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1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1篇比较感人的作文,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应侧重于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对全文情感分析,让学生从中感到震撼,并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并自然引出对标题的分析。并让学生课前合作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思那段历史,反思人性,得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领会贯穿在全文的压抑、沉重的感情。
2、使学生记住那段历史,反思那段历史,反省人性,珍爱和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
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文章主体分析
请大家思考一下,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明确:第7—15自然段;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并划出来。)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布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
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
如果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好不好?
不好。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三、文章细节分析
我读这篇文章时,不只读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时有沉重、压抑的感受,就是读整篇文章都有这种感受,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1、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2
目标择定
1.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体会作者情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谴责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情感目标就择定为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愤恨之情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明确本文的写作手法,思考不同写作手法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缘由:本文的体裁是新闻,但本文采用了不同于常规新闻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领会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奥斯维辛真的没有什么新闻吗?
1.在作者的报道中,你看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这些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来概括。
2.本篇新闻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而作者为什么却偏偏说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呢?它究竟有什么新闻价值呢?
3. 与其它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比较,作者是怎样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奥斯维辛的“可怕”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当年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4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
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相关数据:
这里每天要焚烧掉4000具尸体
这里最多时关押了XX0人
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2、相关电影:《辛德勒名单》、《灰色地带》、《奥斯维辛集中营:被遗忘的证据》、《集中营血泪》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
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ī) 噩梦 嬉笑
b. 不寒而栗(lì) 废墟(xū) 雏菊 绿树成茵
c. 踉跄(liàng qiàng) 祈祷(dǎo) 绞刑 绿草茵茵
d. 呆滞(zhì) 婆娑(suō) 惊惧 制息
2.文章中两次提到了这里“阳光明媚”,请问有何作用?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
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上一篇: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最新4篇
下一篇:九年级英语课件【优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