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导学案优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拿来主义》导学案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一篇】
原文出处现代中小学教育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902  
原刊页号29~32  
分 类 号G31  
分 类 名中学语文教学  
复印期号199904  
 标 题 试说《拿来主义》教学  
 作 者 丁立新  
作者简介丁立新 作者单位:130041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  
 正 文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册第三单元(议论文)的第2篇。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方面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1篇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另外本文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作者写此文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 如下:  
1.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懂得“拿来主义”基本精神在当前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意义(教育目的)。  
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2.尤其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 中将得到详细阐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学习依次安排第一、第二两课时中,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微机等辅助教学手段。  
具体教学过程 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理清文章层次,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  
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 新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语 如下: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1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即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也就是说教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在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故我决定从如下三步着手:  
第一步:从“果”入手,切中要害  
问题: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  
第1题的设置针对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抓住要点,同时为第2题的提出做铺垫;第2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就很有必要搭知识台阶。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  
问题分为三阶梯度,每梯度的问题即为一个高度的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一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什么是“闭关主义”?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3.如何理解这两句话:A但终“不知后事如何”;B也可以算显得的一点进步了。第二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2.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3.“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三梯度:可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2.作者对“ 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至此第一步的第3题的答案就圆满了。  
设置三个梯度习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梯度适合全体学生、第二梯度适合多数学生我们时刻要以课本为蓝本,重在培养素质,以上习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三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出示微机图片(一)〕  
(说明:如此设计训练题的原因在第二课时中,我将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者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旨的原则。  
第二步:分析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  
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第八、九自然段可分别各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1.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2.“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  
问题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第四步: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  
教学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 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 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微机图片(二)〕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训练2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1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训练2进一步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3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  
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 。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 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微机图片(一)  
一、字词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自诩、吝啬、国粹、残羹冷炙  
2.根据拼音写汉字:bié进、脑suī、càn头  
二、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1.第3自然段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2.第4自然段“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3.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处表示否定,第2处表示强调,第4处表示特指  
B.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强调  
C.第1、2处表示否定,第3、4处表示特指  
D.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特指  
~7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D.举例论证  
微机图片(二)  
一、思考回答:  
1.“大宅子”、“孱头”、“鸦片”、“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2.比喻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二、选择题: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1]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册第三单元(议论文)的第2篇。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方面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1篇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另外本文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作者写此文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问题特征。把握问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流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2.人文目标:深入的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方法与过程:
(1)问题式教学法:设计问题、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2.尤其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
(一)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
(1)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 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实好,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第二 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将会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
(2)取如下方法:
第一,充分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学习依次安排在第一、第二课时中,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微机等辅助教学手段。
(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1 第一课时 :
一 导入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语如下: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1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浅显和含蓄)。
二 教学步骤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即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也就是说教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在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故我决定从如下三步着手:
第一步:从“果”入手,切中要害
提问:(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抓住要点,同时为第二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就很有必要搭知识台阶。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
问题分为三阶梯度,每个梯度的问题即为一个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一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什么是“闭关主义”?(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3)如何理解这两句话:a但终“不知后事如何”;b也可以算显得的一点进步了。第二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2.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3.“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三梯度:可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2.作者对“ 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至此第一步的第3题的答案就圆满了。
设置三个梯度习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梯度适合全体学生、第二梯度适合多数学生我们时刻要以课本为蓝本,重在培养素质,以上习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三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出示图片(一)〕(说明:如此设计训练题的原因在第二课时中,我将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者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旨的原则。
第二步:分析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
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第八、九自然段可分别各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
问题(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第四步: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图片(二)〕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
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 练习(一)
一、字词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自诩、吝啬、国粹、残羹冷炙
2.根据拼音写汉字:bié进、脑suī、cań头
二、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1.第3自然段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2.第4自然段“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3.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处表示否定,第2处表示强调,第4处表示特指
b.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强调
c.第1、2处表示否定,第3、4处表示特指
d.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特指
~7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d.举例论证
课堂练习(二)
一、思考回答:
1.“大宅子”、“孱头”、“鸦片”、“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2.比喻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二、选择题: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三 板书设计 古董展览
枪炮打开大门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绘画展览卖国主义
碰了一串钉子
梅博士出国 讽刺语言
运用脑髓
抛来、抛给=送来拿来主义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孱头不敢接触
拿
来
主错误态度 昏蛋 全盘否定
义(形象化)
废物 全盘接受
占有
鱼翅比喻说明
使用
鸦片
挑选 存放
烟枪烟灯
毁灭
正确态度姨太太
新人
创新
新文艺
中文系02级4班 马华富
20020140350
[1]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三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半学期以来,据初步统计,全班看的杂志多达六十七种。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平均每个同学课外书籍看五本左右。有个同学连杂志带书籍看了四十多本。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译,还有同学看《西厢记》。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2.解题:
请同学看课文注释①,回答《拿来主义》一文选自何书。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师生共读:且介亭杂文。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3.讲读课文前半部分。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节到第四节。请同学们阅读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同学阅读、思考、回答,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1)同学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什么是“送去主义”?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别的且不说罢”,“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明确: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学生齐读第一节,思考、议论、回答“别的且不说罢”的作用,明确:这一句非常严密地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单讲文学艺术上的东西。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只是“学艺”上的问题?何止只是文化领域的事情?当时是一九三四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卖国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2)第二节以朗读过渡,讲述“礼尚往来”的含义。
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媚外,只送去,送去,送去,不拿来。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怎样呢?
