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优推5篇】
【导言】此例“《颐和园》教案【优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颐和园》教案【第一篇】
整体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大语文观出发,本课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吸收积累语言,从而去运用语言。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和同学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设计的教学时间可用两课时完成。
一、直观显示,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到过北京吗?那里有天下闻名的故宫、长城、颐和园。今年暑假老师去北京旅游,在那拍了许多相片。今天,我把在颐和园拍的相片带来了。(多媒体显示,显示一张介绍一张)
2、同学们,你们想去颐和园浏览吗?
3、放映《颐和园风光》,观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初步感受颐和园的美和大。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做到了教材的开放,主体的开放。充分地运用了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材料,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认为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了解文章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可在书中画出来。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作适当的点拨。
3、交流所画的景点(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4、同学们,初读课文,你觉得文中所介绍的颐和园如何呢?引导学生再一次认识到颐和园的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请同学再读课文,并把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句子画下来,然后同位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指名回答: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四、品味语句,体会美景。
在以下的教学中,抓住描写各景点的优美词句,带领学生朗读,品味,在读中感悟。
1、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5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多媒体展示长廊画面,结合朗读,让生体会到长廊的长,以及感悟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先让学生理解“掩映”的词义,然后结合第三自然段的语句“八角宝塔形”“耸立”“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金碧辉煌”,认识到佛香阁、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和颐和园建筑的特点。
3、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指导学生朗读时语调舒缓,饱含情感。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体会昆明湖的静、绿。
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是家乡的小溪,水塘或是公园里的人工湖?引导学生回想,把课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4、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结合十七孔桥录像片断,认识十七孔桥特点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五、画图说话,感悟升华。
1、让生根据文章内容,画出颐和园的简单面貌图,找两个画画较好的同学上黑板画(老师可进行指导)。
2、根据课文内容,可随意补充,为自己所画各景点配导游解说词。
3、小组内,转换角色,以导游角色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画的各景点。
4、让刚才上黑板画画的同学作导游介绍景点。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评:本环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朗读、画图、说话,让学生越来越深地体验到颐和园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自豪感也越来越强,这时再去感情朗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体会。)
6、自选一段,感情朗读,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六、课外拓展,练习写作。
1、带领学生到矿公园游览。
2、模仿《颐和园》,进行小练笔。
(点评: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由学习到实践,再回到学习,加强了语文实践,形成了良性循环。)
总评:
本课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在感中悟,悟中画、悟中写、悟中说,形成良好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颐和园的美,熟悉作者的叙述顺序,为走出课堂打下了基础。
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大,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读中悟奠定了基础。通过两次的读书,使学生有了整体的感知,随后抓住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感悟,突出了重点,尤其是“画图说话,感悟升华”环节,充分体现了《标准》的综合性学习精神,让学生通过画、写、说、演,合作学习,再加上走出课堂,实地参观,进行写作,真正做到了《标准》要求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资料提供者: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二篇】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⑴ 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
教学步骤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阁和排云殿
(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 (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17孔桥真( )!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1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和生字词的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那些地方旅游?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出颐和园)你知道关于颐和园的哪些事情?(学生汇报资料)师补充: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都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2、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快速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指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4、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先指读生字。
2、这些字按结构分,可分成几类。
3、重点指导。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会了生字、生词,你们学得很好。那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师: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3、 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⑴ 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⑵ 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⑶ 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
⑷ 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
三、 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
2、、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
3、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
4、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5、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2、指读,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
五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会认“颐、耸、阁、舫、眺、堤、态”这七个生字;会写“殿、廊、柱、栽……”十一个字。
2、会正确地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堤岸、眺望、姿态不一”这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结构严谨,文脉清晰的特点及感悟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
字词的书写,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感悟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多媒体──观看颐和园美景图
1、看颐和园的图片:
同学们,游览了雄伟的长城后,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去另一处地方看看。
2、揭示课题:
这么美丽的风景是哪里呢?
⑴出示课件:
18、颐和园
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写作的思路
1、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⑴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⑵边读边思考颐和园带给你怎样地感受。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课件:
颐和园、柱子、栽种、狮子、朱红、大殿、长廊、耸立、琉璃瓦、佛香阁、金碧辉煌、葱郁、画舫、几乎、远眺、堤岸、姿态不一
先指名读──再齐读。
3、整体感知: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反馈交流:
导:读了课文后你能来说说颐和园是个怎样的公园吗?
