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案(优推5篇)
【导言】此例“《比例尺》教案(优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比例尺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什么是线段比例
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课
教师: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可以翻开教科书第16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 有一条。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量一量从0到50这段线段有多长。(1厘米。)从50到100呢?(也是1厘米。)从0到50就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从0到100就表示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0千米的实际距 离。
然后教师问:
l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想:1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50千米。)我们量出沈阳到长春的图上距离是5.5厘米,就代表几个50千米的实际距离。(5。5个50千米。)怎么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505.5=275(千米)
之后,进一步提出:
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样改写?(因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现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50
千米等于5000000厘米。所以这条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就是1:5000000。)
教师板书出数值比例尺。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五的第49题:
1.第5题,让学生独立填表:填表前,要提醒学生图上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实际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
2.第8题,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说说拖拉机站、电影院、汽车站和供销社离学校的距离。如,电影院在学校的南面,距学校200米;拖拉机站在学校的西北面,距学校2500米。
3.第9题,让学生先求出试验田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然后画出平面图,并且要注意在平面图上注明比例尺。
比例尺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
思考、讨论。
我家的房屋平面图
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图上距离。
2、比例尺=——————————————
实际距离。
3、独立完成P30页第2、3题。
4、P30页第4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注意比成相成的单位后再计算。
5、指导完成P30页第5题。
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P31页第1题,说明清楚两地距离一般假设是直线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P31页第2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
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试一试。
练一练。
《比例尺》教案【第三篇】
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例1教学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作铺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实用性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合作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刚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的五一安排非常丰富,其实在我们学校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地图,你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观察的非常细致)比例尺1: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还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
预设生1: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中的一万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3:同样的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实际距离)
那么知道 (比例尺)、(实际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图上距离)
也就是说知道其中的两个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2、揭示课题。
大家对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实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应用。(贴出课题)
二。教学求实际距离。
1、求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下面,我们就带上比例尺,进行一次地图上的旅行吧。现在我们从东门小学出发到铁塔寺。
(1)出示:
仔细观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生提:图上距离是多少? (测量)
预设二: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实际距离大约多少米?(评: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细观察所有信息与问题, 要求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 老师给同学们也提供了同样的地图,请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从我们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生做,师巡视
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
方法一:方程。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刚才我们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方法吗?
方法二:生:“4÷1/1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例尺相当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商。而“除数=被除数÷商”,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这种方法也不错。
方法三: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1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所以从学校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结果之后,因为单位不统一,所以还要把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为“米”,随即问:怎么列式?(教师板书)
2、比较几种算法。
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这些方法中,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的数学就是那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之间存在着一定得规律。虽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义来灵活解答的。
3、练习:先量出铁塔寺到济宁人民公园的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游览了古老的铁塔寺,让我们再一起去从新修建的济宁人民公园逛逛!
仔细观察所有信息,
想一想,要求从铁塔寺到济宁人民公园的时间?我们必须先求什么?
运用我们刚才研究的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
生1:(方程)师:怎么想的?
生2:计算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了地图旅行中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还有很多,看一下这两道题,先仔细读题,想一想,做在练习本上。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出示:按1: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邮电大楼模型,高为厘米,邮电大楼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师读题
独立完成。
按10: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表截面图,图中的表盘的直径是20厘米,这个表盘的实际直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解答; 汇报交流。
2、提高练习:
课前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同学们有的想到济宁周边游玩。
出示: 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想一想,再做出来。
生读
汇报:两种方法
观察这两种方法,你想说些什么?
3、老师还了解到,有的同学想到省内给地走走,看这是我们山东省的一幅地图。 自己设计出你的出游路线,算一算行程。
四、回顾小结:
在我们课本八十七页,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就能帮助你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你的旅程。
祝愿大家能够渡过一个愉快的五一假期。
《比例尺》教案【第四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第1~3题,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的
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能较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成正、反比例的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3.使学生再一次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代数问题的过程,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渗透整理复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
1.说一说你在本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在小组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对本单元的知识作一回顾,教师给足学生说的时间,再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把学生的发言(即各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
2.完成知识结构图.
