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桥教学设计教案【热选14篇】
通过对《桥》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题,激发思考与讨论,培养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
活动目标
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掌握做知识卡片和小档案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准备
让学生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做摘抄并做成知识卡片;学生查找当地各种桥梁、世界名桥的资料,建立桥梁档案;每人将收集资料装入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同学相互间交流。
搜集有关中外名桥的一些图片或照片,做成课件,上课备用。
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安排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桥梁设计”等各子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设计互动问题,准备好课件,教师参与安排指导。
课后以“桥”为内容,各小组自办一份手抄报,做材料上积累,班内做成果展示。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让学生充分准备)
活动步骤
四小组擂台,各子小组各选派一名主持。利用课余时间先装饰教室,美化黑板写上
标题“桥之旅”。上课时由老师导人,桥梁竞赛活动开始。
■导入活动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
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
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
■展开活动
第一轮
由知识小组选派一个主持向大家提问,四小组同学抢答。(对一个加10分)
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
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
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第二轮
请文化小组派一个同学主持,做必答题。
请四小组各选一名同学,写出自己了解的中外名桥的名字,计时2分钟。(对一个加5分)
赵州桥、宝带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已知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计时3分钟。(对一个加5分)
“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杜甫
“我欲追寻万里桥,山花风叶暮萧萧”——苏轼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欧阳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长桥卧波”、“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将桥名与其命名方式连接起来,记时2分钟连线。(对一个加5分)
a.表扬:安济桥、绩麻桥
b.纪事:兰亭桥、虎渡桥
c.抒情:销魂桥、思乡桥
d.神异:圣女桥、白鹤桥
第三轮
四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每个故事10分)
a.当阳桥的故事,
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
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
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
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
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
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b.洗耳桥
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
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
c.大渡河上的铁索桥
d.万里桥
第四轮
由中外名桥小组选派主持出示名桥图片,学生抢答桥名、国别、特点或著名的原因。
(答对桥名、国别,一个加5分,如能说出特点或著名原因再加5分)
桥名 国别 特点或著名原因
明石海峡桥
日本
连接四国和本州岛,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跨度
1990米。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中国
位于靖江,是中国第一大斜拉索桥,现排名世界第四。有
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称,埋A地下部分有20层楼深。
旧金山金门大桥
美国
连接旧金山市与Marin县,不是世界最长却是最著名
一的斜拉索桥
博斯普鲁斯大桥
土耳其
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跨欧亚两洲。是欧洲第一桥,狭
长如机翼,长1074米。
宝带桥
中国
位于江苏苏州,是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 ’
第五轮
请桥梁设计组选派一名同学主持。
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并说明设计的宗旨。(每人次给所在小组加15分)
小组内交流,推荐高水平有创意的,在班内口头介绍。当堂设计图示。
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
无阂桥:这是一种用微电子锌片设计的小装置,以解除人们彼此间的隔阂。适用于
那些性格内向和外界交流极少的人。将此装置安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几秒钟后,人真
实的想法就会被采集整合,不会涉及人的隐私。对方只要输入简单密码,就可掌握被了
解人的信息,对方可同时收录自己的信息,另一方也可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洞察其精神世界,沟通变得更简单。
地月桥:到22世纪,月球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在地球与月球间要修筑空间轨道,设计成螺旋折叠式,不阻碍空中日常航行,便于宇宙飞船通行,方便人们走亲访友和到月球旅行。
■活动小结
答案由各主持人评判,做必要的补充介绍,决定优胜组。
同学评出“桥梁小博士”和“最佳桥梁设计师”各一名。
老师小结: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谈说桥:“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历经2500多年,那些凝聚智慧和汗水、林林总总的“板凳”,仍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们也孕育了丰富多彩、其乐无穷的“桥”文化。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风采,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2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用玻璃,甚至纸或盐造成的桥,让人感慨人类指挥创造了如此杰作。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何8个生字。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
2、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语
1、提起桥,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还都在桥上走过。有了桥,人和车就能方便的通行了。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呢?(高架桥、立交桥、天桥、九曲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外白渡桥)
2、真不错,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今天老师和大家要一同去观摩一些与众不同的桥,它们有着许多奇特的地方,有没有兴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快速读读课文,看看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妙的桥?
交流。(出示:玻璃桥、纸桥、盐桥)
2、你们觉得为什么要称这些桥叫奇妙的桥?
交流。
师:是呀,奇就奇在造桥的材料上了(出示;材料)通常造桥的材料有哪些呢?
