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优秀4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第一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5、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探究法。

2、学生学法:运用归纳法由特殊性推导出公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在探究规律过程中增进时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幂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有关字母的广泛含义及性质的正确使用。

(三)解决办法

注意对前提条件的判别,合理应用性质解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幂的意义,并由此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

2、通过一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练习,努力探究其规律,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公式的意义。

3、教师示范板书,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以强化学生对公式的掌握。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复习幂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探究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意义,只有在同底数幂相乘的前提条件之下,才能进行这样的运算方式即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 、 、 分别叫做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叫底数, 叫指数, 叫做幂),同时,教师板书。

提问: 表示什么?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

教法说明此问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回忆旧知识,为完成下面的尝试题和学习本节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尝试解题,探索规律

(1)式子 的意义是什么?(2)这个积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1) 与 的积(2)底数相同

引出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在复习乘方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像 这样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3个小题。

; 。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规律的存在性、一般性,从而建立对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3)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计算 的过程就是

也就是

那么 ,当 都是正整数时,如何计算呢?

( 都是正整数)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研究讨论,并试着推导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 ( 都是正整数)

教师把结论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运算形式 运算方法

提出问题: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

学生活动:观察 ( 都是正整数)

教法说明注意对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的培养,揭示新规律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4.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例1、例2,由2个学生板演完成之生,由学生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教师活动: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同时给予肯定或鼓励。

注意问题:例2(2)中第一个 的指数是1,这是学生做题时易出问题之处。

教法说明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性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学生做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5.反馈练习,巩固知识

教法说明此组题旨在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四)总结、扩展

学生活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_.

2、由学生说出本节体会最深的是哪些?

教学说明在1中强调不变、相加。学生谈体会,不仅是对本节知识的再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第二篇】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2.在推导“性质”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运用实例导入新课

引例一个长方形鱼池的长比宽多2米,如果鱼池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米,那么这个鱼池的面积将增加39平方米,问这个鱼池原来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然后提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求解,同学们在什么地方有问题?

要解方程(x+3)(x+5)=x(x+ 2)+39必须将(x+3)(x+ 5)、x(x+2)展开,然后才能通过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整理,这里需要要用到整式的乘法.(写出课题:第七章 整式的乘除)

本章共有三个单元,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这与前面学过的整式的加减法一起,称为整式的四则运算.学习这些知识,可将复杂的式子化简,为解更复杂的方程和解其它问题做好准备.

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首先必须学习幂的运算性质.(板书课题:7.1 同底数幂的乘法)在此我们先复习乘方、幂的意义.

二、复习提问

1.乘方的意义: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乘方,即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 (2)a3; (3)(a+b)2; (4)(-2)3; (5)-23.

其中,(-2)3 与- 23 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 与- 24 呢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am+n, 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 计算:

(1)107×104; (2)x2·x5.

:(1)107×104=107+4=1011;(2)x2·x5=x2+5=x7.

提问学生是否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要求学生计算时重复法则的语言叙述.

课堂练习

计算:

(1)105·106; (2)a7·a3; (3)y3· y2;

(4)b5· b; (5)a6·a6; (6)x5·x5.

例2 计算:

(1)23×24×25;(2)y· y2· y5.

:(1)23×24×25=23+4+5=212.(2) y· y2 · y5 =y1+2+5=y8.

对于第(2)小题,要指出y的指数是1,不能忽略.

