声。
4、导入新课
(1)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全班同学静听。
(2)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曲。
(3)学会歌曲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
(4)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词。
(5)学会歌词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对唱得好的那组进行表扬,对唱得差的那组进行教导。
小学音乐教案 篇9
教学内容: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欣赏《彩桥架到台湾岛》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理解歌词的精炼,含意的深刻,体会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2、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音调,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海峡两岸儿童隔岸相望、遥相问候的殷切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呼吸记号,和“f”的意思,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教学难点:附点四分音符和空拍的唱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彩桥架到台湾岛》
1、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彩虹)
师导入:“对,这是一座彩虹架起来的彩桥,彩桥的一头是大陆,另一头是台湾。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彩桥架到台湾岛》。
2、初听歌曲
听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生讨论回答。
3、复听歌曲
(1)生跟着录音轻唱。
(2)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期盼着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能早日团圆。)
4、音乐表演
中间两组同学搭起小桥,旁边两组同学当两岸的小朋友,共同表演歌曲。
5、小结:(指地图)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域,这是台湾!台湾与大陆隔着茫茫大海,两岸的亲人只能隔海相望,相互惦记。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三、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1、播放《阳光牵着我的手》,感受一下这首曲子。
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
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
3、播放音乐,指导学生个跟着音乐对口型。
4、生跟音乐轻唱歌曲,并找出难点。
5、带着难点仔细听一遍,并将难点掌握。
(1)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2)附点四分音符的唱法。
(3)掌握呼吸记号,和f的含义。
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
四、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
1、生自己创作动作。
2、跟着音乐自由表演。
3、加上小打击乐器,生可根据乐曲旋律打节奏。
4、生合作表演。(舞蹈、唱歌、乐器合为一体)
五、拓展延伸
1、提问:歌曲中的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党的温暖、妈妈的爱。(引导学生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
2、设问:我们该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
生讨论。
师总结:让我们心存感恩,你就会看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好心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也会看到眼前宽阔的大道,看到生命的果实,让我们心中永驻阳光,永远不会感到黑暗!迎接你的将是灿烂的明天!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材分析:
《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学方法: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以“听”为切入点,这是一节音乐课,在课上学生以“唱”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学习相关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搜集、整理、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广泛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准备:《过新年》的配乐录像(录像内容为春节庙会中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过新年》的歌曲录音,伴奏音乐录音,大歌片,节奏谱(按打击乐器的伴奏型,在大歌片上画出大鼓、小鼓、小蝶的图形),儿童打击乐器(小鼓、小镣),彩带,龙头、狮头等头饰。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从家里带来的最能表现春节特色的物品(自己剪的窗花,中国结挂件,“福”字,春联,鞭炮模型,灯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阶段目标:承接上节课的内容,从相关内容入手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师生活动:师生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一起进入教室,落座。
教师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年好》这首歌曲,新年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除了每年的1月1日以外,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还有自己特有的辞旧迎新的节日。它们的日期不同,庆祝的形式也不同。你们知道吗?
学生回答:外国有圣诞节。
学生回答:我们中国有春节。
教师语:的确是这样,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辞旧迎新的'节日,我们国家民间对春节也叫“过年”,今天我们就在歌声中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过年的喜庆气氛。
二、学唱新歌
1、欣赏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在歌曲的旋律伴奏下进行各种活动,同时加深对歌曲旋律的记忆。
教师活动:播放《过新年》的配乐录像,学生听音乐并观看画面。教师将写有“过新年”美术字的条幅挂在黑板上。
教师语:看过了热闹的节日景象之后,老师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曲,请你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活动:播放《过新年》歌曲的录音,并以自己的体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和头。
教师语:谁来说一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学生回答:是欢快热烈的。(其他学生附和)
教师语:刚才的录像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民俗活动?
学生回答:耍狮子、舞龙、扭秧歌??
