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说课稿(优质4篇)
【导言】此例“思想品德说课稿(优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一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13-0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如何在学校现有资源和办学理念下,开展最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一个话题。
课改的实施,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行的途径。比如可以开设定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和小团体辅导,开设兴趣活动课,办心理小报等。在众多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中,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思品课的开设从根本目的上是要为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双重任务的综合性的必修课。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渗透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一、对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首先,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冲击,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但在追求成人感时,他们感到种种困惑。同时,由于性的逐渐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会体会到一种压力和苦恼。
其次,心理上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矛盾。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是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这个时候,他们特别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自我意识增强。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并表现出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心理冲突和矛盾。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在涉及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校恐惧、自杀乃至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对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对《思想品德》教材的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而且不少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新课程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1.认识自我。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学习调控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2.交往与合作。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青春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在初中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学会用恰当的交往方式与异往;积极与教师交往合作,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的良好品质。
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拒绝不良诱惑;把握自己的好奇心理,学会自我保护;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针对新教材中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新教材突出思想性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对教学的要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三、思想品德课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而且不少教材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努力把握住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心理素质培养。对此,本人就教学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营造好氛围
在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是上下级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显然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这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首先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建立合作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时,我针对学生在挫折(考试失利、家庭纠纷)之后产生的紧张、消极、伤心、气愤等消极情绪讲了一位钢琴家的故事:一个钢琴家到一个城市举办独奏音乐会,谁知,首场演出,观众不足三成。这对钢琴家来说,实在是很丢面子的事,也很容易影响他的情绪,使演出质量大打折扣。但那位钢琴家并没有为此感到难堪,他在演奏前对观众说:“你们城市的人很有钱,每个人都定了3个座位。”观众先是一愣,随后便会心地微笑起来,并长时间地为钢琴家的幽默鼓掌。幽默的故事,打破了课堂的沉闷,缓解了紧张的情绪,融洽了师生的感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还应该在课堂中营造心理相融的环境。要做到师生心理相融,教师必须得首先接纳学生。接纳是师生心理相融的切入点。即使学生说出不佳的观点,做出不良的行为,教师都应当使他们感受到没有被排斥和拒绝。教师仍然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仍然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和尊重他们的权利,以最大的热忱帮助他们解决其心理问题。教师要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懂得他的体验,并且与他有同样的感受,能够知道他们的孤独,懂得他们的失望,理解他们的气愤等。分享学生的感受,能有效地将师生置于平等地位,使学生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各种帮助。特别是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时,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尤其要重视那些品德、智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寻找结合点
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只要善于发现,找准切入点,都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确定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遵循《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认知和行为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认知能力,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全体学生都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都能感受到在班队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学会与同学合作。同时,也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例如,第三单元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我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竞赛唱歌,这正好和上一课时《展示自我风采》相衔接,然后请学生说说唱歌的感受,趁着学生这股兴奋劲,请他们说一些和情绪有关的词语,由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竞争的游戏,于是你说一个我说一个,说出了很多有关情绪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归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看哪个小组先发现。于是学生积极思考起来,总结出了四种基本情绪类型。接着请学生来表演这四种情绪,先是个人表演,然后是两个人表演照镜子,学生兴致非常高,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为下一课时作铺垫。在这一课时中,主要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多元智能结构,使一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演能力能够表现出来,使他们在高涨的情绪中体验情绪的奇妙和复杂,并且通过行为训练,使学生对如何表达情绪、调节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使其心理状态达到理想境界。
3.适当巧移植
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有许多知识点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这一资源,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移植,以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教师要挖掘教材内部蕴涵着的教育因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情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学会与不同对象交往的方法,能感受合作,尝试合作,并逐渐改变“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从而能较好地调适人际关系,形成稳定的合作心理。
