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案设计(精选4篇)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月迹》教案设计(精选4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月迹》学案【第一篇】
一、课前预习
1、简介作者
2、给加点生字词注音
倏忽( )锨刃( )袅袅( )粗糙( )面面相觑( )嫉妒( )( )掬着沙( )踪迹( )争执( )酥酥(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为什么?
2、孩子们由“不满足”到“满足”,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这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3、如何理解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吗?”
4、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迹》公开课教案19
《月迹》教案
设计: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七年级备课组
授课者:顾琴芬
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亮的别称;掌握有关月亮的古诗句。
⒉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净化心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难点: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夜晚,一轮明月肆意的洒下皎洁的清辉,激起了我们无尽的遐想,这悠悠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种种情思,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熟知的咏月诗句……
这些咏月诗文,或抒羁旅怀乡之情;或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感人生短促、时光流逝,真是丰富多彩,以至于后人望月而兴叹,不敢随便再写这意蕴无穷的月。然而贾平凹却另辟蹊径——写月迹。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贾平凹(wā)先生的《月迹》,追寻作者笔下月的踪迹,感受他笔下月亮的独特魅力以及所寄寓的独特感情。
二、简介作者(校对一下所划横线)
三、初读课文,自主研学(自由地大声朗读)
学习方法小贴士:
1、标清节序;
2、大声读课文(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3、结合书下注释或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给红体字词注音;
4、速读课文,划出表示时、地、人的句子,并归纳所写的事情。
1、给划线字注音或写汉字。(方法:结合书下注释注音,还可以查字典解决)
屏气( )玉砌( )锨刃( )掬着沙儿( )
踪迹( )粗糙( ) 袅袅( ) 酥酥( )
shū( )忽 jí()妒 争执( ) 面面相觑( )
2、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
(时间:中秋的夜晚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教师明确小结:本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为顺序展开,并以此为线索贯穿了全文,写了孩子“盼月—寻月—议月”。(过渡:本文重点是“寻月”,文中许多地方留下了孩子们寻月的踪迹——月迹。)
四、合作探究
1、月迹是月亮的踪迹,月亮在哪些地方留下了踪迹?说说每一处月亮的特点和孩子们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并思考孩童们追寻的仅仅是月亮吗?
学习方法小贴士:
1、速读课文,培养自己快速锁定“目标”的能力;
2、动笔勾画圈点;
3、只要在“学案”的表格里标注页号、小节号等或写上答题要点即可。
镜中望月 --------惊喜----失望 院中望月---------高兴—羡慕、嫉妒、争执
杯中饮月---------幸福 河中寻月-------兴奋
眼瞳见月--------满足 沙滩议月-------惬意、甜美
过渡:孩童们追寻的仅仅是月亮吗?
孩童追寻月亮的过程就是追寻美的过程。------本文中心
过渡:孩童追寻美的过程是通过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来表现的,也就体现了童心的纯真、无暇、有趣。
2、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来谈谈童心有什么特点。(两人讨论)
示例3:“月亮是长了腿的” ----可以看得出童心的想象力奇妙
10:“好像有了气息”“ 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 -----可以看得出童心感悟力深切
24:“月亮在每个人的心里” -----可以看得出童心的体验力独特
30:“月亮竟是这么多的” -----可以看得出童心的发现力敏锐
35:“月亮是按在天上的印章” ------可以看得出童心的创造力高超
五、巩固拓展
过渡:同学们能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出童心的这些特点,可见,同学们很聪明。同时,我还发现这么美的童心需要有人保护和引导,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一个人-----奶奶,那这个人物是否可有可无呢?谈谈你的理解。
1、奶奶这个人物是否可有可无呢?谈谈你的理解。(四人讨论)
奶奶这个人物绝不可缺少。在文中奶奶俨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境地。总之,奶奶这个人物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奶奶这个人物,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过渡:由于有了“奶奶”这样一位重要的导演,引领孩子们去追寻了美,也让我们经受了一次美的熏陶。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用我们的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月亮吧。有人学完本文后当即想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比喻句,也请你来试一试,好吗?)
