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教案怎么写(优质10篇)
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分类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激发对自然的兴趣,如何实施?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昆虫备忘录教案怎么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积累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总结它的特征。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虫?对它们有什么了解?(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来进一步了解几种昆虫。(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默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随机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视觉灵敏)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指名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复眼”的相关知识)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研究)作者是怎样琢磨的?(“想必是”可推敲出作者是通过看书与猜想。)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走近蜻蜓和苍蝇,发现它们视觉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
8.再读课文,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9.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互相交流,学习第二至四部分
1.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2)解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问题。
(3)组长整理信息,派代表发言。
2.各小组自主探究。
大姐”探究小组。
花大姐的外形和特点:
①瓢虫的膜翅:黑绸衬裙,顺顺溜溜,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用词准确)
“独角仙”探究小组。
独角仙的外形和特点:
①笨重②体长③甲壳④头部⑤力气
“蚂蚱”探究小组。
蚂蚱的外形和特点:
①别称②形态③飞起来④膜翅⑤土蚂蚱
3.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再全班汇报。
预设1:使用“噌——”“呜——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预设2: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说……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4.制作《昆虫备忘录》。
(1)各小组总结作者是怎样写的。(外形、特点、别称、习性等)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描写准确、修辞恰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做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几种常见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板书]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敏
花大姐(瓢虫):星点不同有益有害
独角仙(甲虫):头部有角力气大
蚂蚱外形美(挂大扁儿)
吐口水讨厌(土蚂蚱)
细致观察描写准确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描写昆虫时能够抓住昆虫的典型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3.在生活中要学会处处观察, 处处留心,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抓住昆虫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表达要有序。
【教学准备】
有关蜻蜓的图片、各种昆虫的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快乐课堂,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之旅吧。下面,请同学们以洪亮的声音喊出快乐作文的口号: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在快乐课堂老师提一个要求就是:快!静!齐! 同学们真棒!那就让我们用快乐作文的掌声,夸一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那现在请大家做好准备,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王国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昆虫吗?(昆虫通常是中小型到极微小的无脊椎生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你所知道的昆虫有哪些呢?(蜻蜓、蝴蝶、萤火虫、瓢虫、蚂蚁、蚯蚓、蟋蟀、螳螂等)
【出示课件】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昆虫的图片,大家先欣赏一下,图片展示(蜻蜓、蝴蝶、蜘蛛、瓢虫、蚂蚁等),你喜欢哪个昆虫呢?你能说出它的一个特征吗?如果你说对了,这个小昆虫就会给你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蜻蜓,展示蜻蜓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蜻蜓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表达要有序。老师注意指导)
(蜻蜓像顽皮的飞行员,有的穿着红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黄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绿色的飞行服,还有的穿着蓝色的飞行服,非常酷。小蜻蜓的头上有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两对对称的翅膀,平平地展开着。它们专门吃小飞虫,是消灭害虫的小能手。)
二、说一说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哪些昆虫呢?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昆虫发布会”,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虫。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说出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学生随机说,老师随机展示准备好的图片。(老师随机指导,随机板书)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3
《昆虫备忘录》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昆虫备忘录》,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爱护自然的情感。
2.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中昆虫的特征描述和习性介绍。
2. 生字新词的学习和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昆虫的复眼等专业术语。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昆虫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蜻蜓、瓢虫、独角仙等。
(2)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复眼、翅膀、触角等。
(3)询问学生对昆虫的初步印象和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 简单介绍昆虫的基本种类和特点。
(1)介绍昆虫的基本分类,如甲壳类、鳞翅类等。
(2)讲解昆虫的一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外骨骼等。
(3)通过昆虫图片,具体展示不同种类昆虫的特点,如蜻蜓的复眼、瓢虫的硬翅等。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1)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昆虫是如何看世界的吗?”引入课文主题。
(2)引用课文中的描述,如“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人类长了复眼会是怎样的情景。
4. 引入课文《昆虫备忘录》。
(1)介绍课文作者汪曾祺,简单讲述作者的文学成就和作品风格。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标题“昆虫备忘录”的含义,预设学生可能会联想到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提问学生对昆虫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准备学习课文。
(1)提出问题:“课文中的昆虫有哪些特点?它们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昆虫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可能描述的昆虫习性和特征。
(3)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准备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
1. 课文内容导入
(1)教师展示昆虫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① 介绍昆虫的基本种类和特点,如蜻蜓、瓢虫等。
② 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如蜻蜓的复眼、瓢虫的硬翅。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① “你们知道蜻蜓为什么能飞得那么快吗?”
