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分享【最新3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是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分享”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分享

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分享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动物的名称与其居住的地方 知道不同动物住在不同的地方

活动准备:

《这是谁的家》PPT

活动过程:

教师逐步播放喜鹊、燕子、蜘蛛、蜜蜂动物图片 请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动物的家,动物的家在什么地方?动物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等等问题.

——喜鹊是什么样子呢?

——喜鹊长什么样子呢?

——喜鹊把家安在哪里呢 ?(树枝上、树杈上)

——喜鹊的家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这是谁的家?(燕子)

——燕子的家在哪里?(屋檐下)

——你知道燕子的家使用什么东西做的呢?

——春天到来的时候燕子就忙碌的从外面衔来稻草、湿泥、草根等, 和自己的唾液,在屋檐下堆砌出碗型、花瓶型的巢。这样的巢密不透风,非常暖和。

——这是谁的家? (蜘蛛)

——你见过蜘蛛网吗?

请幼儿讨论最喜欢什么动物的家,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家

——小朋友们,看了那么多动物的家,你最喜欢谁的家?为什么?

——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含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分享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认读汉字:珊瑚、草原、羊群、大雁、蘑菇。

2、尝试运用诗歌的重复结构及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大字卡,实物投影仪,诗歌大范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读汉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集体认读)

“那珊瑚的家在哪里呢?羊群的家呢?(认读汉字:草原) 大雁的家呢?蘑菇的家呢?”幼儿逐一猜测后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儿歌。

二、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

1、教师播放诗歌,教师提问:诗歌里说了谁的家?是怎么说的?

2、教师利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

为什么说绿色的草原是羊群的家?

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为什么说广阔的天空是大雁的家?

4、教师出示诗歌的大范例,带领幼儿边指边读。

5、教师请一幼儿上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指读。.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6、教师请幼儿拿出自己的用书自由认读儿歌。

三、教师组织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还有谁的家也是蓝色的大海?教师请幼儿逐一讲述,鼓励幼儿用诗歌里话来说。

2、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仿编的内容连起来,集体朗读。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猜猜看这是谁的家教案分享 篇3

活动目标:

根据小动物的大小特征找到相应的家。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这是谁的家》,铅笔。

活动过程:

1.说说图上有哪些小动物?

2.谁最大?谁最小?哪座房子最高?哪座房子最矮?

3.请你帮助小动物找到它们各自的家。

活动三:

组织幼儿到饲养角喂小鸡。

下午活动一:

体育游戏:我是一只小乌龟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小乌龟,学习模仿它的动作。

活动准备:沙包人手一只、桌子2—3张

活动过程:

1.观察小乌龟,让幼儿模仿小乌龟在草地上四散地爬行。

2.游戏:我是一只小乌龟

要求:请小乌龟们帮妈妈做家务,在背上驮着一只沙包,穿过山洞,把沙包运到家里,在途中不能将背上的沙包掉下来。

3.幼儿游戏1—2次。

20 3918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