2、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一句关于月亮的比喻句。
例句:月亮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让夜行的人们明确前进的方向。
月亮是一束冬日里的暖阳,让寒风中的人们倍感温暖。
月亮是一曲思念的歌谣,使远在他乡的游子获得心灵的慰藉。
六、总结
刚才我们随着文中的几个孩童一起感受了寻月的美好,领略了童心、童真、童趣,感悟了美的真谛,仿佛让我们经受了一次灵魂的美的洗涤。希望大家能永远带着一份单纯的童真去尽情感受这个世界无尽的美!
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份美好复习一下本节课所讲,两分钟后进行课堂检测。
六、课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过渡:在一种温馨、融洽、热烈、紧张向上的氛围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我们的世界充满美好,不仅在孩子们那里,也不仅在我们的教室里,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不仅在中秋月圆之夜,也不仅在我们这堂课的45分钟里,她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里,愿我们努力寻找,人人拥有。)
请同学们课后再读课文,品味孩童追寻美的情感。既然生活处处存在“美”,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用这双已经擦亮的眼睛来找一找身边的“美好”吧!
赏析语段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能够表现童真的语句进行赏析。
1、“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把万物拟人化,正是孩童的特点。
2、“玉玉的,银银的”把月光与“玉”“银”联系起来,符合孩童们的视觉心理感受,既有形象,也有色彩。
3、“累累的骨朵儿”仿佛就是“繁星儿变的”想象奇特而自然。
4、“清清晰晰看见里面有了什么东西”,“面面相觑”,“倏忽间”“好象”周身弥漫“一种气息”,有“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庭桂。孩子身临其境,月上、人间感觉沟通,进入了无比美好的境界。
5、孩子们把酒“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童心的体验极为独特。
6、“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长天为纸月为印,比喻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的作品,天空是我的财富,我们是月亮的主人,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体,我们拥有宇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气概可吞长虹。
五、品味叠词
老师发现从你们的发言中,频繁的出现一类词语。
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地、匆匆的;
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
小小的、酥酥地;灿灿的;白光光的。
品味叠词的好处:读来朗朗上口,带来儿童化的别样感觉。
《月迹》教案18(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峨山县锦屏中学教案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2012—2013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月迹》
课 时
1
主 备 (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月亮在中国人民情感生活中的影响。2、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3、把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⒈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⒉品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2、理解“月亮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每当你看见大如银盘的月亮,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让生自由回答)那么当你看到月亮时,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学生答)由这些古诗或歌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月亮多被人们寄寓了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仔细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沙滩)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板书:“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2、仔细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们”寻月的过程。
明确: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不知道还有人。又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又突然在各人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3、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怎样的心理情绪发展变化过程?
明确: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有“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课堂练习
读准生字满盈(yíng)屏气儿(bǐng)骨朵(gū)面面相觑(qù)倏忽(shǔ)袅袅(niǎo)嫉妒(jídù)锨(xiān)
课堂小结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课外作业
课外搜集摘抄关于月亮的诗文名句。
板书设计
月迹屋中之月——失望院中之月——争执沙滩之月——满足寻月 追求美景 情
教学反思
峨山县锦屏中学教案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2012—2013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月迹》
课 时
1
主 备 (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2、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3、比较了解以孩子的视角写不同主题的文章。
教学重点
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2、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3、两篇文章的比较、感悟。
教学难点
对“大家都觉得满足”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散文的特点,了解了作家贾平凹以及对课文的行文线索作了讨论。这节课我们继续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
二、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4、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一个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们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课堂练习
解释词义:掬:用两手捧锨:掘土或铲东西用的工具。面面相觑:因惊异而下说话,只是互相望着。倏忽:很快地。
课堂小结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课外作业
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地点踪迹 心情镜中 白道-圆-亏-无踪迹失望院内玉玉、银银 有桂树、嫦娥羡慕、嫉妒、争执杯中一人一月,月亮入心人人拥有河中哪一处水里都有处处都有高兴眼中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竟是这多
教学反思
《月迹》示范课教案17
《月迹》示范课教案
庐江五中 侯义祥
教材简析
《月迹》见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七课。学习本文,最终应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先整体感知寻月的过程,然后抓住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入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①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②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搜集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诗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可以从内容、主题、语言等角度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寻月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把握课文主旨。