② “瓢虫的硬翅上的小圆点有什么作用呢?”
2. 教师示范朗读
(1)教师选择课文中描述昆虫特征的段落进行示范朗读。
①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② 强调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如“复眼”、“视觉灵敏”。
(2)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①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发音,如“复眼”(fu4 yan3)中的轻声和三声。
② 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如好奇、惊讶。
3. 学生跟读与练习
(1)学生跟读教师示范的段落。
① 学生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注意课文中的停顿和重音。
②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2)学生分组练习。
①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昆虫进行朗读练习。
② 每组展示他们的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并提出建议。
(3)朗读比赛。
①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②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生字新词学习
1. 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昆虫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昆虫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课文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关于昆虫的课文,名字叫《昆虫备忘录》。”
2. 逐字教授生字
(1) 教师展示课文中的生字:“录”、“凡”、“距”等,逐字讲解其读音和基本含义。
(2) 教师举例说明每个生字的用法,如:“录”可以组成“记录”、“录像机”等词。
(3) 学生跟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发音。
3. 记忆字形与组词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笔画和结构,记忆字形。
(2)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确保书写规范。
(3) 教师提供组词练习,如:“凡”字可以组成“凡尘”、“凡夫俗子”等词,让学生口头组词,增强记忆。
4. 课文中词语运用
(1) 教师挑选课文中的新词,如“复眼”、“款款”、“益虫”等,解释其含义。
(2) 教师通过课文中的句子,展示这些新词的用法,如:“蜻蜓有复眼,视觉很灵敏。”
(3) 学生尝试用这些新词造句,教师给予点评和纠正。
5. 互动问答与应用
(1) 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提到的‘花大姐’是什么昆虫?它有什么特点?”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3) 教师设计小游戏,如“昆虫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新学的词语,加深记忆。
6. 课文原句分析
(1)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句子,如:“花大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款款”一词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尝试仿写句子,教师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 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1) 教师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一只昆虫,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一天?”
(2) 学生发挥想象,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式描述,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表达。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8. 课堂小结
(1) 教师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生字新词,强调其重要性。
(2) 学生复述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3)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如收集更多昆虫的名称和特点,准备下节课分享。
(四)、句子分析
1. 课文关键句子分析
(1)多音字解析
① “似”字在课文中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ì”和“shì”。例如,“蜻蜒有复眼”中的“似”读作“sì”,意为“像”;而“好似”中的“似”读作“shì”,意为“如同”。
② 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和意义。
(2)生词解析
① “复眼”是指昆虫视觉器官的一种特殊结构,由许多小眼组成。课文中提到“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蜒有复眼”,这里的“复眼”就是指蜻蜓的视觉器官。
② 学生通过教师的解释,理解生词的含义,并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3)形近字辨析
① “凡”和“帆”是两个形近字,课文中“凡尘”的“凡”表示普通、平凡的意思,而“帆”通常指船帆。
② 通过比较形近字,学生能够区分它们的不同,并记住各自的意义。
(4)特殊句式赏析
① 课文中“花大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瓢虫以人的举止,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② 学生通过赏析特殊句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课文原句引用与分析
(1)引用原句
①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独角仙力量大的特点。
(2)句子分析
① 通过这句话,学生能够理解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事物的特点。
(3)设计目的
①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特征的观察力。
3. 课文生字词运用
(1)生字运用
① 课文中的生字如“录”、“凡”等,学生需要学会在句子中正确使用。
(2)生词运用
① 学生通过实际造句,如“两个彗星同时出现在我国上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加深对生词“千载难逢”的理解。
(3)设计目的
① 通过生字词的运用,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文内容的深入探讨
(1)课文内容引用
①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这句话激发了学生对蚂蚱飞行时声音的好奇心。
(2)内容探讨
①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蚂蚱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以及这种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设计目的
①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五)、课文内容理解
1. 课文内容概述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昆虫备忘录》中介绍的昆虫种类,如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蚱。
(2)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这些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例如:“蜻蜓的复眼是如何帮助它观察周围环境的?”