教师语:你能不能随着《过新年》的音乐模仿这些有趣的民俗活动?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说一说、练一练。
教师活动: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并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在音乐伴奏下试着模仿耍狮子、舞龙、扭秧歌等民俗活动。教师语: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同学表演的“扭秧歌”,请大家随着音乐拍拍手为他们伴奏。
教师活动;为表演的同学分发道具──彩带,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
学生活动:一组同学在教室的中间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扭秧歌”,其他同学随着音乐轻轻拍手并观看表演。
教师语:我们再请一组同学为我们表演“耍狮子”,请大家边欣赏他们的表演边轻声地用“la”跟唱歌曲的旋律。
教师活动:为表演的同学分发“耍狮子”用的道具──狮头,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学生一起轻声唱歌曲的旋律。
学生活动:一组同学在教室中间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耍狮子”,其他同学用“la”轻声跟唱歌曲的旋律。
教师语:我们刚才进行的活动一直有音乐伴奏,你们能记起刚才听过、唱过的旋律吗?请你唱一唱。
学生回答:(用哼唱的方式)唱出自己记住的旋律片段。
教师活动:对于学生演唱正确的地方予以肯定,对于学生演唱中不正确的地方予以纠正,并用规范的口型及演唱方法示范学生记住的音乐片段。
教师语:同学们记住了这首歌曲的大部分旋律,下面请大家认真听琴,我们用“la”这个音完整地练唱一遍歌曲的旋律。
教师活动:用比较慢的速度弹奏歌曲《过新年》的旋律,用准确的演唱口型和状态给学生以示范,和学生一起练习演唱歌曲的旋律。
学生活动:跟琴练习演唱歌曲的旋律。
2、学唱歌词
阶段目标:通过听、忆、视唱等形式,让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学会新歌。
教师语: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这首歌曲,请你仔细听一听歌中都唱了什么?教师活动:播放歌曲《过新年》(有歌词演唱的录音)。
学生活动:聆听歌曲,仔细听辨歌词。
教师语:好,歌曲听完了,谁来唱一唱,你听到了什么歌词?
学生回答:我听到了(演唱)“过新年呀,咚咚咚咚咚呛。”“喜洋洋呀,咚咚咚咚咚呛。”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完毕,教师用琴弹奏出这两个乐句。师生一起演唱。学生回答:我听到了(演唱)“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完毕,教师用琴弹奏出这两个乐句。师生一起演唱。学生回答:我还听到了“咚咚咚咚呛”。
教师语:哦!你还听到了“咚咚咚咚呛”,那这个“咚咚咚咚呛”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呀?
学生回答: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是锣鼓点儿的声音。
教师语:请你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认真听一听“咚咚咚咚呛”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你可以用手指做鼓距在自己的腿上敲一敲。你也可以小声地跟着音乐唱一唱。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教师以手势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唱出“咚咚咚咚呛”的地方随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并小声哼唱。
教师语:请大家与老师合作,我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演唱到“咚咚咚咚呛”的地方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
教师活动:将歌曲《过新年》的歌片挂在黑板上,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教师范唱歌曲。
学生活动:仔细看歌片学习歌词,并按教师的要求与教师合作演唱歌曲。
教师语:下面老师请一组同学和老师一起唱,另外一组同学演唱“咚咚咚咚呛”的部分。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
师生活动:师生合作共同演唱歌曲。
教师语: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自己唱一唱。
教师活动:中速弹奏歌曲伴奏音乐。
学生活动:看歌片轻声练习唱歌词。
三、歌曲音乐文化扩展
阶段目标: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演唱,通过各种活动充分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气氛。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这首歌曲唱的是过年的情景,在过年的时候哪些打击乐器最能表现热烈喜庆的气氛呀?