(1)欣赏对方。学会欣赏别人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欣赏对方有很多方法,如称赞、夸奖,有时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也往往会给对方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而适当赞赏别人的优点应是教师着力培养的一个心理品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乐意听赞美的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有关教材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之间,适当赞赏对方的优点或长处,会大大改善彼此间的关系。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创建新集体》一课时,可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实际,说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谈谈在班级中自己与同学合作得怎样,鼓励学生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2)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很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的心理品质。在人际关系中,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善于倾听的人,才能了解他人心中的感受和想法,才能了解到别人希望自己怎样对待他。如在学习《青春悄悄来》一课后,可组织学生学习《成长不烦恼》,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青春期心理的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不必紧张、烦恼,要学会交流和倾诉,不要自己胡思乱想。当我们感到很难解决内心矛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家长倾诉,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例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保持心理健康将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3)善于合作。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拥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思想。”本次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引下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他们学习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分成适当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谈影响他们的诱惑都有哪些,以及对此自己应采取的态度。从中归纳出:对美好事物的诱惑,我们应当努力去追寻、探究;对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的、甚至生命健康的不良诱惑,要果断地说“不”。
21世纪,社会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高的人才,而且还需要心理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好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实施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层次性,各阶段有所侧重,又不能简单地把构成心理素质的诸因素截然分开,而应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相信,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将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向传统教育的冰河,将进入每一个学校,进入每一间教室,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最终定会走出一条现代教育观念下的思想品德教育新路。(稿件编号:090227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中学,300258,电邮:)
注释: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57.
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第二篇】
转眼间,从2012年9月份来到这所学校工作至今已经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感觉有必要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品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因此这一年来我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对我很有帮助,我本身也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努力自己能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没忘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并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我虚心向学校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很注意自身的品德行为,努力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我所教的是三年级,这个时候的学生很容易?7?****的一些行为习惯,而这个时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的学习对象,因此,我尽量的在学生面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里还是在课外我都努力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但在课外我努力与学生做朋友,用心与他们沟通,希望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爱。总得来说,我做的一切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而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年代,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一截,所以工作以来,我仍然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在如今的时代环境里,一个人的知识犹如一粒浮尘,要想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必须不断的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年里,我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自感收获很多。当然,这一些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在下一年里,还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是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当了快四年的教师了,在这四年中虽然我也教过其他科目,但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仍然是我的工作中心。我经常思考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学习教学设计,我也明白自身的学识不代表教学的好坏,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注重技巧的工作,于是我常常想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所以我积极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教训和经验,总结出自己的想法。我想今后我还会一直花比较多的时间在教学研究上,我相信那将使我受益良多。
经过几年的工作与学习,我自感收获颇丰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等待我去提高。首先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待高,其次,可能是年轻气盛吧,在处理教学中有些事情时还过于急急躁,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经过磨练,我会改善自己的足,越做越好。
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第三篇】
摘 要:新课程实施之后,思想品德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表明思想品德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教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多维互动 思想品德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谭正桥,男,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多维互动教学是把系统论、信息论运用到教学中而形成的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和课外延伸为平台的创造性教学模式。思想品德的多维互动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组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一个有效的、有实际意义的、易操作的多维互动教学过程,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社会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合作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材多维互动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中提出:“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定的教学境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改变和补充,以灵活的教学内容代替相对固定的教学,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如果我们沿着教材思路让学生逐一活动,因为涉及到肖像和姓名两大权利,就会显得内容庞杂,费时费力,学生注意力会难以持久;如果由教师自己给学生讲授肖像和姓名中有哪些权利和这些权利的重要性,则会陷于传统说教,枯燥乏味。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我们可以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把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的,课内的、课外的、零散的、不连贯的事例整合起来,利用教材的《牛顺改名的故事》,串在“牛顺”身上,创设情景,然后把这些情景交给学生,让学生参阅《牛顺改名的故事》,同桌讨论,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肖像和姓名中有哪些权利,并且感受到权利的重要性。
这样多维互动的教材处理体现了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内容融人中学生的生活中,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情景的感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认识。
二、教学形式多维互动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要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ll)》明确提出,思想品德具有实践性,要“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认识、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养成。
思想品德教材每一单元的篇首都有“主题探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组织七年级新生对新环境适应状况作自我调查与研究,让学生在亲身的调查活动中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尽快融人新的班集体,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教学形式仅限于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多维互动的教学形式,把教材、教学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具生命力,更具魅力。
二、教学方法多维互动
