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通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化学教学案例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通用8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和冶炼方法等。

二、新课教学

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轮船等)。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

[小结]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使用→钛的利用

我国从商**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

2.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思考、讨论、总结:

(1)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纯净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

(4)金属具有导热性。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5)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

(6)金属具有延展性。

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

(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

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生:延展性。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

(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熔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

(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并总结:

(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般较高。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师: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生讨论回答:(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用的时候刀刃容易卷起来;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

(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①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②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

(4)水龙头镀铬:①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②不易生锈;③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镀金虽然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

师: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投影]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师: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板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讨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学生掌握得较好。

化学教学案例【第二篇】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

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学情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学生回答)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对比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并填写表格。

H2(g)+1/2 O2(g)= H2O(I) ?△H= - 285、8kJ/ mol

点燃

H2+1/2 O2====== H2O

学生回答: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2热化学方程式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化学方程式不用。

再次让学生对比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200℃

H2(g)+I2(g)======2HI(g) △H=-14、9kJ/mol ①

101kPa

H2(g)+ 1/2 O2(g)==H2O(g) △H=-241、8kJ/mol ②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③

学生讨论总结: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4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普通化学方程式中注明条件。

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数值也加倍;

让学生自己总结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3、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热和能源,课后同学们预习这部分内容,着重分析燃烧热、中和热概念及其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并完成本节练习。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教学模式

**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实验导学探究原理

(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着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思考问题:

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观察记录分析讨论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

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分析讨论

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没有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形成归纳总结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观看课件

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

观看思考

通过课件,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测定的认识

收:

分析讨论

合 :

得出结论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总结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

化学教学案例【第四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文化地理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1-02

一、引言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文化地理学侧重以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空间结构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1]。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文化地理学具有地域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突出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或抽象难解,而结合适当的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启发式问答”,哈佛大学商学院于1870年率先创立实施,获得巨大成功进而风靡全球[2],后被推崇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文化地理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去揭示隐藏在案例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以达到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文化地理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点适于案例教学。作为研究人文现象分布演变和空间规律的学科,文化地理学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地域性,各种文化现象由于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历史因素等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和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以居住文化为例,陕北的窑洞、客家人的围屋土楼、傣家的竹楼、湘西土家人的吊脚楼和嘉绒藏区的碉楼等,均反映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对比分析,将有助于解读不同建筑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布和空间差异。其二是社会性,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不仅是一种地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案例的呈现和分析,不仅可以直观感知文化地理事象,还可深入探究这些事象生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因。其三是综合性,文化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文化现象,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这些文化现象内容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彼此之间及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从整体出发,以地域为基本的研究单元,以案例为素材综合分析各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主题适于案例教学。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和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其中,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文化现象空间分布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扩散关注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影响因子。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能够直观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文化生态涉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双向影响;文化整合强调不同文化之间通过相互吸收、融合和调合而趋于一致的过程。不难看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主题知识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讲授有关概念、理论和原理,更要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和归纳总结,方能对区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互动规律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3.教学实施适于案例教学。教学中案例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文化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学会综合分析和概括总结案例所蕴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并与课本上的基础理论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深化学习内容。同时,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推广运用,这一过程的锻炼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可以说,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互脱离的不足,如同一道桥梁一样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教学案例选取的要求

1.紧扣研究主题,体现时代特点。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紧扣文化地理学的五个研究主题,凸显相关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教师应在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并针对各研究主题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除传统的研究内容外,所选案例还应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特点。具体而言,案例可选材于当前的热点论题,诸如信息社会下的文化传播、地区间经济不平衡带来的人才流动、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当地区域文化的影响等。这类选材新颖的案例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升文化地理学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价值。

2.注重典型性和启发性。合理的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同,同时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和引人思考、发人深省的[4]。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与文化地理学理论内涵紧密关联,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内化理论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反演理论的形成过程,揭示地域文化现象背后的人地互动关系和内在规律。此外,案例教学强调的是“问题驱动型”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应从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中精练出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对预设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加以分析,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3.提倡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除了国外和全球性的典型案例,国内案例的选取应注意文化地理与乡土地理的有机结合,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个案。以云南为例,当地不仅有物化天成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富凝重的历史人文景观。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边疆特色”的多种文化类型[5],使云南文化呈现出独特性、多样性和边缘性突出的特点。独特且多彩的文化无疑为文化地理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取材于家乡,贴近生活的案例更能唤起学生的乡土情怀,结合切身体会思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关心家乡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文化地理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

文化地理案例教学的模式是由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决定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四个步骤。