3、(出示:第一节)引读:平时我们看到的桥材料很普通的,有(木头、石头造的桥),有(水泥造的桥),还有(钢铁造的桥)。
相比之下这的确是三座奇妙的桥。
4、现在就请你挑选一座你认为最奇妙的桥,将它介绍给你的同伴。
出示:
自学提示:读读课文,划划句子,说说感受
5、交流。(出示图片)
玻璃桥:你们知道18吨有多重吗,相当于500个学生的重量。
纸桥:你们看两三吨重的汽车能安然无恙的驶过纸桥
(出示动画)
盐桥:这就是火车在盐桥上行驶的情景,请看(出示动画)
多么壮观的画面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读好句子。(出示句子)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你们对这些奇妙的桥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问:1、我想知道特种玻璃是一种怎样的玻璃?怎么会那么牢固?
2、盐桥是用盐造成的,如果下雨不是要融化了吗?
3、纸怎么能造桥,想不通?
4、世界上还有哪些材料奇妙的桥?
2、同学们问的好,老师也想知道,刚好最近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信息库,里面搜集了大量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不如我们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答案。别忘了带好笔和纸。
学生浏览网页。
3、解决问题
刚才提问的同学有没有找到答案?
1)、介绍夹层玻璃的特性
2)、盐桥的特性
3)、纸桥的特性。
4)、介绍其他的桥
4、老师这里也向大家介绍两座桥,出示:(同一版面)
a、赵州桥图片及文字(大约在1400年前,石匠李春用大石块建造了著名的赵州桥。这座桥的设计很特别,在桥下的大拱两旁,还各有2个小拱。这样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减小了洪水对桥的冲力,所以,赵州桥一直能保存到今天。)
b、南浦大桥图片及文字(南浦大桥是斜拉桥,这种桥有许多粗粗的钢索斜在桥面上,这些钢索一头连着塔柱,另一头将大桥主梁紧紧拉住。斜拉桥有了这些钢索,能把大桥的重量都压在塔柱上,这样,就不需要用很多桥墩去支持大桥了。)
指名读,这两座桥奇妙在哪里
交流:结构。引读两座桥奇妙之处
小组做实验,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加纸桥的载重量?(纸片折叠成w形,或拱型)实验证明纸的形状变化后它的载重量就会大大增加。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
1、今天大家收获不小,了解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桥,增长了许多关于桥梁的知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发挥聪明才智也来设计一座既美观又实用的桥呢?课前请同学们进行了畅想,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智慧果实?
2、交流
五、总结课文
桥梁是人类珍贵的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如果世界上没有桥,那人类社会将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也不会有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3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界闻名”、“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字、词的理解是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课文的保障。)
第二能力目标。运用“参加”、“既……又……”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造句,使他们能够联系实际做到会用。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锻炼。)
第三思想品德目标: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爱国情愫。
(设计意图:本单元主旨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是本文的中心意图。)
【教学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直接领悟文章主题,所以只有通过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课文在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通过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用幻灯片展示,有感情朗读课文来使学生掌握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以达到预设目标。)
【教学难点】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把内容写具体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例如课文在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时,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然后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法具体说明。这样便使描述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写作,因此,对于这种写作手法还不能轻易理解。通过让他们读课文,思考每一句话的意思来自己探索发现,一个自然段里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展开写作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既实现了我的预设目标又能让学生深刻记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完全自己理解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引导。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利用幻灯片图片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搞活课堂气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提问导入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自然导入新课,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运用电教设施,利用幻灯片展现赵州桥风采。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范读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避免学生不认真听讲讲。)
三、再读课文,仔细品读
1、此环节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设计意图:以使课堂变得活跃、新颖、吸引学生。)
2、巧妙提出问题,如:赵州桥的别名一问题采用赵州桥有问题想考考大家的方式提出。
(设计意图:令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猜谜中学习的。用不同的方式将问题巧妙的提出可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枯燥感,真正实现轻松学习)
3、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注重在全班同学面前强调以引起学生重视。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重视、并有利于学生牢记。)
