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岳阳楼记》教案【优秀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能够背诵课文; 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

3.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写景抒情、对比表现主旨的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猜读——创设情境说感受

1.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让几位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因为大家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范仲淹作为封建时代有志文人士大夫的代表,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范老先生一起做一次洞庭之旅,真切的去感受,去聆听作者拳拳心语!

2.背景资料展示。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教师补充,互相交流。

(二)理读——整体感知理思路

1.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分享收获与问题,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列出。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帮助解决疑难。

点拨:指导明确重点词句。注意通假字(具、属)、词类活用(先、后)和古今异义(气象、微)的现象。

3.示范朗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文中进行批注,归纳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点拨:

(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2)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3)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4)点明作"记"的时间。

(三)析读——品析内化读真情

总结学生在上一环节归纳出的问题,以及本课重点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一并列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精读课文,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引导逐个解决。

1.滕子京遭贬,不忘重修岳阳楼表现了什么?

2.文中没有详细描写岳阳楼,原因何在?

3.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点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领会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忆整体析局部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岳阳楼记》,谁简单介绍一下那里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感受?自由发言,共同回顾。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作者是具体怎么把岳阳楼写的如此壮美的。

(二)品读——含英咀华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

点拨:体会"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等。

2.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简单介绍骈句、散句的形式特点。

提问:本文的句式又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具体做出总结。

3. 竞赛朗读,尤其注意节奏和语调,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互评,看谁能读出文章的感染力。

4.配乐齐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扩读——畅所欲言话感悟

1.感受主旨,讨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的?

点拨:深入感受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

2.巩固练习,扩展阅读。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基础文言知识。

(2)利用工具书、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写岳阳楼的诗、词、文,探究这些文章为何不如《岳阳楼记》有名气?写成小报告。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第二篇】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历来为人景仰。他的名文《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备受赞美。文章充分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与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原因,范仲淹也有远避尘嚣、出世归隐的淡淡愁绪。《岳阳楼记》正是范仲淹这一矛盾人生的写真。

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比较确凿。”在具体分析《岳阳楼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从范仲淹的出身与生活道路来考察其人生的矛盾性。范仲淹出身微寒,幼年丧父,靠奋发读书举进士第之后跻身仕途。他耿直豪爽,不避权贵,积极主张革除旧弊,却时遭劫难。先是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多用私人,谪知饶州,既而以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又因提出十条政治改革措施,遭保守派反对罢相,贬邓州,而后谪守杭州、青州,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最终在赴颖州仕途中病死。

范仲淹在宦海中奋力挣扎,虽几经浮沉,终不失其忧国忧民之志。他饱学达理,志洁行廉,一生都在学习、效仿古代圣贤之士“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欧阳修《范公神道碑铭》云:“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不仅重自身品德修养,常自勉要忧国忧民,还以此教其子。《宋史•范纯仁(即范仲淹之子)传》云:“疾革,口占遗表,其略云:盖尝先天下而忧,期不负圣人之学。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资以事君。”正由于范仲淹能够学习并效仿古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的人生主旋律是积极向上的,无论由朝官到地方官,抑或由地方官到朝官再到地方官,他都力图刷新政治,积极进取,在治军治民上均卓有建树。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范仲淹要实现其比较进步的政治抱负,是非常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每当其政治改革主张被挫败之后,他的内心自然会有一种失落感,每当其被政敌击败,被谪贬之后,他的心力自然会有一种疲惫感,这样,就会隐隐产生一种渴望宁静生活的归隐思想。由于开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先是谪知饶州,随后到了陕西守边四年,尽管边地的艰苦生活没有动摇他破敌立功的决心,他领导边地军民坚决抵抗西夏和羌族奴隶主的入侵,使得敌人不敢进犯,但当时的范仲淹时时流露出一种浓烈的怀乡情绪。在他看来,只有家乡才能给他以心灵的慰藉。戍边期间,他在《渔家傲》词中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因防守边疆的任务在身,致使空有满怀乡愁而归家不得,耳听哀怨凄凉的羌笛声,不觉落下伤心的泪水。他还在《苏幕遮》词中道:“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浸透在这些词中的浓烈的怀乡情绪已经有范仲淹归隐思想的影子了。沉浮不定的宦游生活使范仲淹产生了游子漂泊异乡的思恋故土的情感,思乡怀旧之愁实在难以排遣,只得独对明月,以酒浇愁。然而,酒入愁肠愁更愁,滴滴浊酒有如思乡的泪水何其苦涩啊。

