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案例【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案例【最新8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第一篇】

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好直观的启发式教学

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等直观手段,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促使他们用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增强运用语言连贯表达思维的能力。1、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例如,我教“Air Pollution”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污染的录像,那些由污染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上“Life in the future”这课时,利用自制的CAI课件给同学看电脑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对电脑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英语课教“我的一家”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语介绍,借以激发学生的家庭观念及热爱父母的心情。从生理学上来说,自信、兴奋、惊奇、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二、要运用好设疑式的启发式教学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子: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认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需要,然而,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查资料,第二天告诉我。这样,我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要运用好讨论式的启发性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相互交谈,大声议论,从而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例如,我在上“Aswan Dam”一课时,待学生理解课文后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问道:“一个国家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钱财建造这么一个大坝,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则时而给予鼓励,时而提出反对意见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看问题更全面。例如,一个学生提出可把大坝上作为公路一段。我就提醒说那会污染水资源,如果一辆油罐车在大坝上翻车了怎么办?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也有类似的条款。其他学生也提出要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水养殖业等等,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思维也非常积极,效果很好。

四、要运用对比式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案例【第二篇】

一、案例选择

(一)案例选择原则

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实践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经常使用的也是非常契合该课程特点的一种方法。将知识点隐含到案例中,通过案例中问题的解决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案例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启发性。典型性是指案例中的知识点要具有典型性、案例的应用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从该案例中推广到某一类问题的解决和应用。针对性是指案例中隐含的知识点是有侧重的,是针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的。实用性是指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是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的。综合性是指案例中隐含的知识点不是单一的,而是隐含着若干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知识点的,通过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学员获得的是对知识点综合掌握的能力,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是指案例能深刻启发学员思维,是能激发学员独立思考能力的,是激励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探究行为的,是能够启发学员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对知识进行建构的。

(二)Excel综合案例

教员在课堂以外的教学准备中精心挑选案例。在Excel的综合练习实践教学中,选择一个从实际生活来的问题作为案例。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某单位引入了指纹打卡系统,人员的打卡数据经过采集后会形成一个打卡记录的Excel文件,图1中给出了该文件的部分打卡记录。该案例具有典型性特点,对于这一类问题具有代表性。该案例具有针对性,是针对排序、函数使用、数据筛选以及分类汇总等知识点的强化练习。该案例素材文件来源于工作和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真正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该案例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多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该案例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其中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简单一步就能完成的。另外,该案例不同于一般案例知识点的考查,它把若干知识点隐含其中,需要经过逻辑分析才能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步骤。案例本身的选择对于实践教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该案例的选择为学员综合掌握Excel相关知识,并真正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托。打卡记录Excel文件,作为实践教学中的素材文件分发给学员,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文件和给定的规则进行相关统计。具体要求:在一段时间内根据收集来的打卡记录Excel文件和具体的有效打卡统计规则统计每个人的有效打卡总次数。有效打卡次数的统计规则为:

(1)一天共有两次有效打卡次数,上午1次,下午1次。

(2)上午08:30之前打卡,为正常打卡签到,在这段时间内多次打卡,仅算1次有效打卡次数。

(3)下午16:00(含)之后打卡为正常打卡下班,在这段时间内多次打卡,也仅算1次有效打卡次数。

(4)其他打卡时间打卡均为无效打卡。该案例电子素材文件和按规则统计每个人的有效打卡次数的要求构成了该Excel综合案例。

二、实践教学实施

(一)布置实验任务

在案例选择和确定与案例相关的基本素材之后,教员分发案例相关资料。同时,教员给学员布置实习任务,如果你是单位的打卡记录管理人员,你该如何做?这样,学员身临其境,角色身份发生了变化,自然引入了情境教学法。杜威认为,有有趣事情可做的真实情境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参与者的兴趣、主观能动性,角色的扮演,则增加了参与者的责任感、目的性。实验任务是基于案例基础上的,教员引导学员明确实验任务的具体要求,这就相当于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只有明确要做什么,目前拥有什么素材文件,才可以进行实验。