1.案例呈现与讲解。教师根据课前精选的案例,设置教学情景,运用文字材料说明、口头描述或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向学生呈现案例。教师应尽可能渲染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6]。

2.设置疑问,提出问题。案例的设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案例的中心问题是什么?②案例主要包含了哪些原理?③运用哪些课本知识可以帮助案例的理解?④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怎么实施?⑤通过案例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把隐藏在案例背后的问题逐个挖掘出来,实现案例教学最初的设想。

3.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在个人独立思考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设置的疑问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和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补充,集思广益,形成关于案例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推选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本阶段以学生讨论和交流为主,教师根据需要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

4.教学评价和反馈。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可以检查前期案例教学的效果,从而对后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评价和反馈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①对案例本身的评价,主要围绕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②对课堂讨论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情况、讨论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等着手;③对教师自己的评价,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而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

五、结论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遵循问题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原则,实现了教学思路由“知识讲解型”向“问题导向型”转变,课程训练环节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课堂教学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案例教学的科学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的改进。在文化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理论学习、课堂讨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和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周尚意,孔翔,朱f.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2]王文福。自然地理学案例教学初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11-14.

[3]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出版社,2006:14.

[4]刘静玲,贾峰,杨姝文,等。环境科学案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0-291.

化学教学案例【第五篇】

一、实施的要求

1.对于学生来说,会计基础知识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为此,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会计电算化只是将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利用计算机处理罢了,如果没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即使电脑操作得再好,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同时,熟练的电脑基本操作也必不可少。

2.对于学校设施来说,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且实验项目不能仅用于会计核算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均应设置。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示,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同时应指出,在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以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够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基于个人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吸取相关成功经验,尝试对我国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

二、实施的方法

1.展示案例

在这一阶段老师所要做的是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案例,指出分析案例时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案例。

例如:在会计要素教学中,资本公积这一帐户的应用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给出案例:某集团收到海外投资300万美元,以当日汇率1:入帐,半个月后收到3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8,应怎么账务处理?案例思考:(1)半个月前确定有这笔投资时,折合成人民币记入什么账户?(2)半个月后收到投资折合为人民币,还和我们入账时的价值相等吗?

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案例与案例思考题,便会带着兴趣和疑惑去分析,或是独立准备,或是小组以讨论的方式进行集体准备,对疑惑之处进行相互交流,以便为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打好基础。

2.案例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第六篇】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案例教学法以来,随着人们对“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的逐渐认识和会计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案例教学法已经在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应同样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但遗憾的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还远未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案例教学”等为关键字检索了自1990年以来会计电算化或者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方面的论文,共找到相关论文39篇,发现贯以“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名称的论文不少,但查阅其内容,基本上全部都是有关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基本上没有真正涉足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的。这说明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中还远未得到重视和应用,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有应用,但是没有对其在理论高度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而且目前教师对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如有的教师将案例教学理解为例题讲解,有的将案例教学理解为单位情况介绍,有的将案例教学理解为程序设计(陈旭,2008)[1],还有的将会计软件的操作实验理解为案例教学(苗娟,2010[2];程翠凤,2007[3])……,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现状固然与当前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的不规范有关,但也与教师对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理解和立足点不同不无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期对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丰富提供一些建设思路。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教学的特点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是一门集现代信息技术、会计理论、管理学等于一体的跨学科、交叉性、边缘型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会计专业理论、方法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内容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不易理解,其教学活动存在以下特点:

(1)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和争议很少只有唯一正确的确定性答案(Hurt,2009)[4]。这一点与会计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显著不同,因此,为了应对实务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帮助学生发展职业判断和培养分析、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而培养这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不重视寻找正确答案①,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教科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等管理教学法教学功能的评价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案例研究在所有教学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占第二位,在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面占第四位。

(2)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校学生经历有限,实践经验普遍缺乏。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在短时期内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案例是指具体事例,往往来自于现实世界的第一手资料,案例教学通过案例事实提供了教学内容与实际经验之间联系的桥梁。它将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冲突、矛盾和危机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置身于案例背景和角色之中,迅速地积累实际经验。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作为联系教学内容与实际经验的桥梁,其开放的思维是非常适合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的。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应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

案例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的目标及案例的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由于目前国内各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尚未统一规范,因此,案例教学的目标也有待明确。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国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侧重于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另一类是侧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应用。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会计(财务)软件市场日趋成熟,商品化会计软件功能越来越完善,通用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不是成为一名现实的软件开发人员,而是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流程和功能结构,会计信息系统规划和实施方面的知识,能够参与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参与系统管理,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这就好比一个汽车司机最好能够了解汽车的大概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却不一定会设计研发、制造汽车一样。所以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以此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等。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上机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流程与使用方法,能够应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课程,不涉及上机实验。

