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通用10篇】
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学习养蚕技巧,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素养,如何提升学习效果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了解蚕的多种用途,知道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蚕宝宝生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图片,提问:
1、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2、你们觉得它们长的像吗?
3、有没有其他小动物也是这样,小时候一个样,长大后又是一个样?
二、幼儿欣赏图片、观察回答问题:
1、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小时候像什么?长大后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再次欣赏图片,教师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三、蚕宝宝的食物--桑叶
教师: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是不是每种树叶都吃呢?蚕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它到底要吃什么呢?(蚕宝宝是吃桑叶长大的)
四、蚕的作用大
1、蚕对我们的生活有用处吗?我们养它是做什么的呢?
2、幼儿欣赏图片--蚕丝织物
3、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那么多。那蚕除了蚕丝有用,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蚕的作用可大了,除了蚕丝可以做成舒适的衣服、被子之外,蚕蛹还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物呢)
五、幼儿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师布置任务,活动结束。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模仿蚕宝宝的爬行动作,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促进幼儿感 知运动能力的发展。
2、在蚕宝宝的自身运动中了解蚕一生的变化。
3、在体育活动中感受、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布袋21只、彩色丝带若干、录音机、磁带、
安排活动场地、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活动活动!
2、集中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集体找春天。
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学习蚕爬。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师:“小腿缩一缩,屁股撅一撅,小手撑一撑,身体往前趴。”
(2)幼儿集体练习。
(3)个别示范。师:我发现,有一只蚕宝宝爬的特别棒!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爬的!(4)
幼儿再次练习。
5、采桑叶。(设置难易不同的四条路径供幼儿选择)
师:蚕宝宝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这儿有四棵桑树,大家仔细看看这几条路有什么不同?
(幼儿发现:这四条路有的长、有的短,长的路爬起来困难一些;短的路爬起来容易一些。)师:大家考虑一下,你想去哪棵树采桑叶吃?想好了吗?出发吧!6、吃桑叶。
师:桑叶真香啊!快坐下来吃点桑叶,休息一下吧!
7、蚕吐丝。
师: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看到有蚕宝宝开始吐丝了。
8、蚕结茧、羽化成飞蛾。
师:蚕宝宝吐了许多的丝,把自己包在里面,结成了一个茧。它在茧里变成了蛹,滚过来,滚过去,最后变成飞蛾飞了出来。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2.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3.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教学难点】
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一大片蚕卵)谈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是泥、是豆、是芝麻、是油菜籽、是种子、是虫子、是蚂蚁的卵、是苍蝇的卵……)
2.教师谈话:这是一种动物的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卵吗?
3.学生猜想。(这是蚂蚁的卵、青蛙的卵、苍蝇的卵、鱼的卵、蜻蜓的卵、蚊子的卵、飞蛾的卵、……)
4.从抽屉里拿出两个雪白的蚕茧,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
二、我想知道的问题
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汇报。
(蚕要吃桑叶、蚕会结茧、蚕茧可以做成丝绸的衣服)
3.教师讲述:小小的蚕对人类的作用可大呀!
(二)讨论我们想知道的。
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蚕宝宝在卵里会不会饿死?为什么蚕会变成飞蛾?为什么变成飞蛾后会死?为什么蚕结的茧是圆的?蚕为什么喜欢吃桑叶?它还能不能吃别的?为什么蚕要爬到上面去结茧?为什么蚕一生中不是一个样子呢?……)
4.学生汇报,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从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再补充一些需要学生研究的问题。
5.教师讲述:同学们就蚕提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问题,要想研究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的可以通过一边养蚕一边研究。
三、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1.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的变化。注意既然蚕卵中也有生命,因此,在观察蚕卵的时候,同学们的观察活动除了细致外,还要注意要小心。
2.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大小怎样?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蚕卵是圆形的。蚕卵中间有点凹下去。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的。 蚕卵和一粒米差不多大……)
4.教师小结: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
四、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
1.播放蚕卵孵出的录像片。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2.(用毛笔轻轻把蚕卵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
(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蚂蚁,所以叫蚂蚁蚕。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虫子,所以叫虫蚕……)
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喂它吃东西。给它建一个家。给它找一些好朋友……)
4.教师小结:蚁蚕是黑色的,像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五、我们一起养好蚕: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
2.教师讲述:说一说你了解的养蚕的知识?下一课我们将举行领养活动,说一说怎样做好养蚕的准备?