学生回答:锣、鼓、镲。
教师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按照节奏谱来演奏。教师活动:展示大鼓、小鼓、小镲,把节奏谱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语:请大家小声读一读各种乐器的演奏节奏。
学生活动:视谱、读谱。
教师语: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演奏大鼓,第一组的同学演奏小鼓,第二组的同学演奏小镜,老师和其他同学演唱。
教师活动:分发打击乐器,播放伴奏音乐,与学生一起演唱。
教师语:同学们唱得不错,老师想给大家提个问题,在歌曲的结尾我们怎样表现喜庆热闹的气氛?老师设计了几种办法,第一种是越来越弱,在渐弱中结束(教师示范);第二种是越来越强,在音上结束(教师示范)。请你选择一种。
学生回答:第二个!第二个显得热闹。
教师语:请大家试一试。
小学音乐课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1、第一课《向日葵》(九年义务教育音乐学科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
2、第二课时
教学分析:因为要求借班上课,对实验小学四(3)班学生的音乐情况不太清楚。据了解第一课教学时,对休止符、节奏、归韵、衬腔的演唱等尚未完全解决,因此这些将是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设计在:
1、声音的训练:歌曲设在教材第八册教材中,学生处于中高年级段,声音是最好的状态,进行声音的辅导是必要的,通过熟悉的歌曲让学生掌握一点正确的歌唱状态与歌唱方法是可行的。歌曲的韵脚都落在了韵母“ao”上,解决好“ao”的唱法是声音训练的重点。“ao”属于“姚条”辙,属半嘬口音,演唱时要求口型的正确、声音的高位置。
2、休止符:休止符在音乐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作曲家用来刻画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歌曲是4/4拍,节奏颇有特点,每一乐句的第一拍都是四分休止符,但四句又有所不同。第三、四乐句属于弱起。而第一、二乐句是一个典型的切分节奏“0 x - x”,既然是切分节奏那么x―就必然是强拍,不应是弱起。
3、切分节奏:每个乐句都含有切分音节奏,这是歌曲的又一特点。第一、第二在句首出现切分节奏;第三、第四乐句在句中使用跨小节切分节奏。
4、音符的时值:谈到休止符自然就要联系到音符的时值,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了,也常被忽视,缺乏准确(长了点短了点好像无所谓)。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演唱长音符时,时值往往唱不够。本歌曲的每一乐句最后一个音符都是全音符x---,学生往往只演唱两拍x
小学音乐课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学唱《金铃铛》,体会二声部唱法。
教学目标:1、在学唱《金铃铛》歌曲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及合作的快乐。
2、能运用手势唱好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体会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3、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教学难点: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部分。教学方法:模
仿法、引导法、音乐欣赏法、创作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边拍手边聆听《丰收之歌》拍节奏跟随音乐,师播放秋天丰收时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二、听赏《丰收之歌》
1、随音乐小声哼唱。
2、出示打击乐器,用打击乐器给《丰收之歌》进行伴奏。
A、出示碰铃,教师敲击碰铃,学生边拍边念2/4叮—|叮—|
B、出示铃鼓,师敲击铃鼓,师边拍手边念2/4咚铃|咚铃
三、学唱歌曲
1、师:看叔叔阿姨们正在果园里忙大丰收,在果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音符的苹果!
2、这些果子有不同的音符,谁能摘下音符的果子,并结合手势唱一唱。
3、分组演唱高声部(苹果音符)和低声部(梨子音符)。1=A3/4
一声部3——|1——|2——|6——|
二声部01—|06—|06—|03—|
4、这些树上的果子,就像金铃铛一样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让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歌曲《金铃铛》)
5、师:秋风吹进果园,摇的树发出了什么声音?
6、低声部跟琴唱,高声部做科尔文手势。
7、高声部跟琴唱,低声部做科尔文手势。
8、跟音乐伴奏唱(师唱歌词部分,生唱衬词部分)
9、生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金铃铛》
四、创编拓展
1、听一听,生仔细聆听《摘果子》并看乐谱,找出乐曲中出现最多次数的节奏型。
2、找一找,生答
3、练一练。
4、编一编,出示水果图示,按上面的节奏,看图编词。
5、比一比,哪一组编的又快又好。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过秋天,感受秋天,你们想用什么颜色描绘秋天呢?让我们踏着金色的秋天,结束今天的课,随音乐下课。
小学音乐课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二、寓教于乐
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3、学唱歌曲
4、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学生回答:能。
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幻灯6)
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6、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生练习唱
7、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
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学生随音乐唱。
8、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0、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16)跟伴奏音乐唱。
三、创造表现
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
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学生随音乐表演。四、完美结课
最后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先来听一首戏曲!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提问:曲子熟悉吗?简介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的一首湖南花鼓戏《小拜年》!二、初步感受
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一遍《小拜年》,感受一下具有湖南花鼓调风格的歌曲。播放歌曲《小拜年》!
2.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生:欢快热烈?
