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驼铃》音乐课教案【优质7篇】
通过《梦驼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理解作品背景,培养欣赏能力,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梦驼铃》音乐课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梦驼铃》赏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梦驼铃》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思乡”的真挚情感。
2、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通过了解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乡土情怀。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歌词大意和歌曲情感
四、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体会创作者浓浓的爱国情和思乡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不论你身在何方,总有一种东西牵动着你心底那根最温柔的弦,那便是家。古往今来,乡愁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大家的记忆中,有哪些关于乡愁的诗篇?(《静夜思》、《泊船瓜洲》、《黄鹤楼》、《登金陵凤凰台》等)。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啊!下面,请大家一起静心聆听歌曲《梦驼铃》,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深沉的情感。
2、作品、作者简介:谭轩组合、张明敏(链接)
3、歌词解析
1>、梦回秦关:“关”是关口的意思,比如山海关。“秦关”本为玉门关,在这里引申为边疆了,借指国家。这首歌词它是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是一首很有历史沧桑感的歌词。
2>、海棠血泪:“海棠”一词源于当初中国形似“秋海棠叶”的版图。外蒙的分裂使驼铃悠扬的故乡变成了遥远的他乡,在祖国历史里刻下了斑斑血痕。
3>、国家版图变化史:外蒙事件
4>、主题解读:也有人认为歌词通过对过去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造成的国土分裂,同胞分离的描写,表达一种历史的慨叹和无奈感,以及对祖国的深深思念。
4、歌曲中心思想:
《梦驼铃》表达了思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感情:
第一段写思念故土,但回归路却不知在何方。
第二段写故乡里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但仍是不灭的思念。
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在写思念故乡。
第四段写故乡景,表达离乡多年但家乡的记忆一样清晰,恍如刚刚逝去的梦影。
四、拓展链接
1、聆听之感:一曲怀人念远的歌,让你的心无法不起涟漪,悠扬的歌声穿过层层历史,但“海棠”已经不在。悲壮、沧凉、热情而又深沉,且赋有阳刚之气,百听不厌。唱这首歌,就好象品一杯好酒,回味无穷,给人一种大漠豪情之感。
2、观看《梦驼铃》视频
3、《花踪十四行之海棠十四行》
花谱中原无海棠
锁在深闺的佳人染得痴病
朝思暮盼而斯人不至
泪洒泥土遂生此花
一树烛枝连接十里春光
绿袖难掩脸颊的红晕
看得美人停妆
看得画工止墨
那烟柳的分量太轻了
转眼间风云变幻
海棠血泪
代代红颜未曾读懂
向阳而笑背阴而泣
海棠啊,只认准焚心摧肝的人
今生走完来世的旅程
五、作业思考
1、你还听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2、积累相关的古诗词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2、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3、聆听歌曲《梦驼铃》,感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演唱歌曲《梦驼铃》并把握好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谁来朗诵一下,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思乡诗。
师: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想哲学、民风民俗,
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这种情结不但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为题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思乡的歌曲。
二、新课新授:
1、作者介绍:
谭健常:台湾著名音乐人、歌手和作曲家。谭健常和他的夫人小轩合作写下了《三月里的小雨》、《三百六十五里路》、《故乡的云》、《梦驼铃》、《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等数百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人们评价“谭健常夫妇在漫长的岁月里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他们无间的配合衍生出精致美丽的声音,全无棱角,光彩夺目。”夫人小轩为台湾著名歌词作家。 2、初次听赏歌曲《梦驼铃》。
3、再次听赏歌曲《梦驼铃》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觉得歌曲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演唱,
讨论明确:歌曲的感情是悲伤的,深沉的;我们演唱的时候应该用低沉、哀婉的语气。现在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看是不是这样。
4、放录音听赏。
5、齐唱,边想想:歌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可能学生刚开始还体会不到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不必强求,等到课文分析后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 6、指名演唱,要求唱出作者的感情来。演唱后学生给予点评。
三、小结:
今天,我们沿着丝绸之路欣赏了甘肃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了相关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丝绸路上还有极丰富的文化和动人的乐歌鼓舞,同学们如有兴趣,可在课后继续了解、探索。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3
梦驼铃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连音唱法的一般演唱特点。
2、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的演唱歌曲。
3、能在演唱、朗诵、律动表演等活动中回顾历史,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1、连音唱法的一般演唱特点。
2、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我们是朋友,感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大家回忆一下这首歌的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欢快、活泼)生:欢快、活泼师:很好,那么我们就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把这首歌曲复习一遍好吗?(师生齐唱我们是朋友)师:同学们的情感投入都非常好,今天呢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一首取材丝绸之路的歌曲。大家学习历史都知道,丝绸之路是唐朝与西XX其他国家进行商贸往来所走之路,这条路有一个必经之地那就是沙漠。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沙漠中行走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是最理想的呢?生:骆驼。人们提前作好准备,不被淹没在沙漠里!师:其实在沙漠中除了驼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之外,驼队所使用的驼铃也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由驼铃声而引发出来的思绪梦驼铃。(出示课题)
3、简介“谭X组合”是台湾地区极负盛名的音乐排挡,谭X常出生印尼,小X出生台湾。两人经常一起合作,小X作词,谭X常作曲,已经有好几百首歌曲面世了。
4、教唱歌曲
(1)、范XX: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同学们先听唱一遍,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并注意老师是怎么样是表现的?