一、导入新课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现在我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诗文。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④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⑦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月出于东山
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与月相关的散文,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二、认识作者(由学生介绍为主)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后期则开始向空灵的音韵发展,并且探讨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读课文,读后交流。)
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2、明确文章重点:寻月亮。
3、脱离课本说说寻月的过程。
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
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有桂树,还有人。
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
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
突然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四、精读课文,答记者问
1、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及本文的材料,将每人提的问题先在组内解决(可不全部解决)。
2、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以作者的身份上台接受采访。
3、台下学生作为观众就自己的疑难向作者提问,台上同学予以解答。
预设问题:
1、课文开头写道:“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如何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4、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6、这篇文章的语言和其他的作品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明确:1、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神奇,他们对大自然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求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2、一轮圆月挂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这个心理过程表现了孩童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理,因一时不能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恰恰反衬了这种好奇心;也表现了孩童的争强好胜之心,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也恰恰反衬了这种争强好胜之心;最后认识到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任何一个人想独占月亮,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来了困意”后,大家“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更表明孩童们之间本没有任何隔阂,弟兄姐妹一家亲。
4、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讲故事的奶奶其实也在关注着月亮。是奶奶首先提醒“月亮出来了”,让孩子们看月亮;月亮消失后,是奶奶要求孩子们“快出去寻月吧”;是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里有桂树,有嫦娥,给了孩子们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当孩子们为月亮而“争执”时,是奶奶给每人倒一杯酒,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这简直是一个非凡的创意;最后还是奶奶让孩子们从院内寻到院外,见到了水中之月,又见到了瞳中之月。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引领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5、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常以月亮的圆缺比拟人世的盛衰,抒发伤感乱离、期盼团聚的思想感情,因而常写的题材是闺妇思夫、征人思妇、游子思乡、家人思亲、分离思合等等。由于以日为阳,以月为阴,因而吟咏月亮的诗文一般缺乏阳刚之气,即使是豪放之作,也难免伤感之情。本文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不是写离人赏月,而是写中秋之夜弟兄姐妹团聚,且在祖辈指引下共同赏月;第二,作品的基调是温馨、融洽、热烈、追寻、向上,而不是伤感、悲凉;第三,作品有意识地把赏月与孩童们的成长结合起来,随着寻月的进程,孩童们的认知在发展,心灵在升华。这一切,都使得文章不落窠臼,有耳目一新之感。
6、这篇文章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富于童趣,弥漫着鲜活的、纯真的孩童气息。写孩童寻月,写孩童眼里的月亮,一切就着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来写。在孩童们那里,月亮运行“是长了腿的”;面对穿衣镜里的圆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看到桂树上“累累的骨朵儿”,“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三妹因为和嫦娥一样漂亮,就认为自己就是嫦娥,就是月亮的主人,“月亮是属于我的了”;议论月亮时,“月亮是我所要的”,以一个“要”字表示对月亮的爱,“月亮是个好”,直接把月亮与好相联系;而最后,拥有月亮和天空,如此之大的口气,也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孩童才讲得出。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像,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写作特点:①线索清晰 ②富于童趣 ③立意丰富而深刻
六、课后学习
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与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1篇文章。
提示:一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一切与星空有关的人与事都可以写进去的。
《月迹》知识点积累【第二篇】
七、月迹
1、解题。1、指月儿在孩子们心中美好的印迹2、月儿的变化过程3、寻月就是寻找美好的过程。2、关于线索。1、地点分:屋子中=院子中=沙滩上2、情感分:失望=争执嫉妒=满足3、事情发展分:盼月儿=寻月儿=议月儿
3、月儿象征什么?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宁、梦想等
4、寻月象征什么?1、寻找美好希望的过程2、欣赏美好皎洁月色的一种自然美的体验
5、开头不满足,为什么结尾却满足了?不满足:小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心中有无数为什么,总想探究一番2、寻月就是寻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就是拥有了美好和希望,内心踏实、满足了;抒发了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6、主题。1、抒发了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2、具有童心童趣,孩子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心愿;争强好胜;和睦而纯洁。
7、为什么说月儿是我们盖在天上的一枚印章?1、印章泛指图章,证明拥有此物,且对此负责2、既然月儿是印章,那么天空就是一张白纸,纸上的作品由我们完成,为我们所拥有,我就成了天空的主人,月儿属于每个人3、天空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4、天空代表人世间的一切,说明我们只要有对生活美好的期盼,我们就会拥有一切,那个月儿,即希望,是我们为人生奋斗的凭证4、小孩子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8、你可以从哪儿找到月儿?1、酒杯中、天上、眼睛里、沙滩上2、说明月儿无处不在,希望也无处不在3、写作层次分明,充满诗情画意般的美感(文章对月儿的描绘)
9、孩子们争月的意义?1、具有童心童趣,丰富的想象力2、孩子们好奇、要强3、都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
10、关于文中的奶奶形象。1、知道呵护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和童真2、是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们探索自然,探索外部世界3、以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孩子们的小纠纷4、个人热爱生活,童心未泯,以恰当的手段把孩子们的内心诱导到更高的境界。
11、如何解释文中说孩子们的眼睛里都有一个月儿?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而月亮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那就说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愿望和理想在在孩子们内心扎下了根。