(二)引导和启发学员分析案例

该案例具有深刻的启发性,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一步步的从外到里的剖析,才能逐渐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把实验任务布置给学员后,一开始学员有些不适应,不知道如何下手,当教员告诉学员该案例的实施用到的都是原来学过的知识的时候,学员呈现出茫然和不解的表情,这时,作为教员要启发学员思维,不断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从观察案例素材出发,教员引导学员发现并思考第一个问题:

(1)在原始数据收集中,会出现完全相同的记录(行都相同),如何去除重复记录?去除重复记录是在该案例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数据收集本身的原因,在形成Excel文件后出现重复记录,如果不把重复记录去除,会出现重复统计打卡次数的情况。如何能让Excel去除重复记录呢?教员需要启发学员,如果能够按照关键列“职工编号”和“打卡日期”进行排序,那么就会让可能的重复记录连续出现,这时就可以使用递推的方法。如果能够判断后一条记录和前一条记录中所有字段(列)的数值都相等,就可以认为这两条记录是重复的,这样的判断规则贯穿整个记录,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重复”的记录了。“排序”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学员很快就做了出来,剩下的是如何判断重复记录了,“如果满足什么条件就怎样”,教员启发学员这需要用到Excel中的什么函数呢?有些学员已经兴奋地回答“可以使用IF函数”。这时教员进一步启发学员这个IF函数如何写,在什么位置写。通过不断的启发已经越来越接近这个子问题解决的核心了,学员们陷入了深思,教员点几名学员到黑板上写出自己思考的方法。经过几番修改,学员写出了正确的函数:“=IF(AND(B1=B2,D1=D2,E1=E2),”重复”,”不重复”),并把该函数写在F2的位置上,然后拖动填充柄复制公式直到最后一行。至此哪些是重复记录都通过函数显示了出来。随后教员再次启发学员,如何找出“不重复”的记录,作为下一步的数据呢?学员在头脑中迅速地查找已学的知识,很快就使用了“数据筛选”,把不重复的记录筛选出来,并把筛选出来的记录拷贝到了sheet2工作表中,作为下一步操作的数据。教员进一步启发学员考虑第二个问题:

(2)“打卡时间”列(E列)中不同的打卡时间在同一单元格中用“;”隔开,如何把它们分开到独立的列中以方便处理数据呢?教员引导学员观察E列中数据的特点,所有的时间数据是用“;”隔开的,使用Excel什么功能可以分开呢?有的学员马上提出,学过“数据分列”知识点,在这里很适用。当教员肯定了这个想法后,学员们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操作了起来,并成功地完成了数据分列。在此基础上,教员启发学员考虑第三个问题:

(3)如何计算一条记录(行)中,打卡时间在8:30之前的打卡次数,打卡时间在16:00(含)之后的打卡次数?(提示:使用哪个函数)既然“数据分列”完成,打卡时间独立地显示在了各个单元格中,问题转化为了计算在打卡时间区域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学员很快反应到这正是讲过的COUNTIF函数可以实现的功能,教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员很快用COUNTIF函数找出了该问题的答案。在L2和M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E2:J2,“<8:30”)”和“=COUNTIF(E2:J2,“>=16:00”)”,并向下拖动填充柄,这样分别在L列和M列计算出了“上午规定时间内打卡次数”和“下午规定时间内打卡次数”。至此,虽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却越来越接近解决问题的核心了,大家都看到了问题最终解决的希望,学员全神贯注地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做,教员再次启发学员,“目前我们用COUNTIF函数计算出来的是我们要的最终结果吗?不要忘记如果在上午或者下午有效打卡时间内多次打卡,那么上午或者下午的有效打卡次数仅算一次”,因此,就有了如下的第四个问题:

(4)上午08:30之前打卡次数如果大于1,如何令上午有效打卡次数记为1。下午16:00(含)之后打卡次数如果大于1,如何令下午有效打卡次数记为1。(提示:使用哪个函数)教员启发学员,又碰到了“如果满足条件,就怎么样”的问题了,学员们非常兴奋地说了“用IF函数”。的确,在这个案例中,再一次用到了IF函数,分别在N2单元格和O2单元格中分别写入函数“=IF(L2>1,1,L2)”和“=IF(L2>1,1,L2)”,并拖动向下填充柄填充其他单元格,以求出“上午有效打卡次数”和“下午有效打卡次数”。最后在P列使用简单的Excel公式中的加法运算就可以求出“一天有效打卡次数”了。每个人在不同日期的一天内的有效打卡次数终于在教员的层层启发下计算出来,最后一个问题抛出: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第三篇】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始称为”启发“或”启发式“。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启发“主要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如今,启发式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具体情景状态,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一、复习:笔算,67×8,167×28 ;二、试算:167×128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3 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可以用出示下列图形:

