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整式的加减教案精编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1

关键词二次备课;彰显;魅力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是教师共同成长的摇篮。集体备课博采众长,形成的共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案。但是,面对千姿百态的学生,个性迥异的教师,要实现一案定“天下”,显然是行不通的。集体备课只能解决一节课中“粗枝大叶”的问题,具体的细枝末节,还得靠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学情”及自己的“教情”“精耕细作”,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创造性地再修改、加工、完善、提升,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在学校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年级组的六位教师通过集体备课,采用“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共同制定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共教案。下面谈谈本人如何对集体备课得出的公共教案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并如何落实在课堂上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航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各个知识并非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出现断层,必然增加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巧用铺垫教学,帮助学生检索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做好铺垫,切实复习好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的“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中有一点是: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教学共案没有设计先复习整数加减法意义这一环节,而是教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直接提问:整数加法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什么?与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二次备课时,我考虑到“整数加减法意义”是一年级学过的内容,课本并没有文字描述,教学时,只要求学生理解,而现在要用文字准确描述有困难,因此,学案设计时,在复习分数单位的基础上,我以填空的形式增加了填空整数加法和整数减法的意义,自学时,学生对照概念,很快理解分数加法、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效果。

二、问题情境,激趣导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使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

公共教案设计是按教材的编排,先教学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再教学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我反复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从新整合了教材,二次备课时,我将例1的已知条件“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提取出来,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了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生日,分蛋糕”的生活情境,根据已知的信息,让学生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分数信息,并提出用分数计算的问题,然后列式计算。这样修改后,在教学实施时,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顺利的提出3个问题:1.课本的加法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2.引申出简单的减法问题: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妈妈比爸爸少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3.提升到整数1减分数的问题:这个蛋糕还剩几分之几?学生从两个数学信息,思维层层递进,同时提出分数加法和减法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列式解答时,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探求解题策略,研究、讨论各种成功的解法,并筛选出最优算法。学生由于在例1中充分理解、掌握知识,例2就作为一道巩固习题,强化学习效果。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积极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巧设错误,防患未然

为了强化学生计算正确率,教学“共案”里设计了大量的计算题,让学生先做,教师再集体订正。我认为这种平淡、机械式的练习犹如“昙花一现”,给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巩固知识的效果不持久。教育研究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这一特点在我们班学生身上显著体现,班上的学生活泼好动,自信心极强,平时爱挑错,以显示自己的智慧。根据这一特点,二次备课时,我预计部分学生在计算时的错误,精简了教学“共案”的计算练习,在学生探究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方法后,增加了讨论“ + = = =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错题的辨析和讨论,以“错”为鉴,真正理解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原理,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有效的突破教学重、y点。让学生在错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并改正,对可能出现的错误预先实行控制,课堂教学效果必将会“事半功倍”!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应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对教学共案的个性化修改要立足实际,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自我完善。这样既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又不会压抑和束缚教师个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让每一堂课都优质高效,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教师的才智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3篇整式的加减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整式的加减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2、使学生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在整式加减中的应用。

教学分析

重点:熟练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难点: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时,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的问题。

突破:正确理解添括号与去括号法则,要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去括号法则什么?

2、添括号法则什么?

3、化简:y2+(x2+2xy-3y2)-(2x2-xy-2y2)

4、把多项式-a2-5ab+6b2-2a+3b-4二次项放在前面是+号的括号内,非二次项放在前面是-号的括号内。

二、新授

1、例1在下列各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

(1)(-x-2y+3z)(x-2y-3z)

=[-2y-()][-2y+()]

(2)a2-4b2=(a2-2ab)+(-4b2)

分析:这是添括号的问题,先明确要求,第(1)题左边第一个括号内的-x与3z应改变符号后放在右边的前面是-号的括号内,而左边第二个括号内的-x与3z无须变号放在右边的前面是+号的括号内。第(2)题左边没有ab项,而右边出现了-2ab项,先把左边的多项式写成a2-2ab+2ab-4b2的形式,然后前面二项一组,后面二项一组,根据添括号法则进行。

解:(1)x-3z,x-3z(2)2ab

*每小题解后,可以用去括号法则,从左到右,进行检验。

例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

(1)写出这个两位数人代数式;

(2)若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求新数比原数少多少?