4、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手法的教导,如:第二自然段总写句的运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
5、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避免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利用幻灯片将“既”和“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恰到好处。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让学生用这对关联词说句子,使他们做到会用。)
6、同样通过让学生读来突破对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考我加以引导,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7、利用幻灯片以不同顺序翻出描绘龙的句子让学生朗读,并要求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分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样既使学生了解赵州桥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学生懂得在书面表达中如何正确使用标点。)
四、回顾总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文章结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知识探索
(设计意图:扩展学生知识面、着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六、升华主题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丰富积累。)
2、画出自己心目中美丽的赵州桥。
(设计意图:综合学科间的相关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绘画能力。)
【板书】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不同工具所画出的线条特色和美感,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体会线条的不同表现力、节奏感和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线条传达出的不同美感,感悟作者的性格、偏好及微妙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不同工具所画出的线条特色和美感,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表达出作者微妙的情感,体现性格和偏好。
教学难点:学生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体验线的丰富表现力。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用什么工具画画? 生:(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用一样特殊的工具来画,你们能看出我画的是什么吗?(老师出示绸带)老师就用这根带子作为画笔来画,你们边看边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师舞动绸带画波浪、山脉、龙卷风、河流、漩涡等)哪位同学也想上来试试?我们猜猜他画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些舞动的线条是不是很神奇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神奇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揭题)
设计意图:老师利用绸带代笔画出各种丰富的线条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上台舞动绸带描绘形象能进一步让大家感受到线条丰富的变化,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欣赏大自然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
师:说到丰富、美丽的线条,在我们生活中、在自然界就有许多,一起来欣赏。(课件)
1. 这是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直直的线条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直直的线条向上伸展,有一种挺拔坚韧向上的感觉)。
2. 坚硬的山石上居然有这么美丽的线条,由于形态不同带给我们的感觉还不一样,谁来说说?
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感受画面,左边的线条粗粗细细,温柔舒展,右边的却曲曲折折,有粗糙、坚锐的感觉)。
3. 这是树木年轮和漩涡的线条,它们都是一圈一圈,从中心扩散出去,但却给了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生:学生回答(感受年轮是凝固的线条,漩涡的线条给人旋转的动感)。
4. 这是城市立交桥的夜景图,这些流畅弯曲的线条让你想到什么?生:学生回答(弯曲流畅的线条充满了活力,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师:同学们,除了刚才我们欣赏到的,你们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漂亮的线条,谁来说一说? 生:学生回答(柳树的枝条、水的波纹、流线型汽车、雨丝、斑马、海螺花纹等)。 师:通过欣赏交流我们一起来总结下线条有哪些形态特征?(课件) 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线条有粗细、长短、疏密、曲直的不同形态)。
师:这些长短、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都是线条的魅力。(长短、粗细、疏密、曲直)老师边说边板书。
三、学生第一次作业
1.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根据我们总结的知识,你能用手上的笔简单地画一画刚才我们见到的不同线条吗?随便用绘画工具画,线条的变化越多越好,(每个学生的工具不一样)2分钟时间。
2.作业反馈。
师:刚才同学们使用不同工具来描绘线条,这些线条给人的感觉是否一样,来欣赏下。(老师把学生用不同工具勾画的线条在投影仪上展示,请学生说感受,主要重点分析不同工具画的线条特点,发现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炭笔:松软层次丰富,有轻重、深浅、粗细变化。水彩笔:颜色纯净,粗细、深浅变化不明显,线条边缘光洁。铅笔:层次清楚、刻画细腻、质感逼真。)
四、教师范画
师:同学们,其实咱们画中国画的毛笔如果画在宣纸上那线条变化可丰富了,看老师的笔先蘸上水,笔尖上蘸一点墨画出的线条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老师运笔的速度变一下,执笔的方式不一样看看线条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生:老师示范,学生回答(引导说出有浓淡、干湿、虚实、枯润的变化并板书)。
师:在外国人的眼中我们的毛笔是非常神奇的,它有非凡的表现力。其实画家是最善于用这些变化的线条来描绘作品,来欣赏一下。(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范画,学生对水墨画工具描绘线条的变化会有更直观的了解感受,对不同工具表现不同线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用这些技能技法来描绘、装饰自己的作业,解
决本课的难点。
五、欣赏
1.师:这幅是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的作品《秀石疏林图》,赵孟頫是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图画对于线条的运用十分讲究。我们仔细来找一找这幅画上的线条有何特点?我刚才示范的线条的变化,你能找出来吗?(画家是将书法笔法融入绘画中,画面线条有枯润、浓淡、粗细、虚实的对比,展现了中国画非凡的表现力和迷人的魅力)
