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优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柳先生传教案【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五柳先生传》教案【第一篇】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1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1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 辄(zhé) 吝(l n) 褐(hè) 箪(d n)
汲(jí) 俦(ch u) 觞(sh 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 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1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1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 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课改课例:
《五柳先生传》的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就《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节课主要任务是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达到读准、读懂的目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第二节课学习文章的语言、结构、写法,体会作者的所表达的情感。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1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1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 辄(zhé) 吝(l n) 褐(hè) 箪(d n)
汲(jí) 俦(ch u) 觞(sh 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 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1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1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 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1]
《五柳先生传》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字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教学方法: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课时安排:安排一课时。
-、介绍作者,导入 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1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词句。
四、理解词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翻译这个句子:
①亦不详其姓字( ). ②因以为号焉( ) ③不求甚解( )_ ④造饮辄尽( )_ ⑤环堵萧然( )_ ⑤箪瓢屡空,晏如也( )_
○6不戚戚于贫贱( )_ ○7不汲汲于富贵( )_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泽课文大意(2-3人);思考。
○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润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木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 “欣然”是高兴的样子, “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五、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明确: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明确: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台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六、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柳先生传优秀教案【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语文教学以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为依据指导。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2)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3)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中的1篇短小精美的文言作品。作者陶渊明运用记传体,假托五柳先生之名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世俗苟同的内心情怀,通过对自己的志趣、爱好体现出一名高洁的隐士不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
教学本课,重在指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手法,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以点拨为主,多练习朗读。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通过讨论,感悟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教学本课,我确定了两方面的学习重点:一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文言常识等双基知识进行落实;另一重点为通过对传记文章的写法的解读,即把握文中从传记任务的籍贯、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形,来感悟到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的高远。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让语文课有着朴素的。语文味。
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课前我让学生做了朗读、解决字词工作的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眼前的学生在学习中犯有不深入文本、学习应付被动的劣性,况且一贯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预习、习题巩固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可以说学习经常是临时突击,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认知及感悟能力是有限的。
三、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关的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古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特点。
3、学习运用朴素洗练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志趣。
4、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4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4及对陶渊明读书方式“不求甚解”的领会。
教学方法:讨论 、朗读
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预习)
(一)导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中,东晋时期的历史上,只涉及到两个人物,一个是书法家王羲之,另一个人物是诗人陶渊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有这样一句话;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1篇而已。由此可见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来学习《归去来辞》的姊妹篇《五柳先生传》。
(二)学生熟读课文,初悟文章。
1、学生出声反复读文章,三遍以上。
2、教师范读,正音,规范朗读停顿节奏。学生齐读,看诵读情况。
3、学生有感情再读,教师了解学生领会情况。
(三)解决字词问题,进一步领会内容。
1、把握实词的音形义。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重点以及记忆方法。
3、翻译全文。
(四)结合文体知识、作者介绍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1、介绍文体知识:本文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为自己写的1篇自传。
(大屏幕)传记文,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它的内容是真实的。
之后教师举例介绍传记文章的特点。
2、学生了解陶渊明的常识知识以及东晋时代的社会情况:
学生先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之后教师提炼要点:
资源:(大屏幕)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的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五)布置思考题:阅读本传记后,思考: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作业:1、翻译全文并练习背诵课文。
2、整理本文字词及文学常识。
感知文意【第四篇】
1、课堂诵读,初步感知
⑴ 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语调,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⑵ 生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
2、分组交流,释疑译文
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3、检测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程度
师多媒体显示含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之”的词句及一些难理解语句,由学生竟答方式互相交流。(以此形式既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其在良性竞争中互动互进的。意识,又督促其更好把握文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上一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精选4篇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