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化学教学案例精选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学教学案例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案例教学;应用

在新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法己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和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系统地掌握化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积极探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化理论为实践,学以致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编写案例和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既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的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产生和来源

案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xemplum”,也被称作范例、实例、个案和个例等。案例最初用于医学界,是医生对病案、病例和医案的专有用语。案例教学在西方源远流长,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产婆术”,被后人视作案例教学的雏形。由此,苏格拉底开创了案例教学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最先将案例教学运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佛?哥伦布?兰戴尔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将案例教学引入法学教育,并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教材,赋予案例教学法现代气息和现代意义。哈佛大学对案例教学的实践、改进和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案例教学在世界各国的开展和运用。目前,案例教学被不同程度地运用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日益成为各学科进行教学、培训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典型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向受教者再现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动,加深受教者对所学内容的领会,提高他们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和形式。

(三)案例教学的应用范围

案例教学方法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医生和其他的专业人员所必需的案例还可使受训者在个人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为使案例教学更有效。学习环境必须能为受训者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必须安排受训者面对面地讨论或通过电子通讯设施进行沟通。但是,学习者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是由于受训者的参与度对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化学教学案例的特点

化学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化学教学情境的描述(以《乙醇的性质》为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化学教学方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化学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化学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物质结构的问题,需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如《乙醇的性质》中,酒精是我们生活常见的化学物质,在介绍他的物理性质时,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酒精的物理性质等,从而归纳出纯的乙醇的性质。②、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从化学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应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或在课堂上组织对化学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或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整理化学案例,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学生对《乙醇的性质》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不但使学生了解乙醇的常见性质,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乙醇的应用,进而推出其他醇类物质的应用理论性知识,通过具体的时间经历,使理论和实践得以完美结合。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体现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学科价值

化学式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注重实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学科的理论性体现了一种宏观的、全局性的学科特点。学生只有充分关掌握了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关注说呢改变和化学有关的生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由于理论知识是从事实中来的,那么在教学时就应该让这些知识回到现实中去,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习者充分认识到化学的实践性学科价值。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长期以来,化学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已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既成定论和标准答案,一味地用已有的教育研究成果中既有知识息武装学生的头脑,无视学生的困惑心理和思想矛盾,严重束缚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呆滞,陷入灌输化学理论知识的囹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案例教学法侧重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非单纯的知识获取。“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打破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定势,拓宽他们的思路,让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分析同一个案例。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分析案例时闪现出的思维火花,也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点拨,促使灵感或顿悟生成。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两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即“例——规法”和“规——例法”。“例——规法”是一种从特殊证到一般规则的教学方法。而“规——例法”是从一般规则到特殊证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应是因材施教、灵活掌握。

(一)借用案例巧导入新课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犹如戏剧的开场白,也类似于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如此。导入设计得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导入需要一个恰当的案例,案例是一个学习的背景,最重要的是根据案例所设计的问题,这个是实施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的设置能够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中,我首先举了一个真假黄金的生活事例,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用化学方法区分真假黄金,那次课教学效果相当不错。所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导入新课,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使他们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并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认知条件。

(二)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

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案例。在讲授某一问题时,插入一些案例,这样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易于理解理论问题,而且这样的讲授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时,教师组织学生从现实中去找事例来进一步论证理论的正确性,这就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以及表现欲,由此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课堂结束部分巧用案例

在每一节快要结束之前,当学生学习完一些理论知识之后,引入一些相关的案例,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以及案例中涵盖的问题,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样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1(4).

[2]强光银。《中学化学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社,2004

[3]彭秋明。《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郅庭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化学教学案例【第二篇】

1、加聚反应的类型

加聚反应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类型。参加反应的单体一般都要求有双键。(通常为C==C,有时也可为C==O)。常见加聚反应的类型有:

(1)单双键加聚

(2)醇羟基和羧基酯化而缩聚

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

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

由高聚物推单体的方法

(1)判断聚合类型

综合能力训练题

1、写出下列单体发生聚合反应,所形成的高聚物的化学式。

2、下列原料或形成的产品中,若出现破损不可以进行修补的是

A、聚氯乙烯凉鞋 B、电木插座 C、自行车内胎 D、聚乙烯塑料膜

解析:所列产品能否进行修补,关键是判断其构成材料是热塑性材料还是热固性材料,其中热塑性材料一般是线型材料,是可修补的,而热固性材料是体型材料,是不可修补的。

其中聚氯乙烯、聚乙烯及自行车内胎是聚异戊二烯,是线性高分子材料,而电木是酚醛树脂所形成的体型高分子材料。

3、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 ,此物质可以由以下三种途径合成,已知A是

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1)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__,D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4)从能源和环保的角度看,你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

