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说课稿【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思想品德说课稿【参考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思想品德说课稿八分钟【第一篇】

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宪法的基础知识,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让学生明确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渗透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对比、归纳。

2、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法律知识,但对宪法还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我将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本人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2、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3、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4、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重难点服务,结合平时学习养成的习惯,让学生阅读去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合作讨论去解决问题;把宪法与普通法律去对比,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阅读 发现问题

讨论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对比分析 巩固新知

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教学媒体设计:

我认为学生看书阅读虽然能够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还是有些困难,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形象地观察,让学生真正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结论。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并最终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书本,发现新知

看书p84-87页,让学生了解今天学习什么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让学生阅读,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不要过于依赖教师。

(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阅读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让学生学会合作,不要孤身作战;学会配合,树立团队精神。

(三)、对比讲解,巩固新知

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相比较普通法律而言,从三个方面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法律,并针对十届八大五项会议通过的两部法律来讲解。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对比,可使所学问题简单化,并在对比中加深对所学问题的理解,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更好的体现中学时政化特点。

(一)、从内容上看

宪法 普通法律

全局性根本性的大问题 局部性的某一方面的小问题

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

《物权法》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

法律

《企业所得税法》

(二)从法律效力上看:最高法律效力

母法 子法,不能与宪法抵触

基础

以宪法为准

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

(三)、制定修改更为严格:

专门的委员会 普遍法律

2/3、3/4通过 1/2

朗读相关链接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的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启示?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式的总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板书设计:a宪 法:全局、大问题

1、 内容上

b普通法律:局部、小问题

a宪 法:最高法律效力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法律效力

b普通法律:以宪法为准

a宪 法:更为严格

3.制定修改

b普通法律:严格

六、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新课程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参与意识是否积极主动,参与面是否广,看他们是否能通过阅读发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合作讨论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否围绕重点问题获得新知和自我学法,通过教师的态势语言及学生的自评、互评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自我探索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课思维策略、思维水平、思维品质

2、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学习中,通过阅读能否提出问题,讨论能否解决问题,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随时了解他们学习政治课的自信心、主动性,通过课堂观察,对于他们的回答及时给与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当然对于他们认识上的偏差,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加以纠正。

3、注意观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特别注重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生成,而不是死记硬背,探索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有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与错的学习评价,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二篇】

活动一:猜测与思考

教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标上序号),请四名学生并叫他们在小纸片写上“知识就是力量”,之后收上来,再叫两名同学(班长、课代表)上来辨认。看其的字迹是否相同。

教师:你认出这个是哪位同学的笔迹吗?

学生1:好象是张三的。

教师:难道你就不能肯定吗?

学生2:不!是李四的。

学生1:不可能的,就是张三的。

教师:这就是李四的。好,两位同学请下去。

教师:不管这两位同学是谁判断正确,是谁判断错误,至少都说明了四位同学的笔迹是完全不相同的,判断正确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的笔迹不相同并且熟悉他们的笔迹;判断错误的也是因为四位同学的笔迹不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四位同学的笔迹完全一样那么判断错误的那位同学就可以判断正确了,因为可以随便说。

(一些重大发明先提出设想,即猜测,然后再进行验证、分析、推理,从而产生新的发现。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一特点,通过猜测活动,迅速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二:观察与比较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采集的各种“看似相同”的树叶标本。

学生:小组活动(观察学生采集的叶子,从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脉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

学生:虽然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但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通过观察、比较始终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叶子。先收集“相同”然后再找不同的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逆向思维法。通过逆向思维法它更能有效地说明世界上是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生命的道理。)

活动三:探究与创新

各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差异,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物有动物的独特性;微生物有其独特……正因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异常精彩。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和向往这美丽的生活。

教师: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人类独特的本领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人类具有思维与智慧是一切生命的独特之处。

教师:展开你智慧的翅膀,编写我们人类智慧的诗句。(分组展开竞赛)

学生:“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

学生:虽然没有鱼的腮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

学生:虽然生活在现在,人可以放眼美好的未来;

学生:虽然没有萤火虫的荧光,人也能将黑夜变成白昼;

学生:虽然没有猎豹矫健的步伐,人也能日行千里;

学生:虽然没有蜻蜓的复眼,但人也能迅速发现和避开敌人;

学生:虽然没有大象强壮的臂力,但人也能移山填海;

………

(这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能尽情的表达,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人类利用智慧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等等都反映了人类独特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其他生命最突出的不同表现就是拥有高超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前进的坚定信念。

这个智力游戏活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诗句中又体现了学生间的独特差异性。)

活动四:体味与设计:

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同。

教师:就像大家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走过的道路是不是一样的?

学生1:一样,从学前班到小学然后到初中。

学生2:不一样。在各个学习阶段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生学习差。还有其他如:兴趣、爱好、指纹等

教师: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不同寻常的成长道路呢?

