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汇集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汇集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第一篇】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2.古今异义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表承接,接着
(2)颓然就醉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3)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就这样
3.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4.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穷回溪(走到尽头)/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始指异之(以……为异)
(3)形容词用作名词。自远而至(远处)
(4)数词用作形容词。四望如一(相同)
(5)名词用作动词。外与天际(连接)/卧而梦(做梦)/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
(6)名词用作状语。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四望如一(向四面)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修饰。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连词,表承接。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
(3)连词,表转折。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连词,表条件。穷山之高而止
2.之
(1)助词,的。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代词,它。始指异之(指西山)/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3.为
(1)介词,为了。故为之文以志
(2)动词,成为。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以(之)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省略宾语“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4)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6)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宴游西山这件事)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质课【第二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必修一教材第三专题中的1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考虑要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一、文言与文学。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有的纯粹当作文言文来教,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前者似买椟还珠,后者则囫囵吞枣。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积累,再重点研读文学文本,不让疏通文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二、工具与人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修辞等手段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层次与精神境界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紧紧抓住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一方面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特色。其实,有关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终还是指向了作品的人文主题。
三、引导与开放。新课程强调对话与开放的理念,但一味的对话讨论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延缓,信马由缰式的开放也容易“跑野马”而不可收拾。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四、独立与整合。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既相对独立,又从属于板块与专题。所以,在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时还要注意整合。就本课而言,板块内的整合主要就是与《赤壁赋》的比较。对此,我找到了一个整合的“抓手”——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适当延伸,不宜过分展开,稍做点拨即可给学生打开一个认识文学现象的窗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教学难点)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教学重点、难点)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贬谪现象。(难点)
课时安排
如学生有充分预习,可安排一课时。如学生预习不到位,可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略说写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
“诗家不幸”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和苏轼一样,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永州八记》。
2.解题
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宴游”“始得”等字在文中的体现(找出文章照应文题的地方)。
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构成行文的线索。)
二。文本研讨
就“始得”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分析时围绕一个大问题:如何理解“游于是乎始”一句?(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区别?)重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让学生从一、二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中,就学生发言的情况,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题。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始”前游 西山游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
2、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
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
4、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
随文分析一:品味文章语言句式与内容情调的结合。
“始”前游用顶真句法,接字钩句,续续相生,传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神韵。而西山游,则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势,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迫切之情状,与前者迥然有异。(可补充:文中动宾搭配之巧妙。西山之游的前与后也可以做句式的对比,一者节奏急促,一者节奏松缓,正对应了不同的情调。)
随文分析二:围绕西山之“特立”。
1、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以至于披荆斩棘,不顾劳顿,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群。)
2、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见,即四围的环境来进行衬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诗做补充说明。这里也有视角由俯视到远眺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伴随着境界的进一步开阔,而境界的进一步开阔又伴随着作者胸怀的进一步开阔)
3、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游览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远深僻,给人以坐井观天的拘囚压抑之感,强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独;而西山的高峻雄奇、开阔壮美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的身心放松解脱。——此处可联系学生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作比较。也可联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致产生不同感受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塿为类”、特立不群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此处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联系《江雪》。)
随文分析三: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两种游览,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样的不同?