⑴学生找到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导: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齐读第一段──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颐和园的哪个特点?
(大、美)
老师插入一个知识:
颐和园占地290.8公顷=29080000平方米约5000个校园大。
导:了解了这个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这句话: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
⑵学生说“美丽”找到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
齐读这句话──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
引到第一段导:
请不同的学生找。
三、再读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2~5段:
说一说小作者游览美丽的颐和园时,一共去了几处地方,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反馈交流:
导:小作者先游览了哪些地方,再游览了哪些地方呢?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呢?
3、理清文章思路: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我们从这些句子中明白了作者游览的顺序,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颐和园吧!
四、精读课文
引:你最喜欢颐和园哪处景点呢?选择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交流:
1、精读第二段:
齐读第二段读了这段话后你体会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⑴出示长廊的图片:
我们一起先去领略一下这条美丽的长廊看看他的魅力吧!一起读!
⑵读完后问感受:
我觉得这是一条很长的长廊。
在文中找句子: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齐读这句话──讲说明的方法读了这句话后你想说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长廊的长(列数据)。
⑶这条长廊很美丽。
在文中找句子: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齐读这句话──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景色十分美丽)。
导:如果当时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伴着徐徐微风,你正走在这条长廊上,深深地呼一口气,你会感到怎样?
指名请同学读──齐读。
⑷朗读体会:
①找到“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再次齐读第二段:
带着你们的感受,伴着音乐,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段吧!
2、精读第三段:
⑴找到“佛香阁”“排云殿”:
走完长廊后作者又去游览了哪些景物?
⑵教学“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①找出这句话:
文中是怎样来描写佛香阁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②齐读这句话。
③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在图中找一找作者所说的佛香阁是哪个建筑。
④看完图后,再自由地来读读这句话,谈谈佛香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解释“琉璃瓦”。
理解耸立,体会佛香阁的高。
⑤想着佛香阁的样子,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⑶教学“排云殿”:
①找到“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
导:作者又是如何来写排云殿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句话,说说作者在描写排云殿时哪个词语用得好?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②理解“金碧辉煌”:
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齐读这句话(先看图,排云殿):
这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多么漂亮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3、精读第四段:
⑴找到:
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导: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作者是在哪个角度看的?看到了那些景物呢?
①找到“宫墙”:
齐读这一句话。
文中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宫墙的呢?
②体会掩映。
③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互相衬托,互相遮掩。)
④体会颜色:
找到描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⑵找到昆明湖:
看着这么美丽的昆明湖,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语言来读一读吧!
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指导:
读得轻。
齐读这一句话。
⑶体会“滑”:
拓展:
假如此时你正坐在船上,听着悠悠地桨声呼吸着新鲜空气你有什么感受?
⑷找到“城楼和白塔”:
①作者是怎样观察到城楼和白塔的。
②齐读第四段。
4、齐读第三四两段:
导: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了这些美景,让我们伴着音乐,随着作者再去走走吧!
5、第五段:
⑴自由地读第五段:
找到“堤岸”,读相关的句子。
⑵找到“小岛”读相关的句子。
⑶找到“十七孔桥”:
导:说说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找词语
柱子多──找词语
狮子多──找词语
想象一下狮子会有哪些形态?
齐读2~5自然段。
导:作者一路带我们去游览了那么多的景点,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
五、结课、布置作业
1、提醒难写的字,及容易写错的字:
栽、雕、廊。
2、画词语、抄词语。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长、奇、美
山脚: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山上: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颐和园》教案【第五篇】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扫除阅读障碍。
2、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3、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4、理清思路:
游览顺序(地点转换的顺序):
大门大殿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5、分小组,试着画出公园全景图。
(熟悉课文内容和描叙顺序)
6、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讲总的印象:“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段(2~5):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6):.总结全文,赞叹颐和园景色之美。
文章结构:总—分—总
三、细读课文,讨论问题
1、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
①长②美
2、登上万寿山,能看到怎样的景色?
①山上,佛香阁、排云殿
②山下,昆明湖
3、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四、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总结
以《颐和园》为例,学习怎样作文:
㈠写什么?(审题)
确定中心:“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㈡怎么想?(选材)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㈢怎么写?(组材)
1、按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重点介绍(有详有略)
3、首尾照应。
上一篇:幼儿园小熊教案精彩5篇
下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