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案实用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孟子二章教案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孟子二章教案1
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 C 解析 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从材料信息可知,唐高祖时尊道、武则天时礼佛、唐武宗时“灭佛”,但儒学的地位并未动摇,这说明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C项。皇帝的好恶会影响宗教发展,但A项中“决定宗教兴亡”的表述过于绝对;从“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可知B项表述不当;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从反面说明佛教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排除D项。 2.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鹧鸪天》中曾写道:“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宋学代表人物程颐听到此句,变色曰:“鬼语,鬼语。”这说明程颐() A.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B.对遣词造句要求极高 C.对鬼神存敬畏心意 D.主张压制感情和灵性 答案 D 解析 程颐的话反映了其代表的程朱理学强调对人个性的压制,正是基于此,程颐说“无拘检”“过谢桥”等是“鬼语”。A项与材料意思相违;B、C项都不符合材料意思表达。故选D。 3.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观念与理学的关系。重血缘、重宗法、以家庭为本位、以孝悌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程朱理学倡导的“三纲五常”是一脉相承的,因此,C项正确。宗法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无法解释修家谱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其影响延续后世。 4.《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 A 解析 B项孔子地位动摇,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故排除;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经商,C项与题意没有关系;《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生活,所以D项也不正确。理学大师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故A项符合题意。 5.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 B 解析 孟子的“民贵君轻”体现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意思是:百姓要屈从君主的意志,君主要屈从天的意志。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中的“仁爱”、D项中的“德治”材料均没有涉及,故排除。 6.“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汉代儒学主要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吸收了汉朝的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该思想包含“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材料中“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以及皇帝的统治与天的统一思想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本题选择D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 C 解析 南宋朱熹将《孟子》一书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孔孟之道”,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血缘制度已经开始瓦解,A项说法错误;“仁政”理念一直是儒家的主要思想,排除B项;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影响没有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深远,排除D项。 8.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吸收阴阳家、道家的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并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故选C项。 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了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归于儒家,主要是因为儒家融合了先秦各家思想之精华。实际上反映了秦汉以后儒学吸收儒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精华,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使之适合统治需要,B项符合题意。C项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是宋明理学;A、D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 10.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由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人性,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社会,因此社会上节妇得到政府的表彰。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女权意识觉醒是在近代以后,A项错;C、D两项与节妇增多没有必然联系。 1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 请回答: 据材料,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答案 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解析 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可从佛道思想对儒学的挑战、宋明理学家的创新等角度作答。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答案 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解析 “不同之处”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弄清孔孟儒学、汉代儒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孔、孟和汉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然后指出两者的不同所在;“发展”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学特有的内容即可。 13.宋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答案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示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宋学产生的背景,考查学生论证、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概述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再联系宋学的主要内容,抓住宋学重建儒学、规范秩序、突出封建伦理道德等关键点与材料所述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所选材料应与宋学兴起的原因有关,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表述言简意赅。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西汉)刘向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3)对材料三中荀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1)主要观点:人性本恶,可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认识它并运用它可造福社会。 主要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不同境遇:西汉推崇;南宋冷落。 主要原因: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巩固“大一统”社会的需要,荀子思想适合这一需要;南宋,理学兴起和发展,其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善。 (3)在社会转型时期,荀子约束人的放任行为,建立秩序的思想对整合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借鉴意义。荀子强调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有助于当代的法制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荀子的思想。