宽(高)长(底)

接着提问:①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②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③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

④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要“巧”,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4 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下面试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来说明。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图形、分类,三角形的底及对应的高。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所以通过讲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为学习三角形面积打下基础。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要引导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贯彻启发式教学。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的?得出要把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与三角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任意三角形面积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从中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加上教师的有机讲解、辅垫,学生轻松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案例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计算机教学;案例教学模式

1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了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到更高水平,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并不断推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模式是高职学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是许多高职计算机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2 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案例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了使其行之有效,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备课阶段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来准备特定的案例,并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案例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必要时还应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启发他们结合已学知识,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启迪思维,使同学们有所收获。

高职计算机教学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教师可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通过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让学生在已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上,独立思考或集体合作,有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达到计算机教学目的。

3 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更好应用案例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基石。

一是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案例,最好能建立案例库。案例选编是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工作,教师应该在备课阶段完成。现阶段,很多教师未提前准备好优秀的案例,讲课的时候胡乱编造一些例子,起不到应有的启发效果。因此,教师应课前准备好案例,最好能建一个与计算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相关的案例库,才能在课堂上提供优秀案例有效地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二是案例选择应合适,即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贴近性、切题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等特点的案例,才能用任务、案例、实例和问题,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案例要典型,即案例反映着计算机共性或规律,可供学生在以后学习或工作中若遇见类似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其次,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专业能力,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收集计算机案例,使学生对这些案例内容和产生认同。再者,案例要切题,案例要契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否则容易偏离授课内容,极不利于同学们参与教学,影响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发挥。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与计算机内容相关的有趣案例,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不断启发学生们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最终推动案例教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案例还要范围大小适中、难度适中,且教师不宜准备太多。

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如何围绕案例展开教学,如何使同学们在案例情景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模式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计算机案例以纸质或电子档形式提供给同学们,将案例中要求解决的问题列好,让同学们课后解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先让同学就案例想到的解决方案发言,由此展开教学内容。

二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现场展示计算机案例,通过全班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宜展示计算机典型性、贴近实际案例,以期不同同学或小组能就这一案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三是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利用案例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起到巩固学生已有知识,重现相似案例操作步骤的目的,并让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或在下节课上演示,教师可就课后案例任务做总结评价,对同学们的报告或演示作指导,进一步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使同学们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进步。

通过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许多教师明白,学好计算机最有效的方法是多上机实践,多动手操作,因此,上机实践是最能提高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块。如何将案例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印证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进而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是高职计算机教改重点之一。

在上机实践课上,教师要以任务为引领、以分析解决问题为入手、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来选择经典案例实施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模仿案例。例如,Photoshop是许多高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可为同学们展示经典Photoshop效果图以及操作视频,并为同学们提供处理前的图片,为他们布置根据视频讲解的操作步骤来模仿经典例子的任务,使他们牢固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功能。但教师在运用案例进行实践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只为实例操作而操作的现象,鼓励学生在已有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学知识,充分领会模仿对象的精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模仿中创新。而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引导讨论、关注过程评价、点评互评作品,才能使案例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并不断推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选择案例,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以及将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几个方面使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益成。中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应用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02(17)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第五篇】

1 物理教学中“启发点”的选择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活动,民主相处,教学相长。为使学生在各种启发诱导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精心选择紧扣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一般需要考虑的方面有:

(1)在知识重点处寻找启发点

心理学家罗索指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正确的做法是把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2)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选择启发点

启发的价值主要看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在知识的衔接上选择启发点,能使学生在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延伸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3)从回答问题“卡壳点”挖掘启发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点”寻找的启发点称为“动态”启发点,它是伴随着教学的动态过程出现的,如果启发得当,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

(4)从练习错误的疑难处探寻启发点

在错误之处探索启发点,不仅可以及时纠错,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开启心智,启发思维,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