学生1:没有想过。

学生2:想过,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样的,今后从事的职业也会有区别的。所以我要刻苦学习考取理想的高中,还要考理想的大学等。

…………

教师:请根据你自己前面所分析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等等为自己设计人生道路。

学生:(反思自己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设计自己的未来。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爱好、特长,但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教师:最后,送上老师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国家的有力建设者。”

思想品德说课稿【第三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生需要坚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人生需要坚强》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塑造健康人格第二课《磨砺坚强意志》第一课时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白坚强的意义以及培养坚强的品格,通过展现几个同学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意志的意义。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知道坚强意志对于每个人成长和成功的意义,并自觉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在遇到挫折时能以坚强的态度来面对。

二、说学情

初中的学生思维敏捷,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转变,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适应从现象中总结规律,他们在生活中都体验关于意志的现象,因此对于意志他们并不陌生,有自己的理解,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意志的意义。初中的学生喜欢表现,好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对于意志的理解,让学生讨论怎样培养坚强意志,在分享故事和讨论的过程中明白坚强意志的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以及内容的把握,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坚强的意义,自觉培养坚强的意志。

能力目标: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

知识目标:知道为什么要培养坚强品质以及坚强品质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材知识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解读,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坚强品质的意义。

难点:如何培养坚强的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程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因此本课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案例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是课程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程展开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案例展示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案例:小叶同学平时考试成绩优异,某次考试成绩很差,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并写下了遗书,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了很大的惊吓。思考:小叶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案例学生并不陌生,他们生活中接触过类似的事件,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便于老师总结出相关知识。

学生回答,小叶同学的做法不恰当,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死亡,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小叶同学不够坚强。

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这样令人惋惜的例子,承受不了挫折,轻言放弃生命,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其实就是缺乏坚强的表现,人生需要坚强。通过老师的总结,学生可以明确坚强的必要性,坚强在我们生命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坚强面对挫折

小组讨论,前后桌一组,讨论时间5分钟,结束后派代表发言。

讨论问题:在你的生命中都遇到过那些挫折?你是怎样应对的?

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遇到的一些小挫折以及应对的措施。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也为了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此环节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坚强面对,而不是一味逃避,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挫折,赢取成功。通过老师总结,学生加深对于坚强的认识,并知道了每个人都要坚强面对挫折,体现了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

(二)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吸引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此环节采用了图片展示法。

展示图片:曼德拉,霍金,邓亚萍,桑兰

提问:这些人物都有哪些共性?通过提问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寻找这些人身上的共性,为坚强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知识点做了铺垫。

学生回答,都很优秀,都获取成功,都有人格魅力等。

提问:他们都有健康的人格,那你觉得健康人格有哪些标准呢?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健康人格的标准,这样就引出了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学生总结出来的,从而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回答。

老师多媒体展示健康人格标准的表格。

总结: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健康人格有八个标准,其中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里面的重要标准,所以,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老师的总结,学习明确了知识点,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

命运的主宰是人自己,而人自己的主宰是意志—伏尔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通过展示名人名言,学生可以进一步知道坚强意志的重要意义。

让同学分享关于意志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

同学们都讲了关于意志的励志故事,老师对于同学们的故事予以鼓励和赞扬。

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自己虽然家境贫寒、条件艰苦,但是在求学的道路上没有退缩,克服各种困难,最终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找到了喜欢的工作。通过老师的分享,学生可以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认识到坚强意志对成功的重要意义。

总结: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这些挫折阻碍了我们走上成功的道路,面对挫折我们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通过总结,学生会明确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在学生中间发掘坚强意志的案例,也为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这一环节采用了评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评选活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班内最坚强的3名同学,并列举他或者她最坚强的原因。

老师宣布最坚强同学名单,并说出事迹。

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哪些方面还不够坚强,该怎样提升。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对本课的知识活学活用,把坚强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关于坚强的小故事,下节课找人分享。这样的作业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形式灵活,可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简洁,为了突出重点,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思想品德说课稿八分钟【第四篇】

《乐于与人交往》是陕西人教版第五课让我们同行的第一目,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了生命的珍贵、青春期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优点缺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是联接自我和他人的桥梁和纽带,在全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本目共分5层,讲述四个内容: 个人离不开群体、 青春期心理闭锁的危害、交往的重要性、与他人交往应该持有的态度。

根据政治新课程标准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验到交往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自觉性 。

2、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 使学生充分了解交往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

交往的重要性及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

应该积极主动的与人交往。

下面阐述确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依据:

重点的依据: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交往的重要性及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才能形成乐于与人交往的人生态度,避免因闭锁心理的出现而引起的孤独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形成人格的缺陷,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依据新课标要求和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本重点。

难点的依据:现在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存在闭锁心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缺乏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要使学生打开闭锁心理这扇门乐于与人交往,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需要教师用好的方法加以引导和解决,帮助其理解交往的重要性,引导其乐于主动与人交往。

(1)利用游戏、小品表演和事例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心理测验和分析预测使学生认识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

