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教案汇总5篇
【导言】此例“《二力平衡》教案汇总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1、运动状态有哪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是否一样,并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二、新课
(一)平衡状态
1、讲述: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平衡力。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板书)
2、除了上述的信息,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你是怎样来判断的?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3、播放多媒体课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板书)
(三)平衡力的应用
1、阅读教材“想想议议”,并完成书上的思考题。
2、完成练习。
三、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P27页
1、2、3题
五、板书
7、5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④在同一直线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教案【第二篇】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二力平衡》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六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需要与补充,也是物理中分析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现实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故本节教学内容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和关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的探究方法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
难点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并由此进一步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中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但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这些错误的经验认识对平衡力理解和应用会产生思维障碍。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以复习旧课、提出新问题引入新课,再通过讨论建立平衡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建立二力平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力合运动的关系并学会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教学资源
木板、木块、滑轮、细绳、钩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自然界是否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3、牛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现实中物体受了力的作用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进行新课
1、二力平衡的概念。
分析讨论:
(1)静止在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出问题:二力平衡应满足哪些条件?
猜想: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实验探究:实验前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然后对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对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参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案,最后让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自主探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分析与结论:让各小组陈述实验结果,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平衡力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提出问题: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力吗?若受到力的作用,这些力一定满足什么条件?请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4、应用讨论。
问题:悬挂的电灯受哪些力的作用?若电灯所受重力大小为200牛,则电线对灯的拉力多大?三、课堂小结
12 - 6二力平衡1、平衡力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1)同物;
(2)等大;
(3)反向;
(4)共线。
3、平衡力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平衡力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教案【第三篇】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复习设疑: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实际上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受力其运动状态是否一定改变呢?力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1、二力平衡定义
学生读图:
分析吊灯、货物的受力和运动情况
教师引导分析:
吊灯——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是细线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吊灯处于静止状态。
货物——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向下;二是钢索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货物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力其运动状态并不一定改变,我们把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学生举例:
请举出两个二力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到的是那两个力,小组交流。
教师讲解:
现实生活中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如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后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的,二力平衡的力的平衡中最简单的情形。
设问:两个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衡呢?或者说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
2、二力平的条件
教师讲解:
由于在实验中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我们先讨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两个力之间应该满足条件呢?
设计思想: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塑料板。要研究的是塑料板两边绳子受到的两个拉力之间的关系。
受力分析:塑料板受到几个力?
学生:三个力:重力、两边细绳的拉力。
教师:如果要忽略重力的影响,对塑料板有什么要求?
学生:应使塑料板受到的重力远远小于两边细绳的拉力。
教师:怎样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学生:塑料板的重力要比钩码的重力小得多。
教师:我们就用重力比钩码的重力小得多的塑料板,这样就可以它近似看成只受到两边绳子的拉力。
实验探究:
当两边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时,塑料板处于静止状态;反之,当大小不相等时,塑料板不能保持静止;
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要使两力平衡,必须使两力的大小相等。
再设问:
只要两力的大小相等两力就一定会平衡吗?
当两边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即使两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要使两力平衡,还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
再设问:
只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一定平衡吗?
当两边的力大小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两个力方向不相反。
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要使两个力平衡,还必须方向相反。
学生归纳两个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应用——问题讨论
例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已知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举例分析:小组讨论。
例2、二力平衡条件的逆应用:即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当这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不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
小结:
板书设计
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定义
我们把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探究:
结论1:要使两力平衡,必须使两力的大小相等。
结论2:要使两力平衡,还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
结论3:要使两个力平衡,还必须方向相反。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平衡【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 : 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 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 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 静止悬挂的电灯。
2)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 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 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工具,实验分析的条件,并思考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力平衡【第五篇】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2.新课教学
[板书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
研究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研究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研究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互相平衡,F合=F-F.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3.布置作业
(1)思考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
(2)书面作业 :课本第108页练习1-4.
(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
(四)教法说明
1.讲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研究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体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学生懂得按照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认识、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明,便于从实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看清现象,可在实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上一篇:《九色鹿》5篇
下一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