2.师:这幅作品吸引你吗?有趣在哪里?它乍一看好像线条有点乱,但乱中有序,富有动感。它是美国当代画家凯文?欧森画的钢笔速写,画家抓住大提琴演奏家的动态特征,用看似凌乱的线条,画出了乐手的动感以及酣畅激动的情绪,情感表现非常到位。
3.师:这两幅作品是素描,一幅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大象》,还有一幅是德国画家珂勒惠支的.《人物》。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它们画面的线条各有什么特点?(轻松随意的线条准确地抓住了大象的外形特征,表现了质感。用轻重、粗细、浓淡、虚实、明暗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了物体的空间感. 六、欣赏音乐,学生作业
师:同学们,欣赏了那么多作品,现在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请你们都举起双手随着旋律的变化来打节奏,思考下音乐语汇的哪些内容与线条的虚实、轻重、流畅等丰富变化特别相似。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变化起伏、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与线条的虚实、轻重、流畅等特点很相近)(课件)。
师:要不怎么说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和线条都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你们看这幅画就是绘画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的作品,多么富有个性的画面,通过它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线条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绪等抽象的内容。
设计意图:艺术是相通的,音乐的感觉也可以通过美术的语汇来表现,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又让他们觉得有趣好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线条的特点与音乐语汇的共同点并用语言描述,可以进一步感知线条的魅力。 七、欣赏学生作业
师:大师的作品固然精彩,同学们的作业也不赖,我们来欣赏他们是怎样用线条来画画的。(课件)
1. 这张作业是一幅什么画?谁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描述。(学生回答)师:能找到虚实、粗细、枯润、浓淡变化的线条吗?这位同学用丰富的水墨线条,描绘了近处的树和远处的房子,一派乡村美景。
2. 再看这张,看出来用了什么工具?(炭笔),用炭笔画的同学可以学一学她是怎样用线条表现的,中间的虚实、轻重变化很是精彩。
这张作业是同学用铅笔画的写生花卉,流畅的线条富于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花朵的勃勃生机。
八、学生作业
师: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你们,我们看一下作业要求:请你用手中的工具在规定时间内,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描绘一幅简单画面,内容自定(人物、动物、风景都可以)。
九、作业反馈
学生把完成的作业贴上展板,可以自评、互评、点评。(要引导学生结合线条的形态、特征、画面的内容进行点评,可以评价自己的也可以是同学的,还可为同学提出些建议。说说画面上吸引你的是哪些线条?变化体现在哪里?)
十、结束语
今天大家用充满魅力的线条描绘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表现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些有趣的线条也在打扮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你们看,向空中发散的礼花给我们带来节日的喜庆,螺旋形的蚊香是老师童年的记忆,流线型的椅子简洁漂亮,你们看这就是利用漩涡线条旋转的形态设计的楼梯,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装扮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多去发现学会欣赏。
作业要求
用手中的工具在规定时间内,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描绘一幅简单画面,内容自定(人物、动物、风景都可以)。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5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1.说说表示很高兴的成语。2.说说表示很害怕的成语。
二、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请五名同学,按顺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4.本文的主人翁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初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五、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
点拔语(可随机改变):(1)第一句:像泼,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
(2)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
(3)第三句: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
(4)第四句: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
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4.想象一下: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
5.人们就是这样被逼入了危险的绝境,读一读。(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第二课时
一、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1.描写老汉的哪些句子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默读5至12自然段,在字里行间做上记号。
(随机要求学生品味与放声朗读)
2.随机交流
(1)出示第五自然段:a、轻轻地读,用心体会:你还从中读懂了什么?b、不说话的老汉会在想些什么?
(2)过渡:沉着、镇静、心系群众的老汉在下段的哪处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
(生读第六自然段描写老汉的部分)
a、“党员也是人,这不是拍电影”这人群里不和谐的声音如果不制止,会是怎样的后果?
b、人们又将被逼入这样危险的绝境,读一读:(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
c、把老汉逼退危险的办法及效果读一读。
d、为什么老汉的话立刻就收到了效果?
e、冷冷的是老汉的话,不会冷却的是 。
f、让我们看看老汉(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像一座山。)a、轻轻地读,你该怎样读它?b、随机:像一座山,为什么读得那么重?
(3)第八自然段:
a、读着读着,哪个字一下子映入你的眼帘?为什么?(拖)
b、老汉如果不拖,会是什么后果?
c、把人们又将逼入危险的绝境,读一读:(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逼近。)
d、把老汉逼退危险的句子读出来。
e、拖出的是一个小伙子,留下的却是 。
让我们再看看老汉。(再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像一座山。)a、轻轻地读,你又该怎样读他?b、随机:像一座山,为什么读得那么响?