(2)、朗诵歌词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唱呢?师:大家觉得他表现怎么样?生:(引导学生投入正确的情感)
(3)、教唱歌曲、教唱曲谱第一部分(前奏至间奏),让学生把握正确的音高。教唱曲谱第二部分(间奏志结束),重点教唱连音唱法的处理。学生完整演唱曲谱。加入歌词学唱歌曲。
5、评价、引导其他学生给出评价,谁表现最好,好在什么地方?(大方、自然、情感投入好、设计新颖)、教师给出肯定,提出改进方案,并寄予学生希望。
7、小结师:现在让我们在歌声中来结束今天的课程好吗?(播放音乐,师生齐唱)
8、下课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人文知识和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唱听演等音乐活动能够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演
唱歌曲。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梦驼铃》
【难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丝绸之
路的文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教师采用古诗导入,引导学生说出该诗的内容主
要抒发了作者深切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师总结:《乡愁》描写了作者离家多年,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引入课题,《梦驼铃》
(二) 初步感知
1 .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
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速度较慢,节奏舒
缓,。
2.教师范唱并设问:“歌曲一共有儿个乐段? ” (学生自由
发言)教师总结:歌曲为两个乐段。
3介绍小轩,谭健常:
谭健常台湾著名音乐人、歌手和作曲家。谭健常和他的夫人
小轩合作写下了《三月里的小雨》《三百六十五里路》《故乡的
云》《梦驼铃》、《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等数百首脍炙人口
的作品。
人们评价“谭健常夫妇在漫长的岁月里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商
业神话,他们无间的配合衍生出精致美丽的声音,全无棱角,光
彩夺目。”夫人小轩为台湾著名歌词作家。
(三) 学唱歌曲
1 .发声练习
2.教师弹琴范唱。
3.旋律教唱,教师弹琴学生跟唱。4.发现歌曲中的难点,解
决难点问题。
5.填词演唱。
6.完整演唱。
(四) 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配乐诗朗诵。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梦驼铃》,看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同时,也看到了作者希望大陆与台湾早日合并的情感,台湾与祖
国曾经分割多年,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历史,
同时下去之后多收集一点关于台湾的歌曲。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歌曲《梦驼铃》、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通过感受黄土高原的音乐风情和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二、通过聆听、演唱、律动、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山歌形式“花儿”,学会对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和情感表现。
教学重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初步学会演唱《梦驼铃》,并感悟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
教学内容:
一、简单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风土人情及地理位置。
二、聆听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山歌形式 “花儿”。
三、唱民歌《送大哥》及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活动。
四、民歌的拓展和升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民歌《黃土高坡》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营造西北民歌氛围。)
1、看后提问: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方的风格?(西北地区)。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高亢、粗犷、豪放等)
2、这是一首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中国西部蕴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民歌最有特色,而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最有特色.,其中西北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这节课,就让我们从音乐中走进西部,去尽情地领略西部音乐的风采。(打开课题)
二、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教材中出现的西北六省的地理位置。
提问:西部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三、了解西北民歌的种类:
1、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西北民歌有哪些种类?
2、简单介绍四个种类:(教师简述或让学生看课件)
四、聆听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独特的韵味。(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1、这首民歌的音调怎样?(高亢)
2、速度怎样?(缓慢)
3、唱腔有什么特点?(高音区采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特点)
4、运用什么语言演唱?(当地汉语方言)
5、引导学生探究“花儿”的基本特征: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五、学唱《梦驼铃》(并布置这首歌曲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感受歌曲那富有特色的节奏(教师带学生读歌词打节奏);
(2)、学唱《梦驼铃》
1.歌曲介绍:
《梦驼铃》由小轩作词、谭健常作曲。歌曲以梦的意境表达了台湾同胞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咏叹。
2.歌曲分析:
3.歌曲为六声D羽调式、4/4,单二部曲式,节奏舒缓,旋律多级进下行,偶有大跳,歌曲中多处运用附点节奏,感情深沉而富有韵味。
4.作者介绍:小轩、谭健常
5. 学唱《梦驼铃》
①仔细观察乐谱,歌曲的节奏有何特点?
