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第一篇】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重点难点:
1、写作背景与诗的抒情基调
2、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导入、示标(略)
二、检查预习
1、艾青简介:原名蒋海澄,1910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诗人,《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礁石》《我爱这土地》。
他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的命”,被送到一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回家读书,但受到冷遇,只准称父母为叔叔婶婶,正如他所说:是在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1932年被捕,在冰冷监狱里,看见晓雪飞舞,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这首悼念讴歌之作。
2、解释词语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三、有感情地全诗。
注意抒情基调,感激与怀念,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四、理清文章的抒情结构:
大堰河我的保姆
五、“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
本文是一首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等于作者,但由于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有作者的影子,或者说,往往就是诗人自己。
六、布置预习: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1、学生讨论回答
2、明确:
A、通过精细描写大堰河怎样在地狱般的环境里,默默进行无休无止的各种劳动;°劳作之后,体现对诗人慈母般的爱,在流尽乳法后,又到地主家承担各种繁重的劳动;排比句式,像特写镜头,写出她的勤劳、纯朴和善良的品质,她劳作时含笑,说明她为了自己一家而活着,不计较劳累、辛苦,深爱自己的乳儿,一种宽厚品格跃然纸上。在表现她蒙蒙善良宽厚性格的同时,渗透着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指导研读小节。)
B、不仅如此,还着力描写她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疼爱乳儿,一往情深(作者也带着深情记叙)研读8小节
C、诗人对大堰河的歌颂,也是对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嫂嫂品德的歌颂,揭示她们的悲惨命运(12小节),
二、通过这一形象,要表达的主题。
通过描述大堰河悲惨的一生,抒发了对其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牢房阴冷,晓雪飞舞);同时,在叙述悲惨一生的同时,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旧世界。
三、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1、是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
2、修辞手法:
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总之,反复、排比更有助于表达强烈浓厚的感情。
四、与《词二首》比较:
在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1、《词二首》: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大堰河》:间接、直接抒情,借事抒情。
2、表现手法:前者,想象联想,借助神话来抒情;
后者,排比、对比、反复来抒发强烈情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第二篇】
1、简介艾青,简析作品
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感情变化
2、教学重点:
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诗人情感的变化。
3、教学难点:
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诗人感情的变化
4、课型:
新授课
5、教法:
学生自己动手找段落,师生共同分析。
6、教学内容:
上节课,我们写的作文是《我的父亲(母亲)》,从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拳拳的爱心?今天,让我们跟着艾青,体会他的奶娘——大堰河带给他的感动。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篇文章。
这是一首写人的诗歌,我们来看一下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文段。
同学们能找出来。第4节,第7节。
我们先看第四节
同学们读
7、我们看里面的意象:
搭好灶火,拍去炭灰,尝到饭熟,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补衣服,包受伤的手,掐虱子,拿鸡蛋,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大堰河的勤劳能干。除此之外呢?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就是作者反复说的那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从中作者体会到了温馨的母爱。
第7节,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用抱过我的两手劳动了。”连续使用了6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的感情,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这能体现她的“善良”。不是亲生儿子却像亲生儿子一样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能体现她的“质朴”。
第9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从侧面体现了她的“善良”。
第5节与第6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5节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到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家里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在3—10节中,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的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一二节,作者交待了自己和大堰河的关系,由雪想起大堰河,第11至13节,作者对大堰河的遭遇表示同情,对无情的旧社会进行了控诉,对自己的保姆进行了讴歌和赞美,并由此推及到像大堰河一般的保姆——社会上受苦的劳动人民,揭示了文章主题。
8、作者的感情线索:
怀念与痛悼——眷恋与感激——同情与控诉——讴歌和赞美。
9、课后反思:
这是很纠结的一课,这节课课堂环节很完整,但是自己对这首诗理解不到位,就是说自己读着都没有感觉,很难体会到那种感情,只是一味的听取别人的意见,讲不出新意。语文课,尤其是诗歌怎样才能讲出新意呢?或者说,一堂真正的语文课,我们应该带给学生些什么?现在学生最缺乏的又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教材分析:
这是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现代诗歌。作为现代诗歌,在结构和韵律上不及古典诗歌要求严格,单题材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也更贴近生活。艾青的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就采用了饱含深情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位普通善良的农村妇女。整首诗歌感情饱满,语言朴素真挚,学习本首诗歌时,要用心体会诗歌中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体现的感情,感受大堰河勤劳,艰辛,善良,无私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艾青对大堰河的感激,赞美,怀念之情,以及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诅咒。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大多还保留了初中时期学习的被动性,缺乏主动探求的学习精神。就像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学生对于诗歌感情的分析,对于诗歌语言的欣赏能力是不足的。出生于现代社会的孩子们,所经历的生活几乎都是很富裕的,距离大堰河的年代太过遥远。因此在对大堰河的悲惨生活和诗人自己的感情的把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从4、7、8节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对本文的作者,文章的结构,每层的主题已经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那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第4、7、8节的细节描写中来探讨下保姆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2、内容:
先请同学们看到文中的第4节。请同学们先一起朗读一下这一节的内容。(慢,重,深沉)
在同学们读的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一节中的这么几个词:
你,抚摸,在你…之后。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抚摸是怎样的一个动作,为什么要用这么“抚摸”这样的一个动作?从中体现了保姆怎样的感情?