第(1)问,根据材料“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即可概括出荀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即可说明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二“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即可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根据西汉和南宋的政治统治、社会背景即可说明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即可概括出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 下面提供三种不同观点供参考。 观点一:赞成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观点二:反对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观点三:对董仲舒思想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史实依据:可以参考上面两种观点的史实,从略。 解析 本题属于探究型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孟子二章教案2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他突破世俗,关爱他人;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斥祭海鸟,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创立私学,教化子弟;著书立说,影响后世……
据记载,柳下惠辞去鲁士师后,54岁开始在鲁教育门人,85岁食邑柳下后,从游者越来越多,只他90岁那年正式上门求学的就有上百人。九旬高龄仍不遗余力从事私学,实为难得。柳下惠享寿百岁,门生不计其数。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柳下惠门人,除了展喜外,还有施仲良。柳下惠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也深深地地影响了比他晚一二百年的孔子和孟子,这在孔孟的著述中,可以得到有力的印证。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被罢免,却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的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是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展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直道事人,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出兵讨伐鲁国,鲁国国君问他如何措辞才能使齐国退兵时,柳下惠直言齐出兵是因为鲁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是自取其祸。最后其弟展喜以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而片言退兵,才避免了一场血战。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信仰,道德缺失,如脱缰的野马,恣意横行。
孟子二章教案3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论语》和《孟子》,重读孔孟,感悟孔孟情怀。
孔子,孟子两人都推崇“仁”,都讲“仁者爱人 ”,那么,二人眼中的“仁”有什么区别呢?这是许多学生关注的问题,当然也是教师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其实我们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我们可以把两课中有关“仁”的内容找出来,分析比较,就能得出答案。
《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含义不完全一样。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仁,即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忙,回来又扩充到“泛爱众,而亲仁”。弟子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强调人要通过道德克制自己,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仁”的境界。孔子提出“刚毅木讷为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告诫人们处世要有修养,不要夸夸其谈。此外,“仁”还包括孝、悌、忠、信、智、勇等方面的内容。可见,孔子眼中的“仁”内涵丰富,偏向道德范畴。
《孟子》一书中没用直接论述“仁”,而是将“仁”与“义”结合,希望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即“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从而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另外将“仁”形象化为“不忍之心”,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性善论”,进而提出“仁政”思想,即要求统治者爱民保民教民,使人们安家乐业,从而成就王道。可见,孟子的仁政更多的是规劝统治者施行仁政,偏向政治范畴。
通过比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仁”的侧重点不同
孔子的仁政思想比较模糊,孟子的仁政见解更具体,实用,更有针对性。孔子更多地要求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性,虽然也提出了把“仁”与“德治”结合起来,要当政者“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但这样的论述很单薄。而孟子的仁政思想则具体的多,他多次向君王描述他的“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的理想蓝图。要爱民,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要保民,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使民有“恒产”安家乐业,他们才不会为非作歹。有了物质保障,再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样天下便可大治。
2“仁”在仁政中的体现有所不同
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结构和以“仁”为核心的社会修养学,更注重人的内在的自我修养,靠人的自觉来维护社会秩序。因为孔子认为君臣父子是“礼”的核心,臣下是不能冒犯君上的。相比较之下,孟子则鲜明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与百姓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得主张。”他甚至还说:“牺牲既成,粢盛即洁,祭祀以时,然而汗干水溢,则变社稷。”当君主不仁时,民可罢免他。“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民众可以诛杀一夫”,孔子是没用提出这样主张的。
3“仁”在孟子那里更有斗争精神,更具人民性
通过比较,我们弄清了孔孟对于“仁”的不同认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差异?我想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我们还是用刚才的比较阅读法来解决。
《论语》是语录体,本身记述言行比较简单,而《孟子》大多演化成对话体,记述比较详细,议论增多。
因此,体式不同是一个原因。
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虽然社会动荡,,但周礼还在,战争还未波及全民。孔子希望用周礼重建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要求个人以自我控制克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而一百年后的孟子处于战国时期,那是“礼乐崩坏”,诸侯各国相互攻伐,战争已波及全国。孟子看到百姓流离失、饿殍遍野的景象,极为不满,他渴望统治者能关注民生,爱民,教民,让人安家乐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时代不同是另一个原因。
孟子二章教案4
关键词高三语文;整合式复习;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当前高三语文复习模式一般为三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查漏补缺。在第一轮时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教学。进入高三第二学期后,语文教学一般进入了二轮复习即提升能力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定位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此时的高三学生经过较长时间专题复习和题海训练之后,各考点的细实落实基本完成,学习相对枯燥,效率低下。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复了各考点本身的纵向继续落实之外,更应该注重点面结合,即以考试说明为基础,以考纲要求的语文学习能力层级为核心,抽取各专题之间的规律性东西进行整合,借此优化学生解题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从这一角度,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了以下一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展示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选自《孟子・粱惠王下》)
[注]①运:转
1.请学生读该文段并断句(限6处)。
2.说明断句的依据,并翻译断句处文言文。
3.在上述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概括?