(4)第十二自然段:
a、在死亡的边缘,哪些词让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b、容不得多想,老汉一瞬间闪过脑海最强烈的念头是 。
c、朗读导语:容不得多想,请你用读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容不得多想,请你再如点力气去推── 容不得多想,请大家竭尽全力去推──
3.学习结尾部分:
(1)就这样老汉最终没有留下,谁来读读结尾刻骨铭心的时刻?(指名读) 一起记住这永不磨灭的瞬间(齐读)
(2)让我们再看看老汉,(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像一座山。)a、请你再轻轻地读读老汉。b、当你读到哪里的时候,心会久久难以平静?(木桥前、就要退休的老汉)c、随意指学生回答:①就在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汉──②就在木桥前,没腰深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汉──③就在木桥前,没到胸膛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汉── ④就要退休的老汉,真的完全可以不必费心费力啊,但是── ⑤就要退休的老汉,真的完全可以毫无争议地先走一步啊,但是──
d、这是怎样的老汉啊?(指名学生回答)读这样的老汉──
4.感受文章真正的结尾: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1) 师配乐朗诵
(2) 出示上述结尾和第八自然段:把两段话联系起来轻声读,你想说什么?
(3) 这只是简单的一“拖”吗?为什么不简单?(点拨语:普天之下,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女,既然是儿子,可以选择不拖,为什么还要拖?)
(4) 这是怎样的老汉啊?(指名学生回答)
(5) (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像一座山。)读这样的老汉──
5.出示: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
(1)自由站起来汇报。
6.最后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像一座山。
激情导语:①我们什么都可以忘,但不能忘了这样的老汉── ②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这生的希望给别人,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老汉精神!
③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这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
二、品味练笔
此时此刻,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感人的一幕幕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精彩的文字表达你此时的感受,讴歌这位舍己为人的英雄。
以上就是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相关内容介绍,每1篇范文都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不妨可以关注该网站哦!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蘑菇”等七个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象的奉献精神,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快乐在于奉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生字朋友,请看大屏幕。(出示“桥”字)谁能来读读它的名字?2生读——齐读
2、小朋友们见过桥吗?你见过什么桥?(生自由回答)
小结:是啊,在我们这里到处都能看到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桥。而且桥的作用也很大,想象一下,要是我们这里的桥一下子全没了,那将会变地怎么样呢?(生答)
小结:对啊,没有了桥我们这里的生活就会很不方便!
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座很奇怪的桥,它还有一个很奇特的名字,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还可以轻轻地读一读(师板书课题)
二、读题
1、谁能来读一读?3—4位学生读—齐读。小朋友,光读这个课题,你已经读懂了什么?读明白了什么?(生答)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在读一读这个题目吧!
2、读着这个有趣的课题,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你的疑问也是老师想明白的,你跟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
三、读文
1、小朋友们,你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里面呢!想不想来听一听呢?(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不过今天听故事,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边听边想,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来告诉老师好吗?所以在听故事的时候可以把眼睛闭上,凭着自己的想象来听故事!(师范读课文)
2、故事好听吗?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么好听又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想)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要认真得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认真拼读,做到字字读准,好吗?(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3、课文都读完了是吗?下面老师想听听小朋友读课文,我们分段来朗读课文,好吗?(生分段朗读)评价一下刚才读课文的小朋友。奖励读得好的小朋友。
4、课文读得这么好了,那课文中的词语你们会读了吗?瞧,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宝宝想跟我们小朋友们交朋友呢,你能读好他们吗?你真厉害,读得又对又响。(2——3)位学生读——开火车读2次——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读
5、词语我们已经会读了,不过要跟词语宝宝交朋友,光会读还不够,这些词语宝宝身上还藏着一些小秘密,你能发现吗?(1)蘑菇、亲戚、热闹读轻声。(2)来来往往是叠词,这样的词语你还有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热热闹闹、欢欢喜喜)(3)惭愧、蘑菇是同偏旁的词语。这么多小秘密被我们发现了,下面我们再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6、词语宝宝们要跑回到句子中去啦,瞧,变成了一个长长的句子,小朋友们,你们还会读他们吗?(每天他们来来往往走过小桥,摘野果,采蘑菇,走亲戚,看朋友,可热闹啦!)2生读。在这个句子中,说他们来来往往走过小桥,这里的他们是指谁呢?(小动物们)森林里的’小动物可多啦,他们每天来来往往走过小桥,还可能去干什么呢?师引:你好啊小猴,你准备过桥去干什么呢?(小松鼠、小猫、小刺猬、小蜗牛)就这样,小动物们在桥上来来往往,可——啦!热闹的场面你在哪儿也见过?你能用上热闹说一说吗?(生答)
7、在来看看第二个句子,(出示句2:两只大象在河边静静地站了好几天,动物们非常感动,也很惭愧。于是,大家齐心合力修建了一座新桥。)2生读——师生合作读。什么叫“齐心合力”?我们需要齐心合力吗?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它?让我们齐心合力地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8、刚才在这个句子中讲到动物们非常感动,那他们是因为什么事,又是为什么而感动的呢?(生答)
9、老师也带来了这张感人的照片(图片)瞧,你看到了什么?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谁能再来说一说?课文中也用了一段话来介绍这幅图画,你能找到吗?(生读)你找的可真准阿!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刚刚是从桥上经过的小动物,你想说些什么?请小朋友们戴上头饰说话。(小猴,你走过象鼻桥有什么想说吗?小兔,小兔,你从象鼻桥上走过笑得很开心,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小锚,你刚才走过桥的时候脚步体别轻,请你也来说说吧!大象,这几天你一定很辛苦很累,可你的脸上怎么还露着微笑呢?
