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精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混合运算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 2×3=6(元)
6+7=13(元)
学生2: 2×3+7=13(元)
生3: 7+2×3=13(元)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二、 新授
(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 2×3+7
② 7+2×3
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减问题。
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
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20—4×4=4(元)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算4×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三)除加、除减问题。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板书)
三、 练习
1、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4+4= 25—3×7= 72÷8—4= 20—63÷9=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6+9÷3=5 5÷5+5=6 9—3×2=12 48÷8—4=2
四、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
一、用脱式计算
(1) (37–28)×4 (2) 8×6–30 (3) 42–30÷6
= = =
= = =
(4) 19+6×5 (5) 35÷(28–21) (6) 5×(28÷4)
= = =
= = =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三、应用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混合运算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
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20页复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按照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
24X18—16÷2 ……最后一步算乘法。
24X18—16÷2 ……最后一步算除法。
提问: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说明运算/顷序。
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请同学们照课本上
读一读,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告诉大家。
提问: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怎样算?(板书: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学例题,小学数学教案《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
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板书算式,说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提问:小括号里面计算的结果是几?(板书递等式)接着要再算哪一步?(说明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请同学们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
追问: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顷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运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方框里填数。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在方框写出相应的数。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第2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列出这两题的综合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要把前两步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什么要把减法这一步括在括号里?
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运算顺序。
让学生依次说一说练习五第2题的运算顺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题。
混合运算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式题,课本第 38- 39 页的例 1 - 3 ,练习十 1-4题。
一、复习
1、口算:
+ 10- × ÷ 6
1÷4 ÷ - 8 0÷
× × + ÷15
二、新授
(一)、1、 教学例1,讲解“级”的含义。
2、做一做 第 37 页
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
教师讲评。
(二)、教学例3,讲解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
5×〔(+)÷〕
三、全课总结(略)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练习十1、2题个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十 4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 3
⑴与的和乘以,积是多少 ?
⑵除以的商,加上与的积,和是多少?
⑶减去的差,除以与2的积,商是多少?
混合运算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练习三 P11P12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巩固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狭问题的能力。
3、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练习三。
学生独立思考,回想之前所学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1、梳理知识。
(1)提出问题: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三、综合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3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反馈时,师生共同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完成教材第11页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反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出综合算式的。
3、完成教材第11页第3题。
题目出示后,引导学生对比上下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后,再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总结括号的意义及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出示练习三第4~6题。
4、完成教材第11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独立解决,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2页第5题。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完成教材第12页第6题。
交流时,让学生写出三四个不同的算式后,组织交流、评价。
最后归纳出在凑数过程中主要运用83、46、122等基本算式。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的,都按从
左到右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有乘、除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下一篇: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精编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