【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蚕卵:黑色、1-2毫米
蚁蚕:黑色、3-4毫米
给蚕建一个家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在与蚕宝宝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其可爱之美。
2.在师幼互动的轻松氛围中,建构起关于蚕的外形、习*的粗浅知识。
3.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联系好活动地点,水果一蓝,小背篓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到乡下奶奶家作客(激发积极*)乡下的奶奶请我们去作客,去看看她养的蚕宝宝。
二、瞧,蚕宝宝(自由观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等)
1.你好,蚕宝宝。(热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
2.自由观察、交谈。
(1)教师在参与观察中获取指导信息,向幼儿提供观察建议,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
(2)倾听幼儿之间的交谈,适时引导幼儿对蚕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进行重点观察和思考。
3.师幼互动
(1)问:你认识蚕宝宝了吗?(关于蚕的外形特征等)重点:蚕的体形及特点,蚕的呼吸方式(了解气孔),蚕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儿随意发言,教师捕捉与重点内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如:▲找找蚕的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诉你一个蚕的小秘密吧:蚕没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点——气孔来呼吸。▲找找气孔。)。
教师小结。
(2)问:为什么叫它们蚕宝宝呢?(关于如何理解称呼蚕为蚕宝宝)问:它的名字是蚕,可是我们都叫它蚕宝宝,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不同的*(如:可爱、长得小、软软的等)。
(3)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关于蚕的生活习*等)有可能提的问题:蚕匾,蚕网及其作用,蚕的生长等。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用较合理的语言来组织问题。
三、蚕宝宝的午餐(采摘桑叶,尝试喂蚕)
1.采桑叶
(1)师:蚕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它们的饭是什么呢?
(2)组织幼儿至附近的桑树地。
(3)幼儿尝试采摘桑叶。教师提醒幼儿从叶柄处采摘。
2.喂蚕宝宝。
(1)请奶奶介绍铺桑叶的基本方法。
(2)幼儿自由给蚕宝宝喂桑叶。
(4)观察蚕宝宝吃桑叶。
四、奶奶的礼物(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
1.问:再过几天,蚕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奶奶会送几条蚕宝宝给我们饲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2.将奶奶的礼物——蚕宝宝带回幼儿园。
3.将蚕饲养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直至剥茧成棉。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 进一步加深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 尝试在大棋盘上下棋,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激发幼儿对下棋的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蚕宝宝生长过程PPT、蚕丝织物图片、大棋盘。
活动重难点:
加深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
了解蚕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养蚕经验,进一步了解蚕的一生成长过程:
1.在我们自然角养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叫什么呀?蚕宝宝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圆圆的小小的卵)
2.天气渐渐暖和了,蚕宝宝从卵里钻出来了,刚刚钻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黑黑的小小的,像蚂蚁一样,这时候的蚕宝宝也叫蚁蚕)
3.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桑叶)
4.聪明的蚕宝宝很快爬到了桑叶上,开始吃桑叶,不久,黑黑的蚕宝宝变了,变成什么样了?(黑衣服变成了黄衣服)
5.穿上黄衣服的蚕宝宝开始大口大口吃桑叶,过了几天,身上的衣服太小了,怎么办呢?(脱皮,换上白衣服。)
丰富知识:蚕宝宝吃过几天桑叶以后就会爬到一边不吃不动,这叫眠,虽然它看上去不在动,其实它的身体在脱皮呢,蚕宝宝脱一次皮需要1—2天时间。每脱一次皮,身体变大一些,颜色变得更白些。看!蚕宝宝越长越大。
6.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几次脱皮?(4次)
蚕宝宝长大一共要脱四次皮,每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了一岁,(看对比图片)一岁的、两岁的、三岁的、四岁的、五岁的。
7.长到五岁的蚕宝宝吃起桑叶来更厉害了,它们像是在比赛一样,吃得又快又多,它们的身体渐渐变得又白又亮,有一天,它停止了吃桑叶,这时它要做什么了?(吐丝结茧)
8.我们养的蚕结的茧有哪些颜色?(黄色、白色)
9.蚕宝宝在茧子里什么样呢?它在做什么呢?(看图片:蚕结茧后在茧里又脱了一次皮,变成了蛹,一动不动地在茧子里睡大觉。”)
10.睡醒了,蚕从茧子了钻出来,哎呀!它变成了什么?(蚕蛾)
11.蚕蛾长得什么样?(小结: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身上长了一对翅膀、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它和蜜蜂、蝴蝶长得很像,它们都属于昆虫。)
12.蚕蛾从茧子里出来后做什么事情?(交尾、产卵。蚕蛾妈妈生下许多宝宝后,它的一生就结束了。)
二、游戏巩固幼儿对蚕生长各阶段的变化过程。