10、是的,大象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我们也可以叫奉献,假如你能一直奉献,那你也将永远快乐!
四、板书设计
象鼻桥
奉献=快乐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相结合的表达特点,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及木桥发生的变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及木桥发生的变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谁想读一读课题?
1、学生读有关描写洪水的句子,感受场面的可怕。
交流文中描写洪水的语句,并进行阅读指导:(课件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想象: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六自然段,以感受村民的惊慌,恐惧、
2、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洪水的`肆虐与人们的恐慌。
3、感受老支书的壮举
思考:就在这性命忧关的时刻,一位老英雄挺身而出,让人敬佩,让人感动的事情出现了,请学生在书上勾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作出批注,你觉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全班交流。
4、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思考:老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他当时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7、8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启发想象:刚才还是跌跌撞撞、乱哄哄的人们,为什么此时停住脚,望着老汉?感悟“他像一座山”中“山”的含义。说明了他具有什么精神?
再次读读老汉喊的那句话
5、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一句,可启发学生结合文中79页的插图,观察老汉的举止、神态)说说从老汉“冲揪吼”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照读句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当时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说说你从这句话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探究老汉内心:联系上文的“他揪出小伙子”,这时,又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让学生悟出:看似矛盾的举动,实际上包含了老汉为了大家舍小家,为了儿子舍自己的无私胸怀。这时,老汉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得到升华。也为下一环节理解题目“桥”的含义作了铺垫。
6、感悟表达手法
总结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比如:设置悬念;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短;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一些表达方法。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8
《桥》语文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了解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jiū),“瞪”(dèng).
3.检查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1)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2)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3)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三、体会英雄言行
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
2.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5.齐读第二大段.
四、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
(如,词──忠于职守……
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
《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
“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咆哮惊醒狞笑拥戴乱哄哄沙哑依次
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第一、二大段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三大段.
2.生自学,说一说段的主要内容.
3.出示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4.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9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结合有关语句体会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不徇私情的崇高人格与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1、收集洪水爆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创设环境,揭题
1.交流有关洪水爆发的资料,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师:如果是你遇到这种危急的情况,你会怎样做?今天咱们认识一位老支书,他又是怎么做?
3.今天,我们学习16课《桥》,让我们走进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二、感受老汉崇高的人格与精神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说说这场洪水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形容。
2.想想你从课文哪些语句的描述中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机,找到并划下来读读。
3.生交流找到的语句。师随机出示句子: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读读这些句子,说说这场洪水为什么让你感到害怕?(猛、快)从哪儿感受到的?
5、在情况危机时,人们作出了怎样的反应?找找课文中的句子,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用一个词形容人们的表现。(惊慌失措)
6、朗读感悟情况紧急,人们惊慌失措。
7.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引导:当时洪水已达到什么程度?意味着什么?)
读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理解“狞笑”。
8.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找令你感动的语句,结合当时洪水所达到的程度想想为什么感动?