12、这句话如何理解“奥,月亮是这么的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1、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2、它指月亮,说明月亮之多3它不可以改成你,如果改成你,则说明了你如何拥有月儿,遇上句意思不符合,上句话指:月亮很多。
《月迹》教案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2、掌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品味月亮,结合想象或联想把心中的月亮生动的描绘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亮所要表达的感情
2、品味月亮的美,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吗?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学生自由谈。)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抛砖引玉”)。
自古以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
课件出示:月迹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
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件出示:
1、作者: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小说集
《商州散记》、《天狗》;长篇小说《浮躁》、;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2、生字词:(略)
3、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
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节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三、师生合作,探讨课文
1、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明确:穿衣镜上(3)→院子里(5)→酒杯里(24)→小河里(28)→眼睛里(30)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
杯中月小小的满圆、可怜儿样
水中月银光、多
眼中月小小的、多
2、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情绪有怎样的变化呢?(尽量从文中找寻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的词语)
明确:——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眼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3、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呢?
明确:——因一时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反衬了孩子们渴望了
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反衬出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大家“越发觉得奇了”同样表现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认识到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一个人想独占月亮,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
4、在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奶奶这个人物是不可忽略的,那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①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②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作用:没有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四、课堂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努力去寻找美,就一定能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美好的事物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五、发散思维:
生活处处存在“美”,时时都有“好”,让我们用这双擦亮的眼睛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美好”吧!
提示:教室里、校园里、家庭里、小区里、村庄里…
《月迹》教案设计【第四篇】
一、设计设想:
学习本文,最终应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先整体感知寻月的过程,然后抓住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入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搜集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诗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可以从内容、主题、语言等角度提)。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内容理清寻月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把握课文主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现在我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诗文。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④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⑦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与月相关的散文,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二)、认识作者(由学生介绍为主)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读课文,读后交流。)
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2、明确文章重点:寻月亮。
3、脱离课本说说寻月的过程。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有桂树,还有人。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突然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四)、精读课文,
答记者问
1、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及本文的材料,将每人提的问题先在组内解决(可不全部解决)。
2、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以作者的身份上台接受采访。
3、台下学生作为观众就自己的疑难向作者提问,台上同学予以解答。预设问题:
(1)、课文开头写道:“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如何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4)、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1)、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神奇,他们对大自然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求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满足——孩子们在寻月,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2)、一轮圆月挂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失望”。——“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越发觉得奇了”。——“都觉得满足”。
(4)、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讲故事的奶奶其实也在关注着月亮。是奶奶首先提醒“月亮出来了”,让孩子们看月亮;月亮消失后,是奶奶要求孩子们“快出去寻月吧”;是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里有桂树,有嫦娥,给了孩子们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当孩子们为月亮而“争执”时,是奶奶给每人倒一杯酒,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这简直是一个非凡的创意;最后还是奶奶让孩子们从院内寻到院外,见到了水中之月,又见到了瞳中之月。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引领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像,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写作特点:①线索清晰②富于童趣③立意丰富而深刻
(六)、课后学习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与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1篇文章。提示:一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一切与星空有关的人与事都可以写进去的