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彩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提示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出话题

1同学们,大家好!先请大家看一个词语

※——课件(文字):大自然

(1)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大自然里有些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课件: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2)面对这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你想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动画提示: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大自然像母亲,无私地给予人类一切;大自然像智慧老人,启迪人类不断创造,也有人说大自然像本无字书,写着无穷的奥秘……那么,在现代诗人孙友田的眼中,大自然又像什么呢?)

※——课件(文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起读课题

2、咦,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这个“课本”里又写了些什么呢?

※ ——课件(文字):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首诗。

板块(二)了解诗意

1、 请每位同学先把课后的生字、词语读准确,然后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的时候,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课件(文字): 饱 览lǎn 云 锦jǐn 胸 襟jīn

敞chǎnɡ开 微 风fēng 相xiāng聚

芬fēn芳fāng 苍cāng劲jn 黄hung昏hūn

先自己读读,能找到它们读音的特点吗?

◎动画提示:读准字音

(2)同学们真聪明,这里的绿色字都是前鼻音,而橙色字都是后鼻音;

(3)请跟我一起读一遍:第一行,注意前鼻音的发音……;第二行,注意后鼻音的发音……;第三行要同时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

2、 俗话说得好:旧书不怕百回读!请你默读全诗,看看一共写了几个小节,每一节又写了什么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思考、讨论。

◎动画提示:了解内容

(通过仔细的阅读,大家一定明白了,这首诗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节:写了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五节:写了我们投入大自然,勇敢探索,就一定会收获成果。

第三部分是第六节:写了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动画提示:获得发现

你发现没有,哪几个小节的内容是相同的?

你们真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回答正确,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两个小节为什么要相同呢?请大家说说。

◎动画提示:请你说说

(3) 嗯,同学们说出了一点儿意思,确实,这两节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课题。但是,这两节放在一头一尾,作者如此安排可是独有匠心的啊,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最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板块(三)品读感悟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诗歌的第二部分品读感悟: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课件(文字)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大家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读2—5节,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出来。把你找到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交流。

◎动画提示:边读边画 一起交流

同学们一定都找到了吧!

※——课件(文字)点击后依次每行出示: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鸣禽 野花

青山 绿水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绿色课本内容丰富,有许多的事物:在第二节中,有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第三节中有鸣禽、野花;第四节中有青山、绿水;第五节中有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

这四组不同的事物就仿佛是大自然的4页书,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沟通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置身于原野、森林、高山……亲近大自然。)

(3)这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2 ※——课件(文字)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1)请同学们在四人学习小组中,再细细品读2—5节,一同讨论,合作学习3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动

画提示:合作学习 共同探讨

(2)在共同的探讨中,同学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发现了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大自然的:第二节的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的美丽是亲眼所见的,第三节的鸣禽、野花的联欢是亲身参与的;第四节的青山、绿水的对话是亲耳聆听到的;第五节的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这些美好的事物是用心感受的。

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正因为如此才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课件(文字)点击后依次出现“破折号和后面的文字”:

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亲眼所见

鸣禽 野花 ——亲身参与

青山 绿水 ——亲耳聆听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用心感受

3、读完第五节后,你一定发现这里还有个空,可以填上很多内容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去感受大自然呢?请你发挥想象,像诗人一样来创作一段。

◎动画提示:写一写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课件(文字):挥动有力的双臂,

去触摸太平洋跳动的脉搏。

迈开坚定的脚步,

去丈量喜玛拉雅山的高度。

你受到启发了吗?看来诗歌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填上很多内容。但是,诗歌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意味深长。

板块(四)反复诵读

1、同学们体会得多准确啊,请你把刚才的体会融入诗歌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读。

(1)读的时候要注意:无论读到哪一节,都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眼睛看到了翠竹松柏、你的耳朵听到了青山绿水的对话……带着想象来朗读,能把诗读得更美。请一位同学来读给我们听听,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动画提示:读一读 评一评