在思想品德课中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还要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中所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多维互动教学方法不是单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法,它是一种崭新的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有多种类型。思想品德教学中,以下的几种多维互动教学方法是比较成功,值得借鉴的。一是案例分析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些鲜活实例,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和世界观。二是调查研究法,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社会调查,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研究。三是辩论法,辩论法注重立足现实,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深化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四是模拟法庭教学,《思想品德》有部分内容是法律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法律条文是抽象的枯燥的,然而现实生活是具体的实在的,针对初中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在法律知识教学中,可开设模拟法庭进行角色体验。当然以上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教师必须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生,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中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电影中活生生的剧情,架设生活和教材的桥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接着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提高警惕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互助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态度,并且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最后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手段多维互动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使教学枯燥乏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声、光、影等立体化的感受,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倡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优化组合声、光、音、像、图、动画、文字等最新信息资料,呈现教学所需“鲜活”情境。
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干世界装扮成了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评价的多维互动
评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必须是一个多维互动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应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所提到的几种评价方式。包括第一,观察。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第二,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第三,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第四,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第五,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素质教育
[摘要]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地实现,评价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程教与学的评价标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方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改革构想:一是淡化考试,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二是强化考查,体现人文性和激励性原则。
评价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目前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尽快构建一个与课程改革相配套且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对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三年以来,由于很多地方仍然基本沿习以考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师生仍需以主要精力应对考试,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积极性。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却始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首位的教育教学目标,但大部分学生却在完成初中学业后并没有确立起对生活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作为教师的现实目标,也只是希望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死记硬背的任务,最终帮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可以说,这种以考分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步履维艰,也不可能使广大师生领略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幸福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所追求的“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理念仍只停留在我们美好的构想之中。
也许,我们随时都试图创新不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一评价方式,但我们却又始终没有找到更可行的路径。免费论文。考试作为社会公认的一种评价方式,在目前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仅有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而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状况是不可能仅仅以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来简单评定的。现实中,也不乏一些低素质的学生考取高分数的事例。不可否认,近年来,我们也在强调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命制试卷,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答题的个性化和思维的多元化,个别地方还试行开卷考试,但这同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单纯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带来的弊端。在继续保留和淡化这一评价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有效拓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的渠道,不断充实和丰富评价的内容。
然而,很多地方试行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制度因评价指标过细,操作性不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普遍的形式主义倾向,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同时倡导采用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过程。但以上任一种评价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工作量大且繁琐、操作性和规范性不强等问题。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课程标准》也只是原则上规定“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缺乏除此之外的更有效和可行的评价建议。免费论文。为适应学生成长和教师提高的需要,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积极探索并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方式已势在必行。
新的评价方式应淡化考试,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一方面,应减少考试分数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可考虑由传统的一百分降为五十分,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依据的现象。另一方面,可相应划定明确作为考试范围的教学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四大板块。其中,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作为考查范围,而考试范围则应以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为主。在整个中学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所传授的法律知识和国情知识,对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法律知识和国情知识的教与学效果,也能够通过考试的形式便捷地反映出来,并较好体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若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进行改革,则既可保留考试这一评价方式,又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师生应对考试的身心压力,使教师能更从容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一些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从而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焕发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新的评价方式应强化考查,体现人文性和激励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学通常有轻视不纳入考试范围的教学内容的倾向,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可缺失。对此,可通过考查的形式,以更灵活和更有弹性的方式,检验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免费论文。考查的内容,应经常性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还应根据不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考查重点。考查的形式,仍需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为主,并充分吸纳家长的评价建议,每周给每个学生一个量化分数或评价等次。在考查过程中,还应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宽容学生在所难免的缺点,允许有缺点的学生有改正缺点的机会,发挥评价对全体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激励作用。由于不将作为考查的教学内容纳入考试范围,教师可在更宽松的心理环境中,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达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
2. 王川著:《西方经典教育学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上一篇:语文版《百合花》原文(精选4篇)
下一篇:《老人与海》教案【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