1.介绍桌面操作游戏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蚕宝宝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可是,在它的生命中却有很多变化,现在考考小朋友,请你们给蚕宝宝排排队。在我们桌子上有许多蚕宝宝不同时候的照片或图片,还有一张圆形或长方形的排序表,请你们一组小朋友合作把这些照片和图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还要贴上1-9的数字标签,红色小圆点代表开始的起点。看哪组小朋友贴得又快又对。
2.幼儿分组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讲评幼儿操作情况,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三、出示自制大型棋盘,激发幼儿玩“蚕的一生”的棋类游戏的兴趣。
1.出示棋盘。
介绍棋盘上蚕从卵一步步变成了蛾的过程,和相应图片的含义,理解前进、后退、停止、重新开始等符号、图片的游戏规则。
2.请个别幼儿游戏,集体观察和辨别游戏规则。
延伸活动:
老师还准备了可以放在桌面上的棋盘,可是上面还没有规则,请小朋友们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动手画一画棋盘,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玩。
课后反思:
我班从4月中旬开始养蚕宝宝了,到现在蚕宝宝已经生长进入产卵阶段。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参与观察、饲养,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今天的活动中,我首先和小朋友一起边谈话边看PPT图片,回忆蚕宝宝的一生。在看图片时,同时丰富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如:“蚁蚕”、“蚕蛹”、“休眠”、“蚕龄”、“昆虫”等。有了图片的帮助,幼儿能够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在此基础上,幼儿给蚕宝宝的一生排序。给他们蚕宝宝的各生长阶段的图片和照片,幼儿将它们按照顺序排序,5组幼儿排出5中形式,有长条形的,有圆形的,一组幼儿合作完成,很快都顺利完成了,其中有两组稍微有些错误,其他组完全正确。从排序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最后的下棋,幼儿最喜欢了。通过观察,幼儿很快理解格子上所画标记的含义:前进2步、后退2步、停止一次、回到起点。其中,幼儿又一次丰富了养蚕知识,如:蚕宝宝不喝水、不晒太阳等。幼儿分成男孩、女孩组,各派代表参与走棋、甩骰子,几个回合下来女孩组胜利,她们欢呼雀跃,男孩失利,他们很不甘心。
幼儿对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出示了空白的棋盘,请他们下次自己来画标记,设计规则,活动结束。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排序和下棋,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排排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大班主题活动教学中有《昆虫》这一主题,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活动前,我让幼儿进行了捉昆虫、观察昆虫等前期准备工作,孩子们兴趣可高啦!他们捉来了蝴蝶、小蚂蚁、瓢虫,等还带来许多昆虫的图片。张杰小朋友说“蚕蛹是昆虫”有的小朋友说“不是它没有翅膀,没有触角为什么也是昆虫呢?”是呀,平时幼儿常见的只是蚕宝宝的幼虫,对蚕的成长及四态变化并不了解”于是我便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是幼儿了解蚕一生的生长过程。
2、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幼儿身体柔韧性,协调性。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学习和运动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蚕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难点:了解蚕的四态变化,感受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蚕4四种形态的照片 魔法棒
课件2个:一、4种形态幻灯片 二、蚕一生的生长过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律动“春天在哪里”引起幼儿兴趣
二、认识图片操作图片观看视频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师:春天来了,大地妈妈叫醒了她的虫宝宝们,有一只淘气的小昆虫偷偷的跑到了咱们班,你们看看他是谁呀?(出示蚕蛹图片)
师:蚕蛹宝宝说你们知道我小时候长什么样长大后又是什么样吗?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我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幻灯片分别介绍每张内容)。
师:你知道哪一张是我刚出生时的照片,哪一张是我长大以后的照片呢?你愿意帮我把照片按照从小到他的顺序排列起来吗?(幼儿:愿意)出示照片分组排序
师:哪一组小朋友排得对呢?看看我的生长过程吧!(观看蚕生长过程视频。)
幼儿自己指出错误并改正
三、游戏 “快乐的蚕宝宝”体验蚕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真聪明,你想不想也做一只快乐的蚕宝宝和我一起长大呢?(幼儿:想)
师:魔法棒,魔法棒,变变变变蚕卵(幼儿身体缩小)。变蚕虫(幼儿身体伸长),蚕宝宝饿了找桑叶了(幼儿进行爬的练习),蚕宝宝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来该做新房子吧!(幼儿做头部运动,钻进口袋里),蚕宝宝睡着了,梦里他梦见自己长出翅膀了,梦醒了,蚕宝宝真的长出翅膀了(幼儿钻出口袋做飞的运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幼儿的接受能力,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变抽象为形象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这节课不仅变抽象为形象,而且让幼儿自主的去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并且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蚕的生长及变化,更加了幼儿的印象。