2、面对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读这首诗了,请各位小评委给我打打分吧。

※——课件(文字)分屏出示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朗读诗歌真是一种享受啊!我感到快乐温馨、豪情壮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来,配上优美的音乐,我们一起分节朗读,2—5节分别请4位同学读,首尾两节一起读。

※——课件:音乐+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4、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谈。

◎动画提示:谈一谈

是的,正像大家所体会到的,文章首尾呼应,诗句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两个“去吧”,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绿色”点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篇末是对全诗的升华,激发少年儿童勇敢探索、勇于实践,朗读时要注意对比。

板块(五)活动拓展

※——课件:每人搜集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开个“大自然的赞歌”诗歌诵读会。

三 教学备注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充分的想像,将文本读通、读实、读厚。

2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第二篇】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学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学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引导质疑,读题后,你有何疑问呢?(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疑问,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边读边做标记,读完后可四人交流。)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提醒学生读准览、芬、馨、襟、昏、瀚、耘均为前鼻音)

4、指名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这节写了谁去召唤谁呢?(是祖国召唤孩子们,是作者在召唤孩子们。)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呢?(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3)、自由读。(要读出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体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盼。)

(4)、指名读,加深理解。

3、学习第二至五小节:

过渡:在第一节,作者深情地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1)、自由读第二至五小节,思考并讨论: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2)、小组讨论,并做好交流记录。

(3)、交流汇报:

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发现。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丰收的场面、和那人们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场面都是那么美丽!练习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节。

B、我们不仅要仔细发现,还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那动听的声音。读第三、四节,结合插图,理解温馨、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满的奇趣。

C、大自然的美丽真是无处不在,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赞美。深情地朗读第五节。理解明媚。

(4)、根据板书,小结。

(5)、感情朗读第二至五小节。

4、学习第六节: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的什么?

(2)、这一部分总结全诗,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迷人的课本,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进一步升华,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3)、自由练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这首诗紧扣文题,一气呵成,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附板书:

看:翠竹松柏

1、去打开大自然

果园沃野

神奇美丽

绿色的课本

听:鸣禽、野花的声音

勇于探索

山、水的声音

赞美:绚丽多姿、气象万千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三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以清新活泼而又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 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 “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多边对话。很显然,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设问激起了课堂上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多边对话中, 生成的不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这样的课堂唤醒了自我,激活了感觉,调动了情感,孕育了兴趣,使阅读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事实证明: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采的课堂。惟有“真课堂”,才能“真精彩”!有了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文本间互动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 “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四篇】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感悟文题丰富的含意和形象的比喻,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读、想象、积累、内化,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程实施:

预习作业:

1.读通读顺课文,写批注。

2.自学生字词:描红、组词、解释。

3.概括主要内容。

4.提出1——2个问题。

一、揭示课题,问题深入

1.直接揭示课题。

2.小黑板出示预习时发现的价值问题: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二、品读文本,想象画面

1.探讨问题一: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过渡学文:

我们讨论的是现实中的大自然和心中的大自然的关系。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的大自然吧。

4.(1)出示:(      )的绿阴

(      )的空气

(2)完成填空,想象画面。

(3)诵读第一节。

5.(1)出示:(        )的翠竹(        )的松柏

(         )的果园(          )的沃野

(2)完成填空,想象画面。

(3)大自然真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所以我们应该用明亮的眼睛去看,用最绚丽的色彩去描绘它,来吧,让我们把感受到的诵读出来。(相机板书:看、描绘)

6.(1)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再来侧耳倾听它们的声音、闻闻它们的气息。(相机板书:听、闻)

出示:鸣禽、野花、青山、绿水

(2)想象画面,练习说话。

鸣禽在欢唱,听听它们在说什么?

野花灿烂开放,自由舞蹈,它们又说什么?

