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的叶》教案设计(汇总3篇)
通过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叶子的象征意义,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如何更好地珍惜身边的事物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这是谁的叶》教案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这是谁的叶》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
“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三、研讨
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 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以上是《这是谁的叶》教案设计 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这是谁的叶》教案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叶子的不同特征
2、知道可以根据不同角度介绍叶子
3、感受叶子的多样与奇妙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叶子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根据不同角度介绍叶子的种类
活动准备:
ppt,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蜜蜂和妈妈一起去采蜜,小蜜蜂却捡了好多的树叶,于是他对叶子产生了好奇。
二、基本环节:
1、妈妈从树叶的形状出发介绍了不同形状的叶子,有圆圆的叶子(睡莲),有扇形的叶子(银杏叶),有椭圆形的叶子(槐树),有心形的叶子(绿萝)。
2、还有一些叶子的形状很奇特,比如有的叶子像剑,有的叶子像针,有的叶子像羽毛等。
3、叶子除了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有的还有非常神奇的本领,有一种植物会害羞,名字叫含羞草,只要手指或者其他东西碰到它的叶子,他的叶子就会合在一起,就好像害羞了一样,所以人们叫它含羞草。(含羞草视频播放)
4、植物的叶子从颜色来说,大部分的叶子是绿色的,但有些叶子到了秋天就会变颜色,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红色。
小结:植物的叶子真神奇!
三、总结
小蜜蜂总结了今天它外出学习到的东西,树叶是多种多样的,有各种形状的,比如说有圆形的,扇形的,椭圆形的,心形的等;有神奇本领的,比如说含羞草;有会变颜色的树叶。
活动延伸:
妈妈说树叶的奥秘还多着呢,引发幼儿对树叶奥秘的进一步探索,比如说让小朋友找找我们身边的常绿树有哪些,它们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反思
这节课是中班科学领域的一节课,重点在于让幼儿发现和描述叶子的不同特征、感受叶子的多样与奇妙,植物名称并非学习目标。我从幼儿的已有知识出发,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爱探究的小蜜蜂导入,接着出示各种形状的叶子,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叶子都不一样,接着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幼儿理解,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让幼儿直观感受叶子的多样与神奇,最后让幼儿去说去总结。微课制作反思,初次制作微课,各方面还有待改进,不管从设计还是技术支持方面,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这是谁的叶》教案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4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不同植物的叶,具备了在仔细观察后能从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能力。本课将让学生在观察、认识一些常见叶的特征后,知道叶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并能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叶的特征,再根据植物叶的一些特征去寻找、判断它来自哪一棵植物。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五种不同的树叶,激发兴趣,聚焦每种叶子各自的特征。
猜测板块:主要是通过描述、猜测不同树叶的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
探索板块: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通过找一找活动,明确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探究叶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研讨交流板块:通过实地观察,知道植物及其对应叶的特征,认识到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感受身边植物的多样性,了解周围常见的植物及生长环境,并对观察植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对叶的观察,学生已经熟悉植物的叶,能够使用各种方法观察叶的不同特征,感受每种植物的叶是不同的,能够用画图的方法将每片叶的特征记录下来。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组织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室外学习科学,一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小孩子容易兴奋,他们难以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教师要将孩子们分好小组,明确任务,限定区域,并强调谁都不能跑到别的地方去,然后进行记录、指导等组织管理活动,帮助学生有序的、有效的开展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小板夹、松树叶、银杏叶、小叶黄杨叶、
香樟叶、枫树叶(根据校内植物选择替代品)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叶的特征(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五种校园中常见的树叶:黄杨的叶、紫荆的叶、梧桐的叶、松树的叶和蔷薇的叶,也可换成校园中其他熟悉的常见叶,如香樟的叶,银杏的叶]
上一节课,我们发现了叶的秘密。小朋友们对叶子充满了兴趣,甚至还捡了不少掉落的叶子。今天老师就把它们带到了科学教室,让我们一起请出这些树叶宝宝吧!
提问:这些叶子都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预设:叶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不一样)
2.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哪些特征来认识它们呢?(预设:看形状、看边缘等)
二、猜测:说说这是谁的叶(预设10分钟)
1.秋天到了,落叶掉了。你们知道这些树叶宝宝的妈妈是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揭示课题:这是谁的叶)
(预设1:学生能够说出植物名称,也能描述叶的特征。)
学生回答每种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聚焦特征。
(预设2:学生说不出植物名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片叶子还有什么特征?)
2.提问: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树叶宝宝呢?
(预设: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粗糙度)
3.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的叶,特征都不一样。校园里的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
三、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预设20分钟)
活动一:画叶
1.活动要求:这些植物都长在校园中,我们就去找一找这是谁的叶。
2.请小朋友们用画图的方法,先画出你想帮忙的树叶宝宝的样子,然后拿着它们去寻找叶妈妈吧。
3.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树叶宝宝。(预设:学生画一画我的叶)
提问:你觉得要想很准确地找到叶子,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叶片的边缘、叶脉等)。
4.活动:比一比谁能表现出更多叶的信息。两人小组先商量好准备找哪两片叶,再将叶子画在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
活动二:讨论外出注意事项
1.提问:我们要到校园中寻找叶对应的植物,怎样才能找到呢?
(预设:根据每片叶的特征,按照叶的样子寻找)
提问:如果只有某一个特征一致,能不能判断找对了?
小结:要反复比较,先找到主要特征,再看其他特征。
2.提问:外出活动时,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注意安全、不摘树叶、不随意抓小动物,不去有危险的地方,要做好记录等)。
教师总结:安全很重要!第一,远离危险的地方,遇到动物不擅自触碰;第二,老师会划定范围,到操场以后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在一起观察,遇到问题随时举手告诉老师;第三,爱惜植物,每片叶都是有生命的,不摘叶子;最后,找到了要及时记录。回来之后交流、汇报,你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你在哪里找到的?
活动三:在校园里寻找植物。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研讨交流(预设5分钟)
1.你们找到对应的植物了吗?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的?在哪里找到的?
追问:校园其他的地方还有吗?(食堂旁、操场上、花坛里……)
2.这些植物喜欢生活在那里,有它们需要的哪些环境呢?
(预设:阳光、水、土壤等)
(预设: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在寻找过程当中的经历,介绍自己是如何根据叶的特征找到植物的)
小结:校园里的叶真是多种多样啊,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板书设计】
4.这是谁的叶
叶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
找一找: 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