五、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六、作业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第三篇】

一、教材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要求学生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理解和掌握性质的特点,熟练运用运算性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纯的模仿与记忆的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形成正迁移。

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 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同知识技能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

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三)、情感价值

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手段:为了使性质的推导过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探索性质的过程,因此,在性质的推导过程,采用让学生尝试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性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对于推导出的性质及其语言叙述,则可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理解记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而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学法指导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 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及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记忆和强化训练的学法掌握本节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运用多媒体投影引例,引导学生观察由问题而得到式子特点:105×107=

二、探索交流 发现新知

(一)、提出新任务:

思考:an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其中a,n,an分 别叫做什么

问题:1、25表示什么

2、10×10×10×10×10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思考:1、式子103×102的意义是什么

2、这个式子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3、a3×a2=

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各题左右两边,底数,指数 有什么关系

103 ×102 = 10( ) 23 ×22 = 2( ) a3× a2 = a( )

(二)、提高任务难度: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猜想:am · an= (当m,n都是正整数)

(三)、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

(四)、提出更高挑战:要求学生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

然后要求学生按步骤独立思考和探索:

1、比一比:识记运算性质

2、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用这个办法能否持久 你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猜想:am · an= (当m,n都是正整数)

对运算性质的剖析 条件:①乘法 ②同底数幂

结果:①底数不变 ②指数相加 (目的是为了化解难点)

3、再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性质的特点和语言 叙述,有目的地提取记忆。

4、提问:"你认为这个性质的应用,应特别注意什么 "

(五)、应用练习 促进深化

1。计算:(1)107 ×104 ; (2)(-x)2 · (-x)5 。

2。计算:(1)23×24×25 (2)y · y2 · y3

你能回答开始提出问题吗 105×107等于多少呢

练习设计:

巩固练习:1计算:(抢答) 2计算: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 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变式训练:填空:

思考题 :1。计算: 2。填空:

五、提炼小结 完善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

六、布置作业 延伸学习

同底数幂的乘法【第四篇】

(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5.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探究法。

2.学生学法:运用归纳法由特殊性推导出公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在探究规律过程中增进时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幂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有关字母的广泛含义及“性质”的正确使用。

(三)解决办法

注意对前提条件的判别,合理应用性质解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幂的意义,并由此引入。

2.通过一组的练习,努力探究其规律,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公式的意义。

3.教师示范板书,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以强化学生对公式的掌握。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性质。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复习幂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探究的意义,只有在同底数幂相乘的前提条件之下,才能进行这样的运算方式即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 、 、 分别叫做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叫底数, 叫指数, 叫做幂),同时,教师板书。

.

.

提问: 表示什么?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

教法说明此问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回忆旧知识,为完成下面的尝试题和学习本节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尝试解题,探索规律

(1)式子 的意义是什么?(2)这个积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1) 与 的积(2)底数相同

引出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在复习“乘方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像 这样的运算。

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3个小题。

; .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规律的存在性、一般性,从而建立对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3)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计算 的过程就是

也就是

那么 ,当 都是正整数时,如何计算呢?

( 都是正整数)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研究讨论,并试着推导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 ( 都是正整数)

教师把结论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运算形式 运算方法

提出问题: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

学生活动:观察 ( 都是正整数)

教法说明注意对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的培养,揭示新规律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4.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  计算:

(1) (2)

例2  计算:

(1) (2)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例1、例2,由2个学生板演完成之生,由学生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教师活动: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同时给予肯定或鼓励。

注意问题:例2(2)中第一个 的指数是1,这是学生做题时易出问题之处。

教法说明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性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学生做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5.反馈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一

(1)计算:(口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计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学生活动: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阅,教师抽查。

练习二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 (2) (3)

(4) (5) (6)

学生活动:此练习以学生抢答方式完成。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以提高兴趣。

教法说明练习一主要是对性质运用的强化,形成定势。练习二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对题目的观察、比较、判断,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力。(1)(2)小题强调同底数幂乘法与整式加减的区别。(3)(4)小题强调性质中的“不变”、“相加”。(5)小题强调“ ”表示“ ”的一次幂。

6.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三

填空:

(1)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法说明这组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练习四

填空:

(1) ,则 .

(2) ,则 .

(3) ,则 .

学生活动:学生同桌或前后左右结组研究、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此组题旨在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四)总结、扩展

学生活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_.

2.由学生说出本节体会最深的是哪些?

教学说明在1中强调“不变”、“相加”。学生谈体会,不仅是对本节知识的再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八、布置作业

P94 1,2.

参考答案

略。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