2. 昆虫特征深入探讨
(1)教师展示蜻蜓的图片,并解释复眼的概念及其对蜻蜓捕食和飞行的帮助。
(2)学生分组讨论瓢虫的“星”点数量对它们分类的意义,以及不同种类瓢虫的益害之分。
(3)教师解释独角仙的体型和力量,以及它们在昆虫界的地位。
3. 课文语言特色赏析
(1)选取课文中描述蚂蚱的句子,如“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
(2)分析作者汪曾祺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课文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3)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描述自己熟悉的昆虫,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情感态度培养
1. 引导学生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 通过课文中提到的昆虫,如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蚱等,让学生认识到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
(2) 引导学生讨论昆虫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如帮助控制害虫、传播花粉等。
(3) 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如“保护昆虫,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 引用课文中对昆虫的描述,如“花大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美丽和独特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昆虫,例如不随意捕捉、不破坏它们的栖息地等。
(3)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保护昆虫的重要性,成为环保小使者。
3. 通过昆虫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
(1) 讲述一些关于昆虫的有趣故事,如“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2)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来感受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智慧,增强对昆虫的感情。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昆虫故事,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创设情境,体验昆虫的生活
(1) 设计模拟昆虫生活的游戏,如扮演不同种类的昆虫,体验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如“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
(3)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昆虫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5.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昆虫的问题,如“为什么蜻蜓有复眼?”,并指导他们如何寻找答案。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昆虫的特征和习性,如“瓢虫的硬翅颜色、星点数量”。
(3)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通过课外阅读、昆虫标本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昆虫,增强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
七、作业安排
1. 完成课文的背诵。
2. 制作一份关于昆虫的手工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通过组织室外活动或与自然课教学配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了解其特点,使学生从感官的满足引发表现的欲望,促进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偏重于对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特点的认识和表现,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画自己喜爱的昆虫,制作自己熟悉的昆虫,帮助学生建立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由于学习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一般能够主动去发现昆虫的特点,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的: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昆虫的’小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些小卡片:(师展示昆虫小卡片),好看吗?这是一些关于什么的小卡片呢?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教案《美丽的昆虫教案》。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
二、讲授新课:
1.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喜欢它呢?这些千姿百态的昆虫都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回答:)
概括(教师结合卡片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2、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
3、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
六、布置作业(课后去大自然观察一下自然中的昆虫的生活习惯)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 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 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4、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 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准备
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蚕、螳螂等
教学过程
1、 什么是昆虫 (出示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它们中那些是昆虫?”“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2、讲述《昆虫运动会》,使孩子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1)昆虫运动会“昆虫要开运动会,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注意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昆虫运动会会歌》: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教学反思
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能极大地引起孩子的兴趣。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感受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常见昆虫,知道昆虫的本领,了解昆虫的生长环境与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习兴趣。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文章自问自答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昆虫吗?喜欢哪一种昆虫?
蝈蝈,蜻蜓,蝉,刀螂, 蜜蜂,蝴蝶,蚂蚁,蟋蟀……
展示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了解具体谈谈对这些昆虫的认识。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夏天的昆虫》,看看他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三、预习检查
⒈、 掌握字的读音和字形。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呱呱:形容极好。
栖息:有止息、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
缚住:捆住;束缚;捕获。
四、朗读感知课文
1. 提问:通读全文,请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刀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在写法上,有的主要描写虫的叫声、饲养;有的主要写虫的形状、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2. 提问: 课文说了哪些关于侉叫蛐子习性的内容,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
①就会呱呱地叫;
②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的更爱叫;
③咬人。
提问:课文说了哪些蝉的品种,它们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
①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生命力很强。
②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
③叽溜:最小,暗赭色,因其叫声而得名。
共同点:喜欢栖息在柳树上。
提问:作者是抓住“螳螂”的哪些特征来进行介绍的?请你写一个于“螳螂”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明确:头、翅膀、颜色和脉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喻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5. 提问:阅读全文,想一想:夏天的昆虫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蝈蝈、蝉、蜻蜓、刀螂这四种来介绍?介绍每种昆虫各说了些什么?
