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9篇
古人智慧深厚,文言文蕴含哲理,描绘风俗人情,传递忠孝仁义,启迪心灵思考,值得细细品味,何以不读之?以下是阿拉小编整理的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相关范例,供您参考借鉴,感谢支持。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1
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 ):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 2.靠近 3.给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2
南史沈庆之传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阳省兄,伦之见而赏之。伦之子伯符时为竟陵太守,竟陵蛮屡为寇,庆之为设规略,每击破之,伯符由此致将帅之称。伯符去郡,又别讨西陵蛮,不与庆之相随,无功而反。永初二年,庆之除殿中员外将军,又随伯符隶到彦之北伐。伯符病归,仍隶檀道济。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上使领队防东掖门,稍得引接,出入禁省。寻转正员将军。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庆之曰:夜半唤队主,不客缓服。 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蛮失利,以庆之为建威将军,率众助修之。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庆之患头风,好著狐皮帽,群蛮恶之,号曰苍头公。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二十七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
鲁爽反,乃遣庆之济江讨爽。爽闻庆之至,连营稍退,自留断后。庆之与薛安都等进与爽战,安都临阵斩爽。寻与柳元景俱开府仪同三司,辞。改封始兴郡公,户邑如故。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上嘉其意,许之。三年,司空竟陵王诞据广陵反,复以庆之为使持节,率众讨之。自四月至于七月,乃屠城斩诞。进庆之司空,又固让。
(节选自《南史》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遣人寇武康 寇:侵犯。 B.稍得引接 稍:渐渐。
C.夜半唤队主,不容缓服 缓:延迟。 D.事何由济 济:成功。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沈庆之作战威武勇猛的一组是(3分)( )
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 ②庆之为设规略,每击破之
③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 ④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
⑤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⑥爽闻庆之至,连营稍退,自留断后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沈庆之富有谋略,深得将领赏识。他跟随赵伦之的儿子伯符时,给他出谋划策,常常击退蛮人的.进攻;后来他隶属檀道济,道济称赞他忠诚敬慎通晓兵法。
B.沈庆之忠心耿耿,保卫君王恭谨。太祖让他守卫禁宫,在刘湛被逮捕的晚上,太祖让庆之去叫禁卫军首领,庆之穿上戎装和袜子缚着裤子匆匆来到皇宫。
C.沈庆之直言敢谏,所奏切中要害。太祖想要北伐,向他征询意见,庆之说,己方步兵难与北方骑兵相抗,这种状况由来已久,如北伐恐君王部队将遭受失败。
D.沈庆之不求高位,多次推辞加封。因庆之战功卓著,深得皇帝信任,皇帝先封他开府仪同三司、又改封始兴郡公,平竟陵王后封他做司空,他都没接受。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5分)
(2)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上嘉其意,许之。(5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少顷:不一会儿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④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解释加粗的词
①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至_______________
②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意_______________
③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去_______________
④既而奄奄僵卧 既而_____________
2、翻译
①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僮仆;②着急慌张的样子;③距;④不久
2、①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于是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号叫如同先前的样子。
②一会儿,大狼返回进入到自己的洞穴中,发现小狼崽子不见了,神情十分的紧张惶恐。
3、狼虽是凶残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4
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于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而吾以捕蛇独存(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
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3.一年,周年
二、
1.用
2.认为
3.因为
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
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5
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①,亦知是尧、舜而非②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③,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④,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注释:①奥博:含义深广。②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③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④俊才:出众的才智。⑤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说:“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
一、1.看2.尽3.倚仗4.骄傲 固执己见
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6
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⑤,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猴类。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⑤相与:一起。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⑦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 ) 2.山之果,公所树与( )
3.狙公卒馁而死( ) 4.众狙皆寤( ) 5.一旦有开之( )
二、翻译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7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 :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3.讽诵之声琅然( ) 4.闻于远近( )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 6。亦笃学如此( )
二、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四、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译文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
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
一、1。虽然2.对说 3.形容清脆响亮 4.使听见 5.周密思考、构思 6。也
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
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8
(一)共7分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共7分
4.(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5.(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
6.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三)共8分
9.“惊惭”的原因是打死的鸭子是能言之鸭,进贡之鸭,名人之鸭。内官是个惧上欺下的人.
(四)共10分
10.⑴给 ⑵等到(等)⑶于是,就⑷书写(写)
11.A
12.入抱犊山,学书三年;未得笔法,捶胸呕血;盗墓求书;学书画被过表;精思学书,如厕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五)8分
13.⑴得到 ⑵但是、然而 ⑶除掉、去除 ⑷这(或“它”),代指竹子 (4分,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14.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15.“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2分,意思基本对即给分)
(六)12分
16、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 /
17、C
18、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 ②这只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
19、拔刀断指、宁死不屈
(七)18分
20.① 习:学习,研究,熟悉 ② 发:打开 ③ 为:担任 ④ 明日:第二天
21.①太祖皇帝常常劝他好好读书。②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天。 ③赵普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镇定的跪着捡起来退下。
22.①年轻的时候熟读官员官吏制度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 u ②深入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
23.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八)共10分
24.(1)买 (2)曾经 (3)离开 (4)正好(恰好)
25.B
26.我的心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这件衣服)
27.只有不被外物拖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篇9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屈原列传》)
【注】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生病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直:正直
C.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遭受
D.娴于辞令娴:娴熟、擅长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3分)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分)
【小题3】、通读选文,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 A )(2分)
【小题1】(1)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智”“穷”意思的'各计 1 分 )
(2)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而”“谤”意思的各计 1 分 )
【小题1】才华横溢、耿直方正、真心为国,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而遭受谗言。可见,屈原是一个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爱国志士。(4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