2 物理启发式教学的方式

叶圣陶曾经指出:“教师是主导作用,益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用。”这一精辟见解说明: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学生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学习需求和认真琢磨的兴趣,学生的“力”要使其“自者”,“用”要使其“自致”,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要靠教师的引导、启发和辛勤培育,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启发需要通过哪些方式,笔者整理归纳出如下方式: 实验启发

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实验会使学生产生“好奇”,教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及探究的冲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大气压的教学,学生感到很抽象,不易理解,可让学生动手做一组由浅入深的系列实验:

①由“水杯一纸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的存在;

②由“漏斗――橡皮膜”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方向存在大气压;

③由“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多大”;

④由托里拆利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的数值及测量原理。

这组实验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教学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疑启发

设疑启发是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努力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启发方法。设疑启发在于通过将设计的难易适度的疑难问题加以发掘深化,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问题。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可设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更好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比较启发

心理学谢切诺夫认为:“比较是人类最珍贵的智力宝藏。”在物理教学应用比较的方法,揭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寻找知识之间的的相互联系,对巩固和深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比较启发是通过比较,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差异,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启发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将两种物理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思维,开阔思路,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本质认识更深刻,更准确。在比较启发中抓住可比知识,运用多种比较手段来启动比较思维,活化思维,开拓新思路。在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进行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深思,就能架起教与学之际间的思维桥梁。例如,讲压强时,举学生熟悉的对比例子:①同一人滑雪与步行陷入雪中的情况怎样?②胖人和瘦人滑雪陷入雪中的情况怎样?启发学生深思,就能沟通思路:“压力作用的效果与什么有关”,学生顿时彻悟:“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情景启发

情景启发是指通过实验演示、挂图、板画、文字叙述等手段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启发方法。例如,讲浮体所受浮力大小的特点时,可在蜡烛尾部嵌一铁钉,使之竖直漂浮在水面,再向水中撒一些盐,让学生观察蜡烛是否上浮,为什么?随着教师进一步提问:“能否水澡不撒盐也能使蜡烛上浮?”这时学生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有的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了点燃蜡烛使之上浮的办法。教师将蜡烛点燃,让学生观察这个物理情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所能反映出的物理规律是什么?学生利用创设和转换的情境,多角度思考问题,活化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归谬启发

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及结论进行评价,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求新求异。例如,在讲“惯性”知识时,由一些学生的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把惯性大小跟速度大小混为一谈。他们往往根据“汽车行驶得越快,刹车越困难”一类现象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矫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局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很难讲深讲透。为此,教师可利用归谬启发来诱导学生。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三个相同的铁球,让其中一个静止不动,另二个球以不同的速度滚动。教师根据学生思维上存在的缺陷有意设问:“假设物体的惯性与速度有关,那么三个小球谁的惯性大,谁次之,谁为零?”当学生中出现争论时,教师随即向出现思维偏差的学生指出:你的结论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矛盾吗?通过学生参与归谬过程“识物讲理”,准确理解了惯性的概念。

研讨启发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识物讲理”,大胆猜想,来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因此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维时也要适应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密度的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建立密度的概念,教师提出了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让学生讨论,如去商店打酱油,打1千克酱油,售货员用提筒提1次,打2千克,就提2次,为什么酱油的质量数可以用容积来量度呢?学生研讨大致可以得出:

①同一提筒每一次提酱油的质量数相同。

②相同体积的酱油质量是相同的。

③酱油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思:

①其它液体,如酒、醋等是否也有这种性质?

②固体怎样?两个完全相同的砝码,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经过学生的研讨,也可以得出:两个砝码的质量和体积都是一个的两倍,其质量与体积之比mV =定值(设为ρ),由此推广到对一切均匀物质都具有上述性质。教师再提出:不同的物质对应的ρ值是否相同呢?比如把1千克酱油和1千克豆油装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瓶子中,会发现什么问题?这说明什么?经学生的研讨,可以概括:不同的物质对应的ρ值不同,ρ值反映物质的特性,由此,很自然地引入密度的概念。可见,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研讨,能启发学生正确的理解知识,培养思维的能力。