明确: 这四种昆虫是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昆虫,甚至在作者童年的时候跟这些昆虫一起嬉戏过,仔细观察过,有些还捕捉过,这对作者来说是童年珍贵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①介绍蝈蝈的时候说了蝈蝈的种类、习性和蝈蝈的饲养方法。
②介绍蝉的时候主要是介绍了蝉的种类和捉蝉的方法。
③介绍蜻蜓的时候主要是介绍蜻蜓的种类。
④介绍刀螂的时候就主要写了刀螂的外形。
6. 提问:最后一自然段是课文的结束语,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以前读过的文章,有没有类似的写法?记住这段话,注意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
明确: 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通过自己问问题自己解答,道出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就是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多多的去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资料 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懂
1.自由读通课文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
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8
【教学理念】
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
(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1)出示词语: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如:绿一录 风一凡 斑一班
(3)组词扩展:“款待 款款 有益 益虫 大约”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
(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
“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3)“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 肯定)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
(4)“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圆点。)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 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蚱?(两种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各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地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A、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板书:咯咯作响)
外形:“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书:膜翅 漂亮的桃红色)
B、土蚂蚱: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翅膀)(板书: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你认为那些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板书:吐褐色口水)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录、凡、距”等10个生字,理解“琢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快速读文的能力,并能够了解文中昆虫有趣的秘密,体会观察发现的乐趣,从小培养观察自然、探究昆虫世界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中几种昆虫的秘密。
教学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的形式试着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作者汪曾祺的资料以及含有昆虫的成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几幅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画面中动物的名字及其所属科目,教师归纳板书(昆虫),指导学生读准“昆”的读音。
2、(过渡引入:有一位叫汪曾祺的老爷爷非常喜爱观察昆虫,为了让更多人也能通过他的观察发现了解关于昆虫的秘密,他还写了1篇有趣的文章(补充板书:备忘录)。
3、(指导读题并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教师简单补充(指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与昆虫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一、成语比拼,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昆虫成语大比拼”游戏,你们敢比一比谁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更多吗,
老师先说——金蝉脱壳。
生:螳螂捕蝉。
师:井底之蛙。
生:画蛇添足。
师:螳臂当车。
生:蜻蜓点水。
师:孩子们,你们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可真不少哇~这说明你们平时就是个善于积累的好学生。说到昆虫,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学习1篇有趣的文章(板书:昆虫备忘录,提醒大家读准生字“昆”,同时简单交流对课题的理解)。简单介绍文章作者汪曾祺,课件补充出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
二、自主读文,初识昆虫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搂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同时看看课文一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自己感兴趣的昆虫介绍可以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时予以点拨指导。
2、(检查自主读文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生字“绸”是翘舌音。学生齐读。
(2)指名说说课文?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课件出示表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出示昆虫名称(蜻蜒、苍蝇花大姐独角仙蚂蚱)。
(3)指名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昆虫的介绍,同时简要说
说原因(我最喜欢蜻蜒和苍蝇部分的介绍,因为觉得它们的复眼非常有趣。),并认真朗读该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再次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提醒“蝇”在“苍蝇”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再次选择白己喜欢的昆虫介绍,根据课件出示的表格分别找出这类昆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有趣发现,注意进行圈画相关语句,同时可以联系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学习交流,在填写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探究。教师深入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检查及指导,并及时给予点拨、提示。
三、探究交流,了解昆虫
1、(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自己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昆虫,课件聚焦出示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该昆虫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义从它们身上发现了怎样有趣的秘密,教师根据学生的l可答适时引导。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教师补充关于“复眼”(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电能分辨颜色)、“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寅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等知识。
3、(过渡:这篇课文虽然属于科普文章,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十分有趣。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觉得有趣。
(1)学生读画、品味,与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读句子,课件重点出示句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使用拟人手法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瓢虫的样子轻盈、漂亮);“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引导学生体会拟声河“呜”以及动词“扑”,将独角仙摔下的瞬间描写得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4、(补充学习,自己课前搜集其他关于课文中几类昆虫的小知识(圈片或者文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教师注意提醒他们跟课文类似的知识就不要再说了。
5、(说写结合,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作者是如何写好昆虫备忘录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表格明确在巧昆虫备忘录时可以写清楚它们的名称、样子、特点以及有趣的秘密。
(2)引导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儿类昆虫外,自己还喜欢其他什么昆虫,注意说出该昆虫的特点以及自己发现的秘密。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把话说流畅、简洁、清楚。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巾对昆虫的介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写1篇备忘录,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结合表格写清楚昆虫的几方面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展示朗读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并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对他们的写话进行梳理、修改。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说说学过课文后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作者认真观察发现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2、(教师小结:孩子们,昆虫世界是奇妙的,如果我们能够像文章作者那样善于观察发现,相信你们也能够从中发现很多关于昆虫的奥秘的。
昆虫备忘录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现象有关小朋友和昆虫的故事。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