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鸟的天堂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十四个生字和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⑴ 读准字音:
“颤”读 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 yìng;“一簇”中“簇”读 cù;“隙”读 xì。
⑵ 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
质疑问难。
二、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三、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
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⑴ 描写“大”的语句: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描写“美”的语句:
①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⑴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⑵ 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
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___”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中国点水花。
《鸟的天堂》教案2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老教材六年级的1篇课文,也是浙教版十二册的1篇课文。笔者有幸三次教学这篇课文,却有着不同的经历。教学工作似乎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毕竟又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初识《鸟的天堂》,让我羞愧不已;再遇《鸟的天堂》,“暇”字困扰我很久;三遇《鸟的天堂》,难题接踵而至: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呢?
初识《鸟的天堂》
── 羞愧不已
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由于经验不足,主观上很想上好课文,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但殊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借鉴名师的,相信热闹的名师课堂照搬照套后,也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可事与愿违,课堂死气沉沉,别无它法,只好匆匆收场。现在已记不起自己是怎样熬过那“漫长的课堂”,也不知道教学的思路。只记得课后作业时有许多同学写错了“应接不暇”的“暇”,我还大发雷霆,责怪同学们读书不认真。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我是多么无知,真有愧“老师”二字(因为关于“暇”上课根本没有教学,笔者自己也经常写错),这能埋怨学生吗?这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呢?
再遇《鸟的天堂》
──关于“暇”字的困扰
时光荏苒,两年之后,我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如何解决“暇”字以及第一次教学的难堪成了一道难题,怎么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第一次的难堪重演。我虚心求教,研读教材,日夜思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点眉目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许能解决以前的难堪。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采取的方法是: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1.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先出示两个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来考考同学们说说它们的意思。因为“枝叶繁茂”很简单,但“应接不暇”很难,尤其是“暇”字的意思和字形对同学们就很难,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暇”字写成“目”字旁。我预设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解决此问题,由于不知道意思,所以就导入课文《鸟的天堂》学习“应接不暇”及“暇”的意思。很快同学们就找到了这个词语,根据上下文知道文中“我的眼睛应接不暇”是因为鸟太多,来不及看鸟,从而理解到“暇”的意思是“空闲”,进一步明确“暇”字的偏旁部首是“日”,而不是“目”。然后再和“碧玉无瑕”的“瑕”进行比较。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然后读课文找一找有没有容易读错的字及词,解决字词难点关。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枝叶繁茂”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很显然是用来形容榕树的;通过“应接不暇”同学们会感受到鸟很多。刚好这就是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主要景物,从而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然后比较两次去鸟的天堂不同点。这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感悟体验文本,本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就是榕树和鸟,除了以上所谈到的“榕树枝叶繁茂和鸟多”的特点之外,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榕树和鸟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这样就为第二课时的再读文本,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和体验榕树的“大”和鸟“在榕树上生活的非常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同学们焦急地等待上第二课时。就这样由易到难,最后文章的'难点就会不攻自破。课堂上的效果终于让我满足了一次,课后我经常回味无穷。
反思: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怎样上?
1.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习是有易到难的过程,同样学习语文也是有易到难的过程。特别是语文的第一课时先要读通文本,然后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笔者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就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体,理解课文。可是学生反映平平,总是不能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深思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读,有的只是读一、二遍课文,有的只是读了文章一、两段内容,有的甚至一遍不读就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是学生读不准字词,读不通语句。语文第一课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领悟文章内涵,如果学生连这些要求都不能完成,试想:我们的孩子究竟拿什么去进一步的学习。至于品评文字,体会情感,升华思想,那也只能是教师心中的“空中楼阁”。
2.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这样既避免了把语文的第一课时当作“拼音课、识字课”,又解决了课文中生字难关。从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只有一位同学写错了,他是因为不认真,把“日”写成了“目”。第一次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字最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错,有的同学甚至错了五六次。更有甚者,等到他走上工作岗位当老师还分不清,因为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且不止听到10位同事问这个字的偏旁是“日”还是“目”。
《鸟的天堂》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 (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 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 去了几次 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 (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 (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 (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 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 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 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 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 (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八,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上一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精编4篇
下一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优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