激趣启发

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学生思维。例如,在讲热传递时,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水已沸腾了,下面小鱼却安然无恙。像这类“煮金鱼”、“喷泉”、“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实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新奇的现象常常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这种兴趣不只是停留在被观察现象的表面,而要力图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可见,教师以“趣”去启发学生思维,实乃妙法。

悬念启发

悬念启发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达到启发学生的思维的目的。教师先是创造事物矛盾冲突,并使之达到一触即发之势,学生此时急待知道事情的发展或结果,从而造成学生思维紧张兴奋之态,为解疑排难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学习“大气压强”之前,拿着一支盛水的试管。然后把稍小的试管套放在盛水的大试管中。问学生当把相互套着的两支试管同时倒转过来,使其管口朝下,小试管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的齐答:一定掉下来。于是将相互套着的试管倒转过来,使其管口竖直向下。学生清楚的看到:倒转过来之后,小试管不但没有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反而沿大试管闭端上升了。即使竖直朝下抖动,小试管仍然不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强烈的矛盾冲突,引起了学生的悬念,学生纷纷刨根问底。通过悬念启发引入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

设问启发

根据教材的逻辑关系,可以把讲授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发人深省的“问题链条”提出来,让学生回答,从而不断地诱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当学生把这一“问题链条”回答清楚,也就不知不觉中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线索,指出了思维方向,但还必须给学生思维的“阶梯”和“时间”。例如,在浮力应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轮船的原理,可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设问启发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学生常回答:因铁比木头重。)进一步问:同样重的木块和铁块放在水里又怎样?如何解释?待学生回答后,再进一步问: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浮在水面上?这些实例使学生对“因铁重而下沉”的结论产生怀疑。通过设问引发了学生探究新知欲望。进而理解轮船浮在水面上的原理。

参考文献:

[1]吴亚平。引发初中学生物理思维的方法 《物理教学》.1993年10期

孔子启发式教学【第六篇】

1.双向交流孔子讲授仁义礼智,不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地侃侃而谈,弟子循规蹈矩洗耳恭听,而是师生敞开心扉,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问,启迪学生思考。所以遍观《论语》全书,大体记载的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很多问题的解答都是出于学生的发问。《论语•颜渊》篇记载: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在这段对话中,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士要怎么做才能称得上达”,孔子并没有立刻进行解答,而是反问子张对于“达”的理解,让子张先经过一番思考,孔子从中了解到弟子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引导弟子思考“达”的真谛。而如果是古怪刁钻的提问,孔子也来者不拒。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贡,言语功夫非常了得,时常爱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有一次,他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不满足,又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还不死心,继续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试想,如果没有子贡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二人的讨论又怎会如此深入?除了鼓励弟子发问,孔子也乐于与弟子聊天,在平等的沟通中给弟子以循循善诱的引导。《论语》中曾两次记载孔子与弟子关于志向问题的讨论。在这两次讨论中,孔子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友人,倾听着弟子们的志向与抱负,引导他们挖掘内心所求,树立美好志向。一句经典的“吾与点也”(《论语•先进》),更是引起了师生思想间的共鸣。通过平等讨论,既帮助孔子了解了弟子,也帮助弟子了解了孔子,促进了师生关系的亲密融洽。孔子与弟子间的双向交流,有时甚至还会采用辩论的方式。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就与子路、子贡对“管仲是否具有仁德”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试想,如果孔子没有给弟子发表观点的机会,而是直接给出他对于管仲的评价,很可能他就不能了解弟子内心对于仁的看法存在哪些偏差,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正。正是因为孔子给予了弟子发表观点的机会,使得课堂上不再只是师傅一家之言,而是你来我往的辩论互动,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找到更合理的答案。

2.“叩竭法”《论语•子罕》中对“叩竭法”有明确的记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凡事必有两端,譬如终始本末上下正反。孔子就鄙夫所疑之事的始末、正反等两端去叩问推敲,直到问到穷竭处,这正是《中庸》所说的“执其两端,用中于民”———执两用中的意思。这种“叩竭法”,实际上颇类似于今日之辩证法。辩证法讲矛盾,矛盾双方对应而生,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依相存、相互转化。通过辩证矛盾着的两端的对比,受教之人必能从中得到启发,在两端的对比中找到正解。孔子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启迪受教者辩证地思考问题。《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让孔子评价子张(师)和子夏(商)谁更贤,孔子认为“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于过之”,而“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于不及”。子贡听了这个评价,进一步认为子张的“过”比起子夏的“不及”要好些,但孔子却教导他过犹不及,惟有达到中道才为最佳。在这个例子中,孔子正是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启发子贡去寻求德性的中道。

