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教案(精彩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力》教案(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力》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的实例)
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师出示小黑板。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3.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3)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章后习题1、2。
(四)说明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l)“作用”就是力。(2)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
3.强调作用就是力。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法。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好处。
4.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力》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理解带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用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前后对比,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特点,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进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1、理解词语要交给方法,揭示规律。要求读通读顺课文,读中理解词语(通融、刻薄、武断、雅致、阔佬、兴致勃勃、妙不可言、十全十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归纳主要内容:我到裁缝铺去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事。
二、研读课文1-4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神态的前后变化,体会人物特点,体会作者写作手法,勾画“我拿出百万英镑”前后、托德态度变化的语句(指语言、神态变化),思考批注,托德是一个( )的人。作者用了( )手法刻画人物特点。
前:尖酸刻薄、傲慢无礼
(我拿出“百万
英镑”托德) 后:满脸堆笑,见银眼
(对比) 开
三、研读课文8-15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细节体会人物特点,体会写作特点。勾画“老板”见到百万英镑后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思考批注,老板是一个( )的人。作者用了( )的方法刻画人物特点。
唯利是图+阿谀奉承+献媚讨好=以钱取人,金钱至上
(语言、动作、神态前后对比)
四、小结。回读全文,讨论本文写法特点。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1、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327页《邮差先生》
2、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力》教案【第三篇】
课 题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课 型新 授
教学
媒体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1.认识学生压力对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了解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2.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的方法。
过程
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各种反应;通过相互交流,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反应是正常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
教学
重点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教学
难点如何从容面对考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努力。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你面临哪些学习压力呢?请例举。 学生例举面对的压力,对这些压力,我们应如何应对呢?(问题导入新课)活动一:调查同学在压力面前的反映,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结合教材第130页的材料,引导学生续写面对压力的反应,并探讨原因。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并出现不同的反映:a、明天考试,我要取得好成绩……这时会感到心跳加快,脸上烫乎乎的;b、老师期待我进步……这时会感到紧张,头脑空白,难以思考;c、父母希望我考上理想学校……这时我会感到心跳加快,脸上烫乎乎的。
出现的原因来自考试的压力、学习的压力、老师的期待和父母及长辈的希望等方面。小结: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列举面对的学习压力:上课、作业、考试、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同学的竞争等续写面对压力的反映,探讨原因,在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我们面对的压力来自那些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压力出现各种反映是正常的。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活动二:探讨考试压力对学生的影响。1.将教材第130-131页中的三个情境呈现给学生:小晨、小晔、小玉面对考试压力的不同心态。
2.讨论教材上的问题:(1)面对考试的压力,小晨、小晔、小玉各持什么态度?(2)不同的态度会对考试和考试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是否有过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4.小结:学习压力给我们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5.全班共同讨论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化压力为动力。活动三:探讨小清的压力来自哪里?1.呈现教材第132页中小清的故事,探讨问题:(1)小清是否面临着过大的压力?压力来自哪里?(2)你有哪些应对压力的好处?2.全班交流对压力的好办法?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大概发现了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这些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和学习压力一样,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3页的“相关链接”,认识考试焦虑。活动四:你如何看待考试?看教材第133页中间的材料,讨论解决材料中的三个问题。小结:1.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活动五:探讨如何增强自身实力?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4页提供的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 2.分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些小组提供的增强实力的方法更多,更有效。看材料,讨论问题:1.态度对错2.两种影响看小清的故事,交流对问题的看法。1.压力较大,来自考试。
2. a、将压力看作是学习的动力。b、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c、向别人倾诉、进行心理咨询。d、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电视、休假旅游等。e、深呼吸或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把内心的压力发泄等等。问题:1.你如何看待考试?2.其他人怎样看待?3.你认为那些观念有助于你积极面对考试?分小组列举增强实力的方法,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压力。使学生认识到有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有时候,压力反而会使我们表现的更积极,鼓励学生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形成对考试焦虑的正确认识,从容面对考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考试的看法,了解其他人对考试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考试观念。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增强自身实力的具体方法。
作
业
布
置
1、为了增强实力,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答:a、拟订具体的复习计划;b、不轻言放弃任何一科学科,也不只专攻某一学科;c、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d、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e、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学习压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3、为什么说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答: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4、概括上述经历和说法,谈谈你对“压力”的认识。
答:“压力”是催人向上的良好的催化剂;“压力”是通向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压力”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等等。
5、你有哪些应对压力的好办法?请说给大家听。
答:a、将压力看作是学习的动力。b、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c、向别人倾诉、进行心理咨询。d、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电视、休假旅游等。e、深呼吸或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把内心的压力发泄等等。
板
书
设
计
理智面对学习的压力学习压力新思维从容面对考试学习压力对人的影响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的方法
教
学
反
思
教学目标【第四篇】
基本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情感目标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
(三)、力的分类需要注意的是:
1、两种分类;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
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 概念.
《力》教案【第五篇】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注意力强的队列队形变化安排在课的一开始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把以游戏形式、趣味性较强的跑跳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二列横变四列横队在队形变化中占有重要的的位置,也是学生集体活动中表现班级整体形象的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注意力、集体主义精神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几个班的,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习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课重点:
A、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难点: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三、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游戏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场地与器材:
足球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9-12分钟):
1、常规教学(1-2分钟):
1)体育委员整对集合,师生问好;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安排见习生;
2、对列队形练习-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4-5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及四列横队变二列横队的动作方法及要领;
2)教师做完整示范;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排头到排尾。进行队形变化练习。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二列横队相对
3、游戏:“贴膏药”(4-5分钟):
方法:各组左右间隔两步,围成一个圆圈,另外从参加者中选出2人做领头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与追者均可在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穿插。在追逃中,如果追者用手拍到逃者身体任何部位,则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但如果逃者贴在任何一组人的前面,逃者立即得到解脱,追者不能再拍他,而这一组的最后一人成了新的逃者。
组织队形(同上)
通过上述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主教材内容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展开(19-20分钟):
1、30米击掌接力跑(5-6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性练习;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教师启发,学生总结跑时的感受,怎样才能跑得最快;
组织队形:学生分为四组进行练习,二路纵队为一组。
2、游戏:“障碍过关”(13-15分钟)
方法:游戏分两个部分,中途设置两个障碍,一段障碍单腿跳过二段障碍蛙跳通过,通过二段障碍后快速返回,与下一个队员击掌,游戏继续进行。直至所有队员全部通过站好队伍,游戏结束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见习生做中途裁判;
2)教师口令,学生进行游戏;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3)游戏结束,教师启发学生总结游戏心得;
组织队形:同上。
(三)延伸(5-7分钟):
1、游戏:“抱团数数”
方法:1)教师提示,并示范游戏规则;
2)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放松操
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4)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30米击掌接力跑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学生跑的快一些,而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跑起就费力一些。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
上一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