几经浮沉的宦海生涯,使范仲淹颇感心力交瘁。他在努力效仿古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同时,愈益厌倦扰攘的官场争斗,企望恬静的自由生活。他的几首垂钓诗可为我们提供佐证。唐宋文人向以事渔为隐。敦煌《浣溪沙》词中的隐士是一位“卷却诗书上钓船,身被蓑笠执钓竿”的钓鱼翁;得助于范仲淹的举荐,曾授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的苏舜钦因看透世态炎凉,才有“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的心境。范仲淹的七律垂钓诗《莎衣》之尾联云:“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取伊。”表达出不恋权势名利而恋清静垂钓的志趣。他的另一首垂钓诗《宿方干处士旧居》云:“姑苏从古好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也反映出安于冲旷,逍遥于山林自然的生活情趣。而在他的咏史诗《严陵祠》中,更是用扬钓台抑云台,以云台衬托钓台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厌倦名利虚荣、神往归隐生活的感慨。其诗云:“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充满争斗与凶险的封建政治舞台,特别是多劫难的生活际遇,孕育了范仲淹淡泊名利、出世归隐的思想,只不过其人生主旋律是高亢昂扬的,他心海中的这种淡淡愁绪未能对其人生起支配作用。

联系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背景,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在文中流露出了这种复杂矛盾的心境。范仲淹与滕子京(名宗谅)同年进士,又曾共同防御边郡,抗击西夏元昊入侵。两人学问高深,且刚直向上,志趣相投,因此素来友善,颇为知心。在滕子京被御史梁坚劾奏私用官钱六十万贯之时,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竭力申救,使子京止降一官;而后御史中丞王拱辰又论奏不已,子京于庆历四年(1044)复徙岳州(古巴陵郡地),此时范仲淹已无能为力,徒唤奈何了,因为他的政治改革主张阻力重重,遭到保守派强烈反对,他本人也于庆历五年(1045)被罢政贬放邓州。范仲淹被贬邓州,虽未消沉下去,但内心颇有几多人生感慨。而当得知“豪迈自负,罕受人言”的滕子京“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时,范仲淹很是牵挂,惟恐子京因此再招祸端。范仲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子京说。恰在此时,子京来函叙说自己贬巴陵后经过种种努力,已使巴陵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他已成功扩建岳阳楼,特请范仲淹“作文以记之”。年近花甲的范仲淹为此心潮翻滚,感慨系之。他必然由自己想到子京,由子京想到自己,也必然由自己和子京想到社会层面上的人和事,由社会层面上的人和事想到子京和自己,因此他借机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真率的总结是顺理成章的事。

纵观《岳阳楼记》全文,尤其是“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这些语句来看,本文完全以“我”为中心,言“我”之性情,抒“我”之感慨。文章结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则是全文最终的落脚点,蕴含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浸染着作者淡淡的愁绪。

全文由叙而景,因景而议,旨寓议中。文章开头一段四句简短的叙述性文字,交代作“记”缘由,其中寄寓了对滕子京被贬谪的深切同情,对其虽身处逆境仍能奋发有为的赞赏。接下来,扣题绘景,从空间之广阔浩淼、时间之千变万化两个角度来概写“我”眼中的“岳阳楼之大观”,从而引出两幅“迁客骚人”览物画面的特写。作者采用以悲景写悲情,以乐景写乐情的手法描绘两幅不同的览物画面,其目的不仅仅借以表明世人之多追名逐利、患得患失、喜悲无常,更主要的是将这些人与古仁人和“我”作鲜明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作者在议论中真实而精当地总结了自己的人生,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喜乐与忧愁,感情真挚而沉郁。“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正是作者主动找寻、构建自己人生精神支柱、积极进取的自我表白。他经过艰苦探索,不仅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进亦忧,退亦忧”,而且在艰难的时势中以古仁人为楷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长期学习并效仿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生政绩卓著。而这正是作者高亢昂扬的人生主旋律。总结到这一点,作者内心就不能不激动,不能不欣慰。他向朋友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也就给了同处逆境中的朋友以切实的慰藉。“豪迈自负,罕受人言”的滕子京读到这里,不能不从中受到激励,增添精神力量,不能不为之感动、振奋。