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没掌握好,有点前紧后松;课堂节奏不好。其次是在验证学习效果时进行的图片排序环节,应将图片先集中在一起不应分组进行。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收获是对昆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科学知识。而我的最大收获是提醒自己在以后准备活动时要更仔细、更周全。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是幼儿了解蚕一生的生长过程。
2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幼儿身体柔韧性,协调性。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学习和运动的快乐。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激发了幼儿对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难点:了解蚕的四态变化,感受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蚕4四种形态的照片魔法棒
课件2个:
一、4种形态幻灯片
二、蚕一生的生长过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律动“春天在哪里”引起幼儿兴趣
二、认识图片操作图片观看视频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师:春天来了,大地妈妈叫醒了她的虫宝宝们,有一只淘气的小昆虫偷偷的跑到了我们班,你们看看他是谁呀?(出示蚕蛹图片)
师:蚕蛹宝宝说你们知道我小时候长什么样长大后又是什么样吗?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我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幻灯片分别介绍每张内容)。
师:你知道哪一张是我刚出生时的照片,哪一张是我长大以后的照片呢?你愿意帮我把照片按照从小到他的顺序排列起来吗?(幼儿:愿意)出示照片分组排序
师:哪一组小朋友排得对呢?看看我的生长过程吧!(观看蚕生长过程视频。)
幼儿自己指出错误并改正
三、游戏“快乐的蚕宝宝”体验蚕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真聪明,你想不想也做一只快乐的蚕宝宝和我一起长大呢?(幼儿:想)
师:魔法棒,魔法棒,变变变变蚕卵(幼儿身体缩小)。变蚕虫(幼儿身体伸长),蚕宝宝饿了找桑叶了(幼儿进行爬的练习),蚕宝宝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来该做新房子吧!(幼儿做头部运动,钻进口袋里),蚕宝宝睡着了,梦里他梦见自己长出翅膀了,梦醒了,蚕宝宝真的长出翅膀了(幼儿钻出口袋做飞的运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幼儿的接受能力,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变抽象为形象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这节课不仅变抽象为形象,而且让幼儿自主的去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并且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蚕的生长及变化,更加了幼儿的印象。
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没掌握好,有点前紧后松;课堂节奏不好。其次是在验证学习效果时进行的图片排序环节,应将图片先集中在一起不应分组进行。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收获是对昆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科学知识。而我的最大收获是提醒自己在以后准备活动时要更仔细、更周全。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8
设计思想
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一直为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的国家,蚕茧和生丝产量一直居世界各国之首。蚕丝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形成浩瀚多彩的丝绸文化。我们设计的认识“蚕”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绚丽璀璨的丝绸织物的由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一:种植角(非正规教学活动)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种植园地内的桑树、蓖麻树。
活动二:饲养角(非正规教学活动)
饲养桑蚕、蓖麻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有目的地持续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并重点观察记录蚕眠的情况。
蚕眠情况观察表
眠的次数眠的温度眠的时间备注
活动三:认识蚕宝宝(正规性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交流,初步了解两种蚕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和目的性。
活动准备
1、在日常饲养、观察蚕宝宝的过程中,已初步了解了两种蚕各自爱吃的食物。
2、为每组准备两种蚕及相应的桑叶。
3、介绍蚕的外形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蚕宝宝,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1、分组观察,找相同,然后播放录像片。
小结:蚕由头和身体构成,头上有嘴和两只小小的眼睛;身体圆长而软,有环节;身体下面有许多对小脚,身体旁边有气孔,气孔可以呼吸和散热;尾部有小尖,叫尾角;会爬行。
2、找不同,把相同的蚕放在一个盘中。
小结:灰白色的叫桑蚕,身上有黑点的叫蓖麻蚕。
二、它们爱吃什么
1、幼儿动手给两种蚕喂食。
2、请幼儿说说桑蚕、蓖麻蚕各爱吃哪种树叶。
活动延伸
观看录像片《野蚕》。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2、尝试运用渐变色绘画,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一群正在游戏的彩色宝宝。
3、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掌握渐变色的涂色方法。
活动准备:
1、蚕宝宝图片
2、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并说一说。
老师: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知道?
