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教案优秀4篇
【导言】此例“跨栏跑教案优秀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跨栏跑教案【第一篇】
关键词:教学片段;教学智慧;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21-02
2015年5月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在武汉举行,这是全国最高规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活动。本文选取其中的四节课(教学片段),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和教学设计的角度阐述观摩后的体悟。
一、从课程资源开发折射出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一)课例1:《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
1.“三步球”研发背景
“三步球”是将“沙包”和“手球”结合起来,用手进行传、接配合,三步之内必须完成传球或射门动作的新型球类活动。目前,“三步球”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技战术体系、比较完善的规则和裁判方法,成为一个市级的比赛项目。该项目已获国家专利,并获部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学类二等奖,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出版了著作。
“三步球”的起源是一次沙包打伤学生脸部的“教学事故”,这引发了任课教师拟改进沙包及其运动方式的设想。随后,沙包由原来的玉米、沙子、大米等易造成伤害的物品改为轻软、卫生的棉、线、布等物品,结合手球、篮球、五人制足球的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一路研发下来,成为“三步球”运动。
本课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单元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策略,是这次观摩活动唯一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展示课。
2.分析
(1)一次“教学事故”成为改进教学器材的“诱因”。
(2)排除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学生安全锻炼的教师责任感,及时、敏锐地发现体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成为内在动因。
(3)后期的教学实验、申报专利、科研立项、成果推广,促进这项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研发团队的坚持不懈、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创新“三步球”运动的保证。
3.启示
(1)师生相处时形成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丰富情感,是激发智慧活动、引发创造力的名副其实的动力源。
(2)敏锐的“问题意识”与行动。当沙包打伤学生脸部时,老师马上意识到“问题”源于沙包中硬质内容物,立即产生了改换为软质内容物的想法,这种流动激荡的灵感、直觉是引发创造力的源泉。由此,自然产生出执行力,坚定地在研发之路上走下去,以致有了广阔的前景。
(二)课例2:八年级《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
1.教学片断:自制单杠
王志强老师的八年级《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教师利用10幅自制单杠组织学生进行分步练习,所有练习都围绕着自制单杠进行。单杠动作练习时,两人负责固定自制单杠或抬起自制单杠,一人练习,另一人保护帮助;体能练习时,连续跳过膝关节高度的自制单杠,用自制单杠合作抬运同伴。
2.分析
(1)自制单杠解决了教学中器材不足的问题。
(2)化解了单杠练习时的安全隐患。学生抬杠时根据练习者要求可高可低,有利于练习者克服恐惧心理。若练习者有“落杠迹象”,稍降低单杠,可让其平稳着地。四人分工明确,随时有一名保护帮助的同学。
(3)加强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抬杠同学抬起的不仅仅是一名练习者,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真实场景中让学生明白“责任”二字的含义。
3.启示
(1)突破固定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老师都认为“单杠是固定在地上的”,这种固有的思维限定了老师解决“练习次数,练习效率”的策略。器材上的一个突破,立刻带来练习密度、运动安全、合作互助等多方面的突破,形成一通百通的局面。
(2)创新能力是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的经历、教学经验的积累、洞察问题的深刻性等诸多因素都是因人而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显现出的创新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