在激动、欣慰之时,范仲淹不能不想到以物喜、以已悲的“迁客骚人”的大量存在,而自己志同道合者的少之又少,不能不想到时势的艰难,官场的争斗,政敌的凶险,也不能不想到自己多劫难的生活际遇,自己政治抱负的难以实现。也许范仲淹正是想到了这些,在文章收束之际,其内心才显得格外沉重起来。想到这些,万千感慨只得凝聚在似有千钧之力的“噫!”的叹息声中,万千哀愁只得凝聚在“微斯人,吾谁与归?”的问句之中。这沉郁惨痛的叹息,这无奈乏力的发问,正凝聚着范仲淹复杂的情感,折射出范仲淹矛盾的人生。他热情渴望得到朝廷的充分赏识和信任,愿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奉献自己的满腔热血,而面对自己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严峻现实,在志同道合者难以寻求的情况下,他要矢志不渝地独立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性,却又挣扎得异常艰难,因而心海中自然地泛起了厌倦尘嚣纷争、神往恬静归隐的人生愁绪。所以,我们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是全文最终的落脚点,它真切地坦露了作者复杂矛盾的心境。其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是值得赞美的,直到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其远离尘嚣、出世归隐的淡淡愁绪让我们认识到了封建时代杰出政治家坎坷惨淡的人生与孤苦无奈的心境,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封建统治制度的残酷与罪恶。《岳阳楼记》写真了范仲淹交织着矛盾的人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范仲淹可敬可爱的质朴形象。

作者邮箱:

《岳阳楼记》教案【第三篇】

语文导学案(87—88)

年级:初二             主备:王继军        审核:

课题《岳阳楼记》       课型:复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时间:、6、8

复习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一、解释词语

百废具兴     具                     去国怀乡               去

把酒临风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朝晖夕阴              晖

登斯楼也                斯               则有心旷神怡               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连月不开               开

薄暮冥冥        薄                     谪守巴陵郡                谪                          山岳潜形       潜                      而或长烟一空。                或

把酒临风        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退予观夫巴陵胜状    状:

樯倾揖摧 摧:                     浮光跃金    金:

薄暮冥冥

多会于此            春和景明                        不以物喜

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根据你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天涯海角   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      ④如临大敌   临:

二、翻译句子

春和景明:                            长烟一空:

宠辱偕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三阅读理解

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是 :

二是 :

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第① 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② ③ 两段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读② ③ 两段完成下面问题。

景色特点:

观者心情: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第①段描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________的心情。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选文中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第①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第②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作者在文中希望大家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对待事物的博大胸襟(引用原文句子),你认为这种胸襟有什么教育意义?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           形成了对比。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课文回答。

四、拓展延伸

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天涯海角 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           ④如临大敌   临: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的                   。

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其喜洋洋”源自:

教学后记:

《岳阳楼记》教案【第四篇】

●复习目标:

1、  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  针对本文的写景和中心进行迁移,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     复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     复习难点:

1、  表述与迁移。

●     复习方法:

1、  练习法;2、分类整理法;3、提问法; 4、重点强化法等。

●     复习环节:

字词练习----句子复习----理解课文内容----迁移练习----课文理解练习● 教学过程 :

一、齐背课文

二、字词练习

1、做练习篇子;             2、订正打分;

3、强调易错的字词;         4、总结归类,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三、翻译句子

1、出示要翻译的句子;

2、逐个进行翻译;

3、这些句子的特点,教给学生抓重点句的能力。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各段段意;

2、文章的行文思路;

3、文章的中心。

五、内容迁移

1、景物的迁移;

2、中心的迁移。

六、段落阅读

1、学生独立思考

2、明确答案。

七、作业 :1、把九个重点句子写在作业 本上;

2、按照老师教给的复习字词和句字的方法复习《出师表》。

八、教学反思:

20 362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