3.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所坚持的因材施教精神。孔子的弟子“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份、物质条件、才性气质等大有不同,但不少弟子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弟子们之所以能有不同的成就,与孔子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正是出于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孔子才能就弟子本身的缺陷入手,对不同的弟子进行不同的引导教育,让他们朝着不同的修养方向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大众化的启发引导,而是体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得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带上了个性化教育的色彩。因材施教的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随处可见,《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是问“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却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我们且看孔子自己的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即为冉有,冉有这个人,平日做事谨慎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冉有“闻斯行之”,听到了就去做。由,就是子路,子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勇刚强鲁莽,行动果决,只要听到了,就一定要去做。为此,孔子曾评价“由也喭”,并认为子路这种性格最后会害了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果不其然,子路最后就死于卫国之乱,可见孔子对其弟子的了解多么透彻。因此,为了规劝子路,孔子让他行动之前应参考父兄的意见,不要鲁莽行事。这正是针对弟子的不同弱点实施了因材施教的引导,防止学生在品性修养上出现“过”或“不及”的毛病。又譬如,“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弟子相继问起“仁”的涵义,但奇怪的是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也没有一次很明确地为“仁”下过定义。究其原因,就在于“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而每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就仁德的路径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去启发弟子思考自身存在的道德缺陷,从不同方向完成自我的道德修为。如果孔子对于每个人的教导都毫无区别,那么就不能针对每个人的长短加以引导,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发挥到极致。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就思想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来说,道德观、价值观等并不像数学、物理等科学性知识那样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在思想道德领域,只要把握住主流取向,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门课不是要教师简单地判断对错,给出惟一答案,而是要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讨论争辩中发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弱点,然后加以引导和规劝。如果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只搞一言堂,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自然无法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此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突出的个性特点之一就在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大学生强烈关心自身发展,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且非常相信自己,笃定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正确的,讨厌被灌输。可是,由于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不够理性,容易冲动,再加上自身社会阅历还不够,容易被一些不良价值观所腐蚀而不自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本或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不服教师所说。只有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然后再针对其弱点因材施教地加以启发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优劣,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对于“基础”课来说意义重大。

2.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到“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问题导入。教材上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点的陈述,要想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可以采取问题导入的形式,把平铺直叙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例如在“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章中,有一个关于道德起源的知识点。笔者在讲述这个内容时,就采取了问题导入法,设置如下几个问题“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道德是人天生就有的吗”“人的道德跟动物的本能情感反应是一样的吗”,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生产实践劳动才是道德起源最重要的条件”这一结论。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比直接说出答案要好得多。第二,随时发问。孔子重视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问,在“基础”课教学中若也能允许学生随时发问,这有助于学生勤于思考,对于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课堂反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课堂辩论。孔子的“叩竭法”强调就问题的两端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最合适的答案。这种方法在“基础”课教学中也可以广泛运用,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课堂辩论,启发学生在激烈辩论中理解彼此观点的利弊,找到正确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设置“维护社会秩序主要依靠法律/道德”这样的辩题,让学生通过辩论体会到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各有优劣,认识到最恰当的约束自身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还是要做到二者结合。第四,主题发言。按照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搜寻相关案例,并对案例加以评析,最后在班上进行主题发言。这项实践活动既可锻炼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又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同时,师生共享案例资源,实现教学相长。第五,小组研究性学习。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研究主题,如“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与幸福指数研究”“大学生信仰缺失状况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去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启发式教学策略【第七篇】