巍峨的青山满环激情地说——

浩浩荡荡的绿水语重心长地说——

7.朝霞满天,片片云锦,大自然为我们送来——

晚霞绚烂,微风阵阵,大自然为我们留下——

8.选择喜欢的小节读读。

三、深入探究,感悟内涵

1.过渡:有人说课本是大自然的无字书,也有人说,大自然是蓝天下最大的课本。你们说说: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2. 追问:你觉得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3.想象画面,交流。

并相机板书:语文书、数学书、哲学书、科学书、历史书……

4.写话练习:‘‘以大自然是本          课本(书)”为开头写一段话。

四、交流总结、布置作业

1. 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2.作业:诵读全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看                  美术课本

描绘                 语文课本

听                  音乐课本

闻                  科学课本

想象                历史课本

……                ……

教后反思:

以诗歌的方式展开教学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后反思

最近,一直在反反复复地阅读商友敬先生的《语言 情感 想象——谈中小学诗歌教育》,对我的触动很深。 “诗歌教育教学,应该围绕着三个维度发展。一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修养,二是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三是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这话将永远铭记于心。

紧紧抓住“语言 情感 想象” 三个关键词我走近了现代诗人孙有田的《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以我的视角、诗歌的特点解读了它:诗题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于是,我就循着诗歌的特点,以以诗歌的方式展开了我的教学——

一、初读交流、感受诵读

揭示课题后首先就是“初读交流、感受诵读”环节。在这里,围绕“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话题,学生畅所欲言,敞开心扉,描述心中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亲近的情感。心门打开,一切就犹如行云流水了。

二、品读语言,想象画面

在这一环节中,我紧紧抓住诗人描述的几个意象“绿阴、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等让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并相机指导学生感受诗人选择这些意象的慧心,当学生有了这样的画面感这样深入地与诗歌的语言亲密接触后,他们的朗读已无须指导任何技巧,都能深情诵读。

三、积累语言,感悟内涵

“语文教学首先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然需要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薛法根)一直以来,我笃信语文课堂就是儿童与心中的诗音、与人类文化、与一切美好的情愫积极对话从而构建自我的历程。我想适时适地的“写话练习”对于儿童语言的积累、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今天,我依然让学生通过品读、想象出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写话练习:‘‘以大自然是本          课本(书)”为开头写一段话。

从学生的作品反馈来看,这本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的课本已在他们心中悄然打开。我坚信,怀揣着“语言 情感 想象”, 以诗歌的方式展开诗的教学,诗之树定会在学生心中蓬蓬勃勃地成长,日益挺秀的。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第五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后杂想

一直以来,我都为学生课堂反应的木讷而苦恼。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满怀期待地问下去,很多时候得到的却是无言的冷对,每当那时,我便感觉心寒,有几次甚至动怒,结果却更加糟糕。自责、埋怨、气愤……一股脑涌上心头,仿佛有一块巨石严严实实地压在心头。

升入五年级了,我感到再也不能这样了。于是,开学初,我就大力鼓吹课堂积极举手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语文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它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宇宙苍穹,小至花鸟虫鱼,世间万事万物尽收“囊”中。从这门学科里,我们可以跨越时空,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迷人风景,可以迈进故事王国,聆听一个个绚丽多姿的故事,可以与先圣今贤对话,获得智慧的启迪,精神的滋润,可以浸润在母语世界,领略母语的丰富与微妙……我甚至还把从孙建峰老师那里学来的一句“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一次次地念叨给学生听。期望有更多的学生勇敢自信地表达心中的想法。

今天,我走出《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课堂,顿觉轻风拂面,神清气爽,因为,我这“欲望的深壑”终于在今天的课堂中得到了“填补”。