在“始”前游中,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自然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可引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永州于楚为最南……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不复乐。”)而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
将自然对象化,往往会把人与自然放在不平等的立场上,或拜倒在自然脚下奉其若神灵,或居高临下妄图操纵自然驾驭自然,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的容器,这样就难以进入自然、领略其内在精神;将自然人格化,可以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然,用澄澈的心怀去聆听自然的话语,这样可以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而如果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则不但能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更能超越小我的局限尘世的束缚,达到思想与精神的解脱自由。柳宗元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随机性的处理。
总结:至此,“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游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这一大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请学生归纳概括。/(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整合迁移
1、比较苏轼《赤壁赋》与本文的异同
异: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画描摹,风格清新峭拔,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精神人格层面上;苏轼的文章重在议论,风格潇洒飘逸,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哲理层面上(不但认识到物与我的同,还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物我的关系)。(可补充:“柳氏游记的幽深取径于‘骚’,而宋六家文的旷达则得益于‘庄’。宋人游记佳妙之处,不在‘牢骚’与‘刻画’,而在‘潇洒’与‘议论’。”(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就学生发言情况来处理,不过分追求全面和深入。
同:两文都写于贬谪期间,都写出了作者情怀的变化,最后都陶醉于自然之中,乐而忘返,都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了解脱与超越。
2、引申迁移:迁客骚人的山水文学的共性——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
联系《赤壁赋》,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思考: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迁谪文人可谓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曾积极仕进,并取得了一定功名,但或由于忤逆权贵、犯颜直谏,或由于无辜蒙冤、遭受牵连,被谪远徙,颠沛流离,经历人生坎坷。由于迁谪,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没有了公务羁绊,因而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文学创作。同时,由于迁谪,文人们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更有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以促进他们杰出艺术才华的表现。于是,其文学创作便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期。迁谪期间的文人,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于激剧变动状态。由于政治理想破灭,生活条件恶劣,亲人生离死别,朋友疏远和政敌落井下石等,各种感情激流般冲撞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惊惧于前途的不可知,怨愤于自己的不幸遭遇,极端怀恋失去的一切,并以异常陌生的眼光和复杂的情绪面对新环境。因而他们更能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更容易体察自然山水的美,更能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情动于中而后形之于口于手,从而比往日更具创作欲。所以,许多作家最具价值、最富艺术魅力的诗文大多创作于迁谪期间,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思想轨迹。可联系屈原《离骚》、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作品。
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第三篇】
设计指导思想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必修一教材第三专题中的1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考虑要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一、文言与文学。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有的纯粹当作文言文来教,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前者似买椟还珠,后者则囫囵吞枣。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积累,再重点研读文学文本,不让疏通文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二、工具与人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修辞等手段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层次与精神境界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紧紧抓住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一方面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特色。其实,有关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终还是指向了作品的人文主题。
三、引导与开放。新课程强调对话与开放的理念,但一味的对话讨论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延缓,信马由缰式的开放也容易“跑野马”而不可收拾。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四、独立与整合。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既相对独立,又从属于板块与专题。所以,在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时还要注意整合。就本课而言,板块内的整合主要就是与《赤壁赋》的比较。对此,我找到了一个整合的“抓手”——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适当延伸,不宜过分展开,稍做点拨即可给学生打开一个认识文学现象的窗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教学难点)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教学重点、难点)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贬谪现象。(难点)
课时安排
如学生有充分预习,可安排一课时。如学生预习不到位,可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略说写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
“诗家不幸”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和苏轼一样,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永州八记》。
2.解题
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宴游”“始得”等字在文中的体现(找出文章照应文题的地方)。
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构成行文的线索。)
二。文本研讨
就“始得”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分析时围绕一个大问题:如何理解“游于是乎始”一句?(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区别?)重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让学生从一、二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中,就学生发言的情况,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题。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始”前游 西山游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
2、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
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
4、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
随文分析一:品味文章语言句式与内容情调的结合。
“始”前游用顶真句法,接字钩句,续续相生,传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神韵。而西山游,则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势,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迫切之情状,与前者迥然有异。(可补充:文中动宾搭配之巧妙。西山之游的前与后也可以做句式的对比,一者节奏急促,一者节奏松缓,正对应了不同的情调。)
随文分析二:围绕西山之“特立”。
1、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以至于披荆斩棘,不顾劳顿,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群。)
2、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见,即四围的环境来进行衬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诗做补充说明。这里也有视角由俯视到远眺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伴随着境界的进一步开阔,而境界的进一步开阔又伴随着作者胸怀的进一步开阔)
3、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游览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远深僻,给人以坐井观天的拘囚压抑之感,强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独;而西山的高峻雄奇、开阔壮美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的身心放松解脱。——此处可联系学生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作比较。也可联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致产生不同感受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塿为类”、特立不群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此处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联系《江雪》。)
随文分析三: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两种游览,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样的不同?
