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教案【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面积的教案【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3、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面积的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

九年级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P62-63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会用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知道占几格就是几平方厘米。

2、在活动中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和类推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尝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细化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来探究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激发活动兴趣,培养活动意识。

(2)在测量活动中找寻长方形长、宽厘米数与行数、列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愿意交流的习惯和不怕困难的探究意识,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活动中培养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1cm2的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落实教学目标1)

1、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2、认识面积单位cm2

3、揭示课题

二、活动探究

1、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1)

(1)指名汇报

(2)小结并板书:总个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

A、愿意参加此项活动,能主动完成测量前2个长方形的面积,并尝试或完成第3个长方形面积的`测量。

B、愿意参加此项活动,主动测量完前2个长方形的面积后就停止了活动。

C、意参加此项活动,测量第1个长方形面积后就停止了活动。

教师根据表格的填写情况进行评价。

能根据测量要求有计划地选取、整齐地摆放相应个数的小正方形,并记录测量数据。

选取或摆放小正方形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或没有记录测量数据。

操作小正方形与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活动要求无关。

教师选取1—2组学生当场评价。

2、再次测量第3个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2)

(1)指名汇报

(2)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9×5=45(cm2)

A、愿意参加此项活动,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并表现出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状态。

B、愿意参加此项活动,但是遇到困难就放弃了。

C、不愿意参加此项活动,未见思考和操作的状态。

教师参与其中1组学生的活动,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评价。

能参加小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组活动中,对于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只能做到其一。

不能参加小组活动,既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小结:我们在测量并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先用小正方形铺满整个长方形,接着只把小正方形放满一行和一列,最后还想出了用尺直接量。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感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计算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3)

(1)交流核对

(2)小结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选择(机动)

(1)你的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约是()

A、1cm2B、5cm2C、10cm2D、1cm

(2)一张电影票的长是6cm,宽是5cm,面积是()?

A、30cmB、11cmC、30cm2D、11cm2

(3)一条纸带长1dm,宽3cm,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3B、30C、4D、14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五、面积公式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cm2总个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9×5=45(cm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3=9(cm2)

《面积》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材第9、1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四。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圆的面积教案【第四篇】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从学习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学习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后面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可以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具,结合多媒体课件,在观察、操作中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有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刚刚学习了圆的周长,学生容易把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混淆,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和面积,正确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

2、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片、课件。

20 1687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