说来惭愧,对诗歌的教学,我向来恐惧,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能够背出便万事大吉。诚然!这应该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却让我颇伤脑筋。在备课时,我想细化设计,精心预设,却难以下笔。无奈之下,只是列了个提纲:1、细细品味课文,扣住有关词句去体会、评价这“课本”怎么样。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深入研读。3、体会这“绿色的课本”如何去打开。第二版块几乎是完全的“生成”,究竟学生会有怎样的体会与感受我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怀揣着忐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大自然之旅”。开始交流了,学生的反应与我的预想相差无几——了了几只手,真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面露嗔色,而是微笑着请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选择的是第四小节,她说,这一节是祖国山水的呼唤,是在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勇敢地向前进。不然,就没有无法获得成功。我心头一喜:头开得不错啊!于是,我大家称赞,鼓励学生围绕这一节继续交流。大概是受到第一位女生发言的启发,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纷纷发言,有的说:要想看到山上美丽的风景,就要勇于攀登,不能半途而废,这里山上的美丽风景其实指的是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有的说:这句话是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祖国山水的话,号召我们少年儿童要有勇气、有胆量,去挑战困难和挫折……接着,我通过引读、男女生分别读的青山、绿水的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读书内化。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时而激情范读,时而盛赞学生的发言,时而指导学生读书,学生们兴致勃勃,饶有趣味地朗读课文、畅谈体会。都能比较好地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意境和绵绵意蕴。比如,一名男生在谈到“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时说道:这句话描绘的景色可真美,而且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像翠竹一样的挺拔,像松柏一样苍劲。这样的体会可谓是独到,充满了个性化色彩。

整节课,我都处于欣喜若狂的状态,结课时,我对学生说:我没有想到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如此丰富多彩的体会是你们用心读书的结果。你们是我的老师!孩子们会心一笑,我继续“鼓吹”:语文课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读书体会,因为每一个体会都是智慧的结晶。老师讲得再多,也仅仅是一种智慧,如果每个人都发言,那么我们在一节课上,我们就收获39种智慧。(我们班共39个人。)

最后,我们在齐读声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

回想这节课,我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除了归功于此前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有这么两点因素:1、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每次学生的发言我都没有像审判官式的给出一个冷冰冰的对与否的评价。对回答得好的,我加以鼓励,对于回答有所偏差的,我强调这是他的独特体验,鼓励继续交流。2、营造了一个浓烈的情感氛围。充满激情的课堂评价语言,对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深入挖掘,让学生的身心被情感浸润着,在这情感的催发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恐怕“情动而辞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凤凰网友:

什么是课堂上最美的风景?

邓斑竹所说是其中的一种胜景!邓斑竹用自己的教育实践讲出了一些所谓理论教育家所梦想的境界!

不过,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比如,一名男生在谈到“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时说道:这句话描绘的景色可真美,而且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像翠竹一样的挺拔,像松柏一样苍劲。这样的体会可谓是独到,充满了个性化色彩。

这位学生的体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还可以受到人格的熏陶,这样打开的欲望就更强烈!

我还没有教学这篇课文,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入手教学这篇文章:

问题定位:

1、大自然的课本是什么样的?

2、如何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3、为什么要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研读探究: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有体会有感受的随时写下记下,花十分钟

2、围绕三个问题交流

第一个问题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一些浅层的词组,如:苍劲的松柏等

深一些的层面让学生回答,打开大自然的课本,我看到_______,我听到___________,……我感觉到___________(其中省略号可以自己填写)

第二个问题教师板书一些关键词:发现、描绘……

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围绕课文交流,然后围绕《人类的老师》以及《大自然的灾害》来交流,让学生对打开大自然的课文有一种科学的认识

3、回答课后第四题

以上是我的教学思路,请大家指正!

对<<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问发表点个人想法:

本人觉得这篇课文可以用两个问题概括:1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2怎么去打开?

另外,对第一个问题决绝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解决另一个问题:我们人应该想大自然学点什么?

课文的个个小节都明确的告诉我门了!如学习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等等。教师只要组织学生集体学习第二

小节,剩下的3 4 5 可以自己解决,或者小组讨论后解决。

第二个问题重点是抓动词,学生抓动词后理解 朗读!有了第一个问题做铺垫,学生很容易解决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读的训练和拓展了!

读,1和6段一样,但感情有区别老师门应该有体会,不多说,2 3 4 5段各有特点,在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

该贯穿。到这里读的时候应该可以很好的解决!

最后,拓展就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打算,可以放一些名山大川的图片,以及一些大师关于自然的豪放的

诗词名篇!最后以  "我想"开头谢谢自己的想法,下节课交流!

20 2702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