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目标择定

1.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体会作者情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谴责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情感目标就择定为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愤恨之情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明确本文的写作手法,思考不同写作手法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缘由:本文的体裁是新闻,但本文采用了不同于常规新闻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领会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奥斯维辛真的没有什么新闻吗?

1.在作者的报道中,你看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这些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来概括。

2.本篇新闻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而作者为什么却偏偏说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呢?它究竟有什么新闻价值呢?

3. 与其它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比较,作者是怎样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奥斯维辛的“可怕”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当年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4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

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相关数据:

这里每天要焚烧掉4000具尸体

这里最多时关押了XX0人

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2、相关电影:《辛德勒名单》、《灰色地带》、《奥斯维辛集中营:被遗忘的证据》、《集中营血泪》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

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ī)   噩梦      嬉笑

b. 不寒而栗(lì)    废墟(xū)   雏菊  &≤≥nbsp;   绿树成茵

c. 踉跄(liàng qiàng)  祈祷(dǎo)    绞刑      绿草茵茵

d. 呆滞(zhì)      婆娑(suō)  惊惧      制息

2.文章中两次提到了这里“阳光明媚”,请问有何作用?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2

要让学生走进文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卢新军

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

2.学会新闻写作,并能在文中恰如其分地融入感情。

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史上的1篇优秀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要求学生要了解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取主要信息。

鉴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1篇新闻作品,有一定的新闻知识积淀,初步具备了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我将目标定为:通过概括比较,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并能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导入新课,感知文本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只要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国家,它是谁呢?

学生:日本。

老师:为什么是日本?

学生:因为它侵略过我们中国,屠杀我们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

老师:那么,对于欧洲人尤其是犹太人而言,他们会永远记住谁?

学生:德国,纳粹德国。

老师:因为它们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对吧?那么,同学们,说到纳粹德国,说到它们的暴行,有几个地名大家可能知道,在这些地方发生过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想象的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名字吗?

学生:布热金卡、奥斯维辛

老师: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学生:这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一个杀人工厂。

反思:

为什么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出话题呢?因为这场战争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日本,我们刻骨铭心。同样,欧洲人民也一定记得纳粹德国。很快,学生就把镜头对准了德国,对准了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老师:很好。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看课本并调动一切课内课外可知的知识去描述一下这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两分钟后,学生回答。

学生甲:这里有毒气室、鞭刑柱、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还有以活人为对象的实验室。

学生乙:这里有种。种酷刑,至少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老师:显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个地方的恐怖。那么,如果让你去写1篇参访奥斯维辛的新闻,你会怎么写?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酷刑、各种场景展现出来,让人们记住它,谴责它,控诉它。

反思:

已经进入正题,为什么我还要引导学生尽一切所能地描述德军当年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呢?这里面我有几个考虑:1、让学生熟悉课文,进而筛选概括有效信息。2、调动学生运用积累的相关知识,激发思维热情。3、为下面分析本文与众不同的写法做铺垫。

我个人对这个设计是比较满意的,但这个导语按常规的标准来衡量是不是显得太长了呢?

2、思考品味

老师:我想大部分记者可能都会这样写,但是有1篇名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却没有这样写,反而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作品。下面我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思考体会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反思:

这个问题设计是最关键的,抓住了这堂课的核心。可以这么说,我这一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搞明白这一点。但设计这个问题时我就有所顾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大太笼统了,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吗?另外,我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是让一个优秀学生或几个优秀学生回答呢,还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回答呢?如果是前者,显然,那就是失败。

老师朗读文章,学生聆听。(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课本,课前我观察有课本的学生不超过10人)

二、核心问题,重点突破

老师:同学们,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些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反思:

果然不出所料,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你的顾虑不是多余的。于是,我只好迅速转变,把问题化大为小,加强引导。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章里有些描述特别多,如“每一个参观者……”、“还有一些参观者……”、“一个参观者……”、“参观者们……”有个体的,有群体的。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到这么多参观者怎么样的语句?作者是不是一个参观者?

学生:是。

老师:那么,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如果要写访问奥斯维辛的新闻,我们要按我们的视角去写我们看到的事物吧?写纳粹德国的种。种暴行吧?(学生点头回应: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用了许多参观者怎么样参观者怎么样的句子,应该说这就是本文与一般新闻不同的地方。

反思:

老师引导的多了,学生得出的就少。生成和预设是敌对的双方,这是课堂教学中永恒不变的矛盾。同时,我发现即使加强引导,也是很费劲的事儿,因为学生需要真正走进文本,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体悟,才会有真正的所得。

老师:一般的新闻有什么特点?

学生:注重客观事实。

老师:注重客观事实的话,那就体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真实性。(学生的回答是真正原生态的回答、朴素的回答,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其理论化。)

老师:要强调真实性,那么新闻里面主观感受应不应该多啊?

学生:不应该多。

老师:然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不是融入了许多主观感情啊?

学生:是。

反思: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明白,也为了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我安排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个问题来作对比。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基于此,我又临时安排了下面一个问题,相信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前面我所说的顾虑就会最大程度地不再成为顾虑。

老师:这篇新闻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但却并没有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反而起到很好的作用,同学们讨论一下有什么样的好处?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3

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1篇关于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也是我在实习期间上的1篇新授课。下面,我将会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五大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一、教材分析。

这又包括了四个内容,即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1篇新闻特写,它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前1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已经复习巩固了新闻的相关知识。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 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 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基于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了解本篇报道与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暴行的强雷愤怒;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设为:引导学生领会记者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鲜明情感,同时,还要品位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含义。

二、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大屠杀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分析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传授知识。

其中点分析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以及问题法。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会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营造一种低沉的氛围,然后通过对比,过渡到二战期间欧洲的大屠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法西斯的残暴。以此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环节2:检查预习,浏览课文,巩固字音。这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翻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3:背景介绍。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导语部分,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历史,教师再做一定的补充。(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离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它的背景,便于理解)

环节4:文本主体分析。

在这部分,我以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

问题一:作者看到的现实的布热金卡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比分析奥斯维辛集中的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有利于过渡到下文的学习。)

问题二:记者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参观主体是谁?(设计意图: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

环节5:文本细节分析

在上一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了本文是以参观的地方为线索组织新闻材料的。而参观的地方分别有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留个地方。(板书)而参观每个地方,作者和参观者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依据参观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毒气室——恐怖、终身难忘。

在结合细节描写“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理解“令人终生难忘”的原因。赏析这个句子,要求学生在讨论探究后掌握对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对教学重点的落实。

按照这个教学思路,我会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参观每个地方游客的感受。焚尸炉——浑身发抖;女牢房——惊惧万分;实验室——羞;纪念墙——沉思;绞刑室——窒息。

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意味的句子,我会通过提问、讲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重点研讨的句子有:

1、在女牢房里,作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难道真的没有了吗?

2、参观实验室,为什么会羞红了脸?

3、“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以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这个句子?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接着,就是一个小结提升。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板书,学生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把自己和参观者的感受当做新闻的主体内容来写,并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感情,即对纳粹的控诉,对受害者的同情,对历史的反思。从而使本文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的限制,独具特色。

环节6:解题,明确中心。

问题:既然奥斯维辛集中营没有什么新闻,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下这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

(引导学生结合新闻的特点以及文本去分析。)

环节7: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谈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

(强调谈学生本人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文章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内心感悟。)

最后一环节就是布置作业了,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要求,写1篇小作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体现了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学以致用。

那么这就是我的板书了,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18 27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