在“始”前游中,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自然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可引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永州于楚为最南……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不复乐。”)而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
将自然对象化,往往会把人与自然放在不平等的立场上,或拜倒在自然脚下奉其若神灵,或居高临下妄图操纵自然驾驭自然,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的容器,这样就难以进入自然、领略其内在精神;将自然人格化,可以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然,用澄澈的心怀去聆听自然的话语,这样可以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而如果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则不但能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更能超越小我的局限尘世的束缚,达到思想与精神的解脱自由。柳宗元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随机性的处理。
总结:至此,“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游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这一大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请学生归纳概括。/(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整合迁移
1、比较苏轼《赤壁赋》与本文的异同
异: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画描摹,风格清新峭拔,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精神人格层面上;苏轼的文章重在议论,风格潇洒飘逸,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哲理层面上(不但认识到物与我的同,还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物我的关系)。(可补充:“柳氏游记的幽深取径于‘骚’,而宋六家文的旷达则得益于‘庄’。宋人游记佳妙之处,不在‘牢骚’与‘刻画’,而在‘潇洒’与‘议论’。”(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就学生发言情况来处理,不过分追求全面和深入。
同:两文都写于贬谪期间,都写出了作者情怀的变化,最后都陶醉于自然之中,乐而忘返,都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了解脱与超越。
2、引申迁移:迁客骚人的山水文学的共性——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
联系《赤壁赋》,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思考: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迁谪文人可谓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曾积极仕进,并取得了一定功名,但或由于忤逆权贵、犯颜直谏,或由于无辜蒙冤、遭受牵连,被谪远徙,颠沛流离,经历人生坎坷。由于迁谪,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没有了公务羁绊,因而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文学创作。同时,由于迁谪,文人们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更有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以促进他们杰出艺术才华的表现。于是,其文学创作便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期。迁谪期间的文人,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于激剧变动状态。由于政治理想破灭,生活条件恶劣,亲人生离死别,朋友疏远和政敌落井下石等,各种感情激流般冲撞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惊惧于前途的不可知,怨愤于自己的不幸遭遇,极端怀恋失去的一切,并以异常陌生的眼光和复杂的情绪面对新环境。因而他们更能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更容易体察自然山水的美,更能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情动于中而后形之于口于手,从而比往日更具创作欲。所以,许多作家最具价值、最富艺术魅力的诗文大多创作于迁谪期间,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思想轨迹。可联系屈原《离骚》、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作品。
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第四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1.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法引导
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为法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其不同。
3.与以前学过的古文比较,体会寓情山水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作者介绍。
2.划分文章层次。
3.文白对译,并能分析重点句所含感情。
(二)整体把握
作者在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O五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胜,作者寄情山水,形诸笔墨,“永州八记”特为著称。本篇为“八记”三首,领起其余诸篇。篇中从“始得”二字着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叙事写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显现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学过程
1.给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读。在流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纸片等物遮住课下的注释,根据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难以疏通的词句,再看注解或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完成书后练习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体会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的不同特点,完成书后练习二。
3.解决词、句文章整体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绘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写景的。
作者谪居永州,心怀惴傈,常年闲暇寻山访水写起,引出西山,点明游山水是为了寄情怀,不单是游赏。
第一节先写未得西山之前的游览。
他写西山之景,不是从描写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笔,而是写登上山向下鸟瞰和向远眺望,通过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与天地自然的契合神会从侧面烘托西山高峻,渺远“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铺陈描写,而是极写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乃至物我浑一之乐,从而使人以反面以见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忧。
第二节写西山的宴游之乐。
文章开始作者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文末则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说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览活动是以游西山开始的,而且为领起,后面几篇游记做了铺垫。
(四)总结、扩展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凝练的文笔,精粹的语言,描写出西山之“怪特”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写1篇抒情散文。
(五)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2.摘抄写景的名句。
3.完成书后练习四,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第五篇】
(一)明确目标
1.作者介绍。
2.划分文章层次。
3.文白对译,并能分析重点句所含感情。
上一篇:《伶官传序》教学设计(精编3篇)
下一篇:罗斯福新政(优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