实施案例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1案例类型设计。在案例教学法中,由于案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案例的设计应该与教学环节紧密联系。按教学环节可以将案例分为3类:①课堂引导案例。这类案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案例作用在于讲清原理,给出分析过程,得出分析结论,发挥理解、加深记忆的功能。例如,在阐述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案例,说明现实商务世界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和学生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形式和基本功能,以加深学生对AIS的理解和记忆。②课堂讨论案例。这类案例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可以发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例如在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可以将某企业实施AIS的真实过程作为案例,介绍实施过程,评价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③课外思考案例。这类案例以学生自我研究为主,重在应用,发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功能。

2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描述和分析的前提,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案例的选择需要考虑:①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案例教学法始终是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案例不应也不能取代教学内容。案例情景设计、问题的分析解决不能脱离特定的教学内容而进行。大型教学案例的选用要择其要旨,舍弃细枝末节,使教学案例真正起到有效促进和实现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②案例应是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写照。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关键在于“真实情景为本的案例”(Donham,1923)。越是现实的事物,越让人感到亲近。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国内外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发展非常之快,内容也非常的丰富,这些现实当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践成果,很容易激起同学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参与讨论的热忱。③案例分析不限定唯一的结论与结果。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许多问题是没有唯一确定答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除教学引导案例目的在于导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之外,其他类型的案例都可以不以追求唯一的结果为目的,主要在于诱发学生产生争议和讨论。④案例的设计应设置可引发思考的“陷阱”。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会计软件的控制重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理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总账子系统的出纳签字功能时,可以设计一个案例,某同学执行出纳签字时,软件出现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应当如何处理?引导学生分析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以及如何解决。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总账系统中如何通过程序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以及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设计的关系。再例如总账系统中记账凭证修改,对错误记账凭证的修改要识别错误凭证所处的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错误凭证有不同的修改方法。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个案例“陷阱”,分析如何修改不同环节的错误凭证,使同学们理解记账的含义及作用,掌握错误记账凭证的不同修改方法,也更深刻地领会软件设计中流程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内容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3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案例库的质量。而案例来源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问题,会计信息系统案例主要来自于:①深入企业单位调研,收集实践工作中的会计信息化案例。应鼓励教师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或者参与社会兼职,一方面教师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相关资料,从中提取典型会计案例,丰富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库建设,充实教学内容。②从有关资料中获取。例如从现有教材或者案例集中选取,或从报纸、报刊中摘录,也可以从网上搜集。Internet的应用使得教师从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料,从中选择有价值的资料经过改编、提炼,形成案例。③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④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⑤学生的上机实践过程。上理论课的教师往往同时也担任上机实验课的指导老师。学生在上机实验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教师这时应当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从中总结提炼,发掘有价值的典型问题,设计成为案例,在理论课堂上帮助学生从理论深度上理解和把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功能结构的设计,对会计软件的操作不仅能够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总之,案例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探讨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拥有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能力。

4教学环节。以课堂讨论案例为例,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划分为3个阶段,6个环节。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该阶段要做好3个环节的工作:①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教师在课前选编典型案例,拟定讨论题目和学习要求,事先印发给每个学生;②学生自主解读案例;③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相互启迪,于开课之前即进入案例内容和案例角色。案例教学的成败与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密切,为此不仅要给予充足的准备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而且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第二阶段是课堂讨论与辩论阶段。该阶段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①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进一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手段补充案例背景和过程细节。小组派代表发言,就案例事实展开讨论甚至争论;②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引导讨论热点,揭示各种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概括总结。第三阶段是课后总结阶段。课后学生继续就案例争论点进行讨论,并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材料。教师结合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显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案例是基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增进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综合能力养成与提升的可能性。

教学实践及效果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广东金融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本科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激活学生学习主体为主旨的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教学质量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同时学校也将案例教学改革作为强化文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突破口。4年多的实践表明,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师生互动,研究性教学模式已取得明显效果,它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创新本科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效果表现在:

(1)激活了学习主体,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积极性显著提高。案例教学主张“案例分析—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自从课堂引入案例教学法后,教学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从而达到了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学生在上机实验中只能按部就班,按操作指导一步一步地做,遇到问题时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对上机操作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是相互脱节的。案例教学后,由于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大量引入上机实验形成的案例,来培养学生以理论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活学活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3)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快速积累了实践经验。