2CH2==CH—CH3+2NH3+3O2 2CH2==CH—CN+6H2O

答案:(1)C4H10 (2)①

(3)2CH2==CH—CH3+2NH3+3O2 2CH2==CH—CN+6H2O

(4)途径(Ⅲ);①原料来源丰富。②生产过程能耗低、产品产率高。③生产过程污染少。

化学教学案例【第三篇】

1实现服务地方化目标的必然要求

本地化案例教学可以及时、迅速地将与地方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但为学生全面、广泛、及时地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情况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兴趣、意识和能力,促使大学生主动融入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坚持以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为出发点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及企业情况,有效激发了学生服务内蒙古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是实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化目标的重要举措,它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将直接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2提高案例保障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案例教学工作中,有效、持续的案例保障和更新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案例教学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地缘关系、人缘关系等因素,教师更加熟悉本地情况,人脉关系也更为丰富,更易获得所需的本地化教学案例,为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案例支持。

3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必然举措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生源本地化特点,即“本地生源为主,外地生源为辅”,来自于本地行政区划的学生数量远大于其它地区的学生。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结构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为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活动的兴趣。据“驻徐高校大学生对徐州地方文化的关注度”调查可知,65%的大学生想或很想了解徐州特色文化,70%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政府或学校组织的有关徐州特色文化的活动,76%的师生希望增加有关徐州文化的资料。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本地信息的获取具有更为浓厚的兴趣,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开展恰好有效期契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更易引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本地化案例教学效果。其次可以全面提高案例教学的可理解性。本地化案例教学所选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生源所在行政区域,案例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与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同或相似,有效避免因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差异所造成的对案例理解的偏差,使学生能更加准确地分析、理解本地化案例。最后可以充分提高案例教学的可参与性。由于是本地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到案例发生地调研、与案例有关的人员交流等方式亲自参与案例教学,在学生与案例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共鸣与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案例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满足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实践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除传统的理论教学外,更强调应用性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技术性一起构成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与传统的本科毕业生的重要区别。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开展,使学生能直接将所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因此说,本地化案例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施本地化案例教学措施

1科学定位本地化案例教学

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来源于专科院校升格或独立学院转设,案例教学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体系中缺乏合理定位。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地化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科学界定本地化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方案,妥善处理好本地化案例教学和其它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

2构建基于网络的本地化案例教学平台

自从哈佛商学院院长克拉克首创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来,国际案例教学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以网络平台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案例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由其所催生的QQ、微博、微信、E-MAIL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因此说构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其所催生的信息交流途径为基础的本地化案例教学平台,不但是满足案例教学模式和学生信息交流方式转变的需要,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积极开展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

本地化案例是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基础,高水平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的构建就成为本地化案例教学必须完成的核心工作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完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组织保障体系。构建由学校教务部门牵头、由二级学院(或系)相关人员所组成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机构,统一组织实施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工作。其次要明确建设规划。以本地化案例教学需要为出发点,以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规划,明确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工作内容、进度、人员分工和职责等一系列内容。再次要根据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需要设置专项经费,为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最后要完善奖惩制度。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在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给予奖惩,以督促工作人员能按计划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4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组建历史不长,大量教师是从承担专科教学上升到本科教学,同时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对内培养和对外引进、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本地化案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需要。首先,要积极实施本地化案例教学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在本校教师中选择素质高、具有一定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构建本地化案例教学骨干教师队伍,为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的师资保障。其次,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根据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需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实现本地化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有序扩张。最后,要积极开展教师外聘工作。根据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需要,开展校外专业人士资源库建设,打造本地化案例教学师资队伍补充体系,满足本地化案例教学对师资队伍多元化的需求。

三、结语

化学教学案例【第四篇】

有机化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有机化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枯燥,而传统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将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能动性。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案例教学法

有机化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具有重要的铺垫和支撑作用。有机化学涉及大量理论、反应方程式、反应机理,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被“满堂灌”,难以理解和消化吸收,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更无从谈起。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其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1,2]。与理论知识相比,临床案例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记忆,具有吸引力,容易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3]。近年来该教学法因其特有的启发性、实践性和生动性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4~10]。鉴于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案例教学法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