②与《青春舞曲》相比,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有何不同?
③歌曲由几个乐段构成?
两个乐段,A段 B段
④如何演唱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和感情? 跟着音乐唱唱看吧!
教后札记:学生听过西部民歌,但是具体的地点说不清楚,歌曲比较简单,没有难点。对阿宝的歌曲比较感兴趣。
以上是《梦驼铃》音乐课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6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
初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钢琴、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目标:
(一)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
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
和贡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三)聆听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感
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
兴伴奏,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并相互评价。
(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
二、欣赏歌曲《新疆好》:
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
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
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
2、欣赏歌曲。回答: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
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
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
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
七个音组成,大调式。呼唤的音调,回旋的旋律。节奏欢快跳跃。
四、聆听小合奏《玛依拉》:
1、导入:哈萨克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
2、简介:
《玛依拉》这首歌曲经过作曲家丁善德配上钢琴伴奏,也象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祖国大江南北,已经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喜爱的演唱曲目。你们谁会唱这首歌?
3、请几个同学演唱。其他学生吹竖笛。
第一段请几个女同学唱,全体同学吹竖笛。
4、我们刚才演唱演奏了歌曲《玛依拉》,下面我们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5、欣赏。
6、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主奏?
回答:冬不拉。(投影一组乐器,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冬不拉。)
7、新疆乐器介绍:大家说出我国乐器分为几大类?教师简介新疆乐器。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拨乐器,音箱木制,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细长,张两根弦。一般用于自弹自唱。
冬不拉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英俊、勇敢的哈萨克青年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当他向姑娘求婚时,调皮的姑娘却指着身旁的一棵青松说:“你如果能让青松开口替你求婚,我就嫁给你。”到了约定的日子,机智的青年拿了一把用松木制成的“冬不拉”琴,用手拨弹着琴身上的羊肠弦线,用婉转动听的琴声表达了心中真挚的爱情,终于打动了姑娘的心。从此,哈萨克就流传冬不拉这一乐器。
后来到了十三世纪时,据说有一天,当时的皇帝、成吉思汗正在大摆宴席招待宾客,突然传来消息,说他的爱子术赤得急病死了,左右的侍从们谁也不敢把这一噩耗告诉成吉思汗,但又怕事后遭到追究和责难,正在左右为难时,一位名叫克尔布哈的哈萨克冬不拉琴手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一任务。他来到宴会上要求为大家奏一支冬不拉乐曲。悲切的乐声传达了死亡的消息,成吉思汗从乐曲中听出了是自己亲爱的儿子遭到了不幸而流下了辛酸的泪。嗣后,成吉思汗不但没有发怒,还下令重赏了这位民间艺人。
鹰骨笛:(塔吉克族)吹管乐器。管身为鹰骨制成,开六个按孔,吹奏方法与汉族的笛相似。
艾捷克:(唯吾尔族)拉弦乐器。音箱木制半球型,一面蒙羊皮。张四根弦,用马尾弓拉奏。
热瓦普:(唯吾尔族)弹拨乐器。音箱木制半球型,琴头有装饰用的弯角,张五根弦。演奏时将乐器横置右肩,用拨子弹奏。
手鼓:维吾尔族打击乐器。汉语称手鼓。木制圆形鼓框,直径约40厘米,一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内置许多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指交替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振响铁环。
老师拿手鼓示范给学生看,拍打节奏。学生左右手拍左右腿。节奏是: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
8、习题用连线表明右侧的乐器所属的民族。
五、歌曲《青春舞曲》:
(1)请学生听一组全部由王洛宾收集整理的维吾尔族歌曲:
提问歌曲的曲名,作者。
1、《掀起你的盖头来》
2、〈啊拉木汗〉
3、〈半个月亮爬上来〉
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5、〈在那遥远的地方〉
(2)复习歌曲《青春舞曲》,钢琴伴奏。(投影歌曲的乐谱)
a、复习歌谱;
b、复习歌词;
c、完整地演唱全曲。
(3)提问歌曲的特点?