化学教学案例【第七篇】

案例背景:本单元知识内容在必修1中,讲到了很多的关于电能的生活实例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知识概念。教材利用活动与探究铜锌原电池的装置,总结出原电池的原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出两极的反应方程式,通过上面知识的构建总结出原电池的原理,提出原电池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习者为高一学生。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此外,其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接感性的事物接触能较快的接受,而对于较抽象的概念则存在理解模糊或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对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知识点中,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因此,采用实验结合课件模拟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

另外,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的变化和转化,是学习本节重要的知识基础。

设计与思路:

1、基本流程:

2、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及火电能量转化示意图分析火力发电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奇妙趣味的硬币电池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在新课中指导学生按照发给学案内容完成书上的实验内容,并记录现象,做完实验交流结果,引出原电池的概念,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且抓住反常的实验现象――铜片上产生气泡,及时提问,气泡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如何产生?并借助于多媒体动画演示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后追加提问,究竟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构成原电池呢?设置分组的探究性实验,注意指导学生如实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巧妙的利用对比实验寻找答案。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汇报、总结、归纳并内化抽象得出规律。让学生体验分工协作和共同分享实验的结果,从而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设计两类习题加强知识巩固:一类是巩固知识的习题。另一类是原电池知识的应用习题。

总之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方法,以微机为手段,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通过化学史的引入和实验模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改变学习方式。

案例设计:表1

板书设计: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负极:(较活泼金属)

正极:(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导体)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锌片--Zn2+(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电子

经外电路流入 阴离子

阳离子得到电子

铜片--析出H2(2H++2e-=H2发生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方向:由负极经导线到正极

电流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三、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自我评价和反思:

本节课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引课的环节学生都跃跃欲试,给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实验探究原电池理论时,学生在自主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再结合Flash形象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又进行了分组试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各种能力。通过硬币实验的探究又呼应了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进一步运用原理,再通过生活实例巩固原理。这样层层递进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探究是学习新课程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本节课上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第八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us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ase teaching and the advantages, the key ring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the three foundation experimental courses of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Experiment of Material Mechanics, an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 Taking the Experiment of Material Mechan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the case teaching.

关键词: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基础实验;案例教学

Key words: demonstration center;connotation construction;basic experiment;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81-03

0 引言

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下设的基础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中心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以及承担《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内实验,此外还承担物理专业《基础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除课内实验外,其他全部为独立设课的课程。几年来,经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开展一体化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得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三大基础实验,唤起了崇尚科学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学到的知识丰富,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物理、力学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但随着黑龙江科技大学新型科技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基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对基础实验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学改革内容之一,2014年以来,在原有教学改革基础上,进一步从提高服务专业能力上全面挖掘课程内涵,将人文背景和工程应用案例引入实验教学,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为该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 开展案例教学的出发点

案例式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早期主要应用在法学、医学和商学的教学过程中[2]。由于案例式教学法的具体、直观、真实等特点,使学生对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十几年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中逐渐开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显著地提升教学效果,近几年在理工科专业中的应用更是大幅提升[3-6]。

《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中所有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材料力学》或《工程力学》以及《电工与电子技术》和相应实验也都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都要学习与进行的课程。其中的理论课由于其基础地位,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证性,很多理论来源于实验,经典或著名实验还有其人文背景;无论理论还是实验与生产、生活以及工程实际紧密联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基本属于公共基础平台及专业基础平台中,在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课是理论课所无法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上述实验课程能再现某些原理、定理的发现过程,验证某些理论的正确性,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理论内容,领略美妙的自然现象所揭示的深刻原理和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但目前的实验教学方式,更多还是延续传统,即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课前预习,有的要完成预习报告;上课时教师对实验原理进行集中讲解并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最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就实验讲实验的现象,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会模仿教师演示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缺乏深入的思考、联系和拓展,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在相应的理论课教学中,常常引入一些工程实例或案例进行剖析,以求能将一些枯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实体化,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如果只是验证相应理论或揭示某些现象,并不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显然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主动服务专业的最好体现。

2 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式教学法之所以逐渐被重视以及越来越多的在理工科课程中被应用,主要源于以下优点或特点。

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

对于理工科专业的某些课程来说,由于内容抽象或理论性较强,不仅枯燥还难于理解,如能将合适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去,则能将难于理解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实体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理论教学,应用案例的引入,或是将一些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入,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能使学生首先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对于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背后的故事、隐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思想及其巧妙之处,了解其原理、手段、测试技术或实验本身在生活或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体验其匠心所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有助于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的开展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启发、有互动和有思考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收到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而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的“包袱”,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共鸣并进而开展讨论,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达到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3 基础实验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