解:(1)(x+3)+x=11x+3

(2)10x+x+3-[10(x+3)+x]

=10x+x+3-(10x+30+x)

=-27

即新两位数比原来两位数少27

例3某三角形的第一边是3m+2n,第二边比第一边小m,又三角形的周长是6m+8n,求它的第三边长。

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第二边的长,再把周长减去第一,二两边的和可得第三边的长。

解:(6m+8n)-[(3m+2n)+(3m+2n-n)]

=(6m+8n)-(3m+2n+3m+2n-n)

=6m+8n-3m-2n-3m-2n+n

=m+4n

答: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是(m+4n)个长度单位。

三、练习P163:A:3。

四、小结

五、作业

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3

关键词减负增效 知识整理 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99-01

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知识整理策略的背景

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正式出台。这份文件的颁布,一方面,为中小学规范办学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又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背景下,如何调整策略,应对挑战,从而减负增效,保证教学质量,这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例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案的有效利用率、如何提高作业练习的有效性等,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实践。在此过程中我发现,知识整理在教师提高课堂“教”的效率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 知识整理的意义

减负增效并不意味着减掉所有的学习任务,同时又要提高学习效率,而是要通过“完成适度的学习任务,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因此,知识整理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1.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依托学案,对重点知识分层梳理,让学生从预习、上课、课后对知识全面进行网状建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效提高课后巩固、复习效果

依托“复习巩固练习、早晚读材料”,再次对重点、易错、易混知识点等,以归纳、对比、变式练习等方式巩固。

3.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借助知识整理和错题整理,除了有效复习重点知识,还能培养整理、归纳的良好习惯,并且能逐步培养良好的反思能力。

三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知识整理使用的具体策略和实际效果

1.依托学案,进行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根据单元重点知识,特别是一些难点,系统地整理在学案上,易于学生把握,并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如在教授非谓语动词时,把该语法在考试中的重要考查点列出,并配以“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减轻了学习负担。

第二,对新旧知识点前后联系、比较,便于学生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我校使用的牛津版教材的语法呈现较散,某些语法会散落在几本书上,如定语从句、时态等,所以适时地复习、再加上新授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三,用不同的方法呈现知识点,如定义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根据知识点的类型,需采用合适的呈现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语法的教授我们一般采取定义、归纳法,在此基础上,再用演绎法,让学生自主探讨,并解决问题。

2.依托错题集,进行错题分类整理

第一,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如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连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特殊句式等。

第二,对易混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如词义辨析,break up/down的区别。

第三,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注重在情境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掌握知识点。

第四,重视书面表达中的易错词汇、句型纠错整理。这对提高学生整体书面表达能力是有效的途径。

3.依托巩固练习,进行重点知识巩固

第一,每周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巩固学案中的重点知识。

第二,每两周一次的周末练习以强化基础知识为主。

4.依托早晚读材料,进行课本和练习中的重点知识的再现和拓展

第一,每周印发早晚读材料,及时归纳、整理所学的内容,充分利用平时的练习材料中好的词句,紧密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提高知识的复现率,对教学内容也是非常好的延伸。

第二,提高早晚读效率,让学生有目标、分层次地进行记忆。以往学生早读总是捧着一本书读单词,读书效果差。现在利用早晚读材料,学生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记忆。

5.教师督促学生,及时进行知识整理和反思

第一,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如对学案的知识点如何进行“加工”,列出自己的疑难点等。

第二,教师应培养学生质疑、反思、释疑的能力。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除了能有效掌握知识,也获得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第三,教师应培养学生定期进行知识整理的习惯(每天、每周、每月),各个阶段目的应有所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自主学习效果有一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知识整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许多学生有拖拉现象,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

第二,部分学生不善于科学地进行整理,有时只是盲目摘抄,不能进行自主思考。

20 736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