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汇集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一篇】

教案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l、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1.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四)美痛渗透点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法引导

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景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帅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其不同

3.与以前学过的古文比较,体会寓情山水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作者介绍。

2.划分文章层次。

3.文白对译,并能分析重点句所含感情。

(二)整体把握

作者在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O五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胜,作者寄情山水,形诸笔墨,“永州八记”特为著称。本篇为“八记”三首,领起其余诸篇。篇中从“始得”二字看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叙事写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显现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学过程 

1.给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读。在流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纸片等物遮住课下的注释,根据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难以疏通的词句,再看注解或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完成书后练习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体会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的不同特点,完成书后练习二。

3.解决词、句文章整体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绘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写景的。

作者滴居永州,心怀惴傈,常年闲暇寻山访水写起,引出西山,点明游山水是为了寄情怀,不单是游赏。

第一节先写末得西山之前的游览。

他写西山之景,不是从描写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笔,而是写登上山向下鸟瞰和向远眺望,通过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与天地自然的契合神会从侧面烘托西山高峻,渺远“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铺陈描写,而是极写登高望远心旷神恰,乃至物我浑一之乐,从而使人以反面以见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忧。

第二节写西山的实游之乐。

文章开始作者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文本则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说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览活动是以游西山开始的,而且为领起,后面几篇游记做了铺垫。

(四)总结、扩展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凝练的文笔,精粹的语言,描写出西山之“怪特”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写1篇抒情散文。

(五)而置作业

1.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2.抄写景的名句。

3.完成书后练习四,并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为监察御史里行(御史见习官),顺宗继位,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永州八记》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钴谭记》《钴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谒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八记各自成篇,又连成一个整体。在八记中,首篇与末篇前后照应,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遭受迫害,远谪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愤慨心情。

探究活动

——“而”字的作用

“而”在两个词语之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而”字在本文出现了15次之多,意思不尽相同,请一一例举出来,并逐一加以解释。

参考:

施施而行(表修饰关系)

漫漫而游(表修饰关系)

披草而坐(表承接关系)

倾壶而醉(表承接关系)

卧而梦(表承接关系)

觉而起(表承接关系)

起而归(表承接关系)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表转折关系)

穷山之高而止(表承接关系)

攀援而登(表修饰关系)

箕踞而遨(表修饰关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表并列关系,理解为表转折关系也有道理)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表并列关系,理解为表转折关系也有道理)

自远而至(表修饰关系)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表转折关系)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篇】

一、目标:

1、 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一次心灵苦旅,从“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

2、 了解西山特点和她在柳宗元心中的位置及作用。

二、过程:

1、导入: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五板块“像山一样思考”的第三专题“感悟自然”的1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说到感悟自然,老师在备课时想”一句来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的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懂吗?说说看法。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柳宗元和他笔下的西山,感受一下山水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悟。

2、关于柳宗元,大家比较熟悉,曾学过什么作品?介绍因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10年和那时创作的《永州八记》。

3、点名朗读,正音,集体朗读。老师曾布置大家预习,整理出不懂的语句进行交流,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吗?那太好了。不过,老师有个句子读了大概有一千遍,还是不大懂,哪位同学能帮忙?

a、其高下之势……莫得遁隐。

b、题目什么意思?

4、看得不大懂吧?那请大家找出带有“始”的几个句子,朗读,参考注释,什么意思?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连起来能解决题目的意思了吗?那我们不急,先看一下作者宴游了几次?(西山宴游和众山宴游)

5、我们先看第一次宴游。朗读“其隙也……起而归。”

6、 你感觉那时候的柳宗元是什么样子的?(快乐与否要找出证据,可以根据场上的形势展开辩论)

可以引导的是:

1)、漫漫游,毫无目的的游玩,心中缺乏支柱与精神;

2)、去的那些地方或是高山,或是深林,或是幽泉,都是人迹罕至之所,都是阴森之所,似乎有躲开众人的嫌疑;

3)、到那也不怎么观赏风景,而是很干脆利落,喝酒醉酒再梦一场,梦醒时分也不怎么留恋,而是起而归,打道回府。

4)、他说“意有所极,梦也同趣”,那就是“日有所思,日有所梦”,他梦见什么?(可以又学生任意发挥)

(也可以引导:他宴游众山的时候有什么目的?也就是醉一场梦一场吧?;也可以引导“恒惴栗”这一语。)

总结:这里的柳宗元是快乐其表,忧伤其里;山水只是他发泄的一个对象,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面具而已。那时候的山,那时候的水,洒满了他的泪,但那山还是那山,那水还是那水,谁能读懂他深入骨髓的痛苦?谁能让他走出忧伤?

朗读总结。

7、 那西山宴游又如何呢?

朗读次段。

柳宗元认为西山有什么特点。(怪异、特立)什么意思?

你能用有关的语句加以说明吗?

1)、险(过、缘、斫、焚)

2)、高(皆在衽席之下)

3)、空阔(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独立(不与培娄为类)

8、面对这样的西山,他有什么样的表现?(颓然就醉,乐不思归;那为什么乐不思归?)