9.交流:
(1)读悟: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联系洪水所达到的程度想想老汉说说为什么这么说?作为村支书他想到了什么?(指挥大家让老百姓先过,党员在后。)急着逃生的人们有没有听从他的指挥?从文中找出依据。
引导质疑:为什么急着逃生的人们见到老汉会停住了脚步,听从老汉的指挥? 启发想象受“拥戴”的老汉曾为他们做过什么?适时引导理解“拥戴”。
小结:这就是他们拥戴的老汉——(读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临危不惧
(2)读悟: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揪”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拉”吗?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老汉当时怎样的心情?(气、急)老汉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时已出现了怎样的情况?你又觉得老汉是怎样的人?(板书:秉公办事)
引导读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读着这句你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逼近。这时老汉为什么要揪出小伙子?(引:如果不这么做,会是什么后果?)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把小伙子党员揪出来,严格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党员扛起来,避免再次陷入慌乱。
(3)读悟: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仅剩老汉与小伙子两人时还你推我让这是为什么?当时已出现了怎样的险情?
引导读悟: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读着这话你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逼近,逼近。此时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意味着什么?
三、情感延续,铭记老汉精神
1. 村民们得救了,那位小伙子还没来得及跨过木桥,洪水已吞没了他和全村人拥戴的老汉,让我们看看五天后洪水退却时发生了什么事?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3.揭示课文结尾,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你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惊讶、敬佩)
4.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众多前来为老支书送行者中谁在干什么,说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写)
四、理解桥的含义,领悟老汉精神
1.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用“桥”为题?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0
《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 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如,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再如,课文最后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里每句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他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几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2)对词语的理解。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课文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挡。 狞笑: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拥戴:拥护推戴。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可以由课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上课伊始,可先板书课题,然后回忆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有哪些,并简要说一说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如,《兰兰过桥》写的是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预测文意,然后再去读课文。这样做,既能够通过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题目揣测课文内容的能力。
2.要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
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因而,在学生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要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段,谈一谈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是教学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再次就题目展开讨论,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从而深刻体会“桥”所蕴含的深意。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使用上“桥”字,如,“老支书,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4.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还应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可以借助课后思考第3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6个,会写的字有14个,应注意“肆”的声母是平舌音,“搀、呻”的韵母是翘舌音,“疯、狞、淌、瞪、膛”的韵母是后鼻音,“呻、搀、奠”的韵母是前鼻音。要求会写的字,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后分析、再仿写。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字读正确、写美观。
四、教学案例
第 一 课 时
1.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都有哪几篇?简要地说一说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3) 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又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 2.初读课文,验证猜测。
(1)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你刚才的想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似之处?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我们平时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写。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4)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5)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问题予以指导。 3.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2)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3)组织全班交流。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4)课文在写“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呢?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 二 课 时
1. 听写词语。 2.感情读文,升华感受。
(1)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感动的原因。试着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先说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组织学生共同评议。
(4)指名有感情朗读全文。 3.研读课文,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点,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2)小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小组的发现多。
(3)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新发现”,教师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探究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到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你认为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探究问题2文中多处描写了大雨和洪水,把这些语句找出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探究问题3这篇课文很多句子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4.交流收获,总结提高。
学习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谈,也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 5.布置作业。 写1篇读后感。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1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描写细致、情景交融的语言特点
重难点:
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描写细致、情景交融的语言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展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早春天气,江南水乡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头。
(2)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
(3)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cuī huǐ)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4)人们到此总要(zhù)足欣赏飞瀑流泉
5)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yùn yù)了桥之生命。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2)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3)停止脚步
(4)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文学常识填空
(1)《桥之美》选自(),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的()。
4.课文在列举江南乡间石桥时提到了“晓风残月”的景致,“晓风残月”一语出自宋代婉约词人()的《雨霖铃》,原句为(“,,晓风残月。”)
5.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关于它的故事传说也十分丰富这些赋予了“桥”无穷的魅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些桥的名称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搜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搜集绘画、雕刻、图片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桥等。
二、合作探究
1、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哪些?
2、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3、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4、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味,完成课后练习二的练习。
5、本文与《中国石拱桥》比较,写法与内容有何不同?
三、达标反馈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1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本段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给本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3、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请各举一例
4、“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师:同学门上刻之前老师请同学门看一段录像,大家看后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
2、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揭示课题:师:是呀,逃生是人的本能,此时此刻“桥”就是人们生存的希望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6课《桥》板书课题、读题。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门把书翻到16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课文住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师:下面我们重新回到红水席卷村庄的场面请大家自由读文1~6,把文读通,把文中能令人恐慌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
⑴ 第一句:像泼,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
⑵ 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
⑶ 第三句: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
⑷ 第四句: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
3、师:读到这里老师想请你们这些会学习的孩子谈一谈为什么你在读这些句子时会感到害怕?这些句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
(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师:谈的多好啊!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此时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4、师:那我们就一齐读一读1-6自然段,把自己那种危急、恐怖、恐惧、担心读出来。
四、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1、(学生自由朗读)师: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7~13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板书:
老汉
2、交流汇报:
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一座山本义是什么意思?本文代表什么?