二、从教学设计折射出体育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课例3:《高二年级弯道跑》
1.教学片段:体验式学习
郑旭忠老师在田径场的跳高场地上画了两组半径为8米、6米、4米的同心圆,并在最外面的圆上标出弯道进直道的跑动路线。以“体验式学习”展开教学:体验弯道进直道技术、体验各种图形的弯道跑(螺旋跑、切圆跑、旋风跑比赛)。
2.分析
(1)体验式学习,透彻理解“离心力”概念。在弯道跑教材中,教师如果只用语言来描述“离心力”概念,学生只能从认知上了解“弯道跑时身体会被向外甩”,至于“被甩到什么程度?加快跑速身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跑速不减的情况控制身体重心、保持平衡?”等问题是难以知晓的。借助各种形式的同心圆跑,先让学生产生切身的体会,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离心力”概念,为后续学习弯道跑技术奠定了基础。
总之,体验式学习的设计思路大致是:体验弯道跑(同心圆上不同速度跑)产生本体感觉(身体被向外甩)认识概念“离心力”(把身体向外甩的那个力)如何克服“离心力”,保持快速跑(改变跑步时身体姿势)弯道跑技术(身体内倾,摆臂外大内小)。
(2)简便实用的场地布置。二组同心圆占地面积小,使用效率高。学生跑操时也可以使用该场地,能容纳一个教学班,解决场地紧张的问题。
3.启示
(1)从设计“同心圆场地”可以看出,教师本人对弯道跑技术概念有深刻体会和理解。这种“吃透教材”是老师别出心裁、有创意地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一个“小创意”、一个“小亮点”才能由模糊混沌渐变为清晰明了,最终形成教学创新。
(2)对学生建立运动技术的途径、方法的准确理解。运动技术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是一种操作性的知识,主要通过习得的方式来获得。通过“体验”的方式获得运动技术的概念要比通过“认知”的方式获得的概念更有“切身体会”,更加深刻。
(二)课例4:《田径跨栏跑及体能练习》
1.教学片段:“上步攻栏”时的“帮助”
课前准备:陈京来老师在栏架前画好了“起跨点”,并在栏架右侧绑好了软橡胶制作的“软杆”,作为栏架的延长部分,练习“上步攻栏”时,要求摆动腿攻过这个“软杆”。做“上步攻栏”练习时,加了一个“同伴帮助”环节。二人一组练习,帮助者站在练习者攻栏腿一侧,一手托攻栏腿大腿,帮助其抬高大腿;另一手托臀部,帮助其提高身体重心。
2.分析
(1)有效的“帮助”措施。做“上步攻栏”练习时,攻栏腿大腿高抬,起跨腿同时用力蹬地,提高身体重心,这些动作都是比较细微、不易被察觉到的,若学生体会不到“高抬大腿,提高重心”,则容易造成“攻不上栏”,或者怕攻不过去而采用“跳栏”的方式。因此,攻栏时“大腿抬不高,重心没有提起来”成为学生练习时的常见错误动作,也是这一练习的“难点”。帮助同学“托腿托臀”的动作正好有助于克服这一“难点”,成为“上步攻栏”练习中的一个“亮点”。
(2)橡胶“软杆”有助于防止发生伤害事故,有助于克服学生对跨栏的恐惧心理。
3.启示
细节入手,化解难点。从采取“托腿托臀”的帮助方法可以看出,上课教师有“上步攻栏”时“必须抬高大腿,提高身体重心”的运动经历和认识,对“上步攻栏”动作要求有深刻理解,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学生练习时的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老师是难以想到这个很细小的“帮助”方法的。也正是这个超乎常规思维的细微之处,解决了练习的难题。
三、结束语
(1)教师的运动经历,对运动技术属性的正确理解,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从细节入手,为学生铺设一条高效掌握运动技术之路。
(2)教师的问题意识,善于摆脱固有认识羁绊的思维品质,是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智慧的基石。
(3)无论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器材的创新,都需要科学理性的方法,更需要非理性的人文素养的滋润,如:热爱学生、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26-30.
跨栏跑教案范文【第二篇】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改革评价方案,从“刺激”(奖励)入手,以“分数”为突破口,激励学生的尝试欲望,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于是,我对技能评价进行改革,做法如下:
1.水平阶段一测评:规定起评分为50分。在跑…山草香 …道上放置2~5个栏架(男生84cm,女生76cm),栏间距男为,女为。学生若能连续跨过2个低栏者,至少为50分,连续跨过3个栏者,为60分,每再跨过一个栏架则再加10分,依此类推,最高分为80分。
2.水平阶段二测评:起评分为60分。放3-6个标准高度的栏架,栏架(男,女84cm),栏间距男为,女为。学生若能连续跨过3个栏架,则为60分,每再跨过一个栏架,再奖励10分,依此类推,最高分90分。
3.水平阶段三测评:起评分为70分。放3~6个标准高度的栏架,采用标准栏高与栏间距离(男:;女:),学生若能连续跨过3个栏架,分数为70分,每再跨过一个栏架,再奖励10分,最高分95分。
经过三轮(不同栏高、不同栏距、不同栏数、不同起评分)的测评,大家练习的积极性极高,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不断向高一水平阶段迈进,不时引发出了一场场“师生冲突”“学生大挑战”的局面。下面撷取一位女生与教师一段“对白”的浪花:
B同学:老师,我要采用男生测验的标准进行测评,可以吗?