歌词以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唱出:小鸟飞去不回来,青春一去不复返。告诫年轻人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歌曲采用小调式,节奏密集,轻快而活泼,旋律上下起伏,流畅而优美,颇具有舞蹈性。
(4)复习、表演《青春舞曲》(手鼓、竖笛伴奏、演唱、表演舞蹈)
请学生讲讲表演的方案。
分声乐组,舞蹈组,竖笛组练习歌曲,请音乐课代表组织。
学生表演。
(5)教师评价:
六、小结:
今天,我们延着丝绸之路欣赏了甘肃、新疆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了相关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丝绸路上还有极丰富的文化和动人的乐歌鼓舞,同学们如有兴趣,可在课后继续了解、探索。
课后记:
有的班级学生表演的很好,但大部分班级表演的不好。可以在表演前老师提示一下,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
《梦驼铃》音乐课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 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
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和贡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三)聆听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感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兴伴奏,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并相互评价。
(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
二.欣赏歌曲《新疆好》:
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
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
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
2.欣赏歌曲。回答: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
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
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
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
七个音组成,大调式。呼唤的音调,回旋的旋律。节奏欢快跳跃。
四、聆听小合奏《玛依拉》:
1.导入:哈萨克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
2.简介:
《玛依拉》这首歌曲经过作曲家丁善德配上钢琴伴奏,也象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祖国大江南北,已经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喜爱的演唱曲目。你们谁会唱这首歌?
3.请几个同学演唱。其他学生吹竖笛。
第一段请几个女同学唱,全体同学吹竖笛。
4. 我们刚才演唱演奏了歌曲《玛依拉》,下面我们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5. 欣赏。
6. 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主奏?
回答:冬不拉。(投影一组乐器,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冬不拉。)
7.新疆乐器介绍:大家说出我国乐器分为几大类?教师简介新疆乐器。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拨乐器,音箱木制,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细长,张两根弦。一般用于自弹自唱。
冬不拉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英俊、勇敢的哈萨克青年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当他向姑娘求婚时,调皮的姑娘却指着身旁的一棵青松说:“你如果能让青松开口替你求婚,我就嫁给你。”到了约定的日子,机智的青年拿了一把用松木制成的“冬不拉”琴,用手拨弹着琴身上的羊肠弦线,用婉转动听的琴声表达了心中真挚的爱情,终于打动了姑娘的心。从此,哈萨克就流传冬不拉这一乐器。
后来到了十三世纪时,据说有一天,当时的皇帝、成吉思汗正在大摆宴席招待宾客,突然传来消息,说他的爱子术赤得急病死了,左右的侍从们谁也不敢把这一噩耗告诉成吉思汗,但又怕事后遭到追究和责难,正在左右为难时,一位名叫克尔布哈的哈萨克冬不拉琴手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一任务。他来到宴会上要求为大家奏一支冬不拉乐曲。悲切的乐声传达了死亡的消息,成吉思汗从乐曲中听出了是自己亲爱的儿子遭到了不幸而流下了辛酸的泪。嗣后,成吉思汗不但没有发怒,还下令重赏了这位民间艺人。
鹰骨笛:(塔吉克族)吹管乐器。管身为鹰骨制成,开六个按孔,吹奏方法与汉族的笛相似。
艾捷克:(唯吾尔族)拉弦乐器。音箱木制半球型,一面蒙羊皮。张四根弦,用马尾弓拉奏。
热瓦普:(唯吾尔族)弹拨乐器。音箱木制半球型,琴头有装饰用的弯角,张五根弦。演奏时将乐器横置右肩,用拨子弹奏。
手鼓:维吾尔族打击乐器。汉语称手鼓。木制圆形鼓框,直径约40厘米,一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内置许多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指交替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振响铁环。
老师拿手鼓示范给学生看,拍打节奏。学生左右手拍左右腿。节奏是: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
8.习题用连线表明右侧的乐器所属的民族。
五.歌曲《青春舞曲》:
(1)请学生听一组全部由王洛宾收集整理的维吾尔族歌曲:
提问歌曲的曲名,作者。
1、《掀起你的盖头来》
2、〈啊拉木汗〉
3、〈半个月亮爬上来〉
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5、〈在那遥远的地方〉
(2)复习歌曲《青春舞曲》,钢琴伴奏。(投影歌曲的乐谱)
a> 复习歌谱;
b> 复习歌词;
c> 完整地演唱全曲。
(3)提问歌曲的特点?
歌词以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唱出:小鸟飞去不回来,青春一去不复返。告诫年轻人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歌曲采用小调式,节奏密集,轻快而活泼,旋律上下起伏,流畅而优美,颇具有舞蹈性。
(4)复习、表演《青春舞曲》(手鼓、竖笛伴奏、演唱、表演舞蹈)
请学生讲讲表演的方案。
分声乐组,舞蹈组,竖笛组练习歌曲,请音乐课代表组织。
学生表演。
(5)教师评价:
六.小结:
今天,我们延着丝绸之路欣赏了甘肃、新疆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了相关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丝绸路上还有极丰富的文化和动人的乐歌鼓舞,同学们如有兴趣,可在课后继续了解、探索。
上一篇:小熊请客小班语言教案优推2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