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生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在这些号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教材首先从老师点名的情境引入,说明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每个学生。接下来,例1和例2通过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例3和例4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例3是让学生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例4是让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书籍编一个书号,和例3相比,更复杂一些,是用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进行编码,这种编码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比如汽车的车牌号、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以及商品的型号等,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难点:
1、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用数字、字母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关键:
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用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四、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数字编码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只要能从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编码中每个数字的信息和含义。另外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法,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并且要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以一定的点拨、引导。
2.本单元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数字编码—身份证号码与学号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14-115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四、教学准备: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了解号码的组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到银行开户储蓄过吗?刚开户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邮政编码,其实数学编码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了解居民身份证的编排归规律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记录的身份证号码,说一说身份证号码是多少位,从这些身份证号码里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不同的身份证号码中是否有相同的数字?(有学生回答身份证号码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出生年月日。)
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2、居民身份证的编排
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代码,其中第1、2位表示省,3、4位表示市,5、6位表示县区,第7到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到17位为顺序码,因为一个市同一天出生的人数不会超三位数,所以顺序码为三位数,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码。单号的为男性,双号的为女性;第18位为校验码,可以是0~9的数字,也可以用x表示,校验码是由特殊的运算公式算出来的,也可以说是身份证的仿伪标志。
身份证编号为持证人的终身号码,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号码,一人一号不重不漏。
41 02 23 19800705 056 5
省 市 县 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身份证的校验码是由特殊的运算公式算出来的,是电脑自动生成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让学生快速地记忆身份证号码,并说出记忆身份证号码的规律。
2、多媒体出示,下面是小明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号码,可是小明分不清它们是谁的号码了,你能帮助他们吗?
410223480913007
410223197011300052
410223197201100065
410223195012080049
3、完成P115的做一做。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小学生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2
设计说明
1.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
“生活即教育”,数学知识只有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积极的、主动的。本节教学设计从给学校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初步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小数乘法来解决,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尝试计算、自主探索,主动获得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本节教学设计联系原有的学习经验,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独立尝试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重点放在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的理解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么计算,更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计算。
3.运用计算法则,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然又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与算理的基础上,应用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与巩固,并不断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巩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我们的校园多美呀!有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课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传栏)看!工人叔叔正在给宣传栏刷油漆,可是有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吗?(课件出示教材5页例3)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从给学校的宣传栏刷油漆的场面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理解题意。
师:要想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宣传栏的)差异网●(面积怎么计算呢?
预设 生:因为宣传栏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们只要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来。
(2)尝试列式。
师:怎么列式呢?(×)
(3)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因数都是小数)
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
(4)合作探究。
师: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应该怎么计算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预设 生1:可以利用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将“m”改写成“dm”。
2.4m=24dm =8dm
用竖式计算:
将积的单位“dm2”改写成“m2”:192dm2=。
五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4和“练一练”,第35~36页练习五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能判断或写出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理由,能说出偶数或奇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感受数学充满规律,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为学生每人准备百数表一张;每人准备o、5、6、7四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想一想,如果告诉你一个数,比如3,怎样找出它的倍数?请你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
在研究一个数的倍数时,人们发现了有一些数的倍数是有特征的。比如,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2的倍数。大家一起来试试看:有一个数是730,你觉得它会是2的倍数吗?怎样想的?
揭题:这说明有的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意识到了2的倍数的特点。今天我们就利用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通过找倍数,发现和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2和5的倍数。
出示例4,呈现百数表。
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百数表,先在5的倍数上画“△”,再在2的倍数上画“o"。在找这两个数的倍数时,请大家注意每行数里5的倍数有哪些,哪些数是2的倍数。能行吗?
学生画符号,教师巡视、指导。呈现分别画出符号的数,学生校对、确认。
2.探究发现特征。
(1)引导:请观察表里5的倍数,在每行里哪些是5的倍数,你能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指出: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
引导:你能任意说一个这样的三位数或者四位数,验证我们发现的特征吗?大家试一试。(指名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引导用除法检验是不是5的倍数)
追问:怎样的数是5的倍数?
(2)提问:观察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指出: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o)
引导:请同桌两人互相举出三位数或四位数的例子,验证发现的2的倍数的特征。
交流:你是怎样举例的?(学生口答举例)
个位上不是2、4、6、8、o的数,会是2的倍数吗?自己举出例子试一试。
交流:你举的什么例子,是不是2的倍数?(指名学生举例说明)
追问:怎样的数是2的倍数?
(3)引导:观察表里5的倍数和2的倍数,看看什么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怎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说明:个位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3.认识偶数和奇数。
说明:我们已经认识了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把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4.使学生学会应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4=×(□×□)
(4+8)×□=□×+□×□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学生叙述各运算定律的内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观察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
优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教学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公式(出示图片:图形面积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表示平行四边的面积,、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学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正方形周长的书写格式.
(1)读出下面各式,并说明表示的意义.
(2)把下面各式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
□·(□·□)
(5)如果用表示长方形的长,表示宽,那么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小节: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但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写成;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乘号不能省略不写,可以改为“·”,但容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一般仍记作“×”.
3.教学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教师说明:在我们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实际上是把数值代入有关的公式,算
出的结果就是它的面积或周长.
(1)说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说出梯形面积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义.
(3)说出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4)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强调: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不必写出单位名称,只在答题时注明就行了.
(5)练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课后作业
(一)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分米,高是分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先写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1.一个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24毫米.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运算定律
计算公式
可以写成
读作:的平方
表示:两个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
设计说明
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统计知识非常重要,统计知识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熟悉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掌握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1.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反映了两者在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2.注重在分析与预测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本节课的例题呈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不但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推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统计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
(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情境图)
2.回顾旧知。
(1)课件出示下面的统计表。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年份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20xx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汇报时说出各个年份参赛队伍的支数)
(2)动手操作。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各小组展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4)师生共同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画出纵轴和横轴,标明起点。
②根据纵轴长度并结合所给数据确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的数据是多少;在横轴上确定各项目的位置,即等距离确定各直条的位置。
③取各数量对应的点,画出直条,并在直条上标明数据。
④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时间等。
3.导入新知。
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大家一起看(出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通过教材中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回顾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观察思考。(课件出示教材105页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
上一篇:蟋蟀的住宅教案精编3篇
下一篇: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