老师:那当然可以,有志气!你想尝试?
B同学:老师,那你要从多少分开始起评?
老师:你跨过两个栏架给70分,跨过三个80个,跨过四个90分,如何?
B同学:老师,我如果跨过五个,你敢给我100分吗?
老师:那当然。
B同学:好,一言为定,老师说话要算数噢!
……
听到这,该生摩拳擦掌,跃跃一试,她准备大展身手?这不,全体同学也围过来,目睹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并大声为她鼓掌加油、呐喊助威!
这位女生果然身手不凡,一举夺魁――较轻松的完成了男生规定标准的五个栏架。看到这种情况,大家深受鼓舞,纷纷抱以热烈的掌声,并积极向老师要“新的起评分”,从而引发了新的一轮“战争”。大多数学生要求重新考评,他们有的要求从60分起评,有的要求从70分起评,也有的要求从80分起评……不管怎样,只要学生每递进一个层次的目标,我的起评分就递增10分的奖励分。
“来者不拒”,只要你完成了自定的目标,可以向高一层次的目标前进、跳跃。于是,大家都在讨论着、互相鼓励着参与下一个目标的测评,而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完成既定的最低目标的情况下,再次的向高一层次的目标递进。
下课了,掌声、笑声、欢呼声、雀跃声还在操场上激荡着……
《跨栏跑》教案【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依据尊重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栏架的设置,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到练习的起点。结合分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1、跨栏跑单元教学预计6~7次课,本次课为第4次课。通过前几次课学习,2/3的同学能较顺利地完成跨栏步和起跑跨过第一栏。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情况,在自选练习起点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基础上,采取分层递进**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内容:连续跨过3~5个低栏 教学重点:跨栏步 教学难点:栏间跑节奏四、教学目标: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采取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通过多种诱导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顺利完成50米跨栏跑。具体目标为:
1、在跨栏跑学习过程中,能说出并运用跨栏步和栏间跑的知识要点。建立完整技术概念;2、结合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使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
3、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程序:
1、队形队列与准备活动:
⑴队形队列:将学生分成四组,跑步——立定练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
⑵准备活动:将学生分成四组,小组长带领各组自编徒手操6~8节、柔韧性练习、诱导与模仿练习等。为跨栏跑的学习做好准备。
2、技能学练:
学法:
⑴采用起跨腿、摆动腿、过栏角以及慢跑过3~5个低栏练习,复习改进跨栏步动作;⑵通过起跑至第一栏以及跨过3~5个低栏,结合标记,使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第一栏与栏间跑结合动作。
**:
⑶在栏架不同难度的A、B、C、D练习区,找到自己的练习起点,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掌握跨过3~5个低栏的技术。
教法:
⑷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与改进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技术上的不足。
⑸结合各组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分析出动作的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
⑹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寻找与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的教育。
3、放松整理与讲评:
⑴放松整理:学生放松走成圆形,在教师语言提示下,采用肌肉放松与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⑵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点评技术要点,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六、本课特点:本课试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练习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栏架的设置,建立A、B、C、D组递进的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满足学生不断的获取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不断地寻找与把握时机,使学生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七、效果预计:
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优良品质。
练习密度预计: 30%--35% 生理负荷预计: 135—145次/分八、对于跨栏跑教材、教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跨栏跑教案【第四篇】
在一堂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
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而跨栏跑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
三、反思
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上一篇:语文教案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