3.请同学们再聆听一遍,歌曲中他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生:耍狮子灯舞龙灯
4.简介湖南的过年风俗。(出示图片)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龙灯、狮子,还看龙灯、放鞭炮、唱花鼓戏等。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红灯笼高挂,晚上点亮灯笼,整宿不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5.再次聆听歌曲《小拜年》来感受湖南人民过年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歌曲
1.师范唱歌曲。
2.聆听范唱,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展示大屏幕的歌谱歌词)
3.学生跟琴用嗯”哼唱歌曲。
4.跟录音小声哼唱歌词。
5.学生唱不好的地方老师予以纠正。
6.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四、创编活动
1.分组表演歌曲
2.请学生用自己的的手按歌曲的节奏拍桌子表示锣鼓声来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气氛,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给与鼓励!
3.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4.分成三组:第一组领唱前两句,第二组唱第三句,第三组唱四、五两句。
五、拓展
聆听有关过新年的歌曲!
《过新年》《龙咚锵》 《新年好》英文版等
六、小结
听了这么多有关新年的歌曲,老师现在都想过年了,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有趣的音乐课,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他自己过年的习俗,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去问问你的长辈或上网查一查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活动或更好听的新年歌曲,再来和老师来交流。好不好?最后请同学们再来一起演唱一遍歌曲《小拜年》一定要唱出欢快热烈的气氛!
小学音乐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另一要素-----“速度”与刻划音乐作品形象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演唱,节奏拍击,创编舞蹈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速度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重要手段的理解。
课的类型:
合唱课
教学方法:
直观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欣赏光盘一盒,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节拍器一台,幻灯片三张,彩色卡片若干,钢琴,录音机,磁带
选用参考:
《音乐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转圆圈》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练声:
G-A 《转圆圈》引子部分(钢琴伴奏)
三、欣赏:
1.导入:
2.作品简介:
3.放《一分钟圆舞曲》音乐(光盘)
4.接放《多瑙河之波》同时简介:
5.分组讨论:
6.教师总结:
7.出示节奏谱,根据规定的速度记号拍出节奏。(节拍器)
8.游戏:O、X
四、新授歌曲《转圆圈》
五、创编舞蹈:
六、结束
小学音乐教案 篇15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教学评价:
1、是否能安静地听音乐。
2、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而不喊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 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评价
1、能否区别碰铃与响板的音色,并能正确演奏。
2、是否知道《吹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舞的走步与拍手。
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彝族集体舞。
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
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件,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评价
1、能否正确地使用打击乐器并按规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2、能否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舞表演。
3、能否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小学音乐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2、能力目标:用流畅的气息,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用不同的音乐手段表现音乐。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来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及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手段。
2、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课前准备:
《小瓜棚》歌片、歌曲磁带,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弹奏上课标志乐:
2、师生谈话:大家好!伴着轻松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我们随着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一起到“小瓜棚”里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且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3、观看课件。
4、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首歌吗?
生:《小瓜棚》
5、出示课题
师:上节课已经反复聆听了这首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歌曲教学
1、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略)
2、师:请大家打开书谁能朗读一下歌词,大家感觉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字叫衬字,在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语言作衬字,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情绪。
3、师:我们已经熟悉了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唱歌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师生互评)
7、师:大家齐唱歌曲,并且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
8、师:好!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这次我们要唱出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9、师:出示歌曲前两行曲谱,学生随琴演唱。
三、创作表现
1、师: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课后作业,希望会演奏乐器的同学能够练习演奏《小瓜棚》这首曲谱。今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2、师:我们把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乐队好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乐器琵琶,我也想加入你们的乐队你们欢迎吗?
(老师说明每人分工)
师:我们来试着配合一次好吗?
3、师:最后让我们大家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由我们的小乐队现场为大家伴奏,好吗?