(3)学生默读第三节,要求找出说明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语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学生默读巡视、指导,辨别“诩”、“炙”的字形、字音,讲述“自诩”、“残羹冷炙”的含义。
学生议论、回答,明确: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论述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学生朗读第三节,体会内容与写法。
(4)学生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这一节中区别了哪两个词?为何这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学生回答,要求明确:特地区别“抛来”与“抛给”,讽刺国民党反动派不过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抛给”,贬义,用鄙视的目光。洋大人不会发慈悲心,他们以主子自居,把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夺去的财富,吃剩下来,抛一点儿给走狗,以作为进一步榨取的诱饵。“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写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4.指着板书小结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反动统治集团由“闭关主义”变为“送去主义”,由“惧外”到“媚外”的发展逻辑,着重批判了“送去主义”,把它的内容,特别是“学艺”方面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达,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学生自由朗读1至4节,认真体会其内容与语言的表现力。
5.作业 :
(1)给加黑的字注上汉语拼音: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冠冕
(2)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要求仔细读两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检查复习:注音:礼尚(shàng)往来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2.讲读课文后半部分。
(1)指名朗读第五、六、七节。注意对“吝啬”、“为”、“髓”正音。吝(lìn)啬(sè)为(wéi)髓(suǐ)
(2)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
(3)学生讨论后,明确: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先破后立。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就立得鲜明。“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4)齐读、背诵第七节。
(5)指导阅读第八、九两节,要求弄清楚: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表现这些倾向的关键词语是哪些?“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整个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法,起什么作用?
(6)学生回答,教师择要板书:
(7)学生讨论回答时,除明确上述破与立的内容外,还须强调,对待文化遗产,“占有”的前提,“挑选”是关键。“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标准在是否对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8)齐读最后一节,指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是全文思想和语言的精华所在。
(9)要求学生逐句讲述含义,明确:第一句重申“拿来”的主张,既紧扣题意,又收束全文。第二句承接前一节的“挑选”,根据对我有用的原则,对文化遗产区别处理。(在板书“吃掉”“存”“走散”后面分别写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第三句阐明“拿来”的目的是推陈出新,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第四句与前文斥责的“孱头”、“昏蛋”等照应,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标准,明确论说只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用排比的手法,双重否定的句子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言简意赅,感情真切。
(10)自由朗读最后一节;教师提问,学生背诵: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背诵第一句。怎样“拿来”?背诵第二句。“拿来”的目的何在?背诵第三句。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背诵第四句。全文的主旨是-师生一起背诵文章的最后一句。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作者所论证的“拿来主义”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一致的。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不能忽视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一切好的东西。
写作方法有什么特色?要求学生回忆前一节课的板书,运用这节课的板书,L扼要说明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方法,说明运用贴切的比喻、幽默的语言阐明抽象的深奥的道理的特色。
指名学生朗读全文,集体背诵第十节。
4.布置作业 :
①“思考和练习三”,课后完成。
②运用“拿来主义”观点,写1篇分析课外阅读的古代或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文。
附“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一:“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一句话强调指出了“拿来主义”的两个基本目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把本文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有关论述(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应持的态度)作比较,可以看出本文多用形象比喻,讽刺性反语,表现出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则采用论证式的语言,准确、严密、平实。虽然也用了生动的比喻,但并不改变文章的基调,它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手段,来进行抽象的说理。
练习四:①“捧”,表现了奴颜婢膝,毕恭毕敬的神态。“挂”,刻划了卖力献媚的丑态。“发扬国光”,辛辣讽刺“送去主义”者取悦洋人,宣扬国粹主义的卑鄙行径。
②“一点进步”是反语,送古董去展览和派活人去传道,目的一样,有什么进步可言,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
③“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作者对他们给予有力鞭鞑。
④“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
练习六:这段话运用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以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为前提的选言推理,如果否认前提中的一个选言肢,就要承认另一个选言肢;如果承认了前提中的一个选言肢,同时,就可以否认另一个选言肢。这段话的推理过程如下:
①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社会实践中来,就是从天上掉下来;(大前题)
②人的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小前提)
③所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结论)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半学期以来,据初步统计,全班看的杂志多达六十七种。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平均每个同学课外书籍看五本左右。有个同学连杂志带书籍看了四十多本。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译,还有同学看《西厢记》。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2.解题:
请同学看课文注释①,回答《拿来主义》一文选自何书。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师生共读:且介亭杂文。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3.讲读课文前半部分。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节到第四节。请同学们阅读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同学阅读、思考、回答,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1)同学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什么是“送去主义”?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别的且不说罢”,“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明确: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学生齐读第一节,思考、议论、回答“别的且不说罢”的作用,明确:这一句非常严密地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单讲文学艺术上的东西。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只是“学艺”上的问题?何止只是文化领域的事情?当时是一九三四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卖国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2)第二节以朗读过渡,讲述“礼尚往来”的含义。
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媚外,只送去,送去,送去,不拿来。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怎样呢?