1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手中的案例是教学的“法宝”、案例教学的重要材料,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11]。因此,教学案例的设计至关重要。只有案例内容与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才是好的案例教学[12]。有机化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既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例,也可从一些药物的合成、临床应用入手。设计案例时,可按照以下原则:(1)案例内容与结构紧紧围绕有机化学课程内容,选择与临床药学学科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讲授“酚类化合物的酯化反应”这一知识点前,以“阿司匹林”这一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作为教学案例,先提出该药物的研究历史,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查阅该药的结构以及合成方法,教师总结,指出阿司匹林是水杨酸与醋酐合成而来,该反应即是酚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之一———酯化反应。通过上述简单的临床药物案例引入酚类化合物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2)教学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3],可选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俗易懂的例子,使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由浅及深,便于理解和消化。学生是案例教学人本理念的前提[14]。若案例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会失去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因此,应优先选择通俗易懂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例如,在讲解重氮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时,可从棉布的染色实验入手,让学生知道偶联反应的产物可用作染料,通过这一案例教学,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所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3)教学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可将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临床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引入有机化学教学。例如,在讲解立体化学章节的手性和对映异构体的拆分等知识点时,可从欧洲的“沙利度胺事件”入手,先引入该事件背景:1957年10月,新型抗妊娠反应药物———沙利度胺问世,该药物为外消旋体,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药品生产厂家没有拆分其手性,导致孕妇服用后产下俗称“海豹婴儿”的畸形儿。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沙利度胺实际上是一对手性化合物,其R-构型化合物具有抑制妊娠反应活性的作用,而S-构型化合物有致畸性,罪魁祸首就是它。由此引入知识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及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由这一真实案例引入,对上述知识点学生很容易理解。

2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以我院2013级临床药学专业1班25名学生为案例教学主体,每5人为一个讨论组,共5组,对含氮类化合物章节的部分知识点开展案例教学,共6学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上海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为背景,设计了如下教学案例: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被送至医院就诊。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黄某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成分———N-二甲基亚硝胺(属于N-二烷基亚硝胺)。该类物质对各种动物都有强致癌作用,也被怀疑会引发人类癌症,是由胺的亚硝化反应制得。反应通过亚硝酰阳离子(NO+)的进攻而发生。为帮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分析案例过程中有目的、有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入上述案例的同时给出4个引导问题:(1)案例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结构是什么?(2)N-二烷基亚硝胺类化合物如何制备?(3)什么是亚硝化反应?进行该反应时要注意什么问题?(4)亚硝化反应的机理是什么?通过上述问题引出新的知识点:N-二甲基亚硝胺(N-dimethylnitrosamine),胺(amines),亚硝化反应(nitrosation),NO+。提示性的引导问题可避免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过程中偏离问题中心,易于把握案例的核心问题,促进案例教学顺利开展。学生查阅资料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台讲解、自由提问、主动答题等形式,解决上述引导问题及延伸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信息搜集和整理非常全面,讨论进展顺利,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讨论结束后,由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N-二甲基亚硝胺的结构为(CH3)2N-N=O,属于N-二烷基亚硝胺类化合物,可由仲胺R2NH或Ar(R)NH通过亚硝化反应(胺和亚硝酸反应)制得。该反应利用亚硝酰阳离子(NO+)的亲核进攻发生。为了产生NO+,我们必须用盐酸来处理亚硝酸钠,制备不稳定的亚硝酸,溶液达到平衡后含有亚硝酰阳离子,亚硝酰阳离子受到胺的进攻形成N-亚硝铵盐。仲N-亚硝铵盐发生去质子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产物N-亚硝胺。

3案例教学的实施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临床经验,只有理论层面的认知,印象不深刻,而案例教学能够灵活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拉近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5]。通过在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既可使教师在搜集和设计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热情与教学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师生双赢。一方面,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教师经过这一过程的锤炼,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能动性与创新能力、分析和总结问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为满足这一要求,必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利用获得的资料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大大提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4展望

基于案例教学法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今后教师将依照案例设计原则,将更多的教学案例引入有机化学教学中,深化有机化学案例教学改革。

作者:安琳 郑友广 谷小珂 牟杰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20 1052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