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实用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三峡》教案【实用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巴东三峡》教案【第一篇】
力与美的“山水画廊”
——《巴东三峡》赏析
江苏海安丁所中学 丁海意 陈盛华
读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郦道元的《三峡》,已经让我们领悟到三峡的壮美。可只有在读了刘大杰先生的《巴东三峡》后,才让我真正领略到三峡的雄壮与秀丽,感受到它的雄、险、奇、幽。可以说,三峡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体——一座浓缩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
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劲健美
余秋雨先生说过:“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点冲撞。”我没到过三峡,是刘大杰先生带我品位了三峡,他的《巴东三峡》卷起了我心中的旋涡,使我无端涌起一腔沸腾的豪情。
《巴东三峡》一开头就让我们感到一种力量。“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刘先生还没有具体介绍三峡,已经让我们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一种雄壮之美扑面而来。
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三峡,领悟三峡,他依次给我们介绍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正是由西陵峡的险,巫峡的秀,瞿塘峡的雄,构成了一副巨大的山水画廊,风云际合,气象万千,有两岸连山,隐天蔽日,一川激流,水急浪高之劲健气势,又不失江流湍急,回清倒影,风光雄伟秀丽之壮美。
这不,刚到崆岭滩,刘先生如此描绘道“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形势极可怕。上水船在这里都得特别小心。”的确,俯视江流,浪涛翻滚沧漩不断,水声隆隆,给人以“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正因如此,行船的人才有这么一句谚语:“青滩叶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充分表现了巴东三峡的狂涛怒吼、礁险涡凶的劲健美。
二、山水清音,怡情畅性的和谐美
西陵峡是险峻的,刘大杰先生分四段给我们作了描绘。写了黄猫峡的“山高不险,水急不狭”;灯影峡具有“浓厚的江南风味”;崆岭峡的“山形水势,突然险峻”;米仓峡的“水流太急,山更高峻”。试想一下,在群峰高不见顶,崖壁直立如墙的三峡,居然建有黄陵庙,并配有浓绿的树木,潇洒的竹子,红紫色的花朵,再加上袅袅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让我们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难怪刘先生来两句即景的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力与美”完美结合,怡情畅性和谐统一,这也许才是三峡的最可爱之处吧!
刘先生称巫峡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并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到“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船行其间,宛如进入一条曲折迂回的画廊,忽而大山挡前,似无去路,忽而峰回路转,一水相通。为了把游记写得更有味,刘先生还写了巫峡那变化多姿的云。“有的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的确,巫峡秀色,尽在群峦叠翠,云雾迷朦之中,再加上“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你说,三峡是威武雄壮的男子,还是柔情似水的女子?
三、巫山云雨,白帝晨昏的古今叠映美
刘大杰先生最后给我们介绍了最短的瞿塘峡,所用字数不多,却让人感受到一副神奇的图画,简直就是一座浓缩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正因为有“巫山神女”、“刘备托孤”的故事,白帝城才会成了历代文人喜欢游历的地方,才有李白在此斗酒高峡,杜甫在此以诗会友,放翁在此忧患天下……才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绝唱,才能更到位地品味三峡的古今叠映美!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巴东三峡的力与美涵养着文化,收伏着心灵,永远值得我们一次次地探寻和一遍遍地重温。
作者通联:邮编226632 联系电话:0513—8332699,0513—8016386 e-mail:
教学重点【第二篇】
1、 掌握游记的特点。
2、 学习游记的不同写作方法及不同风格的语言。
3、 体味领悟游记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峡》教案设计【第三篇】
1、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疑释难,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
《三峡》教案设计【第四篇】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师:早在15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如: 郦 巘 阙 溯 属
2、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3、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师范读课文(或再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在此,教师应指出注意听的事项,如:字音的校正、音节的停顿和节奏等。)
5、朗读比赛: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6、讨论:疏通文意。(分成六个人一组,每组讨论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7、把各小组的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8、在初步理解文中的基础上,在读课文讨论: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9、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出示挂图,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课文。)
写作训练
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胜的美好景色描述下来。
课后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1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课后练习
①用正楷抄写课文,并背诵。
②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笔来描绘眼前的景色。
教后反思
课堂上,把舞台让个学生,自己退居幕后。让在想法的学生到讲台上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使课程资源扩大到更大的限度。
三峡教案设计优秀【第五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
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上一篇: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优秀4篇】
下一篇:什么是心理健康【范例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