⑵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5、齐读第二大段:
师:这部分的描写使我们看到了老汉那沉着、冷静、无私无畏、临危不惧的高大形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老汉,齐读第二大段。
五、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如:
词──忠于职守……
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
《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
“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六、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一名同学用心读一读第14~23大段。其他同学静听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⑴ 谈体会:
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
生: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为什么对这个小伙子很凶?设疑、真切体会。
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第15自然段,学生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
⑵ 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① 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
② 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
(冲、揪、骂、凶)(师相机板书:老汉小伙子。)(吼、用、力、推)
七、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迷
1、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听老师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2、生谈感想。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老汉太伟大了……)
3、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⑴ 当我们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⑵ 引诵第三大段:
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
(教师引读:“老汉是村支书,他一心想挽救群众的性命,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骂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⑶ 想象: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板书:喊)
⑷ 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师小结: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八、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九、练习写话,颂人间真情
这座桥是党员老汉用血肉之躯为百姓架起的生命桥。这座桥是党员老汉舍身忘死架起的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老汉走了,英雄远离了我们,我想此时此刻同学门的心情跟老师一样激动,也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汉说,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呢?
请同学们回家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们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这个“桥”除了指我们常见的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还有什么意思呢?(形状如桥梁的)
对,我们曾学过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的“桥”就是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那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自学提示:
1、读课文大家要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多读几遍。
2、画出容易读错的地方提醒一下大家。
3、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再读课文,说一说那儿让你感动?
四、自学、交流:
1、交流容易读错的地方。如多音字的读法。
2、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说一说那儿让你感动。
五、精讲点拨:
1、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大家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相机正音、学习词语)
2、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3感动:指名说.
4、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②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③ 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④ 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⑤ 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
(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5、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6、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7、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⑴ 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⑵ 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⑶ 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⑷ 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8、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
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六课堂练习:1、请给生字注音
咆哮 疯狰狞 淌肆揪心 豹子瞪眼 呻吟膛搀扶祭奠
2、这篇课文讲了故事,从中体会到.
七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中你有何收获?(回扣教学目标)
教后记:
备课时间:3、11上课时间:主备人:陈义花 教案序号:
课题:16《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
二、明确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三自学提示:
1、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自己从中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写法。
四、自学、交流:
1、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说说自己从中的感受,组长做好记录。
2、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五、精讲点拨:
1、体会感悟:
⑴ 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① 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 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⑵ 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 比较句子: a、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b、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
③(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③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 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 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
② 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
(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
2、再读加深感受:
再选择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启发想象,体验感悟
过渡: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四自然段。
4、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⑴ 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⑵ 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⑶ 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六拓展练习:
1、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参考题目:爷爷,我们想您!老支书,慢走!挥泪送别老支书!我们永远纪念您!洪水退后……
2、交流写作
七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中你有何收获?(回扣教学目标)
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14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咆哮惊醒狞笑拥戴乱哄哄沙哑依次
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第一、二大段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三大段。
2.生自学,说一说段的主要内容。
3.出示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4.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1)谈体会。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
生: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第15自然段,学生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
(2)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①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
②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
冲揪骂凶
(师相机板书:老汉小伙子)
吼用力推
5.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迷。
(1)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2)生默读,谈感想。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老汉太伟大了……)
6.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当你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引诵第三大段。
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教师引读:“老汉是村支书,他一心想挽救群众的性命,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骂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3)想象: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板书:喊)
(4)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师小结: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三、练习写话,颂人间真情
1.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2.生写话,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四、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五、拓展阅读,注重积累
1.提供补充材料。
①[法]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
②《伦敦地铁大火灾》
2.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合作交流。
(福建省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黄金星)
B案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1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6.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
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第二课时
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
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比较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
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
②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
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
3.再读加深感受:再选择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二、启发想象,体验感悟
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四自然段。
2.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参考题目:
爷爷,我们想您!
老支书,慢走!
挥泪送别老支书!
我们永远纪念您!
洪水退后……
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五、作业
摘录课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