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精编5篇
【导言】此例“《混合运算》教案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混合运算》教案1
课题名称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同级混合运算
重点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掌握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同级运算的两步式算式的运算顺序的脱式计算”和“初步体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懂得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最简单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乱的问题。
教学方法
利用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发现、讨论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映东风小学图书馆的动画,吸引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学生设问题。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②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口述,板书:53-24=29(人),29+38=67(人)
学生口述,板书:53-24+38=67(人)
这一种综合算式是怎么想的呢?可以这样列式吗?
(2)认识混合运算
请学生观察左边的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求出中午剩下的人数,再去加下午来的人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减法,一个加法;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既含有减法又含有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3)学习书写规范,应用运算规则。
示范:刚才这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
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边说明边板书)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和上面对齐,再写出得数(板书)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谈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小结
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样的收获?
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巩固等学习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与人合作,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加减混合式题的方法,能熟练地口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
会记忆第一步的计算得数。教学关键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培养心记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习准备
看算式,说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8-2-3=10-5-3=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3)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4)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5)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类比探究算法。
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同桌讨论,互说计算过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4+3-2并标明计算顺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2、学习例2。
电脑演示例2:湖中4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师: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1)学生说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谁来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翻书试着计算4-2+3。
(5)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师:为什么先算4-2?计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标明注出计算的顺序。
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到右)
四、反馈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画)
(1)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列式计算。
(3)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游戏:小青蛙找家。(练习十二第2 题)
(1)班齐唱《小青蛙找家》每组选派一名
(2)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解密大行动。
(1)独立完成计算卡上的10道式题。
(2)游戏规则:任选一题算出得数,如果这个得数是下方这5个密码中的一个的话,你们组可相应获得两颗星星。
(3)请同学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给说中密码的那组加星星。
4、小结比赛结果。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本第75页说给爸爸妈妈听。
2、算一算
1+6-2=6-5+8=9-6+5=4-3+9=6+4-5=4+2+4=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3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3.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7页复习题。
(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
(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
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
(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老师板书)提问:递等式第一步算了哪两部分?
(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道题先算哪里的?小括号里面又要先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画线)
请同学们按照计算顺序,在练习本上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递等式)
结合板书过程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
完成计算过程后指出:括号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括号里如果是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学“试一试”。 ·
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
5.小结:上面两道题都是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
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分别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括号里要先算什么。
2.做练习四第l题第一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两个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指出: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为了使计算简便,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3.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先在方框里填数。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题呢?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第l小题前两步上要加小括号?第2小题为什么后两步加了小括号?
指出:第1小题为了先算除法、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了先算乘法、减法,最后算除法,所以要把乘法和减法括在括号里。
四、课堂作业:练习第l题第二组,第3、4题。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他们要买什么呢?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 5×3=15(元)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第2个问题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6、拓展(机动):80 ○ 8 ○ 4=
(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
交流质疑:(教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0页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梳理,培养学习能力,感受自我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灵法处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1、口算 [设计意图:学校计算课题探索的教学研究,实行课前一分钟的口算常规。]
+ + +
2、说出运算顺序 125-27+73 76-(29+41)
3、填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 )
[设计意图:激活整数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新知迁移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出示主题图并介绍 。
2、出示主题图的统计表。
发现什么数学信息?(主要指出什么是里程?表示行驶的路程)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与比赛统计表,让学生了解到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知识,创设问题的情境,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3、逐步呈现爸爸妈妈的对话并对知识重新整合:
“完成比赛,还要走多少千米?”表示求什么呢?师生分析。这方面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列式。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列式。
[设计意图:通过整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题目的分析能力,达到化解难点效果]
4、板书学生的式子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 。
5、分小组计算。并让学生在黑板演示。
6、自主探索三种的计算顺序与什么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总结:整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方法,明白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
三、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1、+先说运算的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2、每一小组算一行并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3、解决实际问题。
①地球表面积是亿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是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少亿平方千米?
②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达到有效地应用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哪里运用了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和成功的感受,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上一篇: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范例优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