从促进学生开展自适应学习的教学策略来看,在我国的广大教师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只要教师不将知识的结论或问题的答案直接说出来,尽量让学生说出来的,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适应学习。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很多教师将以师生对话形式出现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的一种重要策略。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是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照“低起点、小台阶”的方式序列化地组织起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与基于讲解的、传授式的课堂教学策略相比,这种启发式课堂教学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避免学生采用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法学习知识。然而,启发式教学策略并不是一种理想的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的教学策略。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的课堂中,为了使师生对话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够使大部分学生依据在已有的知识或翻阅课本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推理就能获得答案。当同一个班级中学生水平的差异较大时,这些问题必然会对部分优秀的和落后的学生不适合:优秀的学生认为提问太简单,不值得回答;落后的学生会觉得提问太难,不明白问题之间的关联和意义。即使对于大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由于需要持续地集中注意跟随教师的思路,能够有效应答的也只是少数人。因此,这种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实际上只动员了少数学生配合教师的思考,大部分学生还是被动地跟进,处于接受学习的状态。

我们认为,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或者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他们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第二,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第三,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交流经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机会。

显然,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并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首先,由于需要将问题分解得很细,每个问题的探究空间极为有限,因此,启发式教学很难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完整的问题情境;其次,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很难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来,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也不是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而是如何通过设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再次,在启发式教学中,由于结论是以水到渠成的方式铺垫而成的,学生获得或者理解结论的同时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终结,表达和交流不再有存在的必要。由此看来,启发式教学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自适应学习。

在自适应学习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加强对产生式条件的学习:(1)在具体的实例或问题情境中,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产生式的条件部分,引导学习者从给定的条件推出适当的动作或结论;(2)在实例中展现顺向推理的问题解决过程,使学习者能够建立起简洁的程序产生式;(3)利用简单的再认和判断任务呈现产生式的条件线索,使学习者熟悉各种条件变式;(4)将产生式的条件以不同形式蕴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习者能够敏感地再认这些条件线索。(作者单位:北京师大教育学院)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第八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分子生物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78-02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以直观,信息量大为突出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了大学以往的板书、挂图以及多种教学媒体综合使用的地位。由于分子生物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它与生物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有交叉。因此,分子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也足够大。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正好符合分子生物学的特点,而且还可以针对分子生物学中理论性强,抽象和不可视等导致的教学“难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的媒体动画展现出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几年的教学实践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授课信息量过大,使学生在学习时主动性减小、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所减弱,对授课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2]。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直观性启发、设疑启发、程序启发、讨论启发等启发式教学法的尝试,并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直观性启发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分子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属于文字简单,含义抽象。对于这种概念的讲解,如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不调动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而是把现成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学到一些死知识,只会死记硬背,学习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如果采取直观性启发教学法,就可达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多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的效果。什么是直观性启发教学法呢?所谓直观性启发教学法就是通过展示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实物、数学模型、教具等具体事物,有计划、有目的、有顺序、有组织、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记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种方法[3]。比如在讲解基因家族概念时,不直接给出基因家族的概念,而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组蛋白(组蛋白1、组蛋白2A、组蛋白2B、组蛋白3和组蛋白4)的结构和功能相关图片,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几种生物的组蛋白在DNA中排列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组蛋白的来源、功能和结构几方面思考,从中得出这一组组蛋白规律性的内涵:其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同时,指出像这一组组蛋白的基因就是一个基因家族。这样,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不仅对基因家族概念有了深刻理解,同时还掌握了组蛋白的结构和在DNA上排列方式等有关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学会了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 设疑启发法,引起和强化学生兴趣

设疑启发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设疑启发法,又称问题启发或质疑启发法,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求知的要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5]。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启发法也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B型DNA双螺旋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提出的,从此,分子生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讲解B型DNA双螺旋结构时,会讲到它是由10对核苷酸组成一个螺距,每个螺距高为等。如果这时直接讲DNA的长度计算这时,同学们只能被动的听,可能会显得平铺直叙,枯燥!如果采用设疑启发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如果有一个1000个核苷酸对的DN段,请问你可以计算出它的长度吗?同学们这时会由被动变主动,主动的思考问题,并根据已经讲过的10对核苷酸的长度为,计算出两个核苷酸之间的距离为。知道了两个核苷酸之间的距离就很容易得出任何DNA分子的长度了!此时,再进一步提问:接下来同学们能计算1000个核苷酸的DNA的分子量是多少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不能!教师问:为什么?同学回答:单个核苷酸的分子量不知道!教师答: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4种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330Da,你们可以计算吗?同学们马上回答:能!这样,同学们就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掌握了DNA的结构、长度和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学的灵活、记得牢固。为了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设疑:当先给某一DNA的分子量时,同学们能否计算出其长度、核苷酸对数和转数(螺距数)呢?同学们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通过思考后很自信地回答:能!通过设疑启发法的应用,同学们自然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整个过程中不仅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程序启发法[6]的运用,调动学生解决问题