明确:本语段是齐宣王和孟子之间关于战争的对话。在对话中,齐宣王和孟子两人在伐燕胜利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孟子认为应该以燕民的意志为转移也即:民悦则取,民不悦则勿取。同时在这里孟子也提出讨伐的对象必须是政治腐败,暴虐无道者(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章句下》)。孟子的战争观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4.联系我们学习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关于孟子思想的内容,说说选段的思想和孟子的哪个思想是一致的。
明确:孟子的战争观是其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5.在我们学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与选段内容相关联的还有哪些思想?
明确:主要是孔子的“仁政”思想: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还有墨子的“非攻”思想: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墨子。非攻上》
6.在此基础上,请按照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给这个文言语段拟题目,并配有相对应的答案和拟写的评分标准?
二、课后教学反思
在高三第一次市统考之后,笔者统计学生得分情况时意外发现学生的文言文得分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得分较低。其中文言实词、翻译和传统文化经典第二题失分非常严重。通过实际观察,较多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特别是在进行文言文中部分字词细致讲解的时候,课堂十分沉闷,效率不高。这就要求立即调整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对该类题目的注意力,以此实现在细微处得到更多的高考分数。
笔者所选的《孟子・粱惠王下》篇幅短小,既是文言文,同时也承载着经典的文化思想。篇幅小,学生的畏难意识就不强烈,内涵丰厚,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此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整合:
1.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线。本次微课主要以六个问题贯穿,按照思维规律层进。先是感受与鉴赏古文,在阅读作品,品味语言中,感受其思想,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微课中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涉及到了《考试说明》中的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为C。再是思考与领悟,通过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对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第三题涉及的能力层级是D。
2.综合运用了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听课效率最差,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剩5%,其次是阅读10%,声音/图片20%,示范/演示30%,实际演练/做中学可以高达75%。而实践证明以拟题代替做题这种反弹琵琶式的复习模式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有非常好的效果。第五题和第六题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涉及的能力层级是F。
从最后学生呈现的课堂展示来看,这次课的应该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按照2016年《浙江考试》中的语文参考试卷,第23题、24题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在拟写题目是最终也是按照两题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展示中,角度非常多样化,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说他们经过了比较细致全面的思考,对自己的相关知识结构做一个很好的整合。如有学生的问题是《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同时两个问题基本能呈现阶梯式上升难度。如有学生的两个问题分别为:这段文字体现的孟子的战争观是什么?结合《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政的片段,说说孔子与孟子的战争观的异同。在拟写答案和评分标准部分有同学拟了:“请评析孟子的战争观与墨子的战争观的异同”一题,他给了详细的评分标准(相同点1分:二者都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不合于“义”。不同点2分:孟子和墨子代表的阶层不一样,孟子反战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墨子反正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这样的展示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答题思路,为教师有的放矢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以上这堂课就是文言文与文化经典的整合,在笔者看来在高考复习中,分专题精细化的教学自有其明显优点,整合教学则在二轮复习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高三二轮复习中可以整合的专题涉及方方面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赛茅。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1(2):32-36
孟子二章教案5
一、首先应对新教材深入挖掘,把它看作是第一位的直接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还应关注其他地区的新教材以及国外引进的化学教材,这些教材均各具特色,很有创新性,值得借鉴与利用。
二、学校化学实验室及信息化多媒体是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另外两个重要的直接资源。
1、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最好的场所。”可见他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当前正值教育转轨之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信息化多媒体已成为化学实验资源的另一重要资源。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广泛。信息化多媒体在我国经历了普及、发展阶段后,正进入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第三个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通过加强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整合来促进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理念方式的转化已成为共识。而化学教学也将在科学教学探究中有效地应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一个新的改革途径。
三、扩大实验教学资源范围,使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与转换。
教师外出听课,有些学校还积极聘请其他学校及外单位专家来讲学。这些名人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专业知识,向学生介绍了许多学习方法与课外知识,因此也应认识到教师及专家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四、应注意向教学对象学习,认识到学生也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我国素有“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应认识到能够提供课程素材的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也是重要资源。
学生之所以作为资源,在于他们能对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和对课本的不同观点。
五、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是实验教学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过:“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进行经常不断地选择乃是教师的职责”。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北宋哲学家张戴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