按教材安排,个人离不开群体是用3张图片来讲述的,在这里我不做重点轻轻带过,在课题的导入时候用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做了替代;另外在讲述交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时,课本有两个事例分析,我选择了第2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李政道故事。这样做是为了使教学过程和知识结构更紧凑合理,使时间安排更科学。

七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容易出现青春期闭锁的心理特点,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确立乐于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态度,并学会与他人文明交往。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政治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掌握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活动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和集体讨论法、问卷调查法。

1、活动探究法: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成长。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直观演示法:在教学中辅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强感官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小游戏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问卷调查法:学生通过心理测试分析,发现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闭锁现象的程度,以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政治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1)合作法(2)讨论法(3)师生互动法 (4)独立发现学习法 (5)分析归纳法 。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过桥》

1.请一位同学上台,蒙住眼睛,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试着通过一段有障碍物的路段。

游戏后,立即采访参加者有什么感受,观众又有什么感受。

2.再次重复游戏,允许一位同学对参加者进行提示。游戏后再次采访参加者有什么感受,观众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两组相同的游戏,参加者与观众之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第二组游戏时,人与人之间积极的交往带来了语言和动作的沟通,解决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看来,乐于与人交往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益处。

接着学生讨论积极与人交往的好处,教师概括: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即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那么交往有什么重要性?与他人交往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的意图:

通过学生喜欢参与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初步感受交往的重要性,即闭锁心理的危害,在游戏中体验感悟从而认识到个人离不开群体的道理。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第五课 让我们同行 乐于与人交往)

活动二:测试分析

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孙晓的故事,思考:自己有孙晓的情形吗?下面请学生来做个心理小测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心理测试题)

学生做完后老师公布记分的规则:4、9、11、18、22、27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他的是记1分,否记0分 0-9分 你没有闭锁心理;10-20分你存在一定程度的闭锁心理;21-28你存在严重的闭锁心理,不管测试的结果怎样,老师都希望你能从帮助孙晓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2、孙晓的这种现象如果不设法调整,继续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孙晓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代表发言。

(板书:一、闭锁心理现象的危害)

(2)、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孤独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严重的会厌世轻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给小学的好朋友打电话倾诉苦闷。②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听听喜欢的歌曲。③与成年人交流,寻求帮助。④看些有关青春期方面的书籍。⑤开放自我,真诚、坦率的把自己展现给他人。⑥尽量缩小与同伴间的差异。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最关键的是与人交往,交往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设计的意图:

通过心理测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闭锁的现象,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通过分析闭锁心理的危害及对此心理的一些调控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自觉性。

(板书:二、交往的作用:1、交往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活动三:表演小品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一目第三◎的漫画,根据漫画编故事、演小品。

2、根据小品情节思考问题:

①你喜欢哪个故事描述的情景?

②两个故事中的同学分别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形成他们不同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愿意和他还是她交朋友?为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请三名同学回答。

教师概括总结,在交往中应该热情、大方、开朗,主动去交往才能共享交往的快乐,如果你整日沉默寡言,别人不愿意打扰你,当然就很难和你成为朋友,由此可见友谊的建立需要交往。

设计的意图:

采用学生表演小品的形式,是为了创造了丰富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体现了直观演示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及闭锁心理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体现讨论式教法和学法: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神。通过讨论对比两组小品的情节,再次增强学生与人主动交往的自觉性。

(板书:2、交往有利于建立友谊)

活动四:阅读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四◎第一个◆小雨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小雨担任组长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

(板书:3、交往有利于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2、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四◎第二个◆李政道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李政道所在的大学为什么每周要为教授提供三次共进午餐的机会?

②通过交往我们可以有哪些收获?

分组讨论,教师加入人数少的那组讨论,听取学生的见解,提供自己的建议。

请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在交往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启发和拓展自己的思维,汲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个人进步,获得事业的成功。

(板书:4、交往有利于个人进步和事业的成功)

3、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五◎李馨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李馨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与人交往要有什么样的态度?

②你认为与他人交往还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请每一组派一代表发言。

设计的意图:

阅读讨论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学习法,通过讨论、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交往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交往的正确态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节课《善于与人交往》的讲授做了铺垫。

从古至今,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都与交往密切相关,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如果闭锁自己的心理,不去交往就会使我们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淡漠、敌意,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及整个身心的发展。因此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本领,提高交往的能力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教师用多媒体设计几道练习题供学习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请两位同学回答。

(1)人蒙着眼睛为什么不能自己顺利通过有障碍的路?

(2)如果我们青少年关闭自己的心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在《世界需要热心肠》的歌声中,用交往的正确态度,到课堂外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并将最深刻的一次交往经历记录下来。

设计的意图:

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体现板书的科学性、系统性、条理性和艺术性,之所以写在黑板上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还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本课知识,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巩固练习作用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加深对本科所学知识的理解,歌曲的设计使学生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乐曲中增强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积极乐于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设计这个课下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拓展学习空间,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让其在生活中更充分的去体验、去感受交往的重要性。

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0 118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