(3)学生默读第三节,要求找出说明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语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学生默读巡视、指导,辨别“诩”、“炙”的字形、字音,讲述“自诩”、“残羹冷炙”的含义。
学生议论、回答,明确: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论述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学生朗读第三节,体会内容与写法。
(4)学生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这一节中区别了哪两个词?为何这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学生回答,要求明确:特地区别“抛来”与“抛给”,讽刺国民党反动派不过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抛给”,贬义,用鄙视的目光。洋大人不会发慈悲心,他们以主子自居,把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夺去的财富,吃剩下来,抛一点儿给走狗,以作为进一步榨取的诱饵。“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写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4.指着板书小结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反动统治集团由“闭关主义”变为“送去主义”,由“惧外”到“媚外”的发展逻辑,着重批判了“送去主义”,把它的内容,特别是“学艺”方面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达,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学生自由朗读1至4节,认真体会其内容与语言的表现力。
5.作业 :
(1)给加黑的字注上汉语拼音: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冠冕
(2)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要求仔细读两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检查复习:注音:礼尚(shàng)往来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2.讲读课文后半部分。
(1)指名朗读第五、六、七节。注意对“吝啬”、“为”、“髓”正音。吝(lìn)啬(sè)为(wéi)髓(suǐ)
(2)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
(3)学生讨论后,明确: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先破后立。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就立得鲜明。“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4)齐读、背诵第七节。
(5)指导阅读第八、九两节,要求弄清楚: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表现这些倾向的关键词语是哪些?“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整个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法,起什么作用?
(6)学生回答,教师择要板书:
(7)学生讨论回答时,除明确上述破与立的内容外,还须强调,对待文化遗产,“占有”的前提,“挑选”是关键。“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标准在是否对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8)齐读最后一节,指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是全文思想和语言的精华所在。
(9)要求学生逐句讲述含义,明确:第一句重申“拿来”的主张,既紧扣题意,又收束全文。第二句承接前一节的“挑选”,根据对我有用的原则,对文化遗产区别处理。(在板书“吃掉”“存”“走散”后面分别写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第三句阐明“拿来”的目的是推陈出新,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第四句与前文斥责的“孱头”、“昏蛋”等照应,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标准,明确论说只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用排比的手法,双重否定的句子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言简意赅,感情真切。
(10)自由朗读最后一节;教师提问,学生背诵: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背诵第一句。怎样“拿来”?背诵第二句。“拿来”的目的何在?背诵第三句。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背诵第四句。全文的主旨是------师生一起背诵文章的最后一句。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作者所论证的“拿来主义”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一致的。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不能忽视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一切好的东西。
写作方法有什么特色?要求学生回忆前一节课的板书,运用这节课的板书,L扼要说明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方法,说明运用贴切的比喻、幽默的语言阐明抽象的深奥的道理的特色。
指名学生朗读全文,集体背诵第十节。
4.布置作业 :
①“思考和练习三”,课后完成。
②运用“拿来主义”观点,写1篇分析课外阅读的古代或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文。
附“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一:“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一句话强调指出了“拿来主义”的两个基本目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把本文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有关论述(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应持的态度)作比较,可以看出本文多用形象比喻,讽刺性反语,表现出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则采用论证式的语言,准确、严密、平实。虽然也用了生动的比喻,但并不改变文章的基调,它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手段,来进行抽象的说理。
练习四:①“捧”,表现了奴颜婢膝,毕恭毕敬的神态。“挂”,刻划了卖力献媚的丑态。“发扬国光”,辛辣讽刺“送去主义”者取悦洋人,宣扬国粹主义的卑鄙行径。
②“一点进步”是反语,送古董去展览和派活人去传道,目的一样,有什么进步可言,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
③“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作者对他们给予有力鞭鞑。
④“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
练习六:这段话运用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以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为前提的选言推理,如果否认前提中的一个选言肢,就要承认另一个选言肢;如果承认了前提中的一个选言肢,同时,就可以否认另一个选言肢。这段话的推理过程如下:①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社会实践中来,就是从天上掉下来;(大前题)②人的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小前提)③所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结论)
附 参考资料:
《鲁迅作品教学初探》(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编)
《<拿来主义>注析=(《语文教学通迅》1978年第2期)
上海市杨浦中学 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