讲解蚕宝宝的由来以及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它们喜欢吃什么?
二、细致观察蚕宝宝的图片
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并说一说。
老师:蚕宝宝是什么颜色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头部是什么样子的?中间呢?
有没有尾巴?有没有脚?和我们常见的毛毛虫像吗?
了解蚕宝宝的习性。
老师:蚕宝宝喜欢吃什么啊?它们怎样走路的?她们会睡觉吗?
进一步讨论怎样绘画蚕宝宝。
三、出示幼儿用书,欣赏蚕宝宝的图画。
欣赏幼儿用书里面《正在交谈的彩色宝宝》和《快乐的蚕宝宝》
老师:引导幼儿说说画面里蚕宝宝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用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尽量在绘画中用近似色,比如浅蓝+天蓝金黄+橘黄……
老师示范近似色的涂色步骤。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识蚕养蚕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3、米袋人手一只。
4、铃鼓4个,《健康快乐动起来》伴奏带。
5、桑叶若干
6、彩带。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播放《健康快乐动起来》伴奏带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运动吧!
(2)、游戏:“做相反”幼儿听老师口令做相反动作。 “向前走—向后走—高人走—矮人走”
2、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师: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大家想一想,布袋可以怎么玩呢?看谁能玩的跟别人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玩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当老师唱《两只老虎》时,请小朋友赶快回到原来的位子上去。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注意观察幼儿玩袋的情况。)
3、说一说米袋可以怎么玩。
4、出示“蚕宝宝”的图片,了解它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吗?(幼儿集体在地上做蚕宝宝走路)
师:看,这只蚕宝宝爬的真好,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5、“蚕宝宝”游戏
(1)师:小朋友玩的真不赖,现在让我们钻进布袋,把自己变成一只蚕宝宝吧!来,变–变–变!
(2)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A师:蚕宝宝们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那边有桑叶,我们爬过去吃吧!
(教师作为喂桑叶的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儿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
B师:让我来摸一摸,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
C师: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师:蚕宝宝在茧里面睡着了,慢慢地变成了蛹,它在茧里滚来滚去,飞蛾终于咬破茧,飞了出来,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飞出来了。(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3)师:刚才小朋友都从蚕宝宝变成了飞蛾,学的可真像!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好吗?
6、“盲人听音走路”游戏
(1)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套在脚上玩的,今天我们要换种玩法,把布袋套在头上玩。大家体会一下盲人走路时的感觉。
(2)幼儿将布袋套在头上,四处走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师:听,有声音传来了,我们试着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吧!(请四名老师在场地的四个角落,看教师的手势敲打乐器)
(4)游戏结束,师:请小朋友把布袋拿下来吧,现在你们可以体会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们平时遇到盲人应该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说到做到!
7、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师:好,我们用布袋再来变个魔术吧!我们先把它从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将布袋竖向对折),然后变成一个矮子(再将小布袋横向对折),然后再变得矮一点,成一个小矮人(再将布袋横向对折,此时,布袋已经被折叠好),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着布袋走出场外,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引导幼儿利用袋子探索与动物相关的`各种玩法,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的跳、走、滚、爬等活动,充发挥了袋子这一运动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身体动作及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从组织形式来说,有自由探索活动、分散活动和集中活动,这三种组织形式既符合活动内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而合理科学的调节了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从活动设计来说,我对整个过程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幼儿用袋子自由探索与动物相关的各种玩法,这一环节既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又是后面“蚕宝宝长大了”游戏的铺垫;此外整个过程我安排了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的运动量,动静交替,体现了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密度较大的自由探索后,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并,并回忆蚕的生长过程,这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又可以为游戏作铺垫,还可以使幼儿稍作休息调节体能;设计蚕四次蜕皮的情节和蚕吃不同位置的桑叶,用以照顾幼儿存在的身体差异,达到区别对待的目的。
从实践效果来说,本次活动,幼儿始终处于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活动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从我自身来说,我非常投入,也很有亲和力;整个过程,我用自己的表现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综合实践识蚕养蚕活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上一篇:《水的净化》教案【1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