(师生共同演奏,演唱)
4、小结:通过今天学习《小瓜棚》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小学音乐教案 篇17
教材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
2、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和童声合唱《猜调》。
3、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并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能参与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的创编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学会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3、通过欣赏《猜调》、学唱歌曲《小放羊》,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赵州桥、鲁班及八仙等传说。
教材分析:
1、《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弹拨乐合奏曲,弹拨乐合奏是由扬琴、琵琶、柳琴、阮等弹拨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3、《猜调》是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一首童声合唱歌曲,充满了童趣。《猜调》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用问答的对歌形式反映了生活知识的内容。对歌是民歌的一种演唱形式,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这种对歌的演唱形式。
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
5、《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也是对歌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使人了解赵州桥、鲁班,以及八仙、柴王爷等神话传说。
6、《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日喀则在西藏的东南地区,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学会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简单动作。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2、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教学目标:
1、知道《苗家儿童庆丰收》是苗族民歌并会演唱,能跟着老师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2、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1、请学生观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录像,介绍有关苗族的简单常识。
2、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
4、为了表现苗族儿童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进鼓的节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中的节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创编节奏伴奏。
5、跟教师学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二、欣赏《送我一支玫瑰花》
1、表现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器乐的形式,下面我们来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这是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2、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弹拨乐合奏是由琵琶、扬琴、柳琴、阮等乐器组成的。
补充动手活动:制作“纸芦笙”
首先用硬纸板卷成一个圆筒并粘好,作为芦笙的“斗”,在中间挖一个圆孔以备插吹嘴用。然后再用纸拈成长短不同的几根纸管,作芦笙的音管。用胶条粘在硬纸板卷成的圆筒上。再拈一根较粗的短纸管做芦笙的吹嘴,插在“斗”下端的圆孔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其多列》。
2、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教学过程:
1、跟着《其多列》的音乐律动进教室,鼓励学生自由创编,提倡两人一组配合动作。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愉快的,启发学生说一说都做过什么样的劳动。如:洗手绢、擦地等。然后,让学生随《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一方面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哈尼族儿童劳动的歌曲《其多列》。教师范唱。
3、学生学唱歌曲。
4、活动:我们学过许多歌曲,有欢快的,有优美的。你们能分辨吗?先来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把优美的歌曲“放”在长花瓶中,欢快的歌曲“放”在圆花瓶中。然后再唱一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小小的船》《阿西里西》《布娃娃弹琴》)并分辨。
5、学生自由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
2、欣赏童声合唱《猜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
2、知道有关赵州桥、鲁班、八仙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1、比方歌曲《小放牛》的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
2、你们知道赵州桥、鲁班和八仙的神话传说吗?
3、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录象,并介绍。然后再介绍八仙的神话传说。
4、第二遍欣赏《小放牛》,巩固记忆歌词的内容。
5、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流畅,我们跟着录音唱一唱。
6、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对唱歌曲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的是一句问,一句答;有的是一段问,一段答。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一段问,一段答)
7、河北还有一首民歌《小放牛》,也是对唱的演唱形式。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看见路边有一个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是牧童却没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你们听听,牧童问了什么问题,小姑娘答上来了吗?
8、有许多歌曲都是对唱的形式,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首云南的民歌《猜调》,这也是一段问,一段答的演唱形式。这首歌曲非常独特,除了开始和结尾的几个音稍长外,中间的大部分节奏都很紧凑,歌词很密,像绕口令一样,要仔细听。
9、第二遍欣赏《猜调》,说一说,歌中都唱了什么?
10、 表演《小放牛》。
11、启发学生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演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学会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2、知道《我的家乡日喀则》是藏族民歌。
教学过程:
1、播放有关西藏的风土人情、舞蹈的录象,介绍有关藏族的简单常识。
2、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3、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5、补充动手活动:在纸上画上彩条制成藏族的围裙表演。
小学音乐教案 篇18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能够养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出天安门、国旗和国徽。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每天早晨都会伴着雄壮的国歌将国旗升起,现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国旗升起时的场面吧。
教师播放在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画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目视国旗。我们的国旗这么美丽,所以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所描绘的国旗吧!