“在你…之后”的连续8个排比句写出了什么?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在这一节内容中,诗人艾青就生动的写出了大堰河勤劳,艰苦的形象特征。)
与大堰河在自己家中劳动的景象相似的便是诗歌的第7节内容。现在请……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一节中细节描写的句子。
很好,谢谢这位同学。这一节也是用了6个排比的句子,但与第4节不同的是,大堰河工作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她的神态也发生了变化,她始终是“含着笑”的。为什么当她做着艰辛的活的时候却还能含着笑呢?
(提示:①此时的大堰河是和乳儿生活在一起的,②她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一家)
含着笑工作,又体现了大堰河的什么样的特征呢?
(提示:勤劳,淳朴,善良,宽厚)
小结:
通过4、7节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大堰河是一个勤劳,淳朴,善良,生活艰辛的劳动妇女。在作者对大堰河的生活琐事的描写中,体现了作者对大堰河的同情,怀念,之情。
现在我们来看下第9节的内容。在前边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一节是直接描写大堰河对“我”的爱的一段,……同学,请你试着有感情的朗读下这一节,并从中找出直接表现保姆爱我的句子。
(提示:切那冬米的糖,贴“我”画的画,夸赞乳儿,做“梦”)
前边三项内容,我相信一般的母亲也能做到,但是,大堰河毕竟只是诗人的保姆,却仍然能在梦中梦见乳儿的幸福。诗人很好的挖掘出保姆的内心,这里就很直接的体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
小结:大堰河是伟大的,无私的。“我”的感情的感激,怀念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的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4、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
教学设想
借助朗读本诗的录音带,加强朗读指导,着重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应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要点
指导朗读;明确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导入新课
1、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2、提问:《水调歌头·游泳》和《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在抒情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这两首词相比,不同点在哪点?
明确:借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这种抒情方法,可以称为间接抒情法。《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样是抒情诗,但是抒情的方法与《词二首》大不一样。它们的不同处:
(1)《词二首》主要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运用间接抒情外,也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诗歌的最后两段,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炽热的感情。
(2)《词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则主要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边叙事写人,边抒发感情。
(3)《词二首》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借助神话传说等抒情,增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对比、反复等手法抒发感情,强调了对大堰河深深热爱和对旧世界愤恨的感情。
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要牢记这些特点。
3、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指导预习:
根据课文《预习提示》和注释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把难懂的字、词、句写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研习新课
1、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岐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艾青写这首诗,既是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对黑暗世界的诅咒。同时表现出作者背叛地主阶级,向劳动人民靠拢的真诚愿望。
2、学生试读。
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读后要进行正音。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
这首诗比较长,诗人凭借自己的激情任意挥洒,奔腾起伏,不拘一格。为了准确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必须理出它的抒情脉络和结构。
提问:全诗共13节,根据诗人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回答: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
第二部分(4─8节),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深切的眷恋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这4部分中有一条贯串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4、深入研究、体会本诗的构思特点。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她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爱。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节便是明证。第13节,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噜苏,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上一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实用4篇)
下一篇:我教《谈礼貌》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