与基因家族概念不同,由于生命活动的复杂性,有些知识并不是运用一般规律就可以解释的。例如,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通常一个氨基酸是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一个密码子进行编码的,也就是说DN段有多少核苷酸组成,意味着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最大容量为核苷酸的数目除以3。但是,也有例外,ΦX174是一种噬菌体,其基因组为单链DNA,本身只有5375个核苷酸,按3个核苷酸编码一个氨基酸计算,基因组全部的核苷酸都用来编码氨基酸,最多也只能编码1792氨基酸的蛋白质,如果按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10Da计算。该分子编码的蛋白质的总分子量为万;但是,当ΦX174感染大肠杆菌后共合成11个蛋白质分子,总分子量为25万左右,相当于6078个核苷酸所容纳的信息量。是什么原因导致理论推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呢?要解决这个知识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中的程序启发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所谓程序启发法也称“有序启发”,按课题内容的规律性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设计一套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程序,也可设计程序性练习,把复杂问题分解,分散难点,降低思维梯度,用前一问题启发后一问题,用后一问题深化前一问题,层层剖析、环环相扣,最后实现整体突破。因此,对于上面问题可以先从学生已经掌握的遗传密码这一知识入手。遗传密码是将DNA或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这样的启发:对DNA或RNA的阅读方式不同时,会导致什么结果?同学们自然会得出“用不同方式去阅读DNA或RNA序列时,导致编码的蛋白质大小和数量都可能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进一步启发:按不同方式阅读DNA或RNA序列,同一序列上有没有可能编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蛋白质?这时,可能有两种回答,教师可以请回答正确的一组同学陈述他们的理由,最后给出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按不同方式阅读DNA或RNA序列,同一序列上有可能编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蛋白质,这就是导致ΦX174噬菌体能够编码超出自身容量的更多的蛋白质的原因。进而导出重叠基因的概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请一些同学论述自己的观点,从中发现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理解的正确与否,以便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4 讨论启发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智慧

为了启发学生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引入启发式教学中的讨论启发法。所谓讨论启发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形式,可收到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之效果。讨论的问题最好是无标准答案的开放型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引发的越新颖越独特越好,问题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7]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千古难解的哲学和科学之谜。同样,在生命起源时,究竟是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核酸呢?这也是科学领域中还未彻底解决难题!这是因为从现在的生命现象中,既可以找到先有蛋白质的例子:DNA复制过程和RNA转录过程都有大量的酶(蛋白质)参与,换句话说:没有酶(蛋白质),DNA的复制是不可能进行的;同时,又可以找到先有核酸的证据:核酶是一种RNA,它可以在没有蛋白质和DNA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剪切,自我催化作用。因此,在学习了一定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将这个命题交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回顾已学DNA复制过程、RNA转录过程、蛋白质合成、RNA及核酶相关的知识,互相启迪、互相印证、互相碰撞集思广益,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5 避免走进误区

前面我们用到了直观性启发、设疑启发、程序启发、讨论启发等几个方面,都涉及到“提问”这一环节,但要注意的是,“提问”并不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简单内涵,“提问”并不完全等于启发,启发的效果也不取决于提问的次数。所以,我们要善用提问又不可滥用提问,更要杜绝那种“三句半式”的问题,回答是简单的“是”与“不是”,这种绝不是启发式教学,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因此,教师要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还要运用得法,就可以使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警戒的敏锐状态,甚至闪出智慧的火花。从这一点看,教师更要做到思想活跃、思想解放,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思维敏捷而深刻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 张飞云,李玉华。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9(33):154,156.

[3] 叶心伟。略论启发式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5):49~50.

[4] 陈玉骥。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基本要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42~143.

[5] 刘丽,吕维愈。浅谈对启发式教学法的认识[J].石油教育,2001,107(4)88.

20 3014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