(二)新课教授
1.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蓝的天空中,那么美丽,那么雄伟和激动人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欢快且激动。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提醒学生注意情绪。
4.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说一说2/4拍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前面一拍是强拍,后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
6.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律动身体,再次体会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绪。
7.教师教唱歌谱,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挥拍演唱曲谱。
8.学生齐读歌词后填词演唱。
小学音乐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 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2) 介绍教师的民族:汉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
三、实践体验、学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
2、初听歌曲。
3、提问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5、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6、让我们来一同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
7、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8、自学 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美丽的大家园》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美丽的大家园》
小学音乐教案 篇20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内容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1、认识双响筒
提示: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 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如:前两处两间奏可用: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小学音乐教案 篇21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紫竹调》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三件民乐器的图片,请学生试着说出乐器的名称。如回答不上来,再出示三个名称供学生选择。
2、请学生听《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片段(任意顺序),请学生试着说出是哪能件乐器在演奏,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
3、听赏全曲,记录出演奏的顺序依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
4、再听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5、学生分组用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随音乐的感觉分别为一种乐器的领奏段落做即兴伴奏。比比看哪组同学的演奏与乐曲配合的最贴切。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听辨出三件民族乐器的独奏音色,并与其名称相对应。
2、学生能够区别出中、西乐队的演奏音色。
3、学生能否准确地听辨出乐曲的演奏顺序。
4、学生能否随音乐的感觉即兴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
小学音乐教案 篇2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感受“兴国山歌”的风格,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兴国山歌”,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难点
掌握“兴国山歌”的固定歌头部分、装饰音的演唱,及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文化。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和艺术,我们之前领略了不少地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去往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它怀抱中装着的音乐到底充满怎样的魅力,它拥有怎样的“杀手锏”,可以从那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江西赣南的兴国县,去听一听“兴国山歌”。
环节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并提问,节奏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节奏是自由的。
2、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环节三:新歌学唱
1、练声训练,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2、跟随教师钢琴伴奏以较慢的速度学习歌曲的旋律部分。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装饰音的演唱,短促、轻快。
3、找出旋律中的特点。提问歌曲旋律的落差大么?主要的构成音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教师介绍三音创作。
4、带入歌词进行演唱,并注意个别字词的发音,要带入地方语言的腔调进行演唱。
5、介绍“兴国山歌”独特的固定开头,以游戏的方式单独演唱开头句,请几位同学分别演唱开头句,同学们进行讨论,�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环节四:巩固提高
1、教师介绍“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知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苦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便用山歌来抒发情感。
“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兴国县共养育出五十多名将军。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4小节的三音创作,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展示,并采取生生互评的方式,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环节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同学们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又走进了客家人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独有的音乐——“兴国山歌”。除了领略了兴国山歌的独特魅力,更是学习到了兴国山歌背后的历史发展故事,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更加关注“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的兴国,能够更加热爱美妙、独特、勇敢、坚毅的“兴国山歌”。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五、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 篇2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跟随乐曲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2、根据音乐结构、性质、图谱的变化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
3、进一步练习按即兴指挥手势进行演奏,并能注意在整个活动中保持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表现。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随录音音乐做集体表演动作。
2、教师排好坐位并放置好碰铃、圆舞板、铃鼓、双响筒打击乐器。
活动材料:
1、打击乐图谱
2、乐器标志图
3、节奏乐谱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踵趾小跑步入室,幼儿入座。
2、复习律动:手腕转动二、基本部分:
(一)熟悉乐曲,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1、请幼儿欣赏音乐(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新的`音乐"阿拉木汗",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后。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你听了以后,是开心,欢快呢?还是安静,温柔。
3、教师介绍,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旋律欢快,优美。
4、出示图画,请幼儿欣赏,音
5、幼儿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欣赏图,教师按音乐节奏指点图谱。
6、引导幼儿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7、分角色表演动作,幼儿看教师指挥做动作。
(二)学习用乐器演奏
1、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角色变化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如:跺脚(碰铃)拍手(圆舞板)抖手(铃鼓)拍手跺脚(全部乐器)
2、看指挥,进行节奏练习。
3、听音乐,请幼儿看老师指挥进行打击乐表演。
4、交换乐器表演。
5、加入"双响筒"乐器表演,提升演奏效果。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打击乐"阿拉木汗"。与小乐器们玩了游戏。下次老师还会请小朋友来学习担任"小指挥"指挥每种乐器进行表演。还要学习加入"双响筒""刮棒"等乐器来表演,我们将获得更好的音乐感受。
2、收拾乐器,随"阿拉木汗"音乐自由舞蹈,到户外游戏。
3、结束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