这些知识在我们的脑中比较零散,不便于记忆和运用,请大家用你认为好的方式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分小组讨论整理.
3.用实物展示屏进行展示交流.
4.揭示课题:这节课复习前两部分的知识.
二、复习
1.下面式子中,哪个是比?哪个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3∶8 4∶9=12∶27 7∶32=35∶10 ∶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什么叫解比例?解下面的比例.
∶=x∶20 =
= ∶4=∶x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后讲评.
3.什么叫比例尺?怎么求图上距离?怎么求实际距离?
课件出示:在一幅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昌与北京的距离是厘米,北京与南昌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4.小山看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下表是每天看的页数与所需天数两种量相对应的数.
每天看的页数 3 5 8 10
所用的天数 40 24 15 12
表中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叫什么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课件出示:4个同学去买圆珠笔.下表是他们购买圆珠笔的枝数与总价两种量相对应的数.
购买圆珠笔的枝数 2 3 5 8
总价
表中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叫什么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6.说一说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梳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骤:
(1)先找出三种量,其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和一个定量;
(2)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关系;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作出结论.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1)妈妈用10元钱可以买3千克鸡蛋,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
(2)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
(3)因为14∶21与∶的比值都等于( ),所以可以组成比例,( )∶( )=( )∶( ).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6∶2=∶写成乘法形式是( )×( )=( )×( )
(5)一幅设计图上注明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图上量得长8厘米的线表示实际( )米;图上表示实际距离400米的线段长( )厘米.
(6)观察表中总价与本数的关系,并填空.
数量(本) 2 3 5 6 8 9 10
总价(元)
2.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时间一定,所行路程与速度( ).
(2)正方体的体积和棱长( ).
(3)全班人数一定,出勤率和出勤人数( ).
(4)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
(5)1篇文章的总字数一定,每行的字数与行数(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不成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个变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xy=,x与y( )比例;x=,x与y( )比例.
(2)3a=b,a与b( )比例;=,b与a( )比例.
(3)x-y=18,x与y( )比例.
4.独立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比例尺的教案【第五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能比较熟练地解比例。
2、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复习了比的知识后,这节课复习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复习比例知识
1、复习比例的意义。
(1)提问:上面的比能组成哪些比例?为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板书: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你能说出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各部分名称)
(2)学生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比和一个比例。指名一人口答所写的比和比例,老师板书。提问: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说明:比和比例的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的相等关系;组成比和比例的项不同,比只有两项,比例有四项。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请同学们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课本第111页上根据:3=2:15,写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式子。追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不同?
(2)解比例。
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板书:解比例)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在练习本上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的依据。提问:大家总结一下解比例的过程。指出:解比例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再求出等式里未知的因数x。
三、复习比例尺计算
1、说明:应用比的知识或者解比例的方法可以计算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板书:比例尺)
2、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112页上关于比例尺的内容,进一步弄清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形式。提问:什么是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谁来举一个数值比例尺的例子,并且说明它实际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出一个比例尺,让学生说说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3、学生讨论、操作。
如果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0,它表示什么意思?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你能画出线段比例尺来表示它吗?(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然后交换检查)
4、做“练一练”第3题。
请同学们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可以先设未知数为x,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然后解比例求出结果,也可以根据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倍数关系来求出结果。
四、综合练习
1、归纳复习内容。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复习的具体内容。
2、做练习二十一第9题。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指名口答。
3、做练习二十一第11题。
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说说应怎样想。
4、做练习二十一第13题。
(1)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讨论第(2)、(3)题。
提问: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后,下面两题可以怎样解答?
5、讨论练习二十一第14题。
让学生读题。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想一想,解答这两题应该有什么不同?(强调要注意份数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如果照按比例分配问题思考,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现在已知的比的条件怎样?你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这个比改写成甲数、乙数、丙数三个数的比吗?请大家课后先把这两个条件化成甲、乙、丙三个数的比,再自己试一试,求出三个数各是多少。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题(1)、(3)、(5),第13题(2)、(3),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题(2)、(4)、(6)。
上一篇:分 式【范例4篇】
下一篇:实用初中数学教案详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