9、这时候的西山还是山吗?那是什么?

西山不是山,西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自己,因为西山的高峻独立,如一个刚正不阿的完全的人;他自己,因为西山也是风景独绝,而人迹至,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他不必重用;西山是他朋友,是他知音,只有西山能读懂他;西山是桃花源,在这里,他可以心净神清;是伊甸园,他可以哺育崭新的自己;西山就是西天,他可以新生……西山是源泉,力量与精神上的源泉)

10、从众山到西山,你看到柳宗元的变化了吗?用你的语言表达一下。

在老师看来,这是一种灵魂的进化与自救。从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与精神。而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一怪异、特立的山。

现在你能感觉题目的意思了吗?(只在宴游了西山之后才发现自己开始了真正的宴游之路,这是一个发现,一种惊喜……朗读感受。)

11、那么柳宗元是否由此开始真正找出了“惴栗”,走向精神上的豁达与强大了呢?老师对此没研究,但可以提供一点资料:

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10年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板书:

众山------------------------恒惴栗

西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三篇】

I一)知识教学点

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1.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二、学法引导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其不同。

3.与以前学过的古文比较,体会寓情山水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作者介绍。

2.划分文章层次。

3.文白对译,并能分析重点句所含感情。

(二)整体把握

作者在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五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胜,作者寄情山水,形诸笔墨,“永州八记”特为著称。本篇为“八记”三首,领起其余诸篇。篇中从“始得”二字着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叙事写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显现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学过程

1.给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读。在流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纸片等物遮住课下的注释,根据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难以疏通的词句,再看注解或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完成书后练习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体会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的不同特点,完成书后练习二。

3.解决词、句文章整体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绘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写景的。

作者谪居永州,心怀惴傈,常年闲暇寻山访水写起,引出西山,点明游山水是为了寄情怀,不单是游赏。

第一节先写未得西山之前的游览。

他写西山之景,不是从描写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笔,而是写登上山向下鸟瞰和向远眺望,通过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与天地自然的契合神会从侧面烘托西山高峻。渺远“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铺陈描写,而是极写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乃至物我浑一之乐,从而使人以反面以见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忧。

第二节写西山的宴游之乐。

文章开始作者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文末则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应,不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说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览活动是以游西山开始的,而且为领起,后面几篇游记做了铺垫。

(四)总结、扩晨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凝练的文笔,精粹的语言,描写出西山之“怪特”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写1篇抒情散文。

(五)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2.摘抄写景的名句。

3.完成书后练习四,并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21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唐)

一、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概写——铺垫)

二、西山之怪特(特立) :

(高峻:凡数州之土壤……之下;尺寸千里

广大:悠悠乎……洋洋乎……    (特写)

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物我浑一)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为监察御史里行(御史见习官),顺宗继位,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永州八记》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铸谭记》《钴铸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谒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八记各自成篇,又连成一个整体。在八记中,首篇与末篇前后照应,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遭受迫害,远谪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愤慨心情。    ,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四篇】

16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课前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惴栗(           )   榛莽(             )    衽席(               )

灏气(           )   颓然(            )     冥合(              )

2、了解作者柳宗元及背景

3、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

2、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

宴,               游,                 记,

3、余自为僇人:僇(lù)人,      僇,

4、居是州:   居,       是,         是州,

5、恒惴栗:恒,         惴栗,

(5)其隙也:隙,

(6)则施施而行:施施(yì),

(7)漫漫南游:漫漫,

(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           徒,

(9)穷回溪:穷,        回溪,

(10)幽泉怪石:幽泉,                 怪石,

(11)无远不到:

(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                披,

(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                  相枕,

(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                 怪特,

3.仿照上文,学生翻译第2段,并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1) 始指异之:指异,

(2) 缘染溪:缘,

1、 斫榛莽:斫(zhuó),            榛(zhēn)莽,

2、 焚茅筏:焚,         茅筏(fá),

3、 箕踞而邀:箕踞(jījù),                   遨,

4、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

(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

(8) 岈(xiā)然洼然:

(9) 若垤若穴:垤(dié),                 穴,

(10) 尺寸千里:

(11) 攒蹙累积:

(12) 莫得遁隐:遁隐,

(13) 萦青缭白:

(14) 外与天际:

(15) 四望如一:

(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                  特立,

(17) 不与培塿为类:培塿(pǒu lǒu):

(18)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     灏(hào)气,          涯,

(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             造物者,

(20) 引觞满酌:

(21) 颓然就醉:颓然,

(22) 心凝形释:

(23) 与万化冥合:

(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25) 游于是乎始:于是,。

(26) 故为之文以志:为,                   志,

4.请学生整篇翻译。

5、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通假字:

5.词类活用:

(5)文言句式

1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后省宾语。

2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4皆我有也。 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课后复习

必做题翻译句子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选做题  背诵课文第一段

20 1085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