对于三门基础实验课程来说,进行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尤其是物理学和力学学科发展历史比较长并且与生活和工程紧密联系,因此案例的选取范围非常广泛,经典的、前沿的、来自大自然现象的、与生活相关的、来自工程实际的、简单的、复杂的,等等。在众多可选取的案例中,怎样选择一个适合教学的、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启发学生思考的案例,还需要教师多揣摩、多研究,一个合适的案例能够有助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那些无法案例的实验,则需要挖掘其背后的科学家故事及隐含的人文精神来代替案例。这里需要明确和强调的是:①实验课程不同,案例的应用不同;②实验性质不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不同;③案例应该尽量结合学生专业;④不能为了案例而生搬硬套案例。如何巧妙地通过案例来引出实验内容,如何通过实验来解释和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人文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精心的选择和设计。

4 具体应用实例及效果――以《材料力学实验》为例

《材料力学实验》课的内容大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实验:如拉伸实验、压缩实验、冲击实验、扭转实验、G值测定实验等,主要测定材料的一些强度指标或弹性常数,这些指标或常数在结构或零件的设计、制造、使用过程及破坏分析中都有使用或涉及,同时这类实验也是新材料性能测试的必要手段,这类实验虽简单但极具意义,在一些专业中的毕业设计或以后的工作中都可能会用到,因此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②验证材料力学理论的实验:如纯弯曲梁正应力的测定实验,是对材料力学中的纯弯曲理论进行验证,这类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③应力分析型实验:如主应力测定实验、叠梁正应力分析实验等,这类实验主要通过主应力的测定,来对构件或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进而来分析其受力特点或结构的优缺点。

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实验

这类实验由于其原理相对简单,学生往往不重视或不感兴趣,如何使学生感兴趣进而重视起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这类实验,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力学性能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一些钢结构或机械结构由于材料强度不足而造成的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或视频来达到此目的,进而基于材料力学理论课的内容提出具体案例[3]。例如,通过学生在材料力学理论课中设计的投影仪吊杆进一步提出问题,假设学生设计的投影仪吊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断裂,而设计方案无问题,怀疑吊杆所使用的材料被以次充好,存在质量问题,请学生设计方案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材料指出应测试哪些具体数值?

这个案例是学生在材料力学理论课“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部分接触到的,并且由学生独立画图并设计完成,学生的印象深刻,而“拉伸实验”在这个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的联系起来,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再这个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重温理论课堂上的内容,在对吊杆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材料的抗拉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对材料的抗拉强度进行测定。首先考虑试件的形状问题来引出试件制作标准,进而根据所用材料考虑在测试过程中具体测定的载荷值及具体对应的指标,如铸铁等脆性材料只能测定强度载荷而低碳钢等塑性材料则需测定屈服载荷和强度载荷,以及对破坏后的试件是否还需处理或测量来引出断口移中以及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等内容。教师通过合理、巧妙、无痕的案例完成拉伸实验的讲授和启发,学生则通过案例主动思考、互助研讨,愉快地完成实验内容。

通过与材料力学理论课进行案例共享及案例演化,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兴趣,也对这部分的内容印象更深刻,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不仅更好的掌握传统拉伸实验的各个环节,对于测定出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对接下来的压缩实验、冲击实验、剪切实验、扭转实验等也能有更好的掌握。

分析型实验

在讲授纯弯曲叠梁正应力分析实验时,与之前的纯弯曲单梁正应力测定实验进行对比,叠梁的总横截面积与之前单梁的横截面积相等,所受的外载荷完全一样,但所选取的叠梁分相同材质和不同材质两种,两个单梁自由叠合在一起,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以及不同组合方式梁的实验结果对比,来分析叠梁的应力特点,并通过此实验来拓展分析在建筑工程上、机械结构中以及水工建筑中常用叠梁形式的优点。

这一案例分析是在实验之后进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采用叠梁与之前采用单梁相比,虽然所受的外力一样,但是采用叠梁后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应力降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在相同承载能力下,采用叠梁则可以减小梁的横截面积,进而可以减轻梁的重量,达到节约材料、对于大型结构还起到节约吊装费用和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通过实验对比来进行总结,如本实验的案例分析就加深了学生对叠梁在工程中使用的理解,通过真实的案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工程结构的认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通过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将某些实验所用案例与相应理论课进行共享与扩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入人文背景知识,或无痕地通过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工程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构建起理论、实验、应用三者的有机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更为以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示范中心内涵建设而实施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基础实验课程案例教学切实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基础实验课程服务专业的能力,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文娟,韩仁学,杨德生,等。基础实验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85-86,131.

[2]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01):22-24.

[3]赵春香,于月民,盖芳芳。材料力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5(10):148-149